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复兴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陈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5856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9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复兴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民族复兴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
一、对民族复兴之路的艰难求索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民族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4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地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9
上篇 争取民族独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发展17
第一章 民族复兴的使命与80年的艰辛探索17
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危局17
二、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21
三、对国家出路的艰辛探索2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42
一、初识马克思:1918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42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群体趋向社会主义48
三、思想的分裂:关于社会主义讨论的几个问题58
四、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68
第三章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新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展开72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失败72
二、土地革命大潮起落101
第四章 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全民族抗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向成熟131
一、统一战线与独立自主132
二、武装斗争与群众路线152
三、党的建设与实事求是164
四、现实与理想之间:新民主主义论188
第五章 解放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成立205
一、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大旗205
二、铁老虎、纸老虎215
三、未经过战略相持的战略进攻221
四、三大战役一盘棋225
五、决定胜负的根本原因是民心向背228
中篇 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国家富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233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33
一、“不要四面出击”233
二、打击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247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照耀一切工作的灯塔”255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决胜负的一年”261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74
一、探索的历史背景274
二、探索的理论成果277
三、探索中发生的失误284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288
第八章 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道路:邓小平理论290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29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29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98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论301
第九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30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307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313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322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331
第十章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337
一、科学发展观337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41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50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变革历程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352
下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理论问题研究359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与20世纪中国经济变革与发展359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必然359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363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时代必然371
四、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376
第十二章 世界历史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78
一、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378
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邓小平理论385
三、世界局势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93
第十三章 马克思的文化思想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399
一、马克思的文化思想399
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及其建设途径414
第十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批判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422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批判思想424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批判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434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批判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441
第十五章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452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内涵453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丰富457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当代意义466
结束语 新时期党的纲领与中华民族的复兴478
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478
二、在当前的运动中代表着运动的未来482
三、两个“一百年”的奋斗与当代民族复兴的伟业488
四、青年大学生以民族复兴的伟业为己任493
后记496
热门推荐
- 2163666.html
- 610267.html
- 3412400.html
- 3823258.html
- 3623663.html
- 3714226.html
- 493834.html
- 879484.html
- 2236368.html
- 1013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9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9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1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0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5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96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7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7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