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
  • 陈建亚,余浩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0644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目录1

1.2 下一网络的体系结构3

1.3 下一代网络的演进5

1.4 下一代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7

1.4.1 网络分组化的推动力7

1.4.2 网络业务可编程性需求8

1.4.3 软交换解决方案9

参考文献11

2.1 慨述12

第2章 下一代网络的组织结构12

2.2 传统电信网业务特性13

2.3 智能网的体系结构14

2.4 TTNA的体系结构20

2.5 可编程交换23

2.6 ISC的VoIP网络参考结构28

2.6.1 VoIP网络功能平面参考模型28

2.6.2 VoIP网络的功能实体模型29

2.7 NGN体系结构的域模型34

2.8 下一代网络的基本实现结构37

2.9 向下一代网络演进39

2.10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提供商及应用支持41

2.10.1 下一代业务提供商42

2.10.2 智能网业务支持43

2.11 小结54

参考文献55

第3章 软交换网关技术56

3.1 概述56

3.2 网关技术演进56

3.2.1 网关功能分解57

3.2.2 网关功能互连体系结构58

3.3.1 媒体网关定义59

3.3 媒体网关59

3.3.2 媒体网关在软交换网络中的位置60

3.3.3 媒体网关实现技术63

3.4 媒体网关控制器70

3.4.1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70

3.4.2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功能71

3.4.3 MGCP媒体网关控制器设计71

3.4.4 H.248/MEGACO协议媒体网关控制器设计77

3.5 信令网关技术92

3.5.1 信令网关概述92

3.5.2 信令网关的分类93

3.5.3 信令网关支持的协议93

3.5.4 信令网关的组织结构95

3.6 接入网关技术98

3.6.1 V5.2概述98

3.6.2 基于分组网络的接入网98

3.6.3 接入网关呼叫处理流程100

3.7 小结106

参考文献106

第4章 软交换控制原理108

4.1 概述108

4.2 软交换的组织结构109

4.2.1 软交换的功能结构109

4.2.2 软交换设计架构111

4.2.3 软交换的功能实体112

4.3 软交换特征服务创建模块114

4.4 软交换呼叫控制119

4.4.1 呼叫模型和API119

4.4.2 Java呼叫控制应用编程接口122

4.4.3 Java呼叫控制127

4.4.4 Jcc呼叫控制流程131

4.5 软交换互通技术138

4.5.1 概述138

4.5.2 软交换网络互通结构139

4.5.3 软交换互通协议140

4.5.4 软交换与H.323系统的互通142

4.5.5 软交换与SIP系统的互通144

4.5.6 软交换与智能网的互通148

4.6 小结153

参考文献154

第5章 业务支撑环境和创作平台155

5.1 概述155

5.2 下一代网络业务层的功能实体156

5.2.1 应用服务器156

5.2.2 媒体服务器161

5.2.3 特征服务器163

5.3.1 应用服务器和软交换设备之间的通信165

5.3 应用服务器和其他功能实体间的通信165

5.3.2 应用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通信167

5.3.3 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168

5.5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供给环境169

5.6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创作平台171

5.6.1 SAMM平台172

5.6.2 SIP业务API173

5.7 SAMM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176

5.8 SAMM平台的业务创作环境179

5.8.1 业务创作层面179

5.8.2 通过SAE开发和部署新业务180

5.9.1 SLC和SIP脚本的业务创作182

5.9 业务创作和业务呼叫流举例182

5.9.2 业务呼叫流举例183

5.9.3 用SAMM平台创作一个协作业务的实例184

5.10 小结187

参考文献188

第6章 下一代网络的主要协议190

6.1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190

6.1.1 概述190

6.1.2 MGCP协议191

6.1.3 MEGACO/H.248协议192

6.2 H.323建议193

6.1.4 H.248协议的描述符193

6.2.1 H.323终端194

6.2.2 H.323关守195

6.2.3 多点控制单元196

6.2.4 H.323会议网关197

6.3 H.225.0协议197

6.4 H.245协议200

6.5 RTP和RTCP协议203

6.5.1 RTP的应用及其分组包结构203

6.5.2 RTCP的应用及其分组包结构207

6.6 H.323协议的扩展210

6.7 SIP协议214

6.7.1 SIP专用术语及定义215

6.7.2 SIP消息218

6.7.3 SIP操作221

6.7.4 三种SIP呼叫模式224

6.7.5 SIP会话呼叫举例227

6.8 SCTP协议229

6.8.1 SIGTRAN的组织结构231

6.8.2 SIGTRAN适配层的用法232

6.9 小结236

参考文献236

7.1.1 术语239

7.1 API概述239

第7章 API和中间件技术239

7.1.2 基于协议和基于API的应用开发技术240

7.1.3 定义API的语言和方法241

7.2 JAIN应用编程接口243

7.2.1 JAIN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模型243

7.2.2 JAIN的体系结构246

7.2.3 JAIN主要组件248

7.3 Parlav应用编程接口252

7.3.1 Parlay的体系结构253

7.3.2 Parlay的架构接口254

7.3.3 Parlav的业务接口257

7.4 OSA应用编程接口258

7.4.1 OSA的体系结构259

7.4.2 OSA的基本机制261

7.4.3 COSA API的功能262

7.4.4 OSA API的应用263

7.5 其他API265

7.5.1 VASA API265

7.5.2 ECTF API268

7.5.3 Java电话API269

7.6 中间件技术270

7.6.1 软件体系结构及中间件的位置270

7.6.2 中间件的分类及其特点272

7.6.3 多方、多媒体业务通信中间件系统274

7.7 小结282

参考文献282

第8章 下一代网络和业务的管理284

8.1 基于角色的网络和业务管理架构284

8.1.1 网络和业务管理的演进284

8.1.2 电信运营图模型285

8.2 网络和业务管理系统架构的实现287

8.2.1 需求和推动力287

8.2.2 网络是应用的生态系288

8.2.3 应用是管理架构的动力288

8.2.4 管理架构的实现289

8.3 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系统295

8.3.1 基于策略的软交换管理系统296

8.3.2 策略描述语言297

8.3.3 策略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298

8.4 小结303

参考文献303

第9章 软交换应用实例305

9.1 U-SYS网络结构及特点305

9.1.1 U-SYS的网络结构305

9.1.2 U-SYS的特点306

9.2 U-SYS网络的主要部件306

9.2.1 SoftX3000软交换系统306

9.2.2 TMG8010媒体网关309

9.2.3 SG7000信令网关310

9.2.4 AMG5000接入媒体网关313

9.2.5 iManager N2000 UMS网管系统315

9.2.6 U-Path企业通信助理316

9.3 组网与应用317

9.3.1 U-SYS在C4的应用317

9.3.2 U-SYS在C5的应用318

9.3.3 U-SYS在关口局的应用319

9.3.4 U-SYS在3G中的应用321

9.4 U-SYS的业务体系322

索引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