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血管危重症监护治疗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心血管危重症监护治疗学
  • 董吁钢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753593511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40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759页
  • 主题词:心脏血管疾病:险症-监护(医学);心脏血管疾病:险症-治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血管危重症监护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编心血管监护室常用辅助检查1

第一章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3

一、导管结构和功能3

二、术前准备4

三、操作方法4

四、心内压及心排除量的测定6

五、Swan-Ganz漂浮导管检查的适应证7

六、Swan-Ganz漂浮导管检查的临床意义8

第二章心肌梗死的心电图11

一、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与心电图改变11

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13

三、各部位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及相关鉴别诊断14

四、合并室内各分支阻滞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26

五、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中存在的问题28

第三章起搏心电图30

一、起搏器有关参数30

二、刺激信号及房、室起搏的心电图31

三、几种常用起搏器图形33

四、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34

五、起搏器故障的心电图判断36

第四章动态心电图37

一、动态心电图仪器的现状37

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主要应用范围38

三、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39

一、病理生理基础43

第五章信号平均心电图与心室晚电位43

二、心室晚电位的记录分析方法44

三、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及评价48

第六章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急症中的应用55

一、胸痛的鉴别诊断55

二、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及肺水肿的诊断68

三、低血压和休克的评估72

四、感染和栓塞病原的识别73

五、严重心律失常的监测74

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急症的作用74

七、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急症的其他作用75

八、超声心动图在将来的应用75

二、扫描方法77

一、EBCT设备结构77

第七章电子束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77

三、EB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78

第八章核医学在冠心病中的应用81

一、常用显像方法81

二、冠心病临床应用95

第二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5

第九章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107

一、病史107

二、体征108

三、实验室检查108

四、诊断113

五、鉴别诊断114

一、临床症状不典型116

第十章非典型心肌梗死116

二、心电图改变不典型117

三、血清酶学不典型119

第十一章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121

一、溶栓药物121

二、溶栓机制122

三、溶栓原则123

四、适应证123

五、禁忌证124

六、溶栓步骤124

七、监测项目126

八、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127

九、辅助治疗127

十、溶栓治疗的并发症129

十一、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后1周内再闭塞指征130

十二、再灌注损伤与再灌注心律失常130

十三、疗效评估130

十四、不同溶栓途径及不同药物的评价131

第十二章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134

一、硝酸酯类134

二、阿司匹林和其他血小板活性药物136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37

四、β受体阻滞剂139

五、抗心律失常药物140

六、钙通道阻滞剂142

七、镁143

九、洋地黄类144

八、正性肌力药物144

一、临床表现146

第十三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肌再缺血146

二、诊断147

三、预防147

四、治疗148

第十四章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5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50

二、发作特点与诊断150

三、治疗151

四、预防与预后151

第十五章心源性休克15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52

四、实验室及有关检查154

二、休克的临床分型154

三、临床表现154

五、诊断156

六、监护156

七、治疗157

第十六章急性心肌梗死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162

一、室上性心律失常162

二、室性心律失常163

第十七章心肌梗死后的传导异常168

一、心肌梗死中心脏传导异常的机制168

二、心肌梗死中各种传导异常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168

一、游离壁穿孔171

第十八章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171

二、室间隔穿孔173

第十九章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栓并发症174

一、心室血栓和体循环栓塞174

二、静脉血栓175

第二十章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及二级预防176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176

二、影响预后的因素176

三、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评估177

四、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182

第二十一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187

一、发病机制187

二、临床表现187

三、辅助检查188

四、诊断190

五、治疗191

第二十二章冠状动脉痉挛的诊断和治疗200

一、心电图201

二、运动试验201

三、冠状动脉造影201

四、激发试验202

五、治疗202

六、预后203

第二十三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204

一、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机制204

二、手术指征与病人特点204

五、外科技术205

三、术前处理205

四、与外科手术有关的危险因素205

六、结果206

第二十四章促血管新生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209

一、骨髓干细胞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209

二、激光心肌打孔心肌血运重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211

第三编心血管监护室中的其他心血管疾病215

第二十五章心肺复苏217

一、心肺复苏有效性217

二、心肺复苏期间血流的机制217

三、开胸心肺复苏218

四、心肺旁路218

六、心脏停止的治疗219

五、呼吸停止的治疗219

七、基础生命支持程序的并发症221

八、监测基础生命支持的有效性221

九、循环支持222

十、药物治疗223

十一、持续生命支持227

第二十六章心脏电复律230

一、电复律原理230

二、电复律装置230

三、电复律步骤231

四、电复律禁忌证233

五、常见心律失常的电复律233

六、电复律的特殊问题235

七、电复律的并发症236

第二十七章心律失常238

一、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机制238

二、心律失常的治疗249

第二十八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56

一、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256

二、临床分型257

三、临床表现258

四、心电图表现258

五、评价窦房结功能方法的应用259

六、诊断261

七、治疗261

二、病理生理改变264

第二十九章心房颤动264

一、病因学264

三、发生的电生理机制265

四、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表现266

五、药物治疗267

六、非药物治疗273

第三十章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277

一、病理生理277

二、肺水肿的临床表现284

三、肺水肿病因的诊断方法284

四、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评价287

五、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289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292

第三十一章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器械辅助治疗295

一、适应证295

二、机械辅助装置分类296

三、体外辅助设备296

四、可植入的辅助循环设备299

五、小结299

第三十二章心脏性猝死300

一、心脏性猝死的影响因素300

二、与心脏性猝死有关的心脏病300

三、病理生理302

四、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表现与治疗303

六、心脏性猝死的预防304

五、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分层304

第三十三章高血压急症306

一、概述306

二、特殊类型高血压急症308

三、高血压急症的治疗310

第三十四章瓣膜病急症的诊治323

一、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23

二、急性二尖瓣反流325

三、急性人造心脏瓣膜功能障碍327

四、急性三尖瓣反流329

五、主动脉瓣狭窄330

六、二尖瓣狭窄331

第三十五章感染性心内膜炎333

一、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333

二、特殊类型感染性心内膜炎351

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和预后356

第三十六章主动脉夹层35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59

二、分类359

三、诊断360

四、治疗363

五、预后364

第三十七章心包疾病365

一、急性心包炎365

二、心包积液365

三、心包填塞366

四、心包填塞的治疗367

六、Dressler综合征368

五、缩窄性心包炎368

第三十八章肺栓塞370

一、危险因素和危险度分层370

二、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372

三、临床表现374

四、实验室检查376

五、诊断379

六、鉴别诊断381

七、治疗381

八、预防388

第三十九章肺动脉高压390

一、肺血管的解剖和生理学390

一、病因391

二、肺动脉高压的分类391

三、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392

四、临床表现396

五、辅助检查398

六、诊断402

七、治疗404

八、预后412

第四十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13

一、病因413

二、发病机制及病理413

三、临床表现414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41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415

六、治疗416

七、预后417

第四十一章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急症418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解剖和病理生理分类419

二、心律失常419

三、心肌缺血性并发症421

四、成人CHD病人的充血性心力衰竭422

五、成人CHD的姑息性手术423

六、其他危重急症425

第四十二章心血管毒性药物过量427

一、钙拮抗剂427

二、β受体阻滞剂429

三、地高辛430

四、钠通道阻滞剂433

五、茶碱438

六、违禁药物(Illicit drugs)439

第四编心血管监护室介入治疗及并发症443

第四十三章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445

一、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45

二、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47

三、即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48

四、延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48

五、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应用449

第四十四章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453

一、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453

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458

一、工作原理和生理效应461

第四十五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461

二、临床应用463

第四十六章紧急床边心脏起搏术468

一、人工心脏起搏的机制468

二、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的概况468

三、紧急床边心脏起搏术的方法及步骤470

四、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的基本参数472

五、心室有效起搏的判断473

六、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的选择473

第四十七章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474

一、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474

二、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474

三、结构和功能475

四、临床研究475

五、临床适应证476

第四十八章经皮瓣膜成形术479

一、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479

二、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482

第五编心血管监护室常用药物485

一、正性肌力药487

第四十九章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487

二、血管扩张剂492

第五十章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强化利尿治疗495

一、急性心功能失代偿和水肿495

二、利尿剂的药代动力学497

三、利尿剂的临床应用499

四、利尿剂引起的电解质紊乱499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501

第五十一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其抑制剂501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血管疾病502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503

四、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506

第五十二章抗凝血药510

一、肝素510

二、低分子量肝素522

三、华法令523

第五十三章钙拮抗剂535

一、生理背景535

二、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535

三、钙拮抗剂的分类539

四、药代动力学540

五、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541

六、钙拮抗剂的副作用548

第五十四章β受体阻滞剂549

一、β受体阻滞剂分类549

二、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550

三、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552

四、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肌梗死554

五、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557

六、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58

第五十五章血脂异常与调脂治疗566

一、血脂异常概念及分类566

二、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567

三、调脂治疗569

第五十六章镇痛药和镇静药577

一、阿片类镇痛药577

二、苯二氮?类582

三、异丙酚586

四、氟哌啶醇588

第五十七章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590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590

二、常用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595

第六编 科间问题615

第五十八章呼吸衰竭617

一、呼吸衰竭的病因、诱因及分类617

二、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618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620

四、呼吸衰竭的治疗622

第五十九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636

一、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原理636

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血管通路和抗凝技术639

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642

二、高血糖加重心肌损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649

第六十章急性心肌梗死时高血糖的认识及处理649

一、急性心肌梗死时高血糖的原因649

三、高血糖加重心肌损害的机制650

四、心肌梗死时高血糖的防治650

第六十一章如何提高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的预后652

一、糖尿病者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的机制652

二、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可能途径653

第六十二章降糖药在伴发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659

一、胰岛素659

二、双胍类药物660

三、磺脲类药物660

五、噻唑烷二酮类661

六、氯茴苯酸661

四、α-糖苷酶抑制剂661

七、降糖药联合治疗662

八、临床意义和未来方向662

第六十三章脑血管病664

一、短暂脑缺血发作664

二、动脉血栓性脑梗死667

三、腔隙性脑梗死675

四、无症状性脑梗死 (677

五、脑栓塞678

六、脑出血681

七、蛛网膜下腔出血685

第六十四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91

二、发病机制692

三、临床表现693

四、实验室检查693

五、诊断694

六、鉴别诊断697

七、治疗698

八、疗效标准704

第六十五章心血管疾病与应激性溃疡705

一、发生机制705

三、诊断与病情判断706

二、临床表现706

四、治疗707

第七编 血管及血管内皮功能711

第六十六章血管内皮功能713

一、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新认识713

二、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713

三、在血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粘附中的作用714

四、抗凝血与促凝血功能715

五、合成释放促进与抑制平滑肌细胞生长的物质716

六、摄取转换或灭活血循环与局部产生的活性物质717

七、合成与释放舒血管活性物质717

八、合成与释放缩血管活性物质719

二、内皮舒缩功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722

第六十七章血管内皮受损因素722

一、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722

第六十八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724

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724

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稳定型心绞痛724

三、内皮功能障碍与不稳定型心绞痛724

四、内皮功能障碍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725

五、内皮功能障碍与微血管性心绞痛725

六、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726

七、内皮功能障碍与心功能不全726

一、冠状动脉造影法727

二、超声法727

第六十九章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727

三、体积描记法728

第七十章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及防治729

一、低脂低胆固醇饮食729

二、运动与戒烟729

三、药物治疗730

四、基因治疗733

五、其他733

第七十一章血管生物力学效应的细胞分子机制735

一、血管内膜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735

二、血流切应力对内皮的作用及其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736

三、问题与展望737

缩略语索引7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