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创新求存【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杨生华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花城出版社
- ISBN:753603243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创新求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文明量级的角逐1
第一章 中国正重振雄风3
新时代新使命3
国力竞争的新背景6
创新决定国家竞争力11
中国决策:奔向创新17
中国打造国家创新体系23
世界各国创新竞速26
美国26
德国29
新加坡31
日本32
澳大利亚32
重中之重:营造技术创新大环境35
第二章 政府该如何领导创新35
政府该如何领导技术创新36
根本是支持集群创新的环境36
政府应该做三件事39
中国大踏步迈向技术创新40
中国企业:不求最大,但要最强46
冷静面对500强46
中国坚定不移地坚持大集团发展战略47
中国企业的最大差距在技术创新能力48
中国企业需力建创新体制与机制50
中国正全面更换发展引擎51
体制创新比政策优惠更重要52
新商业模式比项目更重要53
深圳政府如何领导创新56
最重要的是决策56
创造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57
特别注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59
新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60
深圳的新探索63
南海:实施数字维新68
创建信息市构想68
资源共享联合建设69
信息技术促传统产业升级70
信息技术提升管理70
第二部 中国启动风险投资73
第一章 中国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75
关注风险投资75
邓楠: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78
政府鼓励发展风险投资83
中国风险投资不宜照搬美国84
第二章 风险投资商纵论风险投资84
政府要带头但不要干预85
风险投资选择项目的标准86
启动梦想87
锁定软件产业为投资领域88
风险投资行业的特点是无私90
软件园要以开放意识办91
如何实现从发明到产品的跨越93
IDG 如何做风险投资(采访实录)94
超越资本99
关注道德风险100
第三章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与思考103
中国科技风险投资目前国有资本占主导103
制度创新是关键104
创业投资机制将提升中国的国家竞争力107
广东科技风险投资探索111
第四章 中国科技风险投资发展探索111
深圳科技风险投资探索115
山西科技风险投资探索117
重庆科技风险投资探索124
关键在立法127
沈阳风险投资探索130
清华大学科技风险投资探索132
第三部 中国企业创新探索137
第一章 北大方正:顶天立地自主创新139
一切都在与国际接轨139
王选:光有技术专家是不够的141
高校与科研院所办企业是开拓性做法143
需求刺激是创新源泉145
方正模式:顶天立地146
向国际化管理模式靠拢149
方正管理上面临挑战152
企业应该出一批院士154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出百万富翁157
致力新技术突破和方向选择157
“成功是失败之母”160
赚大钱难,难于上青天162
微软为何总能后来居上163
从一个构思发展成为一个大企业165
第二章 联想:走贸工技之路175
信心与未来175
杨元庆:领军网路新长征177
领军长征 热泪在涌177
做好了自己的事就是报效国家179
艰难而必须的长征180
重点转向了战略与文化管理181
冲破环境的屏障183
联想如何管理报国183
“想得透”和“行得通”185
“贸工技”业管理的广度探索186
企业管理的深度探索188
联想如何科技报国193
联想要做世界500强198
进军500强的五大战略199
“贸工技”在中国是成功的模式201
联想的三大步202
新商业模式比技术是否先进更重要203
柳传志:贸工技 三级跳205
李勤:要让软件成为产业209
人人成为发动机212
一定会有你施展的舞台213
带队伍有五大关键214
杨元庆:脚踏实地积累经验215
郭为:没有小舞台,只有小演员216
第三章 长城集团:占据中场产业217
长城面向宽带市场217
占据中场产业220
寻求获利最大的领域220
中场产业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21
参与国际配套 坚持国际合作222
资本经营是重要保证225
家用电脑将不像电脑226
第四章 美的:工程中心四轮驱动228
建立科技创新体制架构(采访实录)228
改写竞争规则232
每年自己率先将全部产品换代升级233
迅速成长237
企业要能够梦想239
看市场定位 见战略高低240
远景的力量240
机制到位 创新不竭242
一定要帮助经销商赚到钱244
珍惜舞台 奔向远景246
第五章 创新竞速群体突破248
“重要产业需要体现民族意志”(采访实录)249
华为:持续技术创新才能生存251
培育技术创新“种子”发育的土壤252
市场竞争武器是“创新制胜”253
技术创新管理的创新256
国家应建立中外高科技企业平等发展的机制258
附: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260
前仆后继的创新精神与浪起云涌的创新机制260
机会是企业扩张的动力261
优良的企业管理261
忘我献身精神不仅仅是我们才有263
华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263
中兴通讯:改革开发体系265
实行“设计-开发-测试”三段式管理265
技术机遇激励企业变革270
中国,与“革命性技术”擦肩而过?273
“革命性技术”的核心是时效性273
IP 电话技术竞争是以日计算的274
政策要适应未来的竞争状态275
第六章 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试点277
江南造船:不创新无法生存278
没新的产品就拿不到订单279
产学研结合可解创新燃眉之急280
企业发展要有中长期开发作技术储备282
争取进入世界500强284
宝钢:用技术创新再造企业285
产销研一体化形成面向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286
宝钢技术创新方案率先出台287
第七章 决战销售力:另辟蹊径的创新288
建造网络航空港288
家电企业的决胜因素在销售网络289
八年奋战铸就网络291
以网络优势进行多元化经营294
推进网络现代化和队伍的职业化296
信息化提升营销网络效率297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走向未来的必然条件298
建立适应 TCL 发展的信息管理系统299
利用网站加快信息的交流301
李东生纵论 TCL 的选择303
TCL 为何做到了高速成长304
企业要持续发展需变革创新305
速度革命是致胜关键308
创新能力决定企业的未来309
第八章 创新是中国软件产业的灵魂311
东大阿尔派如何实现技术创新311
确立“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的公司理念313
技术创新重在创造技术的市场价值315
企业的成长性和可信赖性有助于科技与资本的结合316
走创新的道路才能获取长远的生存空间317
最大挑战来自软件技术的挑战318
能否换来市场回报是衡量技术价值的标准318
培养企业吸引资金的魅力320
金蝶软件:不快速成长就会被消灭323
为何高速成长324
企业的竞争表现在对未来的把握上326
倡导“激情管理”329
要跳跃发展就要应用资本营运334
第四部 创新风向341
第一章 独立服务,赚钱新产业343
服务正成长为赚钱的产业343
中国进入服务竞争时代343
概念:服务比产品更赚钱345
价值观:服务令公司长盛不衰347
服务技术的研发更重要348
实践:建立独立的服务体系350
服务已成为竞争利器351
挑战:需要共同启动市场352
竞争顾客满意度355
进入顾客导向时代356
服务正成为 IT 企业竞争焦点357
战略:将服务作为竞争手段359
个性化服务成为追求顾客满意度的方向360
服务手段:走向电子化361
呼叫中心、外包服务与新商业模式363
呼叫中心拓出寻呼新商机364
呼叫中心外包服务带来新商业模式366
第二章 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革命368
周伟焜:电子商务是21世纪主流商务模式368
余宏德:与变化竞速371
“Com”就是21世纪企业的生存状态372
你考虑客户的范围要改变373
变化是发展的因素373
领导者要有很强的方向意识374
不把公司头痛的问题带回家375
吴士宏:缔结数字神经376
数字神经是方向377
共建虚拟软件产业园378
附:数字神经系统的内涵379
电子商务:如何利用 Internet 这张大网381
新现实:互联网存在着381
电子商务是有待开发的新概念381
注重客户关系管理382
竞争速度383
速度不改进将丧失竞争力384
新经济架设在网络上387
国内企业需重新认识管理软件的作用389
第三章 迎接宽频时代的冲击390
架在宽带网络上的经济390
为宽频时代来临而准备391
中国有线电视奔向产业化395
信息化住宅走上前台396
信息家电 喷薄而出398
千军万马杀向信息家电398
信息家电中国企业有自己的理解402
概念不同产品回异404
信息家电催生崭新商业法则407
第四章 生物工程豪赌未来409
政府领军创造新世纪竞争优势409
发展生物工程三人谈(采访实录)413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416
全球化经济已成为新现实416
参与世界大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418
经济全球化引发产业结构调整潮419
抓住产业结构大调整机遇420
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开始了422
走向使命(后记)424
热门推荐
- 1450906.html
- 1237952.html
- 1087119.html
- 221748.html
- 889835.html
- 2548790.html
- 831605.html
- 2809823.html
- 763582.html
- 2730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7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1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2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2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5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1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