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局域网与互联网原理及应用【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美)托泰恩,(美)米纳布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6105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局域网-教材;互联网络-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局域网与互联网原理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为什么要有网络1
1.2 网络分类2
1.2.1 距离的功能2
1.2.2 拓扑的功能4
1.3 互连网络6
1.4 网络效用的示例7
1.5 Internet网络8
1.5.1 历史8
1.5.2 功能原理9
1.6 本书的结构11
第2章 标准化与布线13
2.1 IEEE 802委员会13
2.1.1 通信量类型和约束13
2.1.2 约束13
2.2 标准14
2.3 IEEE 802.1 编址18
2.3.1 MAC地址20
2.3.2 EUI-6420
2.4 布线规则20
2.4.1 双绞线21
2.4.2 光纤23
第3章 以太网和IEEE 802.3 协议25
3.1 历史25
3.2 物理层26
3.2.1 支撑体26
3.2.2 接口和连接器30
3.3 CSMA/CD基础32
3.3.1 协议参数33
3.3.2 BEB算法33
3.3.3 CSMA/CD算法的限制36
3.3.4 中继器36
3.4 帧格式36
3.4.1 物理层36
3.4.2 MAC层37
3.5 10BASE5网络39
3.5.1 设备39
3.5.2 曼彻斯特编码40
3.6 10BASE2的设备42
3.7 双绞线设备43
3.7.1 集线器43
3.7.2 交换机43
3.7.3 100BASE-T46
3.7.4 1000BASE-T51
3.7.5 自动协商52
3.8 光纤53
3.8.1 10BASE-F53
3.8.2 100BASE-FX54
3.8.3 1000BASE-X54
3.8.4 编码55
3.8.5 自动协商57
3.8.6 半双工模式和突发传输58
3.9 以太网帧的示例59
3.9.1 在10BASE2段之上的信号59
3.9.2 帧60
3.10 以太网的演化62
第4章 LLC和SNAP子层64
4.1 定义64
4.2 LLC帧65
4.2.1 帧格式65
4.2.2 协议示例68
4.2.3 窗口宽度70
4.3 示例71
4.3.1 1类LLC71
4.3.2 2类LLC71
4.4 SNAP层74
4.4.1 帧格式75
4.4.2 示例76
第5章 通过网桥互连:生成树算法77
5.1 简介77
5.2 透明的过滤网桥78
5.2.1 简单情况78
5.2.2 复杂情况78
5.3 生成树算法79
5.3.1 示例81
5.3.2 信息更新83
5.3.3 状态图84
5.3.4 消息格式85
5.3.5 示例86
第6章 Internet88
6.1 Internet玩家88
6.1.1 Internet协会88
6.1.2 IAB89
6.1.3 IESG89
6.1.4 IRSG93
6.1.5 地址和协议参数管理97
第7章 IP协议97
7.1 TCP/IP协议的实现97
7.1.1 终端设备98
7.1.2 路由器99
7.1.3 IP层架构100
7.2 Internet编址101
7.2.1 符号103
7.2.2 特殊的IPv4地址104
7.2.3 IPv4分类编址104
7.2.4 层次编址106
7.2.5 特殊的IPv4前缀和地址113
7.2.6 特殊的IPv6地址和前缀113
7.3 IPv4协议(RFC 791、RFC 1122)114
7.3.1 IPv4数据报格式114
7.4 ICMP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RFC 792)124
7.4.1 消息无法抵达目的地126
7.4.2 TTL过期以及traceroute程序126
7.4.3 抑制源128
7.4.4 重定向指示129
7.4.5 回显/ping命令130
7.4.6 网络掩码请求/对网络掩码的回答(RFC 950)133
7.4.7 关于路由器的信息(RFC 1256)134
7.4.8 MTU发现(RFC 1191)134
7.5 IPv6协议135
7.5.1 IPv6数据报格式135
7.5.2 ICMPv6协议135
7.6 隧道137
7.6.1 架构137
7.6.2 封装138
7.7 配置139
7.7.1 UNIX站的配置139
7.7.2 可视化139
7.7.3 配置140
7.8 Cisco路由器的配置141
7.8.1 可视化141
7.8.2 配置142
7.9 IPv4和多播143
7.9.1 多播地址格式145
7.9.2 IGMPv2协议(RFC 3376)146
第8章 第4层协议:TCP、 UDP和SCTP148
8.1 端口的概念148
8.2 TCP(传输控制协议)(RFC 793)149
8.2.1 TCP格式消息149
8.3 3个协议阶段151
8.3.1 建立连接151
8.3.2 数据传输153
8.3.3 关闭连接156
8.4 选项157
8.5 对环境的适应160
8.5.1 计时器管理160
8.5.2 已发送分组的限制164
8.6 TCP流量控制166
8.6.1 适用的流量控制166
8.6.2 网络层的拥塞控制169
8.7 通过模拟来研究TCP175
8.7.1 自时钟175
8.7.2 TCP Tahoe178
8.7.3 TCP Reno179
8.7.4 TCP newReno181
8.7.5 有选择的确认181
8.8 TCP的网络考虑183
8.8.1 RED185
8.8.2 显式拥塞通知188
8.8.3 在不同支撑体上的TCP189
8.9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RFC 768)191
8.9.1 消息格式192
8.9.2 TCP友好193
8.9.3 UDP-Lite协议(RFC 3828)194
8.9.4 RTP协议(RFC 1889)195
8.10 SCTP196
8.10.1 整体的消息格式197
8.10.2 联系的创建199
8.10.3 数据传输202
8.10.4 联系可行性的校验204
8.10.5 关闭联系204
8.10.6 SCTP通信量的示例205
第9章 地址解析和自动配置协议208
9.1 简介208
9.2 地址解析协议208
9.2.1 ARP帧格式209
9.2.2 广播和多播地址的情况213
9.3 IPv6中的邻居发现213
9.3.1 原理213
9.3.2 示例214
9.4 初始化和自动配置215
9.4.1 TFTP(小文件传输协议)(RFC 1350)215
9.4.2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FC 903)216
9.4.3 bootp (RFC 951和RFC 1542)217
9.4.4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RFC 2131)226
9.5 域名服务器(DNS) (RFC 1034.RFC 1035)231
9.5.1 总体原理231
9.5.2 询问的原理234
9.5.3.arpa域243
9.5.4 协议246
9.5.5 服务器配置254
第10章 路由协议257
10.1 路由表257
10.2 设备分类258
10.3 路由表配置258
10.3.1 在UNIX或Windows下显示路由表258
10.3.2 在Cisco下显示路由表259
10.3.3 在UNIX下修改路由表260
10.3.4 修改Cisco路由表260
10.4 站还是路由器261
10.5 高速路由器262
10.6 路由器分类263
10.7 路由协议263
10.8 自治系统264
第11章 内部路由协议267
11.1 距离向量算法267
11.1.1 描述267
11.1.2 收敛问题269
11.1.3 路由信息协议(RIP) (RFC 1058)271
11.1.4 RIP-2 (RFC 1723)274
11.1.5 简单授权275
11.2 链路状态算法278
11.2.1 原理278
11.3 OSPF协议283
11.3.1 词汇表和概念283
11.3.2 OSPF协议(RFC 2328)288
11.3.3 示例296
11.4 IS-IS306
11.4.1 NSAP和NET地址307
11.4.2 IS-IS协议308
11.4.3 示例316
第12章 外部路由协议321
12.1 路径通告321
12.1.1 原理321
12.1.2 RIPE数据库324
12.1.3 穿越AS325
12.2 互连点326
12.3 路由的对称性327
12.4 BGP328
12.4.1 消息格式328
12.4.2 内部BGP333
12.4.3 属性的使用335
12.4.4 IGP与EGP之间的同步339
12.5 路由选择规则340
12.6 BGP通信量分析340
12.6.1 IPMA项目341
12.6.2 网络探针守护进程342
12.7 减少振荡343
12.8 Internet中的路由限制343
第13章 虚拟局域网345
13.1 定义345
13.2 多播数据管理346
13.2.1 GARP347
13.2.2 GMRP350
13.3 虚拟网络351
13.3.1 VLAN的成员资格353
13.3.2 设备的配置353
13.3.3 标记帧355
第14章 MPLS357
14.1 路由协议的限制357
14.2 MPLS的头部格式359
14.3 操作的原理361
14.4 MPLS标签D分发协议366
14.4.1 LDP (RFC 5036)366
14.5 通信量工程370
第15章 点对点链路上的IP: PPP372
15.1 串行链路372
15.2 SLIP (RFC 1055)374
15.2.1 原理374
15.3 PPP (RFC 1661)376
15.3.1 对物理支持的适应377
15.3.2 PPP帧378
15.3.3 协商参数380
15.3.4 LCP协议381
15.3.5 身份验证协议(RFC 1334)382
15.3.6 第三层配置协议383
15.3.7 TCP/IP (RFC 1144)头部压缩384
15.4 路由器的配置392
15.5 RADIUS协议393
15.6 X.25上的PPP (RFC 1598)393
15.7 高速网络上的PPP393
15.8 利用PPP桥接(RFC 1638)393
15.8.1 数据帧394
15.8.2 生成树帧395
15.8.3 BCP配置协议395
15.9 ADSL网络架构396
15.9.1 PPPoE(以太网上的PPP)397
15.9.2 L2TP(第2层隧道协议)399
第16章 网络管理400
16.1 词汇表和概念400
16.1.1 SNMP的版本401
16.2 ASN.1401
16.2.1 标准401
16.2.2 BER编码405
16.3 MIB SNMP的定义(RFC 1213)405
16.4 SNMPv 1消息的格式(RFC 1157)407
16.4.1 询问消息408
16.4.2 表格的管理409
16.4.3 询问MIB410
16.4.4 陷阱消息410
16.5 SNMPv2消息的格式(RFC 1905)411
16.5.1 get-bulk原语411
16.5.2 get-bulk应用的示例412
16.5.3 错误消息412
16.5.4 陷阱消息413
16.6 SNMPv 1通信量的示例413
16.6.1 简单的询问413
16.6.2 接口请求415
16.7 MIB示例417
16.7.1 system组(1.3.6.1.2.1.1 )417
16.7.2 interface组(1.3.6.1.2.1.2 )418
16.7.3 at组(1.3.6.1.2.1.3 )420
16.7.4 IP组(1.3.6.1.2.1.4 )421
16.7.5 ICMP组(1.3.6.1.2.1.5 )424
16.7.6 TCP组(1.3.6.1.2.1.6 )426
16.7.7 UDP组(1.3.6.1.2.1.7 )428
16.7.8 SNMP组(1.3.6.1.2.1.11 )428
16.8 其他的MIB429
16.8.1 主机MIB (RFC 2790)429
16.8.2 RMON MIB (RFC 1757)430
第17章 安全性432
17.1 风险432
17.2 过滤路由器433
17.2.1 IP欺骗437
17.3 堡垒438
17.4 代理439
17.5 NAT (RFC 1631)439
第18章 流量管理441
18.1 服务质量441
18.2 流量表示443
18.3 流量管理443
18.3.1 公平性443
18.3.2 多队列机制445
18.3.3 单队列机制447
18.3.4 带宽的层次式分享450
18.4 流量测量453
18.4.1 令牌桶453
18.4.2 整形器454
18.4.3 网络演算454
18.5 Internet上的服务集成455
18.5.1 RSVP特征456
18.5.2 特定网络的元素458
18.5.3 RSVP消息格式459
18.5.4 服务的类别465
18.5.5 源发送的path消息469
18.5.6 为有保证的服务发送Resv帧471
18.5.7 为受控服务发送Resv消息472
18.5.8 RSVP的特点473
18.6 差异化服务474
18.7 远景475
参考文献477
热门推荐
- 3124598.html
- 801933.html
- 1536944.html
- 3570367.html
- 2433082.html
- 3844048.html
- 3772322.html
- 1906154.html
- 3143490.html
- 12512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5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6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8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0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8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7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1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8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