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3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3版
  • 李广贺主编;李广贺,张旭,张思聪,崔建国编;董辅祥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18871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水资源的基本含义1

1.2 水资源的特性3

1.3 水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

1.4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任务和内容6

第2章 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7

2.1 地球水量储存与循环7

2.1.1 地球水储量与分布7

2.1.2 地球上水循环8

2.1.3 水量平衡11

2.2 全球水资源13

2.2.1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3

2.2.2 全球水资源面临问题15

2.2.3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16

2.3 中国水资源17

2.3.1 中国水资源量概况17

2.3.2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18

2.3.3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20

2.3.4 中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22

第3章 水资源量评价25

3.1 水资源的形成25

3.1.1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与类型25

3.1.2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运动规律31

3.2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40

3.2.1 水资源的分区40

3.2.2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41

3.2.3 河流径流计算42

3.2.4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评价56

3.2.5 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57

3.2.6 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估算58

3.3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59

3.3.1 地下水资源分类59

3.3.2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原则与一般程序62

3.3.3 地下水资源补给量(Qb)和储存量(W)计算64

3.3.4 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计算66

第4章 供水资源水质评价83

4.1 水质指标体系与天然水化学83

4.2 生活饮用水与饮用水源水质量标准与评价84

4.2.1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与评价84

4.2.2 饮用水水源水质量评价98

4.2.3 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100

4.3 工业用水质量评价102

4.3.1 锅炉用水的水质评价102

4.3.2 工业冷却用水水质评价105

4.3.3 其他工业用水水质评价105

4.3.4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106

第5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09

5.1 概述109

5.1.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109

5.1.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110

5.1.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111

5.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典型年法111

5.2.1 典型年法的涵义111

5.2.2 计算分区和计算时段111

5.2.3 典型年和水平年的确定113

5.2.4 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计算114

5.2.5 供需平衡分析和成果综合125

5.3 水资源系统的动态模拟分析129

5.3.1 水资源系统129

5.3.2 水资源系统供需平衡的动态模拟分析方法129

5.3.3 模拟模型的建立、检验和运行130

5.3.4 水资源系统的动态模拟分析成果的综合133

5.4 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133

5.4.1 研究区水资源动态模拟方法概述133

5.4.2 主要计算模块的描述135

5.4.3 水资源动态模拟过程概述138

5.4.4 水资源动态模拟模型的可行性验证140

5.4.5 水资源动态模拟计算成果分析141

第6章 取水工程145

6.1 地表水资源供水特征与水源选择145

6.1.1 地表水源的供水特征145

6.1.2 水源地选择原则145

6.2 地表水取水工程147

6.2.1 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147

6.2.2 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156

6.2.3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设计的一般原则159

6.2.4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分类及设置原则160

6.2.5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162

6.2.6 活动式取水构筑物183

6.2.7 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194

6.3 地下水水源地选择201

6.3.1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201

6.3.2 小型分散式水源地的选择202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202

6.4.1 管井203

6.4.2 管井和井群的出水量计算210

6.4.3 管井施工222

6.4.4 大口井225

6.4.5 复合井231

6.4.6 辐射井232

6.4.7 渗渠234

第7章 节水理论与技术239

7.1 节水内涵与现状分析239

7.1.1 概述239

7.1.2 节约用水的涵义239

7.1.3 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241

7.1.4 节约用水现状242

7.2 城市节水245

7.2.1 城市用水量定额和指标体系245

7.2.2 节水指标种类与计算248

7.2.3 城市节水水平评判254

7.2.4 城市节水措施256

7.3 工业节水258

7.3.1 用水分类与用水量258

7.3.2 工业节水指标体系260

7.3.3 工业节水措施263

7.4 农业节水265

7.4.1 农业节水的发展阶段265

7.4.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指标体系267

7.4.3 农业节水技术与工程措施270

7.5 污水再生利用274

7.5.1 污水再生利用概述274

7.5.2 再生水利用类型及再生水水质标准276

7.5.3 污水量计算和预测284

7.5.4 污水再生处理技术289

7.5.5 污水回用的经济分析291

7.5.6 污水再生利用对策295

第8章 水资源保护297

8.1 水资源保护的概念、任务和内容297

8.1.1 水资源保护概念297

8.1.2 水资源保护的任务和内容298

8.2 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298

8.2.1 污染调查298

8.2.2 水环境质量监测298

8.2.3 水环境质量评价303

8.3 水体污染的理论体系307

8.3.1 水污染的含义307

8.3.2 水体污染的特征309

8.3.3 水体污染三要素310

8.3.4 污染水体的物化与生物作用317

8.4 污水排放工程320

8.4.1 污水排放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320

8.4.2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321

8.5 水资源保护措施327

8.5.1 加强水资源保护立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327

8.5.2 水资源优化配置329

8.5.3 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332

8.5.4 综合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332

8.5.5 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333

8.5.6 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带341

8.5.7 强化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344

8.5.8 实施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353

主要参考文献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