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
  •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3369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8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烟尘-自动化监测系统-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概述1

1 抽取式CEMS5

1.1 固定污染源连续监测的采样方式5

1.2 直接抽取法—热湿法6

1.2.1 热湿系统的特点和使用6

1.2.2 热湿系统流程图6

1.3 直接抽取法—前处理方式7

1.4 直接抽取法—后处理方式8

1.5 抽取系统部件介绍9

1.5.1 采样探头9

1.5.2 采样伴热管10

1.5.3 除湿系统12

1.5.4 采样泵13

1.5.5 细过滤器14

1.5.6 氮氧化物转换器(NOx→NO)14

1.6 气态污染物连续监测的分析仪器15

1.6.1 非分散红外分析仪15

1.6.2 非分散紫外(Non Dispersive Ultraviolet)23

1.6.3 紫外荧光(Ultraviolet Fluorescense)24

1.6.4 化学发光法NOx监测仪器25

2 稀释式CEMS27

2.1 稀释采样系统27

2.1.1 稀释比27

2.1.2 稀释原理29

2.1.3 采样探头29

2.1.4 采样管线30

2.1.5 稀释空气净化系统30

2.2 分析系统31

2.2.1 SO2气体分析仪原理31

2.2.2 NO-NO2-NOx气体分析仪原理31

2.2.3 仪表空气清洁系统32

2.3 系统影响32

3 直接测量式及DOAS原理CEMS33

3.1 直接测量(in-situ)式CEMS基本情况33

3.2 直接测量式CEMS介绍33

3.2.1 直接测量式CEMS的结构类型33

3.2.2 直接测量式CEMS测量原理34

3.3 采用DOAS技术的直接测量式CEMS结构介绍38

3.3.1 仪器组成38

3.3.2 仪器的工作过程42

3.3.3 探头结构43

3.4 直接测量式CEMS的标定校准方法44

3.5 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45

4 颗粒物CEMS46

4.1 基本情况46

4.2 烟尘颗粒物的特性47

4.2.1 颗粒物的物理特性47

4.2.2 颗粒物的光学概念47

4.2.3 烟尘监测的特点48

4.3 对穿法烟尘监测仪49

4.3.1 基本概念及原理49

4.3.2 发展历史50

4.3.3 对穿法烟尘监测仪的校准52

4.3.4 对穿法烟尘监测仪使用特点53

4.4 散射法烟尘监测仪54

4.4.1 基本原理及发展历史54

4.4.2 几种散射法烟尘仪的结构特点55

4.4.3 散射法烟尘仪的校准57

4.4.4 散射法烟尘监测仪的使用特点57

4.5 其他烟尘监测仪58

5 烟气参数连续测量59

5.1 烟气氧含量59

5.1.1 氧化锆分析仪59

5.1.2 顺磁/热磁氧分析仪62

5.1.3 电化学氧含量监测仪64

5.2 烟气流速65

5.2.1 S型皮托管法65

5.2.2 平均压差皮托管(阿牛巴皮托管)法67

5.2.3 超声波法67

5.2.4 热平衡法68

5.2.5 靶式流量计法69

5.3 烟气温度70

5.3.1 热电耦温度仪原理70

5.3.2 热电阻温度仪原理70

5.4 烟气压力测定70

5.5 烟气湿度71

5.5.1 红外吸收法71

5.5.2 氧传感器连续测定方法71

5.5.3 阻容法湿度传感器72

6 烟气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73

6.1 功能需求73

6.2 数据采集和保存73

6.2.1 数据有效性的判别74

6.2.2 数据安全的管理74

6.3 标况污染物浓度的计算74

6.3.1 稀释法气态污染物标况浓度计算74

6.3.2 直抽法气态污染物标况浓度计算75

6.3.3 氧含量、颗粒物在标况下浓度计算76

6.3.4 氮氧化物浓度的测定与计算76

6.3.5 标况烟气流速、流量的计算76

6.4 污染物折算浓度及排放率的计算77

6.5 数据的传输78

7 颗粒物标准分析方法80

7.1 烟尘的测定原理与采样方式80

7.1.1 烟尘的测定原理80

7.1.2 烟尘的采集方式80

7.2 烟尘的采样系统与仪器81

7.2.1 预测流速法烟尘采样系统81

7.2.2 静压平衡型等速采样系统83

7.2.3 动压平衡型等速采样系统83

7.2.4 微电脑烟尘平行采样系统84

7.3 烟气含湿量测定84

7.3.1 冷凝法85

7.3.2 干湿球法87

7.4 烟尘平行采样仪的使用88

7.4.1 测定原理及特点88

7.4.2 采样前的准备89

7.4.3 采样步骤90

7.5 烟尘平行采样仪的校准91

7.5.1 外观91

7.5.2 气密性91

7.5.3 抽气动力91

7.5.4 温度测量范围及测量精度试验91

7.5.5 热电耦测量范围及测量精度试验91

7.5.6 压力测量范围及测量精度试验93

7.5.7 流量测量范围及测量精度试验93

7.5.8 测速范围及测速误差和等速吸引范围及等速吸引误差范围试验94

7.5.9 走时误差95

7.6 影响烟尘采样与浓度测定的一些因素95

7.6.1 采样速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95

7.6.2 采样嘴方向对测定结果的影响96

7.6.3 采样嘴的形状和大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97

7.6.4 仪器的维护及注意事项98

8 颗粒物CEMS的相关校准99

8.1 相关校准的基本要求99

8.1.1 颗粒物CEMS组成99

8.1.2 颗粒物CEMS的干扰99

8.1.3 颗粒物CEMS的测量量程99

8.1.4 颗粒物CEMS的数据记录99

8.2 相关校准程序100

8.2.1 相关校准的数据100

8.2.2 相关校准程序100

8.3 漂移101

8.3.1 漂移检查的基本要求101

8.3.2 漂移检查的标准值102

8.3.3 漂移测试102

8.4 相关校准测试102

8.4.1 同步进行102

8.4.2 数据对要求102

8.4.3 数据分布范围103

8.4.4 数据单位103

8.4.5 零点数据103

8.4.6 相关校准的颗粒物浓度范围103

8.5 数据计算和分析104

8.5.1 相关校准前的计算104

8.5.2 线性相关104

8.5.3 多项式相关106

8.5.4 对数相关108

8.5.5 指数相关108

8.5.6 幂数相关109

8.6 相关曲线模型的选择110

9 CEMS运营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12

9.1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112

9.2 基本概念113

9.2.1 准确度113

9.2.2 精密度114

9.2.3 灵敏度/检出限114

9.2.4 空白分析115

9.2.5 平行双样116

9.2.6 标准物质116

9.2.7 校准曲线116

9.3 回归分析116

9.3.1 回归分析的定义与用途116

9.3.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117

9.3.3 相关系数及其检验117

9.3.4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118

9.4 数据的修约和取舍118

9.4.1 监测结果数据修约规则118

9.4.2 可疑数据的取舍118

9.5 质量管理体系118

9.5.1 概述118

9.5.2 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119

9.5.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120

9.5.4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122

9.5.5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122

9.6 实验室质量保证123

9.6.1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123

9.6.2 常规监测质量控制124

9.6.3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125

9.7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的标准化125

9.7.1 标准分析方法125

9.7.2 分析方法的标准化127

9.8 CEMS质量保证127

9.8.1 购买的质量控制127

9.8.2 运行维护129

9.8.3 审核132

9.8.4 CEMS的现场巡视134

附录139

附录一 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营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废气和颗粒物类139

附录二 固定污染源气态污染物、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营设备配置表146

附录三 其它参考文件及标准147

附录四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75—2007)1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