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医结合肝脏病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西医结合肝脏病学
  • 张赤志,田德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438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996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10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西医结合肝脏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3

第一章 肝脏病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3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的研究现状与展望3

第二节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19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22

第四节 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25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进展25

第六节 遗传性肝病的研究进展26

第一节 肝与胆的发生28

第二章 肝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8

第二节 经典肝小叶的基本结构31

第三节 门管小叶的结构与功能35

第四节 肝腺泡的结构与功能35

第五节 肝细胞与血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6

第六节 胆小管与胆汁的分泌54

第七节 肝的血液循环56

第八节 养肝因子58

第九节 肝的神经58

第十节 肝的淋巴59

第十一节 肝的间质60

第十三节 肝的再生62

第十四节 胆囊与胆管66

第十五节 肝脏的功能及其异常68

第三章 中医肝的结构与功能93

第一节 肝的组织结构与功能93

第二节 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102

第三节 中医肝的现代研究106

第四章 肝胆病的中医病理特点110

第一节 肝胆病常见中医病因110

第二节 肝胆病的辨证论治116

第三节 肝胆病常见病机与治则的现代研究125

第四节 肝胆病中医防治特色与展望141

第五章 临床肝功能的检测与评价149

第一节 血液生物化学检查149

第二节 血清及免疫学检查162

第三节 肝脏的形态学检查180

第四节 肝病的基因诊断及其进展207

第五节 新的肝功能检测项目226

第六章 病毒性肝炎239

第一节 概论239

临床篇239

第二节 肝病与免疫253

第三节 肝细胞损害及慢性化机制281

第四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301

第五节 慢性病毒性肝炎316

第六节 重型肝炎334

第七节 淤胆型肝炎357

第七章 肝硬化370

第一节 肝纤维化370

第二节 肝硬化391

第八章 门脉高压症407

第一节 门脉系统的解剖与生理407

第二节 门脉高压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410

第三节 门脉高压症的分类、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学变化413

第四节 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417

第五节 门脉高压症的实验室及器械检查422

第六节 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26

第七节 门脉高压症的治疗427

第八节 中医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448

附录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分极标准454

附录二 本书使用的缩略语455

第九章 肝硬化腹水457

第一节 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457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460

第三节 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表现464

第四节 肝硬化腹水的实验室检查468

第五节 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73

第六节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与预防477

第七节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进展498

第十章 肝性脑病506

第二节 发病机制508

第三节 发病诱因514

第五节 肝性脑病的诊断515

第四节 病理学改变515

第六节 肝性脑病的治疗及预后518

第一节 血脑屏障功能与肝性脑病526

第七节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的研究进展526

第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肝病531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532

第二节 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542

第十二章 药物性肝病551

第一节 药物性肝病的病因551

第二节 药物性肝病的病理生理553

第三节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559

第四节 药物性肝病的治疗561

第五节 药物性肝病的预防及预后563

第六节 中医药与药物性肝病564

第七节 药物性肝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567

第十三章 酒精性肝病572

附录 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588

第十四章 脂肪肝590

附录 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草案)613

第十五章 遗传性肝病615

第一节 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615

第二节 肝糖原累积病618

第十二节 肝的生态系统学说621

第三节 半乳糖血症622

第四节 肝豆状核变性624

第五节 肝性血卟啉病632

第六节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639

第十六章 肝脏肿瘤642

第一节 原发性肝癌642

第二节 肝脏其他恶性肿瘤667

第三节 继发性肝癌671

第四节 胆囊癌677

第五节 胆管癌684

第六节 肝脏良性肿瘤688

第七节 胆道良性肿瘤692

第十七章 肝血管疾病696

第一节 克-鲍综合征696

第二节 化脓性门静脉炎698

第三节 柏-查综合征701

第四节 门静脉血栓形成706

第五节 肝动脉瘤709

第十八章 胆汁淤积712

第一节 分类712

第二节 发病机制714

第三节 病理715

第四节 临床表现及诊断716

第五节 治疗722

第六节 中医药治疗胆汁淤积的研究进展723

第十九章 细菌及寄生虫感染性肝病727

第一节 细菌性肝脓肿727

第二节 阿米巴肝脓肿730

第三节 血吸虫病732

第四节 肝包虫病737

第五节 华支睾吸虫病739

第六节 肝结核742

第二十章 胆道感染胆石症746

第一节 急性胆囊炎746

第二节 慢性胆囊炎750

第三节 急性胆管炎753

第四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755

第五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758

第六节 胆道蛔虫症761

第七节 胆道结石症763

第二十一章 其他内科疾病引起的肝损害769

第一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769

第二节 疟疾773

第三节 伤寒性肝炎777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亢性肝病780

第五节 糖尿病与肝损害783

第六节 肝梅毒785

第一节 感染788

第二十二章 并发症788

第二节 肝肾综合征799

第三节 肝肺综合征807

第四节 上消化道出血813

第五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831

药物篇839

第二十三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肝病学研究中的应用839

第一节 肝病基因治疗研究839

第二节 抗肝炎病毒基因治疗841

第三节 反义寡核苷酸843

第四节 核酶847

第五节 分子生物学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850

第二十四章 抗病毒疗法855

第一节 干扰素855

第二节 核苷类似物865

第三节 胸腺素872

第四节 中医药抗病毒治疗875

第二十五章 降酶882

第二十六章 利胆退黄895

第二十七章 抗肝纤维化905

第一节 抗肝纤维化药物906

第二节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914

第二十八章 调节蛋白代谢927

第一节 中医药免疫调节治疗934

第二十九章 调节免疫934

第二节 免疫反应修饰剂及免疫治疗938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944

第三十章 抗肿瘤947

第一节 中医药在肝胆肿瘤中的运用947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中药抗癌作用的研究950

第三节 肝癌的生物治疗进展952

第四节 肝癌导向治疗955

附篇961

第三十一章 肝胆病的研究思路与方法961

第一节 中医肝脏脏象实质的研究961

第二节 中医及中西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思路964

第三十二章 常见肝病动物实验模型971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971

第二节 脂肪肝动物模型973

第三节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974

第四节 肝移植动物模型977

第五节 急性肝损伤模型979

第六节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980

第七节 肝癌动物模型982

第八节 中医证的实验动物模型984

第九节 肝包虫病动物模型985

第十节 胆管炎、胆石症动物模型985

第三十三章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9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