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婚育观念通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婚育观念通论
  • 潘贵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 ISBN:780079781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8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09页
  • 主题词:婚姻-观念-研究;生育-观念-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婚育观念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婚育观念概述1

第一节 传统婚育观念2

一、传统婚育观念的产生与发展2

二、传统婚育观念的特点21

三、传统婚育观念的内容28

第二节 转型期的婚育观念48

一、转型期婚育观念的形成48

二、转型期婚育观念的特点55

三、转型期的婚育行为60

第三节 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70

一、科学文明进步婚育观念的形成71

二、科学文明进步婚育观念的特点78

三、科学文明进步婚育观念的内容83

第二章 婚育观念的特征92

第一节 共性特征92

一、传承性93

二、相对独立性97

三、多样性104

第二节 个性特征111

一、普遍性111

二、依存性114

三、可塑性119

第三章 决定婚育观念的因素123

第一节 决定婚育观念的经济因素123

一、生产力水平124

二、科学技术水平127

三、城市化水平131

第二节 影响婚育观念的社会因素136

一、受教育水平136

二、妇女地位139

三、社会保障水平143

四、就业水平145

第三节 影响婚育观念的文化因素148

一、舆论环境148

二、风俗习惯152

三、宗教信仰156

四、婚育制度159

五、政策导向161

第四节 影响婚育观念因素间的关系167

一、婚育观念是一个科学的抽象167

二、上层建筑与物质基础的关系169

第四章 婚育观念转变机制172

第一节 经济发展是观念转变的基础172

一、宏观经济发展175

二、中观经济发展176

三、微观经济发展179

第二节 社会进步促进观念转变182

一、受教育程度对婚育观念转变有重大影响182

二、提高就业率对婚育观念转变有重大作用184

三、婴儿死亡率下降对婚育观念转变有重要作用186

四、社会保障制度是婚育观念转变的“增效剂”187

五、城市化是婚育观念转变的“催化剂”188

第三节 生育文化对婚育观念转变的影响191

一、舆论环境建设192

二、制度政策建设193

三、法律、法规建设195

第四节 婚育观念转变机制的相关性197

一、全面理解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197

二、正确把握生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00

三、发挥综合机制效应201

四、婚育观念转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203

第一节 婚育观念与人口转变205

第五章 婚育观念转变与社会发展205

一、人口转变模式与婚育观念转变的关系206

二、婚育观念转变在中国人口转变中的作用212

第二节 婚育观念与人的全面发展220

一、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演进220

二、婚育观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互动224

第三节 婚育观念与社会文明进步233

一、婚育观念转变代表社会文明进步233

二、宣传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力量241

第六章 婚配观念的演变246

第一节 传统的婚配观念246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46

二、婚姻论财,门当户对250

三、一夫一妻,允许纳妾254

四、同姓不婚,亲上加亲256

五、妇从夫居,蔑视入赘260

六、从一而终,反对改嫁261

七、糟糠之妻不可弃263

第二节 近代社会引发的冲击波265

一、倡导婚恋自由,反对父母包办265

二、反对早婚,鄙视纳妾271

三、提倡以爱情为基础,反对门第观念和追求财富277

四、主张妇女离婚和再婚自由,反对片面贞操观280

五、倡导男女平等284

六、提倡文明结婚286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变化289

一、恋爱自主,婚姻自由289

二、一夫一妻,禁止纳妾291

三、追求夫妻爱情,强调婚姻稳定292

四、政治条件至上296

五、崇尚劳模和军人297

六、其他择偶观念300

第四节 改革开放的震荡和多元化取向302

一、对婚姻自由的理解更为全面302

二、择偶方式更加社会化307

三、择偶标准趋于多元化309

四、出现了不婚现象312

一、现代与传统意识并存315

第五节 近期调查反映的婚姻观念新特点315

二、不同性别间的差异317

三、不同年龄间的差异318

四、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差异320

五、不同收入水平间的差异321

第七章 生育目的的变化324

第一节 传统生育目的324

一、传宗接代325

二、养儿防老327

三、多子多福330

四、增加家庭劳动力334

五、提高家庭和家族地位336

六、享受天伦之乐33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340

一、宏观导向与个人生育需求不期相合341

二、多生孩子多得益345

三、传宗接代的目的有所遏制347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取向350

一、养老和传后仍然是农民主要生育目的350

二、生育与家庭对劳动力的需求紧密相联353

三、追求精神需求353

四、社会责任感增强356

五、农村仍然存在较强的男性偏好357

六、出现了不生育现象358

第四节 21世纪初生育目的的主要特征361

一、传宗接代重新上升为首要生育目的362

二、生育目的中的社会责任感有所增强363

三、不同性别人口生育目的差异较大364

四、不同年龄人口生育目的区别明显365

五、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生育目的差异显著366

六、不同收入人口生育目的差异较大366

第八章 生育数量及时间选择371

第一节 传统社会生育数量及时间的选择371

一、妇女生育数量及时间的决定因素371

二、20世纪上半叶妇女的生育数量和时间374

第二节 现代社会生育数量及时间选择的调节380

一、新中国成立后前20年的变化381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变化386

第三节 21世纪初的生育意愿402

一、不同地区妇女的生育意愿402

二、影响生育意愿的个人因素404

三、已有子女数与生育意愿的差距409

第九章 性别偏好的演变415

第一节 传统性别偏好415

一、传统性别偏好的社会基础416

二、传统性别偏好的形成与发展418

第二节 当代性别偏好420

一、20世纪80年代调查反映的性别偏好倾向421

二、2001年调查反映的性别偏好倾向436

三、实际出生中的性别偏好442

第三节 性别偏好的矫正448

一、矫正性别偏好的法制建设449

二、消除性别偏好的实践453

三、消除性别偏好的战略措施455

第十章 性观念的转变458

第一节 传统性观念458

一、性观念与婚育观念459

二、传统性观念的演变465

三、传统性观念的特征476

第二节 转型期的性观念478

一、禁锢为转变创造了条件479

二、科学、文明、进步性观念的建立481

三、转型期性观念、性行为的潜流486

一、性观念转变的表现490

第三节 性观念转变的表现与特点490

二、性观念转变的特点495

第十一章 婚姻家庭观念及其变化498

第一节 传统婚姻家庭观念498

一、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特点与内容499

二、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变化的社会基础506

三、家庭功能对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影响512

第二节 近代婚姻家庭观念517

一、婚姻家庭观念变化的社会原因518

二、婚姻家庭观念变化的内容523

第三节 当代婚姻家庭观念529

一、婚姻家庭观念变化的原因530

二、婚姻家庭观念变化的内容532

第十二章 未来婚育观念展望540

第一节 未来的性观念540

一、传统性观念的突破与“更新”541

二、“性解放”带来的思考543

三、性的社会控制完全必要544

四、性教育与青年的未来546

第二节 未来的择偶观念548

一、择偶有客观规律可循548

二、正确择偶是美满婚姻的前提550

三、婚后性爱磨合是择偶的延续552

第三节 未来的婚姻观念553

一、人类为什么需要婚姻554

二、一夫一妻制不会消失556

三、爱情的婚姻是道德的婚姻557

第四节 未来的生育观念559

一、人类有意识的生命生产559

二、生育调节与可持续发展561

第五节 未来的家庭观念563

一、家庭观念发展新趋势563

二、建设平等和睦新家庭566

第六节 人的全面发展567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性567

二、建设高层次的生育文化569

三、做人口生产的真正主人570

参考文献5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