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律思想通史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法律思想通史 上
  • 杨鹤皋著 著
  • 出版社: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28351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法律-思想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法律思想通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2

总论2

第一章 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创建及其体系的形成2

第一节 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创建2

第二节 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体系的形成3

第二章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5

第一节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5

第二节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方法5

第三章 学习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意义7

第一节 批判继承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遗产7

第二节 为学习研究部门法提供有关历史知识8

第三节 有助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8

第四章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特点10

第一节 儒家法律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主流10

第二节 皇权至上、权大于法贯彻始终10

第三节 缺乏以个人为本位的民主法律思想11

第四节 变革创新思想代代相传12

第一篇 先秦法律思想16

第一章 夏商西周社会概况与法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6

第一节 夏商西周社会概况与奴隶制国家和法的产生16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23

第二章 夏、商奴隶主的神权法思想25

第一节 夏代的神权法思想25

第二节 商代的神权法思想28

第三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33

第一节 西周伟大的政治家周公的法律思想33

第二节 《吕刑》中的法律思想44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概况与法律思想的发展50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概况50

第二节 “百家争鸣”与法律思想的发展53

第五章 春秋时期改革家的法律思想55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法制改革55

第二节 管仲修旧与改良的法律思想56

第三节 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65

第四节 邓析的否定礼义思想72

第六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75

第一节 儒家学派及其法律思想的概述75

第二节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法律思想76

第三节 孟子的仁政说及其在法律思想上的体现98

第四节 荀子的“隆礼”重法论114

第五节 儒家法律思想的发展129

第七章 墨家的法律思想131

第一节 墨家学派131

第二节 墨家以兼爱互利为核心的法律思想134

第八章 道家的法律思想153

第一节 道家学派及其法律思想概述153

第二节 《老子》“道法自然”的法律思想154

第三节 《庄子》自然主义的法律思想170

第四节 道家法律思想的发展185

第九章 法家的法律思想187

第一节 法家学派及其法律思想概述187

第二节 李悝的《法经》及其变法主张189

第三节 吴起的“明法审令”论195

第四节 商鞅的“法治”理论与实践198

第五节 法家势治派慎到的法律思想223

第六节 法家术治派申不害的法律思想232

第七节 齐法家的法律思想238

第八节 韩非法、势、术相结合的理论255

第九节 法家思想的演变279

第十章 阴阳家的法律思想282

第一节 阴阳家概述282

第二节 阴阳家的法律思想283

第二篇 秦汉法律思想290

第一章 秦代社会与秦的兴盛290

第一节 秦代社会290

第二节 秦的变革与兴盛291

第二章 秦始皇、吕不韦在治国指导思想上的斗争与《吕氏春秋》的法律思想296

第一节 秦始皇、吕不韦在治国指导思想上的斗争296

第二节 《吕氏春秋》的法律思想297

第三章 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建立与秦始皇的“法治”思想307

第一节 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建立307

第二节 秦始皇(赢政)的“法治”思想与实践308

第三节 李斯的“法治”主张316

第四章 两汉社会与法律思想的发展325

第一节 西汉社会与法律思想的发展325

第二节 东汉社会与法律思想的发展328

第五章 汉初法律思想的演变与发展332

第一节 汉初法律思想的演变332

第二节 《黄老帛书》中的法律观341

第三节 陆贾的“无为说”与“仁义为本”论345

第四节 汉文帝(刘恒)的约法省刑思想与实践353

第五节 贾谊的“礼法结合”论360

第六节 晁错的法律思想375

第七节 《淮南子》中的法律思想380

第六章 西汉中期法律思想领域的斗争394

第一节 西汉中期的社会矛盾与汉武帝的积极“有为”政策394

第二节 盐铁会议所反映的儒法两种法律思想的斗争396

第三节 桑弘羊的崇法黜儒思想396

第四节 司马迁的“先黄老而后‘六经’”论405

第七章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413

第一节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基本内容413

第二节 董仲舒以儒为主、儒法合流的法律思想422

第八章 西汉后期谶纬神学的兴起与扬雄对谶纬神学的批评436

第一节 西汉后期谶纬神学的兴起436

第二节 扬雄批评谶纬与复兴儒学的主张437

第九章 东汉初中期谶纬神学的发展与反谶纬神学的斗争442

第一节 东汉初中期谶纬神学的发展442

第二节 《白虎通》的宗教神学及其“三纲”论443

第三节 桓谭反谶纬神学的法律思想457

第四节 王充反谶纬神学的法律思想464

第十章 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中唯物主义思想家的法律思想473

第一节 汉末社会批判思潮的兴起473

第二节 王符兼重儒法的思想474

第三节 荀悦的教法兼行思想486

第四节 仲长统的变法改制论489

下册502

第三篇 魏晋隋唐法律思想502

第一章 魏晋社会与法律思想的发展502

第一节 魏晋社会概述502

第二节 魏晋时期思想的多元化与法律思想的发展506

第二章 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潮508

第一节 名法思潮的兴起508

第二节 曹操“术兼名法”的思想主张508

第三节 诸葛亮的法治思想516

第三章 魏晋时期的玄学法哲学思想526

第一节 玄学的兴起与发展526

第二节 王弼“名教本于自然”的法哲学思想528

第三节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533

第四节 郭象“名教即自然”的法哲学思想539

第四章 魏晋时期的儒家思想545

第一节 儒学的衰落545

第二节 傅玄的弘扬儒学论547

第五章 魏晋时期的律学理论556

第一节 律学的形成与发展556

第二节 杜预“文约”、“禁简”的立法理论557

第三节 张斐的律学理论561

第四节 刘颂的重法与罪刑法定思想568

第六章 魏晋时期的无君论思潮574

第一节 无君论思潮的兴起574

第二节 鲍敬言否定礼法的无君论575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道教思想579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与盛行579

第二节 道教的形成与道教思想的传播581

第三节 葛洪的道本儒末、舍儒从道思想583

第八章 隋唐社会与法律思想的发展592

第一节 隋唐社会概述592

第二节 隋唐时期儒佛道斗争与法律思想的发展598

第九章 隋朝的法律思想603

第一节 统一封建国家的重建603

第二节 隋文帝(杨坚)除削烦苛的立法司法主张604

第三节 王通的儒佛道三教“可一”论611

第十章 唐初统治阶级的法律思想619

第一节 隋朝骤亡的教训与唐初“安人宁国”的方针619

第二节 唐太宗(李世民)及其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620

第三节 《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635

第十一章 唐中期儒学复兴派的法律思想647

第一节 儒学复兴运动647

第二节 韩愈的排佛崇儒说及其在法律思想上的体现649

第十二章 “永贞革新”派的法律思想659

第一节 “永贞革新”运动659

第二节 柳宗元的法律起源于“势”与赏罚及时论662

第三节 刘禹锡的“人以法制胜”论670

第十三章 唐中期进步思想家匡世救弊的法律思想678

第一节 陆贽匡世救弊的法律思想678

第二节 白居易的崇礼重法论686

第十四章 晚唐道家的法律思想696

第一节 晚唐社会与道家思想的复苏696

第二节 《无能子》的法律思想697

第四篇 宋元明清法律思想706

第一章 宋元社会与法律思想的发展706

第一节 宋元社会概述706

第二节 宋元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707

第二章 “庆历新政”与变法改革思想710

第一节 封建统治危机下出现的“庆历新政”710

第二节 范仲淹的变法改革思想711

第三节 李觏的“通变”思想及其“平土法”719

第三章 王安石变法与变法反对派的法律思想726

第一节 王安石变法及其与保守派的斗争726

第二节 王安石的变法改革思想727

第三节 司马光否定熙宁新法与礼为纪纲的思想733

第四章 两宋时期理学家的法律思想740

第一节 理学的形成740

第二节 二程(程颢、程颐)的理学法律观742

第三节 朱熹以“理”为核心的法律思想750

第五章 南宋时期功利学派的法律思想758

第一节 南宋时期功利学说的兴起758

第二节 陈亮以功利为核心的法律思想759

第三节 叶适注重功利的法律思想764

第六章 辽、金、元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770

第一节 辽、金、元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的封建化770

第二节 辽圣宗贵贱同法的法律思想771

第三节 金世宗重用儒者与修改“八议”的主张774

第四节 耶律楚材的以儒治国论779

第七章 明清社会与法律思想的发展784

第一节 明清社会概述784

第二节 明清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785

第八章 明初统治者的法律思想790

第一节 明初统治者安养生息的政策790

第二节 明太祖重典治国的思想与实践791

第九章 明中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的法律思想801

第一节 明中期统治危机的加深801

第二节 海瑞的惩贪平冤思想与实践803

第三节 张居正的“以法绳天下”思想与实践807

第四节 丘濬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总结813

第十章 明清时期理学的发展与封建法制的强化821

第一节 明清时期理学的发展821

第二节 王守仁的心学与强化封建法制的主张822

第十一章 明清时期反理学斗争的发展828

第一节 明清时期反理学斗争的发展828

第二节 李贽反理学的法律思想828

第三节 戴震对程朱理学“以理杀人”的批判834

第十二章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839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839

第二节 黄宗羲的民主思想与“天下之法”论840

第三节 王夫之的趋时更新与立法为公论845

第四节 顾炎武反对君主“独治”的法律思想852

第五节 唐甄反封建专制的法律思想857

第十三章 清初统治者的法律思想863

第一节 清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863

第二节 康熙的以教化为先论与慎狱恤刑主张864

第五篇 近代法律思想872

第一章 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律思想的发展872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872

第二节 近代法律思想的发展874

第二章 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877

第一节 清朝封建统治危机下出现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及其法律思想概述877

第二节 龚自珍的更法改制思想878

第三节 林则徐以重法禁烟的思想与实践885

第四节 魏源的因势变法论891

第三章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派的法律思想900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兴起900

第二节 洪秀全农民平均主义的法律思想901

第三节 洪仁玕以法制为先的主张906

第四章 洋务派的法律思想913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洋务派法律思想概述913

第二节 曾国藩的“以礼治国”论916

第三节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法律观923

第五章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928

第一节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早期改良派法律思想概述928

第二节 王韬的变法自强思想931

第三节 郑观应的早期改良主义思想938

第六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947

第一节 改良主义思潮的高涨与改良派法律思想概述947

第二节 康有为的变法维新论950

第三节 梁启超的宪政理论959

第四节 谭嗣同冲决封建网罗的法律思想969

第五节 严复提倡西学的主张976

第七章 清末礼、法两派在法律思想上的斗争985

第一节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985

第二节 沈家本会通中西的法律思想987

第八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998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高涨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概述998

第二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理论1001

第三节 章太炎专以法律为治的思想1013

第六篇 二十一世纪中国法律思想研究的走向1024

第一章 关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反思1024

第一节 皇权与权大于法问题1024

第二节 “三纲”为立法之本问题1027

第三节 礼治问题1031

第四节 德治问题1036

第五节 人治问题1040

第六节 法治问题1042

第七节 重刑轻民问题1043

第八节 变法革新问题1045

第二章 二十一世纪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的走向1048

第一节 建设中国法律思想史史料学1048

第二节 关于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内容的研究1049

附录一1054

附录二1058

后记10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