图书介绍

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5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5版
  • 胡钦太,胡小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5481085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地方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广东省-201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报告的背景1

一、全球概览1

二、广东发展3

第二节 报告的设计3

一、指导思想3

二、研究设计4

第二章 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7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7

一、夯实基础,稳步推进8

二、深化改革,普及提高9

三、技术创新,跨越发展10

四、面对挑战,持续发展12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12

一、“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现状12

二、“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现状21

三、“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现状30

四、总体情况分析41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应用现状42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42

二、学生信息化学习现状60

第四节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76

第五节 教育信息化重大工程现状86

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实施现状86

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现状91

三、“粤教云”计划实施现状96

四、广东教育视频网建设现状107

第三章 基础教育信息化案例介绍109

第一节 基础环境篇109

一、珠海:粤教云助力教育智慧转型,推进区域协同发展109

二、佛山:持续迈向深度融合,迎接教育信息化4.0111

三、汕尾:政产研合作,推进“三通”建设113

四、东莞:推进“互联网+教育”,打造“学在东莞”115

五、深圳:建泛在学习城区,引领未来教育变革116

第二节 教育均衡篇117

一、广州:建设“数字教育城”,提供公共服务平台118

二、肇庆:打造村小信息直通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119

三、化州:“三优”联动,助力教师专业发展121

四、英德:“三校联动”,创新山区师资培训模式122

五、韶关: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创新课堂形态123

六、东莞:用信息技术,重新定义农村小学124

第三节 智慧学习篇125

一、创建“一对一”移动圈,促进学习方式变革126

二、搭建“问题·个性”云课堂,构建智慧教育新环境128

三、借力智慧教室,实现高效课堂130

四、构建智慧学习生态,促进学习方式变革131

五、应用可视化技术翻开学习能力培养新篇章132

六、iPad教学应用,重构乐学环境134

七、多维互动创新常态教学模式136

八、“众学堂”云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137

第四节 课程创新篇138

一、构建课程超市,推动个性化学习138

二、重构项目式课程,推行个性化学习140

三、包班搭课,开拓中职教育新模式142

四、“玩数学”,用数字化工具构建探究灵动的新课程144

五、开展机器人教育,促进问题学生转型146

六、搭建Moodle平台,开创学习乐园147

七、借助“微课程”,尝试“中国式”翻转课堂149

八、强化课题引领,助力教师专业发展150

第五节 教学创新篇152

一、翻转课堂“3+1”,助力学生成长152

二、探索“超市化四环节”课堂教学,推进师生成长154

三、Wiki平台开放协同学生学习方式155

四、营造虚拟运动环境,助力脑瘫儿童康健157

五、虚拟仿真技术促进中职教学变革160

六、“省而实”APP: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161

七、创新使用社会化软件,实现移动学习163

八、传感技术助力科学探究迈进新阶段165

九、搭建教育云环境,创新学科教学模式167

十、面向“互联网+”,开展创客教育实践168

第六节 教育管理篇171

一、创新管理技术,建设智慧学校172

二、多方共建、数据共享,构建智慧校园173

三、应用大数据,支持综合学习测评174

四、基于云平台,探索综合素质评价175

五、建设网络数据平台,创新教育质量监测制度176

六、在线评价综合素质,促学生多元发展177

七、壮瑶教师“e+”秀风采,山区小学“教研训”一体化179

八、创新管理技术,建设智慧校园180

第四章 高等教育信息化案例介绍182

第一节 信息化平台建设类项目182

一、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省校两级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平台182

二、暨南大学:精心规划、稳步建设、深度融合、改革创新184

三、华南师范大学:移动校园开放平台构筑智慧校园生态圈187

第二节 数字化课程资源改革类项目191

一、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对名师课堂建设机制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191

二、MOOC与大众化高等教育——UOOC联盟的实践与思考194

第三节 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应用类项目200

一、用信息化全面创新学校的管理机制200

二、面向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互联网+”创新空间206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破解顶岗实习管理和评价难题212

第五章 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与建议218

第一节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218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218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222

三、国家和部分省市教育信息化现状247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发展体制机制255

一、顶层设计,构建符合省情的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255

二、科学规划,推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256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257

一、深入推进“三通工程”,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撑能力257

二、加强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打造智能化教育教学环境257

三、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优质发展258

第四节 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建设259

一、规范数字化资源设计与开发,拓展资源建设渠道259

二、合理有效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数字资源使用效率260

三、大力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发挥名优资源示范作用261

第五节 信息化教育教学融合创新261

一、紧抓“互联网+”发展契机,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261

二、开展智慧教育示范性工程,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应用261

第六节 教育信息化支撑人才队伍262

一、增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发展262

二、深化专业人员信息技术培训,打造专业技术支撑队伍262

三、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设,助推学校信息化新发展263

第七节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263

一、全面深化系统和数据应用,提升教育管理水平263

二、加强教育管理安全工作,保障教育信息安全264

致谢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