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构造【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田国红,董浩存主编;朱志强,李刚,李殿起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20175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汽车-构造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构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1
0.1.1 国外汽车工业概况1
0.1.2 国内汽车工业概况2
0.2 汽车的类型3
0.2.1 汽车的概念3
0.2.2 汽车的类型4
0.3 国产汽车的编号规则6
第一篇 汽车的总体构造及基本行驶原理11
第1章 汽车的总体构造11
第2章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15
第二篇 汽车发动机21
第3章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21
3.1 发动机的分类与基本构造21
3.1.1 发动机的分类21
3.1.2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构造22
3.2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2
3.2.1 基本术语22
3.2.2 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3
3.2.3 二冲程汽油机基本工作原理25
3.3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特性26
3.3.1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26
3.3.2 发动机速度特性27
3.4 发动机的型号编制规则27
第4章 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30
4.1 概述30
4.2 机体组30
4.3 活塞连杆组33
4.3.1 活塞33
4.3.2 活塞环33
4.3.3 活塞销34
4.3.4 连杆34
4.4 曲轴飞轮组34
4.4.1 曲轴34
4.4.2 飞轮37
4.4.3 扭转减振器38
第5章 配气机构39
5.1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总体布置39
5.1.1 配气机构的类型和作用39
5.1.2 配气机构的总体布置39
5.2 配气相位及气门间隙41
5.2.1 配气相位41
5.2.2 气门间隙42
5.3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件和组件43
5.3.1 气门组43
5.3.2 气门传动组44
第6章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48
6.1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燃料48
6.1.1 汽油及其使用性能指标48
6.1.2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49
6.2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50
6.3 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50
6.3.1 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法50
6.3.2 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51
6.4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EFI)52
6.4.1 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53
6.4.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组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53
第7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57
7.1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燃料57
7.1.1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功能和组成57
7.1.2 柴油的特性57
7.2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燃烧与柴油机燃烧室58
7.2.1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58
7.2.2 柴油机燃烧室58
7.3 喷油器60
7.4 喷油泵61
7.4.1 柱塞式喷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61
7.4.2 典型喷油泵的构造65
7.5 调速器67
7.5.1 柱塞式喷油泵的速度特性67
7.5.2 调速器的功用67
7.5.3 调速器的种类67
7.5.4 机械式调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68
7.6 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72
7.6.1 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组成72
7.6.2 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基本功能及优点73
7.6.3 电子控制高压共轨喷射系统73
7.7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辅助装置74
第8章 进、排气系统及排放控制装置79
8.1 进气系统79
8.1.1 空气滤清器79
8.1.2 进气歧管80
8.2 排气系统82
8.2.1 排气歧管82
8.2.2 消声器83
8.3 排气净化装置84
8.3.1 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84
8.3.2 进气恒温控制系统84
8.3.3 二次空气喷射系统85
8.3.4 催化转换器85
8.3.5 柴油机微粒滤清器86
8.3.6 废气再循环系统(EGR)86
8.3.7 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系统87
8.3.8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88
第9章 汽车发动机增压90
9.1 概述90
9.2 机械增压91
9.2.1 机械增压系统91
9.2.2 机械增压器92
9.3 涡轮增压93
9.3.1 涡轮增压系统93
9.3.2 涡轮增压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94
9.3.3 增压压力的调节97
9.3.4 涡轮增压器的润滑及冷却98
第10章 冷却系统101
10.1 概述101
10.1.1 冷却系统的作用101
10.1.2 冷却系统的分类101
10.2 水冷系统102
10.2.1 水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102
10.2.2 水冷系统的主要零部件102
10.3 风冷系统109
第11章 润滑系统113
11.1 润滑系统的功用及润滑方式113
11.1.1 润滑系统的功用113
11.1.2 润滑方式113
11.2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114
11.2.1 润滑系统的组成114
11.2.2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114
11.3 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115
11.3.1 机油泵115
11.3.2 机油滤清器119
11.3.3 机油散热器122
11.3.4 油底壳和油尺123
11.4 润滑剂123
第12章 点火系统126
12.1 概述126
12.1.1 点火系统的功用与类型126
12.1.2 点火系统的性能要求127
12.2 传统点火系统127
12.2.1 传统点火系统的结构127
12.2.2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129
12.2.3 点火提前角131
12.2.4 传统点火系统的主要元件132
12.3 电子点火系统139
12.3.1 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140
12.3.2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140
12.4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144
12.4.1 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144
12.4.2 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145
12.5 汽车电源146
12.5.1 蓄电池147
12.5.2 发电机和电压调节器148
第13章 起动系统152
13.1 概述152
13.2 起动预热152
13.3 起动机154
13.3.1 直流电动机154
13.3.2 传动机构156
13.3.3 控制机构158
第三篇 汽车传动系统163
第14章 汽车传动系统概述163
第15章 离合器167
15.1 概述167
15.2 摩擦式离合器169
15.3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176
第16章 变速器与分动器181
16.1 概述181
16.2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182
16.3 同步器189
16.4 变速器的操纵机构194
16.5 分动器197
第17章 自动变速器202
17.1 概述202
17.2 液力机械传动204
17.2.1 液力变矩器204
17.2.2 行星齿轮变速器207
17.2.3 自动变速器的操纵系统212
17.3 机械式无级变速器222
第18章 万向传动装置227
18.1 概述227
18.2 万向节228
18.3 传动轴与中间支承235
第19章 驱动桥239
19.1 概述239
19.2 主减速器240
19.3 差速器245
19.4 半轴及驱动桥壳252
第四篇 汽车行驶系统259
第20章 汽车行驶系统概述259
第21章 车架261
21.1 概述261
21.2 边梁式车架261
21.3 中梁式车架263
21.4 综合式车架和承载式车身264
第22章 车桥和车轮266
22.1 车桥266
22.1.1 转向桥266
22.1.2 转向轮定位269
22.1.3 转向驱动桥271
22.1.4 支持桥271
22.2 车轮和轮胎273
22.2.1 车轮273
22.2.2 轮胎275
第23章 悬架282
23.1 概述282
23.2 弹性元件283
23.2.1 钢板弹簧283
23.2.2 螺旋弹簧283
23.2.3 扭杆弹簧284
23.2.4 气体弹簧284
23.2.5 橡胶弹簧287
23.3 减振器288
23.3.1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288
23.3.2 新型减振器290
23.4 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292
23.4.1 独立悬架292
23.4.2 非独立悬架297
23.5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300
23.5.1 全主动悬架(简称主动悬架)301
23.5.2 半主动悬架301
第五篇 汽车控制系统307
第24章 转向系统307
24.1 概述307
24.1.1 汽车转向系统的类型和组成307
24.1.2 两侧转向轮偏转角之间的理想关系式309
24.1.3 转向系统传动比310
24.1.4 转向盘的自由行程311
24.2 转向操纵机构311
24.2.1 转向操纵机构的组成311
24.2.2 转向操纵机构的部件及安全装置312
24.3 转向器313
24.3.1 转向器的传动效率313
24.3.2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314
24.3.3 循环球式转向器316
24.3.4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317
24.4 转向传动机构318
24.4.1 与非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318
24.4.2 与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320
24.5 动力转向系统321
24.5.1 动力转向系统概述321
24.5.2 转向油罐与转向液压泵324
24.5.3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324
24.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26
24.6.1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326
24.6.2 直接助力式电动转向系统326
24.6.3 电动四轮转向系统328
第25章 制动系统330
25.1 概述330
25.1.1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30
25.1.2 制动系统的组成331
25.1.3 制动系统的类型331
25.2 制动器332
25.2.1 鼓式制动器332
25.2.2 盘式制动器336
25.3 人力制动系统338
25.3.1 机械制动系统338
25.3.2 人力液压制动系统339
25.4 伺服制动系统341
25.4.1 助力式(直接操纵式)伺服制动系统342
25.4.2 增压式(间接操纵式)伺服制动系统344
25.5 动力制动系统346
25.5.1 气压制动系统346
25.5.2 气顶液制动系统与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355
25.6 制动力调节装置356
25.6.1 概述356
25.6.2 限压阀与比例阀357
25.6.3 感载阀359
25.6.4 惯性阀360
25.7 辅助制动系统361
25.7.1 概述361
25.7.2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362
第六篇 汽车车身及其附属装置369
第26章 汽车车身369
26.1 概述369
26.2 车身壳体及门窗结构369
第27章 车身的附属装置379
27.1 汽车仪表379
27.2 照明装置与信号装置385
27.3 空气调节装置387
27.4 安全防护装置389
27.5 座椅392
27.6 车身附件393
27.7 汽车导航系统396
参考文献401
热门推荐
- 2279711.html
- 3122208.html
- 1149435.html
- 2386096.html
- 954956.html
- 997062.html
- 856141.html
- 3631670.html
- 1856177.html
- 2849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62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3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6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7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2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2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1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