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8-2009国情调研 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5228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13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社会调查-调查报告-中国-2008~200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8-2009国情调研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我国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状况及网络与校园暴力351
调查报告351
调查概况353
一、调查背景353
二、概念界定354
三、主要结论356
四、对策和建议359
我国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的基本情况363
一、中学生互联网运用基本情况363
二、中学生对互联网功能的应用370
三、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热点分析376
四、中学生对互联网的态度和看法385
五、家长群体对中学生上网的态度和看法389
我国中学生与校园暴力的有关情况396
一、中学生现实中对暴力的态度396
二、中学生现实中遭遇/实施暴力的情况397
三、中学生和家长对校园暴力的感知情况402
我国中学生网络运用与校园暴力的关系分析404
一、中学生在互联网四类运用中遭遇或实施不良内容、行为的情况404
二、中学生网上接触不良内容/实施不良行为与现实中对暴力的态度及行为的关联分析407
三、中学生对互联网与校园暴力之间关系的态度与看法426
四、家长对互联网与校园暴力之间关系的态度与看法428
家庭因素与学生上网情况的分析431
一、上网的家长更倾向于支持学生上网431
二、与家长沟通状态差的学生上网频度更高432
三、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对学生上网情况的了解更多432
四、父母关系越差的学生喜欢枪战类游戏倾向越明显434
五、完整家庭学生上网和玩游戏时间较少435
附录438
“我国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状况及网络与校园暴力调查”技术报告438
调查问卷统计数据441
网络与校园暴力调研访谈实录521
网络与校园暴力典型案例532
致谢536
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调查——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例539
内容提要541
前言541
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543
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546
案例分析——黄山风景名胜区的经验与问题550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概况550
二、旅游资源开发历程551
三、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管理手段556
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564
五、资源环境保护的改进措施566
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568
一、完善法律体系568
二、建立旅游规划权威评定机构569
三、加强景区管理,实施功能分区569
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570
五、强化执法,实施景区环境监测评价570
参考文献571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573
内容摘要575
前言576
调研方法及过程577
一、深圳的调研情况577
二、大连的调研情况579
新旧《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差异580
调研中所关注的一些问题583
一、新《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增加守法企业的用工成本583
二、工资的上涨不是《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结果586
三、新《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维护正常的用工秩序589
四、《劳动合同法》实施不会减少劳动力市场需求591
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及障碍593
一、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593
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障碍596
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597
一、加大对新《劳动合同法》宣传及执法的力度598
二、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收入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战略选择598
三、“产业链整体转移”是促进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有效途径599
四、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中国产品升级的基石600
五、增加企业成本的政策出台前应进行综合评估601
六、加速利率市场化的进程601
附件:调研提纲602
一、企业基本信息602
二、企业财务情况调查603
三、外部环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603
走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漳州市国情考察报告605
前言607
漳州市基本情况607
漳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608
一、实施综合开发,着力发展现代农业608
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发展609
三、发挥区位优势,加强漳台合作610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思考612
一、关于土地流转与土地所有权问题612
二、关于政府投入、科技创新与惠农政策的实施614
三、关于村民自治616
四、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617
五、关于农业发展模式618
当地干部群众的一些希望和建议619
一、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扶持力度619
二、希望全面加强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投入和推广620
三、建议对台资企业实行更加积极的政策倾斜620
农村土地流转与村民自治建设——兼以福建漳州市为例62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确立与发展623
一、土地流转政策的基本确立623
二、全国土地流转立法625
三、福建漳州市土地流转规章的制定628
土地流转的经济动因分析631
一、土地流转:从自发到自觉632
二、土地流转:从偶发到必然633
土地流转的基本模式634
新阶段土地流转与村民自治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638
一、漳州市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38
二、漳州市村民自治及其在土地流转中的突出问题640
完善土地流转、促进村民自治的若干思考642
一、村民委员会在村民自治中要进一步树立和坚持土地流转的正确方向,加强土地流转的政策教育与思想建设642
二、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促进土地流转和村民自治互惠双赢、共同发展644
三、正确处理村级自治组织与乡镇行政的关系,充分尊重和发挥村级管理机构在土地征用、流转过程中的关键作用645
漳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及经验——来自龙海、长泰、漳浦的案例分析647
改革开放30年来漳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649
漳台农业合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652
一、漳台农业合作的成效652
二、漳台农业合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653
龙海、长泰、漳浦三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655
一、龙海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与成效655
二、长泰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与成效661
三、漳浦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与成效663
漳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中需要解决的问题669
漳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672
一、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673
二、如何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674
从“农业立市”到“工业立市”中的乡村发展677
开头的话679
一个近城村庄的城市化——J村筑巢引凤、工业开发680
一、从普通村庄转变为一个经济繁荣、村民富足的示范村681
二、积极的村财投入各项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682
三、持续的村财收入是各项事业投入的保障684
四、村集体与政府687
五、村集体与村民689
六、征地补偿款的发放——村集体与村民692
七、社会结构的变动694
八、可供复制的J村经验697
问题与思考698
漳州台湾交流合作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农业合作、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701
漳台农业合作的现状与展望703
一、漳台农业合作的形式和成效703
二、加强漳台农业合作的展望706
漳州市对台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展望709
一、漳州市国际经贸发展情况709
二、漳台经贸合作的现状711
三、漳台经贸合作展望713
漳台文化交流合作的现状与展望715
一、漳州市对台文化交流合作的现状715
二、漳州市对台文化交流合作的展望721
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调研报告723
前言725
劳动力输出地:做好返乡就业文章——江西省、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返乡及就业情况调研727
一、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返乡情况727
二、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返乡情况728
三、劳务输出地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采取的措施729
四、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的特点733
五、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性建议736
劳动力输入地:创新·提升·服务——金融危机对江苏和广东两省农民工就业的影响738
一、江苏省农民工就业情况738
二、广东省农民工就业情况变化746
三、各地采取的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749
四、当前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758
五、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与政策建议760
后记769
一、长三角、珠三角再遇“民工荒”770
二、造成本次“民工荒”的主要原因771
三、对当前“民工荒”现象的两个基本判断774
四、对策建议775
参考文献776
当前思想理论界对新时期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方法与经验的看法和思考777
前言779
关于对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总的看法781
一、主要成就782
二、基本经验784
当前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导面临的挑战790
一、对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错误认识的主要表现790
二、值得关注的一些噪音、杂音791
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793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795
加强和改进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导的对策建议798
一、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798
二、党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近期应加强的具体工作805
三、积极创造条件解决的问题809
致谢810
主要参考资料811
附件:约访函和访谈提纲812
热门推荐
- 1613982.html
- 899473.html
- 2033205.html
- 1705554.html
- 2442513.html
- 1045188.html
- 3813100.html
- 3699939.html
- 1022609.html
- 1403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9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9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8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7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1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2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9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1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