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政理论与实务培训教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甄炳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750870948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民政工作-中国-干部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政理论与实务培训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理论篇2
第一章 民政概述2
一、民政和民政机构2
1.“民政”一词的起源和基本涵义2
2.民政机构的设置和主要职责4
3.民政部各司局机构设置及职责10
二、民政工作概论13
1.民政工作的基本特点13
2.民政工作的地位和重要作用16
3.新时期民政工作主要任务和总体思路19
1.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1
三、民政工作发展21
2.民政工作的重大变化25
3.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工作机制27
4.民政工作的基本经验28
四、民政法制和干部队伍建设34
1.民政法制建设34
2.民政干部队伍建设39
五、民政信息化和理论研究工作44
1.民政信息化工作44
2.民政理论研究工作45
3.民政对外合作与交流47
六、民政公共行政48
1.民政公共行政的有关概念48
2.民政公共行政的原则49
4.民政公共政策50
3.民政行政权力与民政行政责任50
5.民政公共行政法治与监督52
6.民政公共行政绩效与管理53
第二章 社会学56
一、社会学概述56
1.社会56
2.社会学56
3.社会学与民政工作57
二、社会群体58
1.社会群体58
2.初级社会群体58
2.社会组织的特征59
3.社会组织的分类59
三、社会组织59
1.社会组织的定义59
4.社会组织的目标60
5.社会组织的结构60
6.社会组织的管理60
四、社会化61
1.社会化的定义61
2.社会化的分类61
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61
4.社会化的条件61
6.早期社会化的困境62
7.社会失范62
5.社会化的过程62
8.再社会化63
9.继续社会化63
10.代沟63
五、社会角色63
1.社会角色的含义63
2.社会角色的分类64
3.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64
4.社会角色的失调65
2.社会互动的分类66
3.社会互动的过程66
1.社会互动的含义66
六、社会互动66
4.集合行为67
七、社区67
1.社区的含义和特征67
2.社区的功能67
3.社区的分类68
4.和谐社区的标准70
八、社会问题71
1.社会问题的含义和构成要素71
2.社会问题的特征71
3.我国主要的社会问题71
九、社会控制73
1.社会控制的含义和特征73
3.社会控制的过程74
2.社会控制的分类74
4.社会越轨75
十、社会分层75
1.社会分层的含义和标准75
2.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75
3.社会流动76
十一、社会变迁77
1.社会变迁的含义和分类77
2.社会变迁的原因78
3.社会发展78
4.社会现代化78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80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80
一、社会心理学概述80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80
3.社会心理学与民政工作81
二、社会动机82
1.社会动机概述82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84
3.成就动机、亲和动机和权力动机86
三、社会认知88
1.社会认知的定义88
2.社会认知的内容89
3.印象的形成90
4.社会认知偏见92
四、社会态度94
1.态度的定义与特点94
2.态度的形成与改变95
3.偏见96
五、群体心理99
1.群体规范99
2.群体压力99
3.群体凝聚力100
六、社会影响102
1.从众与服从102
2.模仿与暗示103
3.时尚与流言105
4.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107
2.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108
1.人际沟通的定义108
七、人际沟通108
3.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110
4.人际沟通的类型110
5.人际沟通的障碍112
6.人际沟通的功能113
第四章 社会工作115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和领域115
1.社会工作的定义115
2.社会工作的对象115
3.社会工作的目标115
4.社会工作的领域115
1.社会工作者116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116
5.社会工作的类型116
6.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116
2.社会工作的功能117
三、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118
1.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118
2.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118
3.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119
四、社会工作方法120
1.社会工作方法含义120
2.个案工作120
3.小组工作122
4.社区工作126
5.社会工作行政128
1.儿童社会工作131
五、社会工作实务131
2.青少年社会工作134
3.老年人社会工作137
4.妇女社会工作139
5.家庭社会工作141
6.残疾人社会工作143
7.矫治社会工作145
8.学校社会工作148
9.医务社会工作150
下编 实务篇154
第五章 民间组织管理工作154
一、民间组织概念及基本特征154
1.民间组织的概念154
2.民间组织的基本特征155
1.社会团体分类156
2.民办非企业单位分类156
二、民间组织分类156
3.基金会的分类157
三、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原则158
1.依法管理原则158
2.归口登记原则158
3.双重负责原则158
4.分级管理原则159
四、社会团体登记管理160
1.社会团体成立登记160
5、协调发展原则160
2.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立161
3.社会团体变更登记162
4.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变更163
5.社会团体注销登记163
6.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注销164
五、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164
1.成立登记164
2.变更登记165
3.注销登记166
六、基金会登记管理167
1.基金会成立登记167
2.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168
4.注销登记169
3.变更登记169
七、民间组织日常管理170
1.年度检查170
2.财务管理171
3.重大活动报告173
八、违法行为处罚173
1.处罚原则173
2.处罚种类174
3.社会团体的处罚规定175
4.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处罚规定175
5.基金会的处罚规定176
3.优抚工作方针178
2.优抚对象178
1.优抚工作的含义178
一、优抚工作178
第六章 优抚与双拥工作178
4.优抚工作的主要任务179
5.优抚事业经费179
二、双拥工作179
1.双拥工作的含义179
2.双拥工作的内容179
3.双拥工作的特征180
4.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简介180
三、烈士褒扬181
1.烈士褒扬工作181
2.烈士的审批181
3.烈士证书182
5.烈士纪念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183
4.烈士事迹的编纂183
四、优待补助184
1.优待184
2.定期生活补助186
五、抚恤工作187
1.抚恤工作的含义187
2.抚恤的种类187
六、优抚事业单位管理193
1.优抚医院193
2.光荣院194
2.基本情况196
1.安置机构196
一、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简介196
第七章 安置工作196
3.基本原则197
4.大力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200
二、军队离退休人员接收安置204
1.军休安置管理工作204
2.军队离退休人员基本条件204
3.离休干部的安置规定205
4.退休干部的安置规定206
5.“三见面”交接安置办法207
6.移交安置时所需档案材料207
7.军队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207
8.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207
9.军队退休干部住房问题的规定208
1.接收安置范围209
三、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209
2.安置地点210
3.计划审定210
4.交接办法210
5.经费渠道211
6.生活待遇211
7.医疗待遇211
四、干休所、军供站工作212
1.干休所212
2.军供站212
1.自然灾害与灾害类型214
2.自然灾害的危害与影响214
一、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214
第八章 救灾救济工作214
3.我国灾害管理体制215
二、备灾215
1.备灾与救灾应急预案215
2.政府在备灾工作中的职责215
三、灾害核查与灾情评估216
1.自然灾害损失的分类216
2.自然灾害情况的核查216
3.灾情评估217
四、灾情核定218
1.核定灾情的方式218
2.灾情统计体系218
3.灾情统计指标运用221
4.灾情统计执行中的问题225
五、报灾227
1.灾情报告227
2.请款报告228
六、应急救灾229
1.分级响应的标准和内容229
2.应急工作组的职责和任务230
3.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规程230
七、社会捐赠232
1.社会捐赠的含义232
2.社会捐赠的法规建设232
3.经常性社会捐赠工作的有关措施233
1.中华慈善大会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234
4.经常性社会捐赠工作的有关情况234
八、慈善事业234
2.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原则、政策和措施235
3.慈善事业发展概况236
第九章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239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39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39
2.城市低保制度的原则和依据239
3.低保对象240
4.低保标准240
5.低保管理241
6.低保资金管理242
7.低保工作程序243
8.低保动态管理246
9.低保对象权利义务247
二、农村社会救助工作248
1.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48
2.五保供养249
3.农村医疗救助252
第十章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256
一、基层政权建设256
1.基层政权定义与职能256
2.民政部门基层政权建设的职责258
二、村民自治258
1.村民自治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58
3.村民委员会的性质260
2.村民委员会设立的原则260
4.村民委员会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的程序262
5.村民委员会的任务265
6.村民委员会与村党组织、村民会议、代表会议的关系267
7.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与村民委员会关系269
8.村级群团组织及其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270
9.村民委员会与乡级组织的关系271
10.民主选举272
11.村务公开制度275
12.村级民主决策276
13.村级民主管理277
14.村级民主监督279
三、社区建设280
1.社区服务280
2.社区服务业281
3.社区建设284
4.社区建设示范活动287
5.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民主选举288
6.建设和谐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91
第十一章 行政区划与地名管理工作300
一、行政区划300
1.行政区划概论300
2.行政区划管理302
3.行政区划变更303
4.建镇标准310
5.设市标准311
6.地改市的标准312
8.村委会调整撤并的原则313
7.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313
二、地名工作314
1.地名的概念314
2.地名管理314
3.地名的标准化315
4.地理实体的命名与更名318
5.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320
6.地名调查320
三、行政区域界线管理322
1.行政区域界线及管理概述322
2.边界纠纷的处理324
3.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326
4.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328
5.行政区域界线公布329
6.行政区域标志物管理329
7.跨界生产、建设用地和资源使用管理的规定331
8.行政区域界线档案与信息化管理331
9.行政区域界线详图编制332
10.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协调机制的建立332
11.违反《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的处罚333
第十二章 社会福利工作335
一、社会福利事业335
1.社会福利概述335
2.老年社会福利事业336
3.儿童社会福利事业345
4.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351
二、社会福利生产353
1.社会福利生产发展的含义及特征353
2.社会福利生产的特殊性及扶持保护政策353
3.假肢矫形器行业的管理356
三、福利彩票358
1.福利彩票概述358
2.福利彩票的类型359
3.福利彩票的实务364
第十三章 社会事务管理工作369
一、婚姻登记369
1.概述369
2.婚姻登记机关370
3.结婚登记372
4.离婚登记373
5.特殊人员的结婚登记374
6.涉港、澳、台婚姻登记375
7.涉华侨、出国人员婚姻登记375
8.涉外婚姻登记376
9.撤销婚姻376
10.补领婚姻登记证378
11.对违反规定办理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及其婚姻登记员的行政处分和赔偿责任380
二、殡葬管理380
1.殡葬的定义和我国殡葬的主要方式380
2.民政部门在殡葬行政管理中的职责权限381
3.殡葬管理的概念、目的和方针382
4.殡葬改革382
5.殡葬事业单位383
6.殡仪服务384
7.尊重少数民族的殡葬习俗385
三、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386
1.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涵义386
2.救助管理工作的原则386
3.救助管理工作的对象387
4.救助管理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标准387
5.救助管理站的职责387
6.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纪律要求388
7.救助管理工作体制388
8.救助管理的经费来源389
9.特殊困难救助对象跨省返乡工作389
2.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形式390
1.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涵义390
四、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390
3.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392
五、收养管理392
1.收养的概念和基本原则392
2.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393
3.收养登记394
4、合法收养关系的法律效力395
5.无效收养396
6.收养关系的解除396
7.涉外收养397
一、民政计财工作400
1.民政计财工作的涵义400
第十四章 民政财务与统计工作400
2.民政计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401
3.民政部门管理的资金范围401
4.民政事业费的预算管理形式402
5.预算外资金管理概述403
6.民政事业费的使用情况404
二、民政统计工作405
1.民政统计的重要作用405
2.民政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405
3.民政统计的内容405
4.民政统计台账(卡)的管理和分类406
1.中外主要节日一览表408
2.国外与民政有关的机构简介418
后记425
热门推荐
- 2998539.html
- 462714.html
- 1374739.html
- 3096068.html
- 229015.html
- 3347267.html
- 1301913.html
- 89009.html
- 321024.html
- 2833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0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0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5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0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6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8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2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9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59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