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燃机原理教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内燃机原理教程
  • 许锋主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16065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内燃机-理论-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燃机原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与性能指标1

1.1 内燃机技术概述1

1.1.1 内燃机概述1

1.1.2 内燃机技术发展状况5

1.2 内燃机的理论循环8

1.2.1 内燃机的理论循环与假设条件8

1.2.2 内燃机的三种理论循环8

1.3 内燃机的实际循环13

1.3.1 内燃机的实际循环与各项损失13

1.3.2 四冲程内燃机实际循环的工作过程15

1.4 内燃机的性能指标与热平衡29

1.4.1 指示参数30

1.4.2 有效性能指标32

1.4.3 内燃机实际循环的近似热计算38

1.4.4 内燃机的热平衡43

1.4.5 提高内燃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技术措施47

第2章 内燃机的换气过程51

2.1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51

2.1.1 换气阶段的划分与换气损失51

2.1.2 充量系数与提高充量系数的措施57

2.1.3 进、排气系统的动态效应66

2.2 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68

2.2.1 二冲程内燃机换气形式的分类与时面值的确定68

2.2.2 二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的阶段划分及其换气特点74

2.2.3 换气质量的评价指标及对扫气效率影响因素77

第3章 内燃机燃料供给与调节81

3.1 内燃机的燃料及其性质81

3.1.1 石油制品燃料及其对内燃机的适用性81

3.1.2 柴油的标准和理化性质83

3.1.3 汽油的标准和理化性质86

3.1.4 内燃机的代用燃料及其性质88

3.2 柴油机燃油喷射与调节91

3.2.1 对喷油系统的要求和分类91

3.2.2 柱塞泵-管-嘴喷油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参数确定95

3.2.3 泵-管-嘴系统喷油过程分析与异常喷射消除方法109

3.2.4 喷油特性和喷油规律113

3.2.5 燃油的雾化和喷雾特性119

3.2.6 调速器125

3.2.7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132

3.3 汽油机燃油供给与控制149

3.3.1 汽油机的燃油供给方式及对混合气浓度的基本要求149

3.3.2 化油器式汽油机供油系统151

3.3.3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157

3.4 内燃机的代用燃料供给装置165

3.4.1 压缩天然气(CNG)供给系统165

3.4.2 液化石油气(LPG)供给系统166

3.4.3 醇类(甲醇和乙醇)燃料在发动机中的燃用方式167

3.4.4 乳化燃料及其使用技术169

第4章 内燃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173

4.1 内燃机汽缸内的气流运动173

4.1.1 汽缸内气流运动的作用及形式173

4.1.2 各种气流运动的主要特征和评定参数173

4.1.3 缸内气流运动对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的影响180

4.2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180

4.2.1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与特点180

4.2.2 汽油机燃烧过程与影响因素182

4.2.3 汽油机点火过程与火焰传播186

4.2.4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与不规则燃烧191

4.2.5 汽油机燃烧室与新型燃烧方式194

4.3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204

4.3.1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与特点204

4.3.2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与影响因素207

4.3.3 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及影响因素213

4.3.4 柴油机不正常燃烧——粗暴现象220

4.3.5 柴油机的燃烧室221

4.3.6 柴油机新概念燃烧系统230

第5章 内燃机工况与运行特性243

5.1 内燃机运行工况与运转参数分析243

5.1.1 运行工况243

5.1.2 内燃机有效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244

5.1.3 “量调节”与“质调节”245

5.2 内燃机运行特性245

5.2.1 内燃机负荷特性245

5.2.2 内燃机速度特性248

5.2.3 柴油机调速特性252

5.2.4 内燃机万有特性253

5.2.5 柴油机螺旋桨推进特性255

5.3 内燃机的功率标定及大气修正257

5.3.1 功率标定257

5.3.2 内燃机功率、耗油率的大气修正257

第6章 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261

6.1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成分及危害261

6.1.1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成分261

6.1.2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危害263

6.1.3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计量单位265

6.2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266

6.2.1 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266

6.2.2 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276

6.3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与净化措施290

6.3.1 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290

6.3.2 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300

6.4 内燃机排放标准316

6.4.1 内燃机排放实验规范316

6.4.2 内燃机排放标准321

第7章 内燃机的排气涡轮增压327

7.1 内燃机增压技术与增压方式327

7.1.1 增压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327

7.1.2 内燃机增压的分类328

7.2 排气涡轮增压器工作原理及特性329

7.2.1 排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结构特点329

7.2.2 涡轮增压器的构造及主要参数范围330

7.2.3 离心式压气机工作原理与特性曲线333

7.2.4 径流式涡轮机工作原理与特性曲线340

7.2.5 轴流式涡轮机工作原理与特性曲线347

7.2.6 增压空气的中间冷却350

7.3 排气的可利用能量及涡轮增压系统形式352

7.3.1 排气可用能量及排气能量传递效率352

7.3.2 排气涡轮增压系统形式354

7.4 涡轮增压器主要参数的确定及与柴油机的配合运行360

7.4.1 涡轮增压器主要参数的确定360

7.4.2 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配合运行特性367

7.5 柴油机的高增压系统及改善低工况性能373

7.5.1 柴油机高增压系统373

7.5.2 改善增压柴油机低工况性能的措施3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