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口腔修复前外科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声伟,田卫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2472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口腔颌面部疾病(学科: 口腔外科手术 学科: 中等专业教育) 口腔颌面部疾病 口腔外科手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口腔修复前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颌骨的解剖生理特征1
第一节 颌骨的演化1
目录1
第二节 颌骨的生长发育2
一、下颌骨的生长发育2
二、上颌骨的生长发育3
第三节 颌骨的解剖生理特点5
一、上颌骨5
二、下颌骨8
第四节 骨组织代谢10
一、钙代谢10
第五节 颌骨的组织结构11
一、骨基质11
二、磷代谢11
三、镁代谢11
二、细胞12
第二章 无牙颌颌骨吸收的基本特征16
第一节 无牙颌牙槽嵴吸收的病理生理特征16
一、拔牙后牙槽窝的修复重建及影响因素16
二、无牙颌牙槽嵴的病理性吸收与改建17
三、无牙颌牙槽嵴覆盖黏膜的改变18
第二节 无牙颌牙槽嵴吸收的解剖特征18
二、下颌无牙颌牙槽嵴萎缩的形态学改变19
一、上颌无牙颌牙槽嵴萎缩的形态学改变19
三、无牙颌牙槽嵴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20
第三节 无牙颌牙槽嵴吸收的类型21
一、Atwood氏分类法22
二、Wical分类法23
三、Mercier氏分类法23
四、Kent氏分类法23
五、临床分类法23
六、Masella氏分类法23
第一节 破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25
一、破骨细胞的形态特征25
第三章 骨吸收的生物学基础25
二、破骨细胞的生化特点26
三、破骨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异同26
第二节 破骨细胞的起源、分化及调节27
一、破骨细胞的形成27
二、破骨细胞的调节28
三、破骨细胞的活化及调节29
第三节 骨吸收的基本理论31
一、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一般过程31
二、溶酶体酶对骨有机基质的吸收32
三、降解胶原的酶类33
四、骨胶原酶34
五、胶原酶与骨吸收35
第四节 影响骨吸收的因素36
一、激素36
二、局部刺激因子38
三、生长因子40
四、骨吸收抑制因子41
第四章 无牙颌残余牙槽嵴的研究方法43
第一节 X线测量43
第二节 无牙颌牙槽嵴骨密度测定法46
一、X线测定法47
二、活体骨密度测定法47
第三节 无牙颌残余牙槽骨的组织学研究与动物实验48
第四节 血清矿物质和激素的检测49
第五节 模型测量和颌骨标本测量49
一、模型测量49
二、颌骨标本测量50
第六节 其他方法51
第五章 骨再生改建的生物学基础53
第一节 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53
一、成骨细胞的来源及形态学53
二、成骨细胞的生化特点54
三、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55
一、骨钙素与骨GLA蛋白56
第二节 骨的基质蛋白56
三、骨涎蛋白57
二、磷蛋白与骨连接素57
四、蛋白多糖58
五、血浆蛋白58
六、软骨钙素58
第三节 骨钙化的生物学基础59
一、碱性磷酸酶的作用59
二、胶原的作用59
三、糖胺聚糖的作用60
四、软骨细胞线粒体的作用60
六、骨基质酸性磷蛋白的作用61
五、基质小泡的作用61
七、骨有机基质的作用62
第四节 骨改建62
一、骨改建的组织学特征63
二、骨结构与骨改建的关系63
三、增龄与骨改建的关系64
第五节 生长因子和骨代谢64
一、表皮生长因子65
二、转化生长因子65
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66
四、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67
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68
六、骨衍生性生长因子69
七、生长因子作用的机制70
八、骨生长因子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展望70
第六节 细胞素与骨代谢71
一、肿瘤坏死因子71
二、白细胞介素-171
三、γ-干扰素72
四、白细胞介素-672
第六章 自体骨移植75
第一节 概述75
一、自体骨移植修复的形态学76
二、异体骨移植修复的形态学77
三、移植骨成分对修复的影响78
四、宿主状态对移植骨融合和修复的影响79
五、移植骨的生物力学性质80
第二节 自体骨移植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81
一、颌骨移植的原则81
二、骨移植的适应证82
第七章 异体骨移植87
第一节 概述87
第二节 自体骨移植的免疫学研究88
一、骨的抗原来源88
三、排斥反应中抗原递呈细胞的作用和来源89
二、排斥反应的类型及宿主细胞的反应89
五、组织配型及骨处理对免疫反应的影响90
四、免疫细胞和骨细胞在骨吸收时的相互作用90
六、免疫抑制剂在异体骨移植中的应用91
第三节 异体骨的处理92
一、脱钙异体骨93
二、骨库94
三、记录95
一、煮沸异种骨97
三、Kiel骨97
二、去蛋白骨97
第一节 概述97
第八章 异种骨移植97
四、其他类型的异种骨98
第二节 异种骨的特性98
一、异种骨的骨传导作用99
二、异种骨的骨诱导作用99
三、异种骨的免疫原性及其消除方法100
第三节 复合性异种骨移植101
一、异种骨加自体红骨髓复合骨移植101
二、异种骨和骨形成蛋白复合移植102
三、异种脱钙骨基质、骨基质明胶加释放系统的复合异种骨移植102
六、骨形成蛋白和去抗原牛骨松质载体复合的新型重组异种骨与带血循环骨膜联合移植103
五、自体血管植入异种骨的复合移植103
四、异种骨复合游离骨膜的移植103
第四节 异种骨的新近展104
一、异种骨移植与免疫耐受104
二、基因治疗与异种移植105
三、常用异种骨105
第九章 骨形成蛋白研究进展107
第一节 骨形成蛋白的提取纯化及活性鉴定107
第二节 骨形成蛋白的理化性质108
一、骨形成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等电点108
二、骨形成蛋白的氨基酸组成108
四、骨形成蛋白的稳定性109
三、骨形成蛋白的溶解性109
第三节 骨形成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征110
一、骨形成蛋白的基因克隆及基因特征110
二、骨形成蛋白的基因表达110
第四节 骨形成蛋白的生物学性能111
一、骨形成蛋白的含量和存在部位111
二、骨形成蛋白的扩散性111
三、骨形成蛋白的抗原性111
第五节 骨形成蛋白诱导成骨的一般过程112
第六节 骨形成蛋白的骨诱导机制113
一、骨形成潜能与分化114
第七节 骨形成蛋白诱导骨形成的影响因素114
二、生长因子115
三、趋化作用115
四、代谢活性指数115
五、年龄115
六、血管生成115
第八节 骨形成蛋白的临床应用116
第十章 羟磷灰石人工骨118
第一节 概述118
第二节 羟磷灰石人工骨的生物学性能118
一、生物相容性118
三、骨-材料界面结合119
二、骨修复作用119
四、材料多孔结构对生物性能的影响120
五、生物吸收122
第三节 羟磷灰石人工骨的临床应用123
一、下颌骨缺损修复123
二、正颌外科及整形外科中的应用123
第四节 生物活性陶瓷的发展趋势123
一、提高和改善生物活性陶瓷的表面和整体活性124
二、改善生物活性陶瓷的机械性能125
第五节 颗粒型羟磷灰石人工骨复合材料125
一、与胶原的复合126
二、与纤维蛋白黏合剂复合127
四、与煅石膏复合128
三、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复合128
五、与壳聚糖复合129
六、与其他材料复合129
七、与黏接成形剂及骨形成蛋白三者复合130
第十一章 生物玻璃陶瓷133
第一节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组成和结构特征133
一、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组成特点133
二、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结构134
第二节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微晶化137
一、母体玻璃的晶化137
三、物相鉴定分析140
二、晶相鉴定140
四、晶粒大小的测定141
五、晶粒取向及测定141
第三节 生物活性玻璃的表面物理化学特征142
一、表面力142
二、表面结构143
三、玻璃陶瓷的界面行为144
四、水解作用145
第四节 生物活性玻璃的熔制147
一、配合料的准备147
二、玻璃熔制过程148
一、材料准备149
第五节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材料149
二、性能测试150
三、临床应用155
第六节 可机械加工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157
一、制作157
二、生物活性可切削陶瓷157
第七节 可铸造陶瓷158
一、微晶玻璃成分158
二、铸造陶瓷的工艺特点159
三、着色剂160
四、铸造陶瓷修复体表面着色163
五、铸造陶瓷展望164
第八节 生物玻璃陶瓷前景展望165
一、国内外现状165
二、当前国内外关于生物玻璃陶瓷的研究开发工作166
第十二章 修复前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68
第一节 修复前外科手术的适应证168
第二节 修复前外科手术的禁忌证169
一、炎症与恶性肿瘤169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170
三、血液系统疾病173
四、其他系统的疾病174
五、特殊生理状况175
第十三章 修复前外科手术的麻醉177
第一节 局部麻醉177
一、三叉神经分布的应用解剖178
二、局部麻醉药物178
三、局部麻醉的常用方法181
第二节 全身麻醉191
一、麻醉前用药191
二、麻醉常用药物192
三、麻醉方法193
二、术前检查195
一、思想准备195
第十四章 修复前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195
三、患者体位196
四、手术区准备196
五、器械准备196
第十五章 一般修复前外科手术197
第一节 唇系带矫正术197
第二节 颊系带矫正术199
第三节 舌系带矫正术200
第四节 牙槽骨修整术203
第五节 腭隆突修整术206
第七节 唇颊沟加深术208
第六节 下颌隆突矫正术208
第八节 牙槽骨软组织增生修整术216
第九节 上颌结节肥大修整术218
第十节 鼻中隔降肌附着过低修整术220
第十一节 上颌结节成形术221
第十二节 前庭沟增生组织切除术223
第十三节 腭部反应性增生组织切除术224
一、术中出血226
二、邻近软组织意外损伤226
三、牙槽骨折断226
第一节 术中并发症及其防治226
第十六章 修复前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226
四、邻近牙或对?牙折断或损伤227
五、下颌骨骨折227
六、颞下颌关节脱位227
七、口腔上颌窦瘘227
八、口腔鼻腔瘘227
九、颏神经损伤227
十、舌神经损伤228
第二节 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228
一、术后出血228
二、术后疼痛228
三、术后肿胀228
五、开口困难229
六、神经损伤229
四、术后感染229
七、皮下气肿230
八、术后血肿230
第十七章 无牙颌萎缩牙槽嵴的重建231
第一节 上颌萎缩牙槽嵴的重建231
一、自体骨和异体骨的应用232
二、人工骨的应用239
第二节 下颌萎缩牙槽嵴的重建241
一、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242
二、人工骨的应用246
一、上颌牙槽骨裂的解剖生理学特点250
第一节 上颌牙槽骨裂的解剖生理学特点及有关问题250
第十八章 上颌牙槽骨裂的矫正250
二、上颌牙槽骨裂的分型251
三、上颌牙槽骨裂的整复时间252
第二节 骨源的选择253
一、自体骨253
二、异体骨254
三、人工骨255
第三节 手术方法256
一、髂骨骨髓颗粒骨松质植入法256
二、顶骨骨髓颗粒骨松质植入法259
三、下颌正中联合区骨块植入法260
四、羟磷灰石微粒加煅石膏复合人工骨植入法261
五、黏骨膜瓣修复法262
第四节 上颌牙槽骨裂伴颌骨畸形的整复手术263
一、手术时间263
二、手术264
第五节 上颌牙槽骨裂植骨术前后的治疗265
一、上颌牙槽骨裂植骨术前的治疗265
二、上颌牙槽骨裂植骨术后的治疗265
第十九章 牙周骨缺损的修复268
第一节 概述268
第二节 牙周炎时牙槽骨的吸收268
一、牙周炎时牙槽骨吸收的机制268
三、防止牙槽骨吸收的措施271
二、牙周炎时牙槽骨吸收的形式271
第三节 牙周骨缺损的修复273
一、骨再生术273
二、骨移植术274
三、引导组织再生术276
第二十章 牙种植技术279
第一节 牙种植技术的生物学基础279
一、组织学和解剖学基础279
二、牙种植体组织界面285
第二节 牙种植体的生物力学基础301
一、牙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特征301
二、牙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适应性反应302
三、种植体设计的生物力学303
第三节 牙种植体的组成和种类305
一、种植体的基本组成306
二、牙种植体的构件306
三、牙种植体的种类307
四、常用骨内种植体系统309
第四节 牙种植体的植入和安装312
一、牙种植体植入术的基本原则312
二、术前准备313
三、牙种植体植入术的种类316
四、牙种植手术用特殊器械317
五、常用牙种植体植入术319
六、特殊牙种植手术328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340
一、种植术中并发症及其防治340
二、种植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342
第二十一章 引导组织再生术在义齿修复前的应用347
第一节 引导组织再生347
一、引导组织再生的概念347
二、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的研究进展347
三、引导组织再生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349
第二节 引导组织再生术对牙槽嵴的保持351
一、引导组织再生膜对新鲜拔牙窝的保护351
三、引导组织再生膜与自体骨或骨替代材料的联合应用353
二、引导组织再生膜与种植体的联合应用353
第一节 牵引成骨术的发展史356
第二十二章 牵引成骨术及其在修复前外科中的应用356
第二节 牵引成骨的原理357
第三节 牵引成骨的治疗程序357
第四节 对牵引成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358
一、骨切开过程中保存有成骨活力的组织358
二、延迟期对牵引成骨的影响358
五、固定器的稳定性359
六、固定期359
四、牵引频率359
三、牵引速度359
第五节 牵引成骨的方式360
第六节 牵引成骨对肌肉和骨膜的影响360
第七节 牵引成骨的组织学研究361
第八节 牵引成骨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362
第九节 牙槽骨牵引成骨术363
第十节 下颌骨的牵引成骨术367
第十一节 上颌骨牵引成骨术371
第十二节 牵引成骨在牙正畸学中的应用373
第十三节 牵引成骨的优点373
第十四节 牵引成骨术失败的原因374
第十五节 牵引成骨的发展趋势375
热门推荐
- 2337111.html
- 716821.html
- 3128402.html
- 1256120.html
- 2680547.html
- 26635.html
- 206877.html
- 2997098.html
- 2016976.html
- 1784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6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7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2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8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9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4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4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8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