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的符号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民族的符号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研究
  • 冉红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274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土家族-织锦缎-民间工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的符号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摘要1

Abstract1

绪论1

一 选题意义2

二 研究现状述评9

三 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25

四 研究方法和田野调查29

第一章 织锦源流35

第一节 织锦原始36

一 从结网到纺织36

二 丝的生产过程37

三 丝的审美(上):印染缘起39

四 丝的审美(下):锦绣开篇41

第二节 织锦流变42

一 织锦技术的发展轨迹43

二 织锦机具的演进45

三 织锦纹饰的历时性变化49

第三节 织锦名品53

一 主流锦中的“三大名锦”54

二 少数民族锦中的“四大名锦”58

三 武陵三锦62

第四节 土家织锦源流64

一 土家织锦历史源流64

二 土家织锦历史定位66

第二章 传统土家织锦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69

第一节 传统土家织锦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69

第二节 传统土家织锦产地的文化生态环境72

一 物质文化:服饰等习俗72

二 精神文化:乡规民约等习俗81

三 社会生活文化:婚俗等习俗84

第三节 传统土家织锦产地的典型解剖86

一 叶家寨86

二 捞车村90

第三章 传统土家织锦的历史记忆93

第一节 相关文献辑录93

一 与传统土家织锦有关的史料93

二 与传统土家织锦有关的诗词94

三 多版本的“西兰卡普”故事102

第二节 土家织锦生产状况110

一 历史上与生活紧密相连阶段111

二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濒失阶段117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复活阶段117

四 极“左”思潮盛行的厄运阶段118

五 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阶段118

六 21世纪织锦发展转型阶段120

第四章 传统土家织锦生产技艺122

第一节 土家织锦的生产工具123

一 织机:结构及各部件的功用123

二 整经机:结构及构件的功用128

第二节 土家织锦经纬线的制作129

第三节 土家织锦的生产方法131

一 传统木质腰机的工艺流程132

二 现代改造型大机的工艺流程143

第四节 土家织锦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145

一 通经断纬和反织法:站线、色纬等145

二 抠斜技术:对斜、上下斜等146

三 “打花”生产流程的工艺特点147

第五章 土家织锦纹样的文化解构149

第一节 土家织锦图案的收集149

一 传统图案151

二 现代图案156

三 土家织锦的品种特点157

第二节 “西兰卡普”纹样特征160

一 感物而造端 凭心而构象160

二 形散神不散 行于所当行163

三 通经而断纬 凌空而雕镂165

四 重写实多抽象 重传统见新意166

第三节 “西兰卡普”经典纹样的人类学分析169

一 蛇纹——生存希望的渴盼169

二 勾纹系列的文化解构171

三 “台台花”内涵的歧义173

四 “卐”古老装饰纹176

五 凤凰、牡丹、龙、土王印组合图案178

第四节 传统土家织锦文化内涵181

一 传统土家织锦的文化特征181

二 传统土家织锦的价值187

三 传统土家织锦的功能192

第六章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的传承调查197

第一节 原生态存留地土家织锦的传承调查197

一 原生态存留地实地调查:叶家寨和捞车村198

二 原生态存留地实地调查:土家织锦作坊介绍201

三 原生态存留地传承人访谈实录205

第二节 风景旅游地土家织锦的传承调查211

一 风景旅游地实地调查:土家织锦专卖店介绍211

二 风景旅游地传承人访谈实录218

第三节 品牌生产企业土家织锦的传承调查220

一 花垣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厂220

二 来凤“满妹”土家民间传统工艺品贸易有限公司221

三 来凤西兰卡普织锦厂222

四 恩施土家山寨土家织锦商贸有限公司223

第四节 土家织锦传承群体的类型分析224

一 专业的织锦艺人225

二 半工半农的织锦艺人227

三 自织自用的织锦艺人228

第七章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229

第一节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229

一 以家庭为单位的传承方式229

二 逐渐社会化的传承方式231

三 传统土家织锦的传承载体233

第二节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237

一 教育传承保护模式237

二 文化精英保护模式239

三 家居设计保护模式240

四 生产性保护模式242

五 数字化保护模式243

第三节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实践245

一 土家织锦传统图案的版权保护245

二 土家织锦数字签名生成方法247

三 土家织锦扫描与分割系统和CAD系统247

四 土家织锦CAD系统图案生成及效果图248

第八章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250

第一节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250

一 土家织锦获得新生,迎来新发展250

二 捞车河流域传统力量的存在253

三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发展既有推力又有拉力256

四 “非遗”名录加速了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的发展256

第二节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257

一 土家织锦传承主体的断代257

二 土家织锦产品还存在滞后因素258

三 继承与创新中传承主体与社会力量的整合不协调258

四 土家织锦遗产发展中存在需修正的思想观念259

第三节 土家织锦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策略260

一 市场发展:走文化产业化之路261

二 学理走向:重构文化生态保护268

余论276

附录1 调查问卷282

附录2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文化研究成果索引286

参考文献305

后记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