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01340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8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单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思想路线1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1

(一) 恢复实践的权威,是提出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根据2

(二) 提高主体素质,是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重要条件9

(三) 扩展和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1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和我国国情进行再认识的重大理论成果24

(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5

(二)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32

(三) 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39

三、唯物辩证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6

(一) 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46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着重把握的辩证法的几个基本理论50

四、唯物辩证法与科学的思维方式68

(一) 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与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68

(二) 辩证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及其实践意义71

(三) 坚持世界观、思想路线和思维方式的统一80

五、社会基本矛盾与体制改革82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与经济体制改革82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体制改革93

(三) 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发展101

六、生产力标准和唯物史观107

(一) 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107

(二) 生产力标准的科学涵义110

(三) 衡量历史进步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13

(四) 全面地辩证地理解和运用生产力标准115

(五) 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再认识122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13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131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131

(二)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的客观依据134

(三) 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形式138

(四) 公有制的补充经济成分141

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47

(一)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性发展147

(二)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51

(三) 商品经济的共性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个性159

(四)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163

(五) 价值规律与竞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作用166

(六)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17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175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只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176

(二) 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关系的主体177

(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184

(四) 现阶段我国分配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85

(一) 两权分离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成为经济实体的前提190

四、社会主义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190

(二) 在两权分离的前提下企业经营机制的构造195

(三) 实行两权分离和塑造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选择201

(四) 股份有限公司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目标模式204

五、社会主义市场和市场体系213

(一)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规定性和特点213

(二)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培育216

(三)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221

(四) 社会主义资金市场231

(五) 社会主义劳务市场237

六、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241

(一)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理论及研究的重要性241

(二)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245

(三)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模式252

(四)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调控256

(一)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和基本依据264

七、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264

(二) 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267

(三) 两种发展战略及其转换270

(四) 把加快科技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275

(五)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实现产业结构优化277

(六) 坚持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279

八、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282

(一)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客观经济条件282

(二)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287

(三) 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291

(四)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294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践300

(一) 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300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300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及其实现的途径303

(三)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及其主要教训308

(四)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3

(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前进31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21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理论321

(二)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经验324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科学论断328

(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33

三、社会主义和对外开放343

(一) 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总趋势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343

(二) 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的历史经验347

(三) 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352

(四) 对外开放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358

(一) 改革的必要性362

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362

(二) 改革的主要内容369

(三) 改革的目标和步骤393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文化建设397

(一) 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和类型397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文化的结构、任务和地位400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文化发展战略403

(四) 商品经济和思想文化建设408

(一) 党的建设面临的最重大课题410

(五)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413

第四单元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新时期党的建设418

一、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418

(二)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420

(三) 党的建设改革的目标和内容422

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429

(一) 共产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430

(二) 坚持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432

(三) 党的领导的特点及其实质437

(四)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443

三、治理经济环境与党的制度建设455

(一) 在整治经济环境和秩序中,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455

(二) 抓住契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459

(三) 在制度建设中要注意防止两个倾向463

四、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风建设465

(一) 如何认识党风现状465

(二) 党内不正之风产生的基本原因和社会根源471

(三) 深化改革是党风建设的治本之策475

(四) 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主动自觉地抓好党风建设480

后记4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