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会干部上岗资格培训教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工会【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孙中范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3342X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会干部上岗资格培训教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工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第一讲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1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6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9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主义9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过程10
二、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2
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15
第三节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16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16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20
第二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2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2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确立22
二、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24
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6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8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31
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31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3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33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34
第三讲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7
第一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37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作用和面临的形势37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39
第二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40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和原则40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42
三、认真贯彻实施《监管条例》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44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5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和内涵45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46
三、公司治理结构48
四、国有企业怎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9
第四讲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53
第一节 市场和市场体系53
一、市场53
二、市场的分类53
三、市场体系58
第二节 市场价格和市场机制58
一、市场价格58
二、市场机制61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62
一、我国市场体系发育的状况62
二、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63
三、发展和完善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64
四、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65
五、规范和发展房地产市场67
六、进一步发展技术信息市场67
七、发展市场中介组织68
八、改善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68
第五讲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宏观调控体系70
第一节 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70
一、转变政府职能70
二、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72
第二节 国家计划的调控作用和计划管理体制改革73
一、国家计划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73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内容73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实施75
四、加快计划体制改革75
第三节 财政政策和财税体制改革76
一、财政政策及其调控经济的机制76
二、国家和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改革77
三、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的改革78
四、税制改革80
第四节 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81
一、货币政策及其调控经济的机制81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82
三、建立有效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82
四、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银行的运行机制84
五、发展和完善商业银行85
第五节 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85
一、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85
二、进一步改革对外贸易体制87
第六讲 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91
第一节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91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91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92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94
第二节 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96
一、失业保险制度改革97
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99
三、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01
四、工伤保险制度改革103
第三节 发展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105
一、社会救济事业105
二、社会福利106
三、优抚安置工作108
第二编 劳动法与工会法110
第一讲 劳动法原理110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110
一、劳动法的定义110
二、我国劳动法的立法思想112
第二节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14
一、国际上通行的劳动法基本原则114
二、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15
第三节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116
一、劳动法产生的原因116
二、劳动法的产生过程118
三、劳动法的发展121
第四节 我国的劳动立法122
一、建国以前的劳动立法122
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劳动立法124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劳动立法127
第二讲 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130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130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130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131
三、劳动合同的种类132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内容及形式132
一、劳动合同的期限132
二、工作内容132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133
四、劳动报酬133
五、劳动纪律133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133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133
八、其他条款134
九、劳动合同的形式134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134
一、招收录用程序134
二、订立劳动合同程序135
三、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136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变更、终止、解除和续订138
一、劳动合同的变更138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138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138
四、劳动合同的续订142
第五节 集体协商谈判143
一、集体协商谈判的特征143
二、集体协商谈判的原则144
三、集体协商谈判的主体145
四、集体协商谈判代表的权利、责任及保障146
第六节 集体合同概述147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和作用147
二、集体合同的特征149
三、集体合同的内容150
四、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153
五、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154
第三讲 劳动权利的法律保障157
第一节 促进就业157
一、就业的概念和条件157
二、我国就业的基本原则158
三、我国实现就业的途径158
第二节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61
一、工作时间的概念和法定标准工作时间161
二、休息休假162
三、对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163
第三节 工资165
一、工资的概念及形式165
二、工资立法的原则166
三、最低工资保障制度169
四、我国的工资保障、支付及优先清偿171
第四节 劳动安全卫生174
一、劳动保护概念174
二、关于劳动安全的规定174
三、关于工业卫生的规定175
四、劳动保护的管理规定175
第五节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175
一、女职工的特殊保护175
二、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177
第六节 职业培训178
一、职业培训的作用178
二、发展职业培训的措施178
三、劳动就业培训179
四、职工培训179
第七节 社会保险180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及特点180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181
三、社会保险的原则181
四、社会保险的内容182
第八节 监督检查191
一、监督检查的概念191
二、监督检查的机关191
三、劳动监督的内容192
第九节 法律责任192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192
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应承担的责任193
三、劳动者违反劳动法应承担的责任195
四、劳动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195
第四讲 劳动争议的处理196
第一节 劳动争议概述196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196
二、劳动争议的种类197
第二节 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197
一、着重调解原则197
二、及时处理原则198
三、合法原则198
四、公正原则198
第三节 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199
一、协商199
二、调解199
三、仲裁199
四、审判200
第四节 劳动争议的调解200
一、调解的原则200
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及性质201
第五节 劳动争议的仲裁204
一、劳动争议仲裁的性质和原则204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206
三、仲裁员和仲裁庭208
四、劳动仲裁的程序209
第六节 劳动争议的诉讼216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特点216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217
三、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218
第五讲 工会法220
第一节 工会法概述220
一、工会法的概念220
二、工会法的特点220
第二节 工会法调整的范围222
一、工会与用人单位行政222
二、工会与政府222
三、工会与政党及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223
四、工会与会员224
五、工会与非会员225
第三节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226
一、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226
二、工会的代表权利226
三、工会的维护权利226
四、工会的参与权利227
五、工会的法人权利229
六、工会的义务230
第三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工会理论与工会工作232
第一讲 劳动关系与工会232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变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工作的重要依据232
一、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具体的和本质的表现232
二、工会直接产生和存在于劳动关系的矛盾之中235
三、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236
第二节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劳动关系变化的特点238
一、劳动关系性质的变化238
二、劳动关系运行机制的变化240
三、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关系的变化242
第三节 劳动关系的变化对工会工作的要求244
一、工会必须依法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244
二、工会要以劳动领域作为自己基本的活动领域246
三、工会要以协调和稳定劳动关系作为基本的社会任务247
第四节 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契机和突破口带动工会各项工作249
一、工会工作要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契机和突破口249
二、贯彻实施《劳动法》要以签订集体合同为重点250
三、贯彻实施《劳动法》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250
第二讲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252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与变化252
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历史作用252
二、工人阶级内外部关系与结构的调整253
三、职工地位的二重化255
第二节 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256
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依据256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实质258
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实现途径260
第三节 依靠工人阶级就必须依靠工会262
一、工会是工人阶级群众的基本组织形式262
二、依靠工人阶级群众要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263
三、工会要为实现职工的劳动权利和主人翁地位而奋斗264
第三讲 工会的性质、地位特点2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的性质特点及对工会工作的要求26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的性质特点266
二、工会的性质特点对于工会工作的要求26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地位的特点及发展趋势269
一、工会的地位以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为基础269
二、工会的地位反映和代表劳动者的地位27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地位的发展趋势27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与党、政府和企业行政关系的原则274
一、工会与党的关系的原则274
二、工会与政府的关系的原则277
三、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的关系的原则278
第四讲 新时期工会的社会职能28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社会职能的新特点281
一、工会社会职能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281
二、工会四项社会职能的特点283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履行工会职能285
第二节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286
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工会的客观要求286
二、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基本内容287
三、依法维护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基本原则288
第三节 促进经济发展是工会的重要责任289
一、工会履行建设职能的特点289
二、工会在经济建设中的基本作用290
三、工会的群众经济技术活动291
第四节 工会是职工群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渠道294
一、工会履行参与职能的特点294
二、工会参政议政的范围294
三、工会参政议政的重点内容296
第五节 提高职工素质是工会的重要任务29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职工提高素质297
二、工会履行教育职能的特点298
三、工会教育的主要内容299
第五讲 职工民主管理与集体协商谈判制度301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30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职工民主管理301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民主管理的特点与要求304
三、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305
第二节 建立和推行集体协商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308
一、建立和推行集体协商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必要性308
二、实行集体协商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原则311
三、实行集体协商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312
四、工会在集体协商谈判中的主要工作315
第六讲 国有企业转机建制中的工会工作317
第一节 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的工会工作317
一、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与三项制度改革中工会工作的基本思路317
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与工会工作319
三、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与工会工作320
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工会工作320
五、工会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方法321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工会工作322
一、理顺产权关系应当注重劳动者的地位322
二、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同时理顺劳动关系324
三、实现劳动关系与产权关系的有机协调327
四、不同类型公司制企业中工会工作的不同特点329
五、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代表职工实行民主管理330
第七讲 非国有企业的工会工作332
第一节 非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332
一、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概况332
二、非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333
三、非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335
第二节 非国有企业工会的组织建设337
一、加快工会的组建337
二、完善工会的组织领导体制340
三、调整工会的活动方式341
第三节 非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主要内容342
一、建立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制度343
二、抓好职业安全卫生和保险福利工作345
三、探索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形式和途径346
四、提高职工素质协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348
第八讲 工会的自身建设与改革350
第一节 工会自身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和任务350
一、工会自身建设与改革的意义350
二、工会自身建设与改革的目标351
三、工会自身建设与改革的主要内容353
第二节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是工会自身建设与改革的中心环节355
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基层工会地位的变化35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基层工会增强活力356
三、基层工会活力的主要标志357
四、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基本途径358
第三节 工会组织领导体制的健全和完善360
一、适应形势要求健全和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体制360
二、工会组织原则的新特点361
三、工会组织领导体制的新特点362
四、联合制、代表制的理论与实践365
第四节 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367
一、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67
二、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工会干部368
三、加强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369
第九讲 国外工会运动的现状及其经验教训372
第一节 原苏联东欧国家工会运动的现状特点及趋势372
一、原苏联东欧国家工会运动的剧变及其经验教训372
二、原苏联东欧国家工会运动的现状及特点375
三、原苏联东欧国家工会运动的发展趋势及其前景378
第二节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运动的现状与特点379
一、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地位与作用379
二、西方国家工会的基本权利380
三、西方国家工会与集体谈判381
四、西方国家工会参与权的扩大与发展383
五、市场经济不同模式下工会运动的特点385
第三节 国际劳工组织与国际劳动标准387
一、国际劳动工组织概况387
二、国际劳动标准的制定388
三、国际劳动标准的内容389
四、国际劳动标准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390
热门推荐
- 1418051.html
- 1941877.html
- 3507790.html
- 2200482.html
- 3762418.html
- 684614.html
- 2487374.html
- 1914537.html
- 959470.html
- 3499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6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8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4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5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3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3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4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8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