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前沿问题专题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创新,李双金主编;魏永铭,彭洪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18256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55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前沿问题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的设计1
一、当代中国政府回应的实践概况1
(一)社会服务承诺制度1
(二)公示制度与政务超市2
(三)听证制度与引咎辞职2
(四)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与公民论坛3
(五)电子政府4
二、当前我国政府回应的困境4
(一)回应意识薄弱动力缺乏5
(二)回应能力较差与渠道不畅6
(三)回应过程不透明与结果不公平7
(四)回应监督机制缺失与绩效评估不科学9
(五)回应制度化程度弱与公众参与程度低10
三、我国政府回应困境的深层原因分析11
(一)文化因素11
(二)体制因素14
(三)外部社会因素16
四、推进我国政府回应建设的途径17
(一)树立服务理念是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重要前提18
(二)重塑政府回应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18
(三)加强公务员回应公众和媒体的能力和素质建设20
(四)强化公民政治参与是提升政府回应能力的基本路径21
(五)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构建政府回应机制的社会基础22
结论23
第二章 社区管理模式创新路径探索24
一、社区的内涵解析24
(一)社区概念的界定24
(二)社区的功能25
二、解读我国传统基层行政管理模式——“单位制”26
(一)“单位制”的历史成因26
(二)“单位制”的弊端27
(三)走向社区——我国城市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29
三、我国社区管理模式创新基点30
(一)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理论基点30
(二)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现实基点32
四、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33
(一)国外社区现代管理模式比较分析33
(二)我国社区管理三种实践模式34
(三)我国社区管理理想模式的具体设计36
五、强化社区管理理想模式的若干对策39
(一)明晰社区作用39
(二)发展社区要素的社会性功能39
(三)健全社区管理法律制度40
(四)提升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40
结论40
第三章 社区自治中行政化问题的思考42
一、理论框架:社区治理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42
(一)社区行政化的现状、问题与特点42
(二)理论框架:社会本位管理理念43
二、社区行政化表现现状及产生根源45
(一)社区行政化表现现状——以南湖街道办事处,湖东社区为例45
(二)社区行政化产生的根源47
三、解决社区行政化的对策48
(一)社区治理模式一49
(二)社区治理模式二51
四、解决社区行政化的基本思路53
(一)两种社区治理模式运行中存在深层次共性问题53
(二)解决社区行政化应把握的几个原则54
(三)解决社区行政化的基本思路54
结论57
第四章 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刍议58
一、街道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58
(一)认识街道58
(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状况59
(三)街道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63
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性和理论性分析64
(一)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64
(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基础65
(三)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67
三、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68
(一)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68
(二)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对策69
结论73
第五章 乡级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74
一、农村村务管理的一般理论74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74
(二)村务管理的主要内容75
二、农村村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75
(一)民主选举问题75
(二)村干部素质问题77
(三)村财务问题78
(四)变卖公有资产问题80
(五)决策独断81
(六)人治色彩浓重,监督体系欠缺82
(七)其他方面的问题83
三、完善农村村务管理的对策建议83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83
(二)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85
(三)提升村干部素质86
(四)村务公开,阳光透明86
(五)强化村民的法律意识87
(六)加强监督,建立村民监督制度87
结论88
第六章 群体性事件中的党政“一把手”问责制初探89
一、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89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89
(二)群体性事件的构成要素及特征90
(三)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分析91
二、群体性事件中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提出依据及内涵94
(一)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理论依据94
(二)党政一把手问责制提出的现实依据95
(三)群体性事件中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内涵96
(四)群体性事件中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有机系统97
三、群体性事件中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作用及运行机理99
(一)群体性事件中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作用99
(二)群体性事件中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运行机理100
四、群体性事件中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实践102
(一)群体性事件中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发展现状102
(二)群体性事件中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困境分析103
(三)群体性事件中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发展趋势104
(四)群体性事件中党政一把手问责制的对策建议104
结论107
第七章 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中职能初议109
一、环境问题的制度理论概述109
(一)制度的相关概念109
(二)环境资源的特征110
二、环境保护制度构成与政府职能释意111
(一)环境保护制度构成112
(二)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职能表现113
(三)地方政府职能与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115
三、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中的职能分析116
(一)地方政府失灵及其表现116
(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制度失灵的职能原因118
四、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中的职能发展120
(一)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120
(二)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中的职能发展要求121
(三)按照政府职能发展要求应采取的环保制度建设措施123
结论126
第八章 城市公交行业民营化问题探析127
一、城市公交民营化的一般理论分析127
(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127
(二)城市公交行业的属性及其特征128
(三)民营化及城市公交行业民营化的内涵128
(四)城市公交行业民营化的理论依据130
二、我国城市公交行业民营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31
(一)我国城市公交行业民营化的现实动因131
(二)我国某些城市公交行业民营化的尝试131
(三)我国城市公交行业民营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33
三、国外城市公交民营化的成功经验135
(一)英国的PPP模式135
(二)法国的特许经营制度136
(三)德国城市公交民营化的成功经验137
(四)国外城市公交民营化对我国的启示138
四、城市公交行业民营化的完善对策140
(一)完善外部市场条件,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充分竞争140
(二)建立健全城市公交民营化的法律框架141
(三)确立公共服务性的价值取向142
(四)合理界定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142
(五)建立多维度的监督体系146
结论147
第九章 地方政府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148
一、政府角色释意148
(一)政府角色的历史演变148
(二)政府角色的概念、内容及特征149
二、地方政府实施棚户区改造战略的重要意义151
(一)实施棚户区改造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直接体现152
(二)实施棚户区改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152
(三)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153
(四)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加快城市发展的必要途径154
三、地方政府在棚户区改造中的现状分析155
(一)棚户区的概念界定155
(二)棚户区的现状分析:以辽宁省为例155
(三)地方政府在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156
四、地方政府在棚户区改造中的角色定位158
(一)地方政府是棚户区改造工程的负责者158
(二)地方政府是棚户区居民住房的供给者159
(三)地方政府是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多方利益关系的协调者160
(四)地方政府是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者161
结论162
第十章 老龄化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探源163
一、人口年龄结构发展的历史沿革163
(一)年轻型社会163
(二)成年型社会163
(三)老年型社会164
二、吉林省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165
(一)吉林省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165
(二)吉林省人口老龄化特点166
(三)吉林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167
三、吉林省老龄福利管理的措施、问题及成因168
(一)吉林省现有老龄福利机构情况168
(二)吉林省老龄福利管理的主要措施169
(三)吉林省老龄福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170
四、吉林省老龄化社会福利管理模式的构建173
(一)吉林省老龄化社会福利管理的基本思路173
(二)吉林省老龄化社会福利管理的发展模式175
结论177
第十一章 婚姻登记制度执行情况的考量178
一、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历史沿革178
(一)婚姻登记办法的内容和特点178
(二)婚姻登记条例的内容和特点180
二、长春市婚姻登记工作发展过程181
(一)长春市执行婚姻登记制度总体情况181
(二)国内公民结婚登记情况183
(三)国内公民离婚登记情况184
(四)涉港澳台侨及涉外婚姻登记187
三、长春市婚姻登记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188
(一)婚前医学体检数量急剧下降188
(二)离婚数量骤增189
(三)出现了相互矛盾的问题不好把握189
(四)冒名顶替处罚难190
(五)没有建立起一个婚姻资料共享的平台190
四、加强婚姻登记工作的对策思考191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婚前体检观念191
(二)应对《条例》,完善相应的法规191
(三)加强队伍建设,严把婚姻登记关191
(四)各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婚姻资料共享系统192
(五)加强领导,构建网络组织机构192
结论192
第十二章 农村卫生服务能力问题探微193
一、公共政策与农村卫生事业发展193
(一)公共政策影响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理论依据193
(二)农村卫生服务分层与公共政策内容198
二、我国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总体评价202
(一)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变化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要求202
(二)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硬件条件203
(三)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软件指标207
三、吉林省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实证分析209
(一)吉林省农村卫生服务能力调查的背景209
(二)吉林省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基本状况209
(三)吉林省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评价214
结论216
第十三章 农村中小学生流失问题剖析220
一、对通化市三个村中小学生辍学现状调查220
(一)通化市三个村的自然情况221
(二)对三个村问卷的调查分析221
二、政府与农村学生流失现象的关系分析224
(一)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224
(二)政府管理与农村学生流失现象的关系分析227
三、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对策与建议230
(一)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分析231
(二)确保政府行为的有效与发挥作用234
结论236
参考文献237
热门推荐
- 2269048.html
- 1897351.html
- 1736041.html
- 3201817.html
- 955788.html
- 2522471.html
- 3032858.html
- 392250.html
- 3266468.html
- 995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5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6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2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0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4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2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4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