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吉安历史 第1卷 1921-1949【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吉安历史 第1卷 1921-1949
  • 中共吉安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50981212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吉安历史 第1卷 1921-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1

第一章 党在吉安创建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1

一、吉安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

二、五四运动对吉安的影响5

吉安青年学生声援五四运动5

吉安各地掀起反帝浪潮6

新文化运动在吉安的开展7

第二章 中共吉安地方组织的创建和发展9

一、马克思主义在吉安的传播9

罗石冰、曾延生等在吉安传播马克思主义9

省立第七师范成为吉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0

马克思主义在吉安各县的传播11

二、共青团吉安地方组织的建立及活动14

团吉安特支的成立14

团吉安特支的活动14

共青团吉安地委的成立18

三、中共吉安地方组织的建立19

中共吉安小组、特支的成立19

中共吉安特支的活动20

中共吉安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成立22

第三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吉安大革命运动的高涨23

一、国共合作和北伐军光复吉安23

吉安国共合作的形成23

北伐军进军吉安各县24

支援北伐军光复吉安各县24

二、广州国民政府领导人和苏联顾问抵吉视察26

三、蓬勃兴起的工人、农民、妇女运动27

吉安工人运动27

吉安农民运动29

吉安妇女运动31

第四章 党领导吉安人民反击国民党右派的斗争32

一、国民党右派对吉安工农运动的镇压32

永丰三七事件32

遂川“军界偕行社”制造碧州血案33

泰和五一八事件33

永新六一〇事件34

新干六一三事件34

峡江、万安事件35

二、吉安党组织反击国民党右派的斗争35

永丰、新干、遂川、万安等县人民的斗争35

永新视田农民的斗争37

宁冈、永新、安福、莲花四县农军收复永新城37

遂川、万安农军联合攻克遂川城38

三、叶剑英在吉安通电反蒋39

四、方志敏秘密赴吉指导农运40

五、吉安八六事件41

第二篇 土地革命时期45

第一章 中共赣西特委领导的吉安各地农民武装暴动45

一、八七会议的传达和赣西特委的成立及其沿革47

二、万安暴动和江西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的成立49

万安暴动49

万安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52

三、延福暴动和延福革命根据地的建立54

延福党组织和革命武装的建立54

延福暴动和第九纵队的组建56

延福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57

四、其他各县暴动61

东固暴动61

泰和三十都暴动63

吉安官田暴动65

永丰暴动66

安福暴动68

莲花暴动69

第二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70

一、秋收起义和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70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70

文家市会议和向南转移71

三湾改编72

确立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根据地73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76

象山庵会议和遂万联席会议76

边界各县党组织的恢复和重建77

袁、王部队的改造和边界各县革命武装的扩大79

边界三县红色政权的建立82

三月失败86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全盛时期87

朱毛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87

粉碎国民党军二、三、四次“进剿”89

湘赣边界特委的成立94

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的成立95

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96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恢复时期99

六月来信——错误指示99

永新困敌——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第一次“会剿”100

八月失败101

粉碎湘赣国民党军第二次“会剿”103

边界党的二大和毛泽东红色政权理论的初步形成106

《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109

红四军、红五军会师111

反经济封锁的斗争112

五、井冈山斗争的坚持115

柏露会议和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出击115

第三次反“会剿”失利117

红五军重返井冈山120

边界特委二届四次执委扩大会及边界斗争中心的转移121

红军游击湘粤赣边界122

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基本经验及其重大影响126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基本经验126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大影响127

第三章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33

一、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33

二、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134

粉碎靖卫团“五县会剿”134

赣西特委组建红独二团136

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137

三、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140

红独二团游击赣南和红独四团的成立140

红四军与红独二团、四团东固会师140

红色政权的公开建立和土地革命的开展142

四、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143

第四章 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48

一、赣西、赣南革命根据地的融合148

根据地形成的基础148

罗炳辉领导吉安起义149

二七陂头会议151

中共赣西南特委的成立153

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的成立155

地方武装的发展和红六军、红二十军的组建156

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159

二、九打吉安163

八次攻打吉安165

第九次攻打吉安170

三、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174

四、中共赣西南特区委的成立176

五、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中的赣西南苏区178

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78

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85

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91

六、富田事变和肃反斗争扩大化错误194

第五章 中央苏区的永吉泰特委及公略、永丰中心县委196

一、永吉泰特委196

永吉泰特委的成立196

永吉泰特委的活动196

二、公略中心县委197

公略中心县委的成立197

公略中心县的各项建设198

开展白区工作206

第四次反“围剿”中的公略中心县207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影响下的公略中心县209

三、永丰中心县委212

永丰中心县委的成立212

第五次反“围剿”中的永丰中心县委214

四、曾山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斗争218

重回东固苏区218

东固突围219

辗转游击千里寻党220

五、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对吉安苏区人民的摧残221

第六章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23

一、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形成223

赣西南、湘东南苏区的汇合223

湘赣临时省委的成立224

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发展226

中共湘赣省委和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226

湘赣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228

湘赣省党的二大和省苏二大232

湘赣苏区的群团组织233

湘赣苏区的经济、文化建设237

湘赣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243

湘赣苏区土地的重新分配249

三、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巩固252

中共湘赣省委的改组252

湘赣省党的三大和省苏三大253

湘赣苏区的查田运动254

策应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57

红六军团突围西征265

第七章 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268

一、湘赣边的严峻形势268

二、转战武功山区269

三、棋盘山会议273

四、坚持游击斗争275

第三篇 抗日战争时期281

第一章 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湘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281

一、吉安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281

江西国共合作的局势281

项英、陈毅赴吉谈判和吉安国共合作的形成282

吉安国共合作下的暗流283

二、新四军驻吉安通讯处和黄岗留守处的成立284

新四军驻吉安通讯处的成立284

黄岗留守处的成立285

三、陈毅上山传达国共合作协议精神286

陈毅上铁镜山寻找红军游击队286

谭余保释疑接受改编287

四、红军游击队改编开赴抗日前线288

陇上改编288

碧洲改编289

第二章 中共吉安地方组织的恢复、调整和发展291

一、中共湘赣特委的成立及发展291

中共湘赣特委的成立291

湘赣特委各级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291

二、吉安中心县委的成立及发展293

吉安中心县委的成立293

吉安中心县委各级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294

三、遂万泰中心县委的成立及撤销296

四、赣西南特委的成立及活动297

赣西南特委的成立297

赣西南特委在吉安的活动297

第三章 吉安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299

一、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299

原苏干在家乡的抗日宣传299

青年学生在城乡的抗日宣传300

沦陷区难民及学校在吉安的救亡活动301

外来抗战团体的救亡活动301

敌后抗战文艺团体的抗日宣传302

二、周恩来两度视察吉安抗日救亡运动304

首次在吉安的活动304

再次抵达吉安的活动304

三、推动社会各界的抗日救亡活动305

积极支持王造时创办的《前方日报》305

充分利用妇女指导处的合法地位307

充分发挥遂川工合事务所的作用308

四、吉安人民积极支援抗战前线309

踊跃参军参战309

犒军支前310

支援遂川飞机场的修建312

第四章 中共吉安地方组织的反磨擦斗争314

一、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磨擦314

永新“禾山事件”314

取缔驻吉安通讯处及抗日救亡团体314

捕杀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315

二、马家洲集中营的斗争316

国民党设立泰和马家洲集中营316

对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的残酷迫害317

中共党员的反迫害斗争318

三、中共吉安地方组织领导的反磨擦斗争321

开展隐蔽斗争322

开展合法斗争322

开展反剥削斗争323

开展抗日武装斗争324

四、党组织遭国民党破坏325

江西省委在安福遭破坏325

赣西南特委、湘赣特委在吉安遭破坏326

第五章 日军入侵吉安327

一、日军入侵吉安的暴行327

日军三次入侵吉安327

日军残害吉安人民的暴行328

二、军民抗击日寇331

黄洋界阻击战331

遂川机场保卫战332

万安良口、吉安水东水上反击战332

各地自卫队、游击队抗击日军332

第四篇 解放战争时期337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吉安的时局337

一、国民党在吉安的黑暗统治337

二、吉安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340

抗丁抗粮斗争340

反迫害反饥饿反贪污的斗争341

第二章 吉安社会各界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342

一、学生、工人的罢课、罢工斗争342

二、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农民“三抗”斗争343

第三章 中共吉安地方组织的秘密恢复及其地下斗争345

一、中共湘赣边工委的建立345

中共湘赣边工委的建立345

中共湘赣边工委在吉安的下属组织347

二、中共南昌城工部在吉安的活动348

三、地下党组织为迎接解放而斗争348

宣传群众,稳定人心349

发动群众,护城、护厂、护仓349

开展统战工作,策反、控制敌人武装350

组建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351

第四章 吉安全境解放和人民政权的诞生353

一、中共江西省委在南昌组建吉安地委、专署353

二、吉安各县解放和人民政权的建立354

三、吉安人民踊跃支前357

筹借粮草,保障供给358

修桥补路,恢复交通358

组织船只,帮助军运358

四、吉安全境解放359

后记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