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安工作改革开放30年【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公安工作改革开放30年
  • 李健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978750144402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公安-工作-概况-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安工作改革开放30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公安队伍建设逐步走上正规化道路2

一、公安思想政治工作2

(一)以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培养以忠诚、公正、奋进、善战、守纪、奉献等为核心内容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精神3

(二)以严格、公正、文明为基本要求开展主题活动,端正公安民警的执法理念8

(三)以建立中国特色警务监督机制为路径,保证公安队伍的纪律严明与清正廉洁12

(四)以加大宣传、增加沟通为渠道,优化警民关系和公安民警的执法环境17

(五)以健康多彩的警察文化活动陶冶公安民警的情操,铸就公安民警的文化品格21

二、公安队伍组织管理工作25

(一)建立健全公安队伍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依法治警25

(二)积极推进公安管理体制改革,保障警令畅通28

(三)推行公安民警凡进必考制度,提高新警的素质32

(四)积极落实科教强警方针,提高公安民警的职业能力36

(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提高公安工作的绩效43

(六)完善保障机制,维护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46

第二篇 公安机关机构设置、警力配置、经费保障不断完善52

一、公安机关机构设置52

(一)公安机关机构的恢复和发展,重新建立完整的公安机关机构体系(1976年10月—1998年2月)53

(二)深化公安机关机构改革,形成权责一致的公安机关组织机构体系(1998年3月—2003年2月)59

(三)规范公安机关机构设置,逐步实现公安机关机构设置正规化(2003年3月至今)61

(四)建立公安指挥中心(暨110报警服务台)提高快速反应能力65

二、公安机关警力配置71

(一)以责任区民警为依托,多警种配套改革,形成改革开放形势下警力配置新格局(1976年10月—1997年3月)72

(二)一区一警、一警多能,建立内部挖潜提升警力新模式(1997年4月—2002年10月)73

(三)三队一室、三警合一和社区警务,真正实现警力下沉和警务前移(2002年11月至今)73

三、公安机关经费保障80

(一)“公安支出”科目单设,为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建设初步打下基础80

(二)“分级管理,分级负担”,分税制下逐步实行多级预算管理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82

(三)“收支两条线”管理,解决公安机关“吃皇粮”的问题85

(四)制定经费保障标准,县级公安经费保障纳入制度管理85

第三篇 公安行政管理理念、方式、机制不断创新88

一、治安管理88

(一)转变管理理念,适应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88

(二)治安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改革创新,治安效能全面提升101

二、户政管理112

(一)实行婴儿落户随母随父自愿,切实缓解社会矛盾114

(二)全面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大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117

(三)放宽“三投靠”、大中城市投资、购房落户与人才落户政策,适应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121

(四)户籍制度整体改革的地区尝试,逐步实现“一元户籍制”,还户口以本来面目126

(五)建立、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需要131

(六)逐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133

三、道路交通管理140

(一)国务院发布体制改革通知,奠定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新基础141

(二)制定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建立道路交通管理法律体系基本格局143

(三)完善机动车驾驶员考试管理制度,严把机动车驾驶员准入关149

(四)学习济南交警,确立道路交通执法新理念152

(五)推行畅通工程,多方举措创建道路交通新环境153

(六)加强道路交通智能化建设,提高道路通行效率154

(七)大力推进信息系统应用,提高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和保障水平155

四、出入境管理156

(一)按需申领护照,简化申领手续157

(二)建立中国的“绿卡”制度,实现与国际接轨163

(三)扩大口岸签证办理对象,方便外国人入境168

五、消防管理172

(一)完善消防工作方针,突出预防与扑救相结合173

(二)加强消防法制建设,完善消防法律体系174

(三)开展火灾专项治理,遏制恶性火灾发生178

(四)参与各种突发事件抢险救援,扩大公安消防警察的职责范围178

(五)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形成中国特色消防组织体系179

(六)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提高抵御火灾的能力181

(七)以责任制为核心,完善消防管理体制182

(八)开展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184

(九)大力开展消防科研,提高消防科技水平185

六、边防管理186

(一)明确边防管理指导思想,全面确立改革开放时期边防管理新理念187

(二)与时俱进,改进和创新边防管理方法、举措,不断开创边防管理新局面195

(三)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理念、方法和机制的创新与发展208

第四篇 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能力不断提高229

一、国内安全保卫229

(一)改变工作名称,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229

(二)实现“五个拓展”,更好地适应社会转型期维护稳定的需要231

(三)非传统安全观视角下国内安全保卫任务进一步拓展,实现全面维护新时期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目的234

二、经济犯罪侦查239

(一)成立经济犯罪侦查专门机构,有效遏制经济犯罪猖獗的局面240

(二)实现“打击、服务、参谋”侦查职能转变,切实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242

(三)构建“预警、防控、协作”三大机制,提高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的水平244

(四)提出侦查员“懂法律、懂经济、懂侦查”的素质要求,强化经侦队伍建设247

(五)加强经侦基础建设,推进情报主导经济犯罪侦查模式的发展249

(六)完善经侦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经侦执法行为252

(七)制定整体缉私战略,提高了走私犯罪侦查效率255

三、刑事犯罪侦查258

(一)“严打”斗争在改革开放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快速扭转社会治安形势的巨大作用258

(二)从“侦审分设”到“侦审合一”,提高了办案的质量和效率261

(三)从派出所承担大量破案任务到建立覆盖社会面的责任区刑警队,加强刑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263

(四)创新侦查破案和执法办案工作机制,侦查工作从被动应付向主动进攻转变266

(五)从传统侦查到网上侦查,推进刑侦信息化进程267

(六)从单一侦查模式到多元化侦查模式,有效拓宽侦查破案的途径270

(七)从专案侦查到专项斗争,建立中国特色的打击犯罪模式271

四、预审与监管274

(一)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第一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预审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275

(二)1979年第三次全国预审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预审工作方针275

(三)1996年《刑事诉讼法》颁布,进一步明确了预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276

(四)《看守所条例》颁布实施,公安监管工作由经验型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278

(五)《看守所等级评定办法》颁布实施,公安监管工作走上科学管理轨道279

(六)侦审体制改革,公安监管工作形成大监管格局280

(七)《公安机关深挖犯罪规则》颁布,监所深挖犯罪工作全面、深入、规范开展280

五、禁毒缉毒282

(一)广泛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283

(二)完善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机制,深化戒毒体制改革,强化戒毒康复工作286

(三)不断完善禁毒法律体系,为禁毒斗争提供法律保障288

(四)规范“精麻”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从源头上落实禁毒防范措施290

(五)进一步完善毒品犯罪案件查缉措施,全面提升缉毒力量和办案水平291

(六)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系统,推动禁毒信息化建设293

(七)积极开展禁毒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禁毒领域的地位294

(八)推动“三基”工程建设,加强禁毒队伍的专业化和正规化296

六、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298

(一)为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需要,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警种应运而生298

(二)加强对策研究,信息安全监察法律法规不断完善302

(三)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牢牢掌控网络权305

(四)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不断推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310

(五)针对网络新型犯罪,开创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先河313

七、金盾工程315

(一)顺应历史潮流,全面展开公安工作的信息化315

(二)金盾工程成效显著,极大地促进了公安工作324

(三)以金盾工程为契机,推动公安工作体制与机制的改革327

第五篇 公安法制建设不断加强333

一、公安法规体系建设333

(一)《人民警察法》和《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公安队伍建设走向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法制化的重要里程碑334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修订,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337

(三)《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确立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使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更加尊重和保障人权340

(四)加强国际合作,依法严厉打击跨国犯罪和国际性犯罪活动343

二、执法制度建设346

(一)公安执法受到空前重视,人民群众利益成为公安执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346

(二)在量和质上加强有关执法的程序性法律规范349

(三)完善制度保障,执法监督不断深入351

(四)开展各种执法服务,突出执法为民352

三、执法质量考评354

(一)内部执法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落实执法责任,提高执法质量354

(二)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国家赔偿工作进一步完善,及时纠正错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58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362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公安法治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南362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公安法制建设中逐步确立,推动了公安执法实践364

后记3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