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理论与实践【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理论与实践
  • 胡云,李跃生,刘国宁,米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 ISBN:978751591149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航天器-航天工程-工程技术-技术评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技术成熟度及其评价的概念和作用1

1.1 技术成熟度及相关术语1

1.1.1 技术成熟度1

1.1.2 技术成熟度等级3

1.1.3 技术成熟度评价3

1.1.4 关键技术项目4

1.1.5 实验室环境、相关环境和使用环境4

1.1.6 功能试验模型、实物/半实物功能试验模型和工程样机5

1.2 技术成熟度评价的作用5

1.2.1 支持技术决策和技术管理5

1.2.2 识别和控制技术风险6

1.2.3 建立技术专家和管理者之间沟通的技术标准和共同语言6

1.3 航天装备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的意义7

1.3.1 科学评定预研项目7

1.3.2 客观评价立项论证中选用的新技术8

1.3.3 识别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风险8

1.3.4 评价技术攻关成果和支持转阶段评审8

1.3.5 支持质量问题技术归零9

第2章 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的产生与应用10

2.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组织开展的技术成熟度评价10

2.2 美国政府问责署组织开展的技术成熟度评价18

2.3 美国国防部组织开展的技术成熟度评价20

2.4 美国空军组织开展的技术成熟度评价31

2.5 欧空局组织开展的技术成熟度评价33

2.6 英国国防部组织开展的技术成熟度评价40

2.7 我国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引入与应用42

2.7.1 我国专家学者对技术成熟度评价的理论方法的研究与引进42

2.7.2 技术成熟度评价相关的国家标准的制定43

2.7.3 我国军队装备领域技术成熟度评价的研究与应用46

2.7.4 我国航天领域对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引进、研究与应用47

第3章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49

3.1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等级9级定义49

3.2 航天装备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52

3.2.1 航天装备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内涵52

3.2.2 航天装备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要素53

3.2.3 典型航天装备硬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56

3.3 航天装备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62

3.3.1 航天装备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内涵62

3.3.2 航天装备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要素64

3.3.3 典型航天装备软件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70

3.4 航天装备制造技术成熟度等级78

3.4.1 航天装备制造技术成熟度等级内涵78

3.4.2 航天装备制造技术成熟度等级要素81

3.4.3 航天装备制造技术成熟度与硬件和软件技术成熟度的关系81

第4章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等级评价准则83

4.1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各等级评价细则83

4.1.1 技术成熟度1级评价细则83

4.1.2 技术成熟度2级评价细则84

4.1.3 技术成熟度3级评价细则85

4.1.4 技术成熟度4级评价细则87

4.1.5 技术成熟度5级评价细则89

4.1.6 技术成熟度6级评价细则91

4.1.7 技术成熟度7级评价细则93

4.1.8 技术成熟度8级评价细则94

4.1.9 技术成熟度9级评价细则95

4.2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提示单96

第5章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实施129

5.1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的时机129

5.2 技术成熟度评价需要的资料133

5.3 我国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程序136

5.3.1 技术成熟度评价准备138

5.3.2 开展技术成熟度现场评价139

5.3.3 现场评价后续工作141

5.4 关键技术的确定142

5.4.1 构建技术分解结构142

5.4.2 关键技术的评定原则144

5.4.3 关键技术项目粒度和数量要求146

5.4.4 关键技术项目的确定过程146

5.5 技术成熟度等级的综合评定148

5.5.1 最小值法148

5.5.2 加权平均法148

5.6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的组织管理149

5.6.1 航天工程总体级技术成熟度评价的组织管理149

5.6.2 航天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的组织管理152

5.7 技术成熟度评价的实施要点153

5.7.1 选择关键技术项目154

5.7.2 依靠同行专家154

5.7.3 利用已有文件154

5.7.4 双方充分沟通155

5.7.5 深入技术核心155

5.7.6 分析技术风险155

5.7.7 把握等级尺度156

5.7.8 提供决策支持156

第6章 技术成熟度评价实践157

6.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新千年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157

6.2 T-50教练机项目技术成熟度评价171

6.2.1 确定关键技术171

6.2.2 判定关键技术的成熟度等级172

6.2.3 评价结果及建议173

6.3 太阳帆-太阳能电推进技术成熟度评价178

6.3.1 确定关键部组件及其指标要求178

6.3.2 对各关键部组件进行成熟度评价179

6.3.3 评价结果及建议181

6.4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关键技术成熟度评价182

6.4.1 评价标准183

6.4.2 评价程序186

6.4.3 评价结论和成果188

附录 航天工程技术成熟度评价指南190

参考文献2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