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管理学60年【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新中国管理学60年
  • 陈佳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1429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管理学-思想史-中国-1949~200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管理学60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中国管理学发展概述1

一、新中国管理学发展历程1

(一)探索奠基:1949—1978年2

(二)恢复转型:1979—1992年4

(三)完善提高:1993年至今6

二、改革开放以来促进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因素8

(一)市场化改革8

(二)工业化进程11

(三)信息化社会13

(四)经济全球化14

三、中国管理学未来发展15

(一)规范性与创新性16

(二)科学性与艺术性16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16

(四)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17

第二章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导向型管理18

一、20世纪50年代:全盘学习前苏联管理模式18

(一)企业管理的破旧立新18

(二)全面学习前苏联管理模式19

(三)学习前苏联管理模式取得的成就20

(四)学习前苏联管理模式产生的问题22

二、20世纪60—70年代: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学24

(一)“鞍钢宪法”所体现的中国企业管理特色24

(二)《工业七十条》与中国企业管理26

(三)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学的形成28

三、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基本特征32

(一)高度集中经济管理体制下的生产导向型管理理论32

(二)管理学发展学习和借鉴了前苏联模式33

(三)企业管理理论重视民主管理33

(四)管理学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33

第三章 转轨时期的管理变革与创新34

一、我国管理学的恢复与重建34

(一)企业管理工作的恢复性整顿34

(二)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学科的恢复与建设35

二、企业管理模式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36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企业制度改革37

(二)企业产权改革理论的探索与发展39

三、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与方法42

(一)第一次走出国门42

(二)国外管理理论的引进43

(三)管理现代化试点47

(四)外资进入中国47

四、管理学发展的基本特征48

(一)企业管理模式从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49

(二)追踪、学习、模仿是管理学发展的主流49

(三)管理学发展以国有企业为主角,产权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49

(四)政府倡导、推动仍然是管理学发展的主要方式49

(五)管理学理论内容逐步丰富和完善49

(六)中国企业在管理实践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50

第四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学发展51

一、中国管理学发展面临的新环境5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蓝图51

(二)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中国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影响52

二、中国管理学发展的主要内容53

(一)中国管理学的研究重点54

(二)管理教育的发展情况60

(三)管理学研究的新进展64

三、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基本特征67

(一)理论研究方面:注重引进国外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67

(二)实践探索方面:立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国情68

四、我国管理学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69

(一)管理学教育面临的问题69

(二)管理学研究面临的问题70

(三)管理学实践面临的问题71

第五章 战略管理学的发展73

一、新中国60年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73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战略管理理论探索(1949—1978年)73

(二)计划与市场并存的过渡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发展(1979—1992年)75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发展(1993—2002年)77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发展(2003年至今)78

二、战略管理方法的发展79

(一)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战略管理方法80

(二)关注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战略管理方法81

(三)同时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与能力的战略管理方法83

三、我国战略管理学科的发展84

(一)改革开放前战略管理学科发展84

(二)改革开放后的战略管理学科引进、吸收与创新84

四、战略管理学术研究的进展88

(一)研究文献的数量情况89

(二)研究主题和热点89

(三)重要文献介绍91

第六章 生产管理学的发展94

一、生产管理理论的发展94

(一)生产导向阶段94

(二)向生产经营转型阶段96

(三)现代生产经营管理阶段98

二、生产管理方法的变革发展100

(一)生产管理方法变革发展的环境因素100

(二)生产为导向阶段的生产管理方法102

(三)向生产经营过渡阶段的生产管理方法102

(四)现代生产经营管理阶段的生产管理方法105

(五)成效和展望107

三、生产管理学科的发展108

(一)生产管理学科发展概述108

(二)生产管理学课程的发展110

(三)生产管理学教材的发展111

四、生产管理学术研究的进展113

第七章 营销管理学的发展119

一、营销管理理论的发展119

(一)西方营销管理理论的发展119

(二)中国营销管理理论的演变119

(三)中国营销管理理论的应用发展历程121

(四)中国营销管理理论发展的未来趋势123

二、营销管理方法的发展123

(一)中国营销管理方法的演进阶段124

(二)营销管理方法发展趋势124

三、营销管理学科的发展124

(一)营销管理学科教育在中国的发展125

(二)中国营销管理学科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126

(三)营销管理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127

四、营销管理研究的发展128

(一)国内营销管理研究方法使用情况128

(二)国内营销文献研究主题趋势129

(三)国内营销管理研究组织的发展历程137

(四)中国营销管理研究发展的未来趋势138

第八章 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发展139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139

(一)以“劳动管理”为主的发展阶段139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引入阶段141

(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和国际化阶段143

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发展147

(一)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应用147

(二)传统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过渡148

(三)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发展149

三、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150

(一)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萌芽期150

(二)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创立期152

(三)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期153

四、人力资源管理学研究的进展158

(一)学习前苏联的劳动管理学阶段158

(二)美欧人力资源研究成果的引进和翻译161

(三)本土化研究的逐步兴起162

第九章 财务管理学的发展164

一、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164

(一)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164

(二)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发展166

二、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168

(一)中国财务管理教育改革发展历程168

(二)60年来我国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启示171

(三)我国财务管理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和展望171

三、财务管理研究的发展174

(一)资本市场研究174

(二)资本结构研究176

(三)股利政策研究177

(四)公司治理研究179

(五)IPO研究180

(六)公司并购研究183

(七)最新研究发展184

第十章 组织管理学的发展187

一、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187

(一)西方组织管理理论的演进187

(二)新中国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191

二、组织管理学科的发展193

(一)组织管理学科发展的萌芽期193

(二)组织管理学科发展的成长期194

三、组织管理研究的进展195

(一)组织管理文献研究过程与方法195

(二)组织管理研究文献时间分布196

(三)组织管理研究热点及其变化轨迹197

第十一章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202

一、公共管理学理论的发展203

(一)传统行政学理论的恢复和初步发展203

(二)公共管理学理论的兴起和传播205

二、公共管理学方法的发展209

(一)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式转换209

(二)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向212

三、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213

(一)解放初期的“行政组织与管理”213

(二)改革开放后行政学的恢复、重建与发展214

(三)公共管理硕士开办以来的快速发展215

四、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发展217

(一)改革开放以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进展217

(二)公共管理学在争论中迅速发展219

(三)公共管理学研究日益走向深入和成熟221

第十二章 管理文化的发展224

一、文化对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影响224

(一)科学主义价值观对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影响224

(二)人文主义价值观对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影响225

(三)政治文化对管理学发展的影响227

二、中国管理文化的发展历程227

(一)计划经济时期管理文化的发展227

(二)转轨时期管理文化的发展231

(三)市场经济时期管理文化的发展234

三、企业文化学与中国式管理241

(一)企业文化学241

(二)中国式管理246

第十三章 我国管理学教育的发展253

一、管理学教育的内涵及特点253

(一)管理学教育的内涵253

(二)管理学教育的特点254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管理学教育的发展阶段255

(一)管理学教育的缓慢发展阶段(1949—1965年)256

(二)管理学教育的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6年)256

(三)未成为独立一级学科的管理学教育快速发展阶段(1977—1997年)256

(四)成为独立一级学科的管理学教育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257

三、我国管理学教育的发展现状258

(一)我国管理学教育的发展成就258

(二)当前我国管理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266

四、我国管理学教育的发展对策268

(一)政府层面的发展对策268

(二)高校层面的发展对策269

(三)学院层面的发展对策269

第十四章 当前管理学热点问题研究专题274

一、企业公民与企业社会责任274

(一)企业公民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在中国的兴起274

(二)西方学者对企业公民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274

(三)我国学者对企业公民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及实践279

(四)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我国方兴未艾282

二、企业创业管理理论283

(一)西方创业管理理论发展概况283

(二)创业活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84

(三)创业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285

(四)创业管理的发展趋势287

三、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与赶超289

(一)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289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291

(三)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292

四、公司治理及其评价294

(一)公司治理研究的兴起294

(二)公司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295

(三)中国公司治理研究发展历程298

(四)公司治理研究未来方向299

五、供应链与物流管理300

(一)国外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阶段300

(二)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阶段302

(三)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303

(四)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304

六、企业危机管理306

(一)企业危机管理的产生306

(二)国外企业危机管理研究历程306

(三)国内企业危机管理研究历程308

(四)企业危机管理研究的方向311

新中国管理学大事记(1949—2009)313

参考文献432

后记4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