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大论战 第4辑【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经济大论战 第4辑
  • 宋光茂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118752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大论战 第4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一、风云常变 理论常青1

(一)对待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还是心存疑惑?1

胡培兆:不要给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泼脏水1

马蓥伯:历史曲折,是修正主义作祟不是“马克思主义破产”2

王恕焕:“当今应特别宣传马列”4

赵磊:大多数人对私有化保持戒心绝非出于“意识形态”4

卫兴华:沉缅于批判苏联教科书,是某种程度上的情绪发泄6

熊映梧胆大言辣:严酷的现实令人怀疑“惟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正确”的结论8

徐祥临:不能光说马克思的学生们笨、教条,其实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存在着两大缺陷9

许全兴:应如实承认马克思主义曾遭到了失败10

(二)解读“十五大”:高歌声声 杂音切切12

《求是·内部文稿》评论员高呼:不要曲解“十五大”精神12

钟朋荣:“十五大”是基于促成公有私用制向私有公用制转变14

李方文:“十五大”后私企纷纷摘红帽16

闻高:“超前、放宽贯彻‘十五大’”、‘为十六大’准备经验”论是荒谬、有害的17

许毅披露:对“十五大”报告中的一个新提法有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见19

二、改革风云涌《交锋》再交锋22

《交锋》一书认为:三次思想解放分别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所有制崇拜”22

《交锋》披露“万言书”:党内资产阶级化的利益集团联盟是和平演变的中坚力量,相当部分工农认为,共产党已不代表他们的利益23

刘建明:“万言书”挑拨党与工农关系25

《交锋》认为:《经济日报》精心策划的引进外资大讨论是“外资越多越反动”的翻版26

罗元铮:引进外资大讨论使我国利用外资走上健康轨道28

朱健国:超越《交锋》非白即黑观念,走“一分为”之路29

魏巍:《交锋》这些人上台,中国老百姓还有活路吗?31

张建伟:《交锋》一书少了认真与冷静,多了些武断33

于光远:辩析一般的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36

三、所有制观:公有、私有,各种观点全都有36

(一)所有制理论:正理、歪理,各种观点都有“理”!36

于祖尧:混合经济将发展为主导形式37

周信:否定非公有制经济是补充这一提法,是移花接木39

龙绍双:公有资产不能占全社会总资产的51%以上,就不能说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40

岳德常:公有制的弊端是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蔓延的结果42

儡思源:承认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符合全国人民根本利43

非公有经济的“对立论”、“补充论”、“权宜论”不除,难奔坦途45

单东:民营经济既是私有制的实现形式,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47

(二)官有、私有、非公有,到底谁所有?48

温州“‘高干”和私营企业主对田纪云讲话感到非常激动、特别亲切48

林炎志:私有制为主体,政府将为私人企业主及其代理人所把持49

杜光:官有制是最落后的私有制50

卞悟:“卖”比“分”好纯属伪学问,权贵私有化比得上公平私有化吗?52

《当代思潮》载文:要判明私营企业主经济利益发展要求和政治影响扩张的取向55

王长江等:新时期需调整“不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56

戈晓宇:私营经济尚需“自我革命”59

刘吉:绝不允许私营企业发行股票上市61

晓亮:不允许私企股票上市是新形势下“左”的观点再现63

私企上市:刘吉与董辅礽、吴敬琏针锋相对64

工商联建议案: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65

黄如桐:要落实宪法中“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原则,而绝不能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入宪法66

(三)非公有经济:你发展,我发展,各地竞相发展69

辽宁决心五年内让私营经济翻番69

江苏为发展非公经济擂响鼓70

浙江省颁发2号令:翘首企盼非公有制经济大省的地位不动摇72

陕西省委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到党性的高度74

河北省对非公有经济放手、放胆、放心、放开75

甘肃胜号召: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甘肃之良策76

云南省委书记说:发展私营经济“四不限”77

贵州胜吴亦侠:有些领导同志还是带着“属性”的眼光去看待非公有制经济78

山西省副胜:山西经济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太小79

袁庚后悔蛇口当初过于受“公有私有”观念的束缚81

四、企业改制——英雄所见不同83

(一)国企改制总揽——何为大思路83

厉以宁:单靠国有企业来重组、兼并国有企业,是“水清则无鱼”83

周其仁:我主张政府不要主导企业改革,因为你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个信息量84

沈立人:当前产权市场供多求少,难以成交86

姜绍华:企业改革现状是难点压倒重点88

《真理的追求》载文称:国企困境应反思改革方案,而不应再盘算如何触动制度90

袁恩桢:把国企问题归因于国有制是无稽之谈91

张万鹏:产权交易要填平“黑洞”挤干“水分”91

东阳企改:产权买断到位,股份相对集中93

戴力:企业稽查特派员能否不辱使命96

《工人日报》刊登案例:这家企业改制反亏损了98

王晓红:对企业改制的希望值下降了100

俞满娇:股份官僚经营制是害群之马101

赵奉军:企业转制中的五大不公104

(二)卖是为了改——不能一卖了之107

沈立人:让“富和尚”买“穷庙”后果不堪设想107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产权制度改革不能“卖你没商量”,体改委应站出来说话109

齐英、石年:岂能用“卖”字概括国有小企业的改革110

国企拍卖,大多是政府撮合的111

韩康:政府应出售一批好国企,同时对一些民营企业采取收购、改造、再出售的办法113

樊纲:卖企业不仅是为了收钱,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制115

梁中堂:绝大多数国有小企业负债累累,不卖又如何了之?117

(三)改是为了卖——“卖”要我发财119

王珏:企业只卖给经营者是在培育资本主义119

韩公:“一卖了之”缘于少数人的发财欲望120

天一:民营企业老板们正在进行一场空前的造神运动,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领袖欲123

秦晖:改制法规中公然提出让权势者占大股,在西方、苏东都不曾有过,令人吃惊126

李国基:不要把股份合作制异化为个人所有制128

花一元钱买厂子,好潇洒130

地方高干和企业家:取消政府工作报告中股份合作制“要注意避免股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一条131

王战华:优秀的国企经营者能否先富起来大争论132

李建华挑战周其仁:按职务分股可能是最无效率的135

刘国光:从中长期看,仍然需要坚持适度从紧139

五、九鼎一言激活宏观论坛139

(一)宏观调控政策:找准立足点真难139

刘树成: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存在若干模糊的认识141

秦晓:“软着陆”成功需要再认识,对“高增长、低通胀”不应盲目乐观144

邱晓华:货币手段拉力不够145

冯用富:利率下调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146

陈淮等:我国正面临过剩经济的新挑战148

过剩经济真的出现了吗?论坛众说纷纭150

钟朋荣:近一两年不可能出现集中的热点,可能是“无热点”增长153

(二)确保8%:一言激起千层浪154

吴敬琏:实现8%不难,难在没有水分和有效率的8%154

庄乾志:“挖坑”启动经济应慎行156

李山、许小年:1998年宏观政策的最终目的绝非确保经济增长8%157

胡鞍钢:不必将8%的目标看成是政府的“政治许诺”160

秦晓:今后几年增长指标还可下调,以挤压泡沫、改善结构162

厉以宁:保8%要靠“猛药”、“急药”164

胡必亮:信心比泡沫更值得关注165

贺阳:卖国有股,保8%168

六、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难题多170

÷锡文:粮改政策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救国有粮企170

董辅礽:粮改前提多,效果待检验172

寿县:粮食顺价销售有价无市174

杨学锋:粮改不利于农业产业化176

七、国企职工下岗:关心、伤心、信心179

高层人士痛斥:把国企现在困难归咎于中央提错了一个“下岗分流”口号是颠倒黑白179

刘吉:必须区别三种类型的失业,给予不同解决办法180

霍彦立:企业减员增效,是他人有病工人吃药181

王国强:让工人下岗,是厂长经理无能182

北京市副市长金人庆:宣传媒介对下岗不要炒得太过火了183

《工人日报》载文:不要把下海大款当成下岗典型宣传184

下岗职工十味醋:困惑、依赖、自卑、挑剔、惰性、忧虑、委屈、失望、衰颓、义愤186

张世宇:职工闹事根源于企业混乱、腐败、上级官僚主义,而不是心理失衡表现189

北京下岗职工留恋“铁饭碗”189

八、政府机构“减肥”:潇洒“瘦”一回192

(一)改革:现在轮到政府机构了192

冒天启:现在该是对政府机构进行关、停、并、转的时候了192

李慎之:要改革出一条“法治”的新路,实在不容易193

阮崇武:改革要从政府身上开刀195

《中国改革报》载文:市场已经向政府机构发出最后通牒——到底你让路不让路196

山西体改委主任:机构庞大是:“官瘾”和“左倾”相配套作祟197

桑思成:管不住自己的政府,是无能的政府199

重温毛主席语录:只有人人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201

我国官民之比:汉代1∶7945,唐代1∶3927,清代1∶911,今天1∶30202

(二)政府机构改革:拿谁开刀203

于祖尧:政府既是改革对象,又是改革领导者203

刘福垣:革政府的命,政府从市场上退出去205

杜刚建:精简人员是机构改革风险最小的一步206

吉林省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界定职权,不能庙小神通大208

顾家麒:国家机关的“闲人”大部分充斥于事业单位210

王东进:近一半左右的机关干部应被精简211

老百姓说:朱镕基首战拿“官”开刀,是肃贪倡廉挽救民心的根本所在212

后记212

(三)官员“下岗”:顺乎民心212

组织干部说:机构精简谈何容易213

山东职工:这次机构改革,俺们感到气顺了215

无锡职工:真没想到中央会动真格的,机构人员分流,三年时间太长了216

魏享远:“交椅”没了,“饭碗”还有:机构改革中的众生相217

刘吉:机构改革成功率为95%219

九、农村改革——“老牛”新路221

(一)个体农民组织起来——一为了自我保护221

杜润生:要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组织和社会团体221

《南方周末》:工人有工会,农民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农会222

党国印:乡村权势阶层越来越敢于对中央政府说不222

(二)农村基层政权-一对上对下为谁忙223

王郁昭:农村又重复人民公社时期的“一平二调”和瞎指挥的错误226

(三)土地承包——走向何方227

孟令伟:改革和发展呼唤农地永包制227

张常明:要鼓励土地向大户集中229

(四)评说南街村——解剖一个特例231

观颖:南街村是靠共产主义理想、集体主义、公有制的信念发展起来的231

董天锡等:对“南街现象”少来一点意识形态上的主观情绪233

钟朋荣:南街并不是靠那些“传统”的东西发展起来,现在搞的在过去要算资本主义的典型,属于“专政”、“革命”的对象235

十、金融危机冲击波 有无惊险任评说237

(一)事出有因:苍蝇不叮无缝蛋237

吴敬琏:东南亚危机国际大争论237

彭定鼎:索罗斯惩罚了经济愚行,功德无量!239

萨克斯、斯蒂克利兹:IMF方案加剧了东南亚货币危机242

瑞士、意大利学者:东南亚各国金融危机成因各不相同244

米勒:日本贬值货币、转嫁矛盾、殃及东南亚247

(二)引以为诫:有惊无险谨防范249

吴敬琏:我国经济有与东南亚相似的弱点,是一个虚胖子,有一部分是空气249

胡春力:谨防中国经济“东南亚化”,认真反思引资旧模式250

面对东南亚危机,中国应未雨绸缪252

国外专家进言中国:本国经济政策运用至为关键254

十一、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257

童大林建议创立“老百姓经济学”257

窥斑见豹:丹麦一学者从《经济研究》杂志的变化看到中国经济学的发展257

经济学世纪回眸:经济学语言数学化,数理不精通难入流258

盛洪:经济学的真正魅力不在于它是科学,而在于它不是科学260

十二、痛斥时弊正天下262

(一)行业不正千夫指262

沈洪嘉:电信行业是当代典型的“权力加暴利”的垄断行业262

巩胜利:中国邮政几十年如一日长期亏损,按市场经济劣汰原则该倒闭264

中国医药行业百玻励身,12亿人依赖进口药266

唐明:危险!银行变“当铺”269

会计信息要打假270

(二)改革深化腐败“升华”273

领导傍大款:基层政府腐败有增无减273

杨军:呆帐核销中的寻租现象275

吴鹏森:黑色腐败有所收敛,“白色”腐败开始275

杨帆:靠金融“空手道”,以欠债不还而暴富,被越来越多的人仿效277

吴敬琏疾呼:斩断改制捞钱的黑手280

刘建明:警惕“股份官僚经营制”281

公车还姓“公”吗?283

魏海田感慨:从反腐败到接受腐败、习惯腐败是一个客观现实的过程284

兰莱尔:走中间路线 左右逢源287

十三、搬来他山石 可否为我用287

(一)第三条道路287

若斯潘:“带辣味的凯恩斯”289

英工党:“打左灯,向右转”292

俄罗斯私有化:5%交财政,95%不翼而飞294

(二)俄罗斯的改革陷阱294

乱世造就的俄罗斯大亨295

大财团影响俄罗斯政局297

喻权棫:俄罗斯官僚资产阶级中大多数是不得已而为之,“与其让人当资本家,不如我来当资本家”299

俄罗斯大亨:决不允许自己永远困惑,希望乱得能由他们控制301

俄罗斯财阀:开始别了叶利钦304

(三)后改革国家新动向306

动不动没收公民私产,越南人有钱不存银行306

朝鲜不拒绝市场经济307

古巴改革曙光初现308

中东欧: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