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心理学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郭本禹主编;方双虎,严由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473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148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心理学史-西方国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心理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史的基本问题1
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1
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方法3
三、西方心理学史的学习意义4
四、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史7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9
一、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9
二、西方近代心理学思想11
第三节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16
一、古代医学中的心理学思想16
二、天文学与心理学17
三、生理学与心理学17
四、物理学与心理学——心理物理学20
第四节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22
一、自然科学心理学的建立22
二、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建立22
上篇 自然科学心理学25
第一章 内容心理学25
第一节 内容心理学概述25
一、内容心理学产生的背景25
二、内容心理学的代表人物27
第二节 冯特内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29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29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30
三、心理学的方法学31
四、心身平行论31
五、心理学的任务论32
六、情绪论36
第三节 其他的内容心理学38
一、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38
二、缪勒的实验研究40
第四节 内容心理学的简要评价41
一、对冯特评价的原则41
二、冯特的历史贡献42
三、冯特的理论局限43
第二章 构造心理学45
第一节 构造心理学概述45
一、构造心理学产生的背景45
二、构造心理学的代表人物47
第二节 构造心理学的主要理论48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48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49
三、心理学的方法论50
四、心身平行论51
五、心理学的任务论51
第三节 构造心理学的简要评价52
一、构造心理学的贡献52
二、构造心理学的局限53
三、构造心理学的影响54
第三章 机能心理学56
第一节 机能心理学概述56
一、机能心理学产生的背景56
二、机能心理学的先驱人物及其主要学说57
三、机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62
四、机能心理学的特征65
第二节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理论65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66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66
三、心理学的方法学67
四、身心关系68
第三节 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理论68
一、动力心理学69
二、联结主义70
三、心理学的应用71
第四节 机能心理学的简要评价72
一、机能心理学的贡献72
二、机能心理学的局限73
三、机能心理学的影响74
第四章 古典行为主义76
第一节 古典行为主义概述76
一、古典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76
二、古典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80
第二节 华生古典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83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83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83
三、心理学的方法学84
四、本能论85
五、情绪论86
六、思维论87
七、人格论87
八、行为治疗观88
第三节 其他古典行为主义88
一、生物社会行为主义88
二、非正统的行为主义89
三、人类行为学89
四、大脑机制论90
第四节 古典行为主义的简要评价91
一、古典行为主义的贡献91
二、古典行为主义的局限91
三、古典行为主义的影响92
第五章 新行为主义94
第一节 新行为主义概述94
一、新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94
二、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96
三、新行为主义的特点98
第二节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98
一、逻辑行为主义98
二、认知行为主义100
三、操作行为主义103
第三节 新行为主义的简要评价107
一、新行为主义的贡献107
二、新行为主义的局限107
三、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108
第六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111
第一节 新的新行为主义概述111
一、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111
二、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112
第二节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115
一、三元交互决定论115
二、观察学习理论116
三、自我效能理论117
四、行为矫正论118
第三节 其他新的新行为主义119
一、社会学习人格论119
二、认知社会学习理论122
三、心理行为主义124
第四节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简要评价126
一、新的新行为主义的贡献126
二、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局限127
三、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影响127
第七章 皮亚杰学派130
第一节 皮亚杰学派概述130
一、皮亚杰学派产生的背景130
二、皮亚杰学派的代表人物132
三、皮亚杰学派的发展133
第二节 皮亚杰学派的主要理论134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论和结构论134
二、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说和阶段论136
三、心理学的方法学——临床法140
四、发生认识论142
第三节 皮亚杰学派的简要评价143
一、皮亚杰学派的贡献143
二、皮亚杰学派的局限144
三、皮亚杰学派的影响145
第八章 认知心理学147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概述147
一、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147
二、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149
三、认知心理学的发展151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52
一、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52
二、心理学的方法学153
三、主要研究与模型155
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的简要评价162
一、认知心理学的贡献162
二、认知心理学的局限163
三、认知心理学的影响164
下篇 人文科学心理学167
第九章 意动心理学167
第一节 意动心理学概述167
一、意动心理学产生的背景167
二、意动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169
第二节 意动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70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人文科学观170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172
三、心理学的方法论174
四、心理的分类论176
第三节 意动心理学的简要评价178
一、意动心理学的贡献178
二、意动心理学的局限179
第四节 意动心理学的发展180
一、意动心理学在奥地利的发展:形质学派180
二、意动心理学在德国的发展:符茨堡学派183
第十章 古典精神分析学188
第一节 古典精神分析学概述188
一、古典精神分析学产生的背景188
二、古典精神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190
第二节 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学的主要理论192
一、心理学的对象论192
二、心理学的方法学193
三、本能论194
四、梦论195
五、人格论197
六、焦虑论与自我防御机制论199
七、心理治疗观201
第三节 古典精神分析学的转向203
一、荣格的分析心理学203
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206
第四节 古典精神分析学的简要评价209
一、古典精神分析学的贡献209
二、古典精神分析学的局限210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212
第一节 自我心理学概述212
一、自我心理学的起源212
二、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214
三、自我心理学的演变216
第二节 自我心理学的主要理论216
一、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216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220
第三节 自我心理学的简要评价223
一、自我心理学的贡献223
二、自我心理学的局限224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226
第一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226
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产生226
二、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27
第二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主要理论229
一、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229
二、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232
三、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235
第三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简要评价238
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贡献238
二、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局限239
第十三章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241
第一节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概述241
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产生的背景241
二、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242
三、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特点244
第二节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理论244
一、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244
二、精神医学的人际关系理论247
三、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249
四、人本精神分析学251
第三节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简要评价254
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贡献254
二、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局限255
第十四章 格式塔心理学257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概述257
一、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257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259
三、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262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263
一、心理学的对象论263
二、心理学的方法论264
三、同型论264
四、知觉论265
五、学习理论266
六、创造性思维学说269
七、心理发展与人格理论269
第三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简要评价270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270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局限271
三、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272
第四节 拓扑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273
一、行为公式273
二、心理场273
三、动机理论273
四、人格组织274
五、团体动力学275
六、拓扑心理学的简要评价275
第十五章 现象学心理学278
第一节 现象学心理学概述278
一、现象学心理学产生的背景278
二、现象学心理学的发展280
三、现象学心理学的理论形态282
第二节 现象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283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人文科学观283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284
三、心理学的方法学:质性研究取向286
四、主要研究领域287
五、心理治疗289
第三节 现象学心理学的简要评价290
一、现象学心理学的贡献290
二、现象学心理学的局限290
第十六章 存在心理学293
第一节 存在心理学概述293
一、存在心理学产生的背景293
二、存在心理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295
第二节 存在心理学的主要理论298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人文科学观298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存在分析观298
三、心理学的方法学:现象学方法300
四、存在的主题301
五、心理治疗303
第三节 存在心理学的简要评价305
一、存在心理学的贡献305
二、存在心理学的局限306
第十七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308
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308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背景308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简史310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物和代表人物310
第二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13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313
二、马斯洛自我实现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15
三、罗杰斯自我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20
第三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简要评价324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贡献324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缺陷326
三、对超个人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影响326
第十八章 超个人心理学329
第一节 超个人心理学概述329
一、超个人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329
二、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驱人物和代表人物330
第二节 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体系332
一、心理学的对象论332
二、心理学的方法论334
三、意识理论334
四、超个人心理治疗理论337
第三节 超个人心理学的简要评价340
一、超个人心理学的贡献340
二、超个人心理学的缺陷341
结语343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演变的内在逻辑343
一、科学观上的对立343
二、对象观上的对立344
三、方法学上的对立345
四、理论观上的对立346
第二节 当前心理学的热点与争论350
一、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350
二、心理学与社会352
三、心理学与世界354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57
热门推荐
- 3583255.html
- 3692013.html
- 1175740.html
- 3483148.html
- 3316355.html
- 3155241.html
- 581868.html
- 2772390.html
- 3784059.html
- 467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7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2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3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7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9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7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7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