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对外贸易、地理优势与中国的地区差异【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对外贸易、地理优势与中国的地区差异
  • 黄玖立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9381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对外贸易-影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对外贸易、地理优势与中国的地区差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摘要1

英文摘要3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定位5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7

一、本书的研究思路7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8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特点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

第一节 中国的地区差异:经验和理论解释12

一、中国的地区差异:经验证据12

二、现有关于中国地区差异的解释: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15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线路19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19

二、内生增长与贸易22

三、经济增长和南北贸易26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解释29

一、传统区位理论29

二、新经济地理学31

三、产业发展的其他理论解释39

四、新经济地理的经验研究39

第四节 对现有文献的总体评论44

第二章 对外贸易、结构转换与地区差异:两国三地区模型47

第一节 背景与思路48

第二节 模型50

一、基本假设和结构50

二、市场均衡58

第三节 贸易开放和内部地理:地理位置对称情形63

第四节 贸易开放和内部地理:地理位置非对称情形71

第五节 小结75

本章附录 Matlab数值模拟程序77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成本的测算79

第一节 制造业的贸易开放及其度量80

一、贸易开放度的两种度量方法80

二、标准化进口与度量基准85

三、贸易开放度的回归估计模型87

四、估计方法的再思考90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说明92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范围92

二、产业分类和数据处理94

三、产业开放程度初步分析96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98

一、实证研究结果98

二、结果的分析及其可能的扩展104

第四节 小结107

第四章 对夕卜贸易和跨地区人口迁移109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人口迁移及其分析框架110

一、历史背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城乡地域分离110

二、改革后的中国人口流动113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分析框架115

第三节 跨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五普数据117

第四节 计量模型和数据123

一、计量模型123

二、变量设定说明126

三、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128

第五节 人口流动的实证结果130

第六节 小结135

第五章 中国产业分布的描述分析137

第一节 关于中国产业数据的说明138

一、数据的来源和处理138

二、产业分类139

第二节 中国省区产业分布的静态分析142

一、总体分布和区域专业化分工142

二、中国专业化和产业分布的不平衡143

三、中国产业分布的集中程度151

四、各大经济区域之间的产业相似度155

第三节 中国产业分布的动态演变162

一、产业间的流动性162

二、产业分布的动态分解163

本章附录 按就业计算的各个指标166

第六章 对外贸易、地理优势与中国的产业分布176

第一节 产业布局及其理论解释和假说176

一、关于中国产业布局的理论研究176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177

三、报酬递增和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178

四、贸易开放和产业分布180

五、地方保护主义和产业分布182

第二节 模型、数据和变量185

一、计量模型和数据185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188

三、内生性问题和描述性统计190

四、多重共线性检验192

第三节 实证结果195

第四节 小结201

第七章 对外贸易、地理优势与产业增长202

第一节 产业增长的理论分析204

一、知识溢出与产业增长:动态外部性的研究205

二、产业特征与增长:渠道分析的RZ框架207

第二节 估计模型和数据208

一、估计模型及其解释208

二、指标的构造和数据210

第三节 产业增长的描述分析213

一、市场规模与各省区的产业增长213

二、产业的区域增长与市场依赖219

第四节 初步估计结果221

一、基本估计结果221

二、工具变量的结果225

第五节 稳健性和进一步分析227

一、加入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227

二、剔除直辖市样本的估计231

三、数量扩张还是规模扩张:进一步估计233

第六节 小结239

第八章 结论与前瞻242

第一节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242

一、主要结论242

二、政策含义或建议244

第二节 未来研究的问题245

附录 实际市场潜力:测算市场接近度的引力模型方法249

参考文献267

致谢2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