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始皇传【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分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4443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94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711页
- 主题词:秦始皇(前259~前210)-传记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秦始皇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家世篇:声名显赫的霸王之胄1
第一节 赢秦得姓与秦赢立国3
一、华夏传人,玄鸟图腾4
二、柏翳佐舜,得姓为赢7
三、费昌佐殷,子孙封侯9
四、蜚廉事纣,被迫西迁10
五、造父善驭,封之赵城11
六、非子息马,厥号秦赢12
七、西垂大夫,名扬西戎13
八、关于赢秦文明发展程度的估计14
第二节 襄公勤王与秦国跻身诸侯之列18
一、西周灭亡,平王东迁18
二、攻戎救周,始命列国20
三、夺取岐西,向东发展22
四、帝王之基,得天独厚25
第三节 秦穆公始霸与秦国大国地位的确立28
一、“尊王攘夷”与诸侯争霸29
二、秦穆公任贤,百里奚致霸32
三、东服强晋,饮马黄河33
四、远途袭郑,兵败殽山34
五、改变方略,西霸戎夷35
六、春秋以来秦国文明程度的发展37
第四节 秦孝公变法与秦国跃居“战国”首强41
一、励精图治,下令求贤42
二、任用商鞅,实行变法44
三、依法治国,中央集权46
第五节 从称“王”到称“帝”54
一、秦惠文君称“王”54
二、秦昭襄王称“帝”57
三、从秦国灭周到秦始皇称“皇帝”58
第六节 周秦之变:一次非同寻常的王朝更替61
一、周秦之变的特点61
二、周秦之变与欧亚大陆的帝国化时代63
三、周秦之变的主要历史动因64
四、周秦之变对秦始皇历史地位的界定66
第二章 孺子篇:承继宗祧的少年君王67
第一节 做政治人质的王孙异人与以投资牟利的商人吕不韦68
一、羁旅邯郸的质子异人69
二、善于牟利的商贾吕不韦70
三、围绕储君嫡嗣地位展开的政治交易与政治谋略72
四、赵姬再嫁与赵政出世74
第二节 荣任王储与初登君位75
一、子楚回国与赵政归秦76
二、幼冲之年的秦国王储78
三、十二岁登临王位79
第三节 母后专权、仲父辅政与嫪毐乱政81
一、太后赵姬代行王权与大臣辅政82
二、染指最高权力的“仲父”兼“相邦”83
三、嫪毐乱政:“与嫪氏乎?与吕氏乎?”87
第三章 亲政篇:图谋帝业的大国霸主92
第一节 平定内乱、剪除权臣93
一、平定嫪毐之乱94
二、罢黜吕不韦97
第二节 佐成帝业的霸王之士101
一、李斯与《谏逐客书》102
二、尉缭与《尉缭子》107
三、茅焦强谏,“抗枉令直”110
四、顿弱论秦国连横的外交谋略111
五、姚贾献破坏各国合纵之策112
六、韩非与《韩非子》114
第三节 运筹帷幄、勇冠三军的善战之将119
一、王翦、王贲父子两世名将120
二、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祖孙三代忠臣122
第四节 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君臣关系124
第四章 统一篇:横扫六合的天下共主131
第一节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政治、军事、外交谋略132
一、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战略决心133
二、时不我待,当机立断,连续作战,不使喘息136
三、致力连横,破坏合纵,远交近攻,孤立对手136
四、收买内奸,巧施反间,败坏政治,弱化敌手137
五、改善内政,顺从民心,调整政策,安抚降地138
六、中央突破,由近及远,灵活机动,逐个击破139
第二节 灭韩141
一、韩国的兴与衰142
二、韩人郑国间秦与秦始皇修成郑国渠143
三、韩非使秦与秦始皇的战略决策144
四、韩王请臣与秦王灭韩147
第三节 灭赵147
一、赵国的兴与衰148
二、秦、赵火并与统一战争战略准备的完成149
三、赵国合纵攻秦149
四、秦以救燕为名攻赵150
五、秦始皇的离间君臣之计与赵国连失良将151
六、赵国的灭亡153
第四节 灭魏153
一、魏国的兴与衰153
二、从秦攻魏拔卫到魏国献地请降156
第五节 灭楚157
一、楚国的兴与衰157
二、李园之乱160
三、启用王翦,灭楚平越161
第六节 灭燕162
一、燕国的兴与衰162
二、秦国借赵攻燕与救燕攻赵163
三、太子丹自秦亡归与荆轲刺秦164
四、燕、代合兵抗秦与秦军扫燕灭代167
第七节 灭齐168
一、齐国的兴与衰168
二、君王后事秦与后胜误国170
三、齐国不战而降171
第八节 开拓疆土、巩固边防172
一、南平“百越”172
二、设官治理“西南夷”174
三、经营北部边疆176
第九节 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180
第五章 称帝篇:集先秦各种君权观念之大成的始皇帝185
第一节 秦始皇首创“皇帝”名号189
第二节 宗法称谓:皇帝是天下一家的大家长194
一、“后”:家国一体与天下父母194
二、“宗”:“天下宗主”与“天下一家”196
三、“君父”:君父一体与“王道三纲”199
第三节 权势称谓:皇帝至高、至上、至尊、至贵200
一、“王”:干戈戚扬与“王天下”201
二、“君”:支配土地、子民的发号施令者204
三、“万乘”:军事统帅权与征收赋役权206
四、“正长”:最高行政权力的支配者207
五、“太上”、“元首”、“至尊”、“民主”:“非天子不制度”208
六、“辟”:“作威作福,君之职也”211
七、“御”:驾驭天下的主宰212
八、“天下”、“国家”、“社稷”:君与国一体213
九、“一人”:四海之内,惟王至尊216
第四节 神化称谓:皇帝受命于天、体胤神圣217
一、“帝”、“天”、“上帝”:天与王合一218
二、“天子”:皇天上帝的嫡长子219
三、“龙”、“日”、“九五之尊”:皇权神圣与皇恩浩荡220
第五节 圣化称谓:皇帝是与道同体的道德表仪和文化权威223
一、“君师”:君师合一与“以吏为师”224
二、“君子”、“大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226
三、“圣人”、“圣王”:君与道同体,圣与王合一228
第六章 思想篇:偏爱法家的“杂家”君主235
第一节 皇帝制度法定意识形态的初步形成236
第二节 秦始皇统治思想的主要来源和基本构成241
一、深入剖析统治思想的若干思路241
二、各种大众信仰对秦朝的统治思想的影响243
三、各种源远流长的政治传统、政治惯例和政治经验245
四、影响广泛的全社会普遍政治意识246
五、诸子百家的特色学说与秦朝统治思想的理论构成248
第三节 “大一统”观念的全面实现267
一、从“王天下”观念到“大一统”理论267
二、“大一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秦朝的“大一统”270
三、“大一统”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276
第七章 制度篇:确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圣王”(一)280
第一节 皇权支配下的“三公九卿”制度282
一、皇权与相权的基本关系准则282
二、秦朝的三公九卿及相关的中央政府机构286
第二节 中央集权与单纯的郡县制度296
一、“郡县”与“分封”之争297
二、秦朝的封君食邑制度305
三、秦朝郡县制度的内容和特点309
第八章 制度篇:确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圣王”(二)315
第一节 官僚制度与法制化的行政管理315
一、入仕与选官制度316
二、法制化的行政管理326
第二节 强化政治监控机制与完善监察制度、谏官制度332
一、秦朝谏议制度、监察制度的历史渊源334
二、先秦诸子的政治监控理论337
三、秦朝的政治监控制度和秦始皇的主要贡献344
第九章 社会篇:改造并重构等级秩序的国家元首352
第一节 皇帝(君)、官僚(臣)、黔首(民)三大政治等级354
一、君、臣、民政治等级的重构与相关的社会普遍意识354
二、先秦诸子论君、臣、民的基本政治关系358
三、秦始皇规范君、臣、民政治等级关系的主要措施366
第二节 规范臣民等级特权的二十等功勋爵制度368
一、功勋爵制度的产生与发展368
二、秦朝二十等功勋爵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72
三、秦始皇贯彻实行功勋爵制度的一些特点378
第三节 秦始皇对家庭内部等级关系的保护380
一、宗法家庭组织及其政治功能的重大变革381
二、维护父家长特权的主要措施392
第四节 秦朝法律中的等级关系395
第五节 综合性的社会阶层结构与相对流动的等级秩序397
第十章 经济篇:富有天下的最高统治者404
第一节 制度化、法制化的财政经济管理404
一、统一度量衡404
二、统一币制405
三、法制化的经济行政管理407
四、“重农抑商”政策与管理工商业的法律408
第二节 国有土地的管理及相关法律410
一、皇权支配下的土地占有形式410
二、土地管理制度417
第三节 秦朝的赋税制度及相关法律419
一、秦朝赋役制度的历史渊源420
二、秦朝的主要租税征课项目421
三、法制化的徭役制度425
四、常税、常役状态下的民众负担431
第十一章 法制篇:中国古代首屈一指的“法治”帝王434
第一节 秦始皇的法制理念与政治行为方式437
一、先秦的法治思潮与法家的法治理想437
二、秦始皇的“以法治国”统治方略447
第二节 秦朝的法律制度与法律形式457
一、秦朝法制的基本制度457
二、秦朝主要的法律形式和内容459
三、秦朝法制的罪名与刑罚体系466
第三节 重刑主义的刑罚原则470
第四节 与文化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478
一、“书同文”479
二、“行同伦”480
三、“以吏为师”、“以法为教”483
第五节 秦始皇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历史地位483
第十二章 工程篇:前无古人的工程皇帝489
第一节 以长城为主要标志的军事工程体系490
第二节 驰道与遍布中华的通衢驿道网497
第三节 灵渠与沟通大江南北的水运交通网500
第四节 十二金人与“销锋铸鐻”工程502
第五节 阿房宫与秦都咸阳的扩建工程511
第六节 兵马俑与空前奢华的骊山陵工程514
第十三章 生活篇:享御称尊的大秦天子519
第一节 中华帝王家的家庭制度与秦始皇的家庭生活519
一、君臣关系制导下的家庭关系520
二、秦始皇与家庭中的尊长、兄弟523
三、后妃制度与秦始皇的后妃姬妾们529
四、秦始皇与子女和姻亲的关系532
五、宦官制度与秦始皇的家奴们536
第二节 秦始皇的宫廷生活与日常政务活动538
一、与皇帝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礼仪制度538
二、秦始皇的日常宫廷生活546
第三节 “亲巡天下,周览远方”551
一、巡狩制度的政治意义551
二、第一次大巡狩554
三、第二次大巡狩554
四、第三次大巡狞560
五、第四次大巡狩562
六、第五次大巡狩与命丧沙丘563
第十四章 骄奢篇:为祸一世的暴虐君王568
第一节 社会性暴虐、时代性暴虐、制度性暴虐与个体性暴虐569
第二节 封禅575
一、封禅的来历与政治意义575
二、第一位封禅皇帝的重大失策576
第三节 寻仙求药582
第四节 “焚书”与“坑术士”590
一、“焚书”缘起591
二、“焚书”令的执行595
三、“坑术士”597
第五节 秦始皇的政治人格604
一、秦始皇的形象与个性604
二、秦始皇的政治素质和政治人格606
第十五章 结局篇:二世而亡的大秦帝国615
第一节 秦始皇统治末期的政治形势616
一、形形色色的政治敌手616
二、“天下苦秦久矣”626
第二节 “夺嫡之祸”与皇权异化632
一、“沙丘之变”632
二、秦二世动摇国本的系列化暴行635
第三节 国破家亡643
一、大泽乡起义643
二、“指鹿为马”与赵高弑君646
三、秦朝灭亡650
第四节 “百代犹行秦政法”651
一、“秦”、“震旦”与“CHINA”651
二、“汉承秦制”与“百代行秦政”652
第十六章 史评篇:千秋功罪任人评说的秦始皇660
第一节 彻底否定性的政治批判与作为文化典型的“暴君”661
一、秦汉之际的秦政批判思潮与“秦始皇”的文化符号化661
二、“秦始皇”文化符号的社会政治功能675
第二节 “千古一帝”的点评与肯定秦始皇历史地位的史论680
第三节 分析性秦始皇评价逐步发展的历史特点685
后记694
热门推荐
- 3253303.html
- 1131769.html
- 153757.html
- 3790694.html
- 55562.html
- 511895.html
- 126441.html
- 1542090.html
- 404336.html
- 568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7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6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51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8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0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9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9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8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5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