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侵权可赔损害类型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侵权可赔损害类型论
  • 朱晓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9299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816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832页
  • 主题词:侵权行为-赔偿-对比研究-中国、德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侵权可赔损害类型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编 总论:可赔损害的理论与规范基础9

第一章 损害的现实与规范类型9

第一节 概述9

第二节 类型化分析的理论前提11

一、类型的界定与分类12

二、类型化的方法与意义15

第三节 现实损害的主要类型21

一、因果关系标准22

二、主观状态标准27

三、损害对象表现形态标准33

第四节 现实损害到规范损害的理论基础40

一、概述40

二、逻辑起点41

三、基本过滤器45

四、主要学说理论60

五、评析70

第五节 规范损害的基本类型71

一、概述71

二、财产损害75

三、精神损害82

四、生理损害/存在性损害90

第六节 本章小结96

第二章 损害赔偿的正当性基础97

第一节 概述97

第二节 损害与赔偿的规范关系98

一、金钱赔偿方式的出现与确立98

二、金钱赔偿方式与规范损害的关系100

第三节 损害赔偿的正当性基础104

一、矫正正义理论105

二、功利主义理论119

三、评析143

第四节 中国传统法制中损害赔偿的正当性问题145

一、抑制损害赔偿制度发达的背景因素146

二、损害赔偿规则的表现形式与特点152

第五节 本章小结163

第三章 中国侵权可赔损害的规范基础165

第一节 概述165

第二节 初创的损害赔偿规则167

一、概述167

二、《大清民律草案》167

三、《民国民律草案》171

四、《中华民国民法》173

五、评析176

第三节 遭遇挫折的损害赔偿规则177

一、概述177

二、整体图景177

三、民法草案中的可赔损害178

四、评析181

第四节 发展中的损害赔偿规则182

一、概述182

二、《民法通则》与相关司法解释中的可赔损害规则183

三、《侵权责任法》中的可赔损害规则196

四、评析219

第五节 本章小结225

第二编 分论(一):财产权益侵害中的可赔损害类型229

第四章 财产权益侵害中的财产损害229

第一节 概述229

第二节 所有权233

一、概述233

二、权利剥夺234

三、扣押和使用非债务人之物241

四、对物之实体的侵害253

五、使用性侵害261

六、继发性损害271

七、其他所有权侵害形式281

八、评析286

第三节 所有权之外的其他财产权益287

一、概述287

二、绝对权性质的财产权益289

三、相对权性质的财产权益320

四、其他财产权益330

五、评析358

第四节 本章小结361

第五章 财产权益侵害中的精神损害363

第一节 概述363

第二节 德国364

一、理论分歧与实践立场364

二、具体规则的适用与限制368

三、评析377

第三节 中国378

一、立法实践的普遍态度378

二、司法实践的主要立场381

三、评析392

第四节 本章小结393

第六章 纯经济利益侵害中的损害395

第一节 概述395

第二节 德国396

一、概述396

二、作为参照的大的一般条款397

三、小的一般条款的紧张与缓和399

四、评析402

第三节 中国403

一、概述403

二、制定法规定的类型406

三、司法实践承认的类型418

四、问题与表现形式425

五、评析431

第四节 本章小结433

第三编 分论(二):人身权益侵害中的可赔损害类型437

第七章 物质性人格利益侵害中的损害437

第一节 概述437

第二节 财产损害438

一、概述438

二、《民法通则》中的规定与问题439

三、司法实践的法之续造443

四、评析458

第三节 精神损害459

一、概述459

二、可赔损害范围扩展至精神损害460

三、具体的损害赔偿规则471

四、评析473

第四节 本章小结505

第八章 非物质性人格利益侵害中的损害507

第一节 概述507

第二节 标表型人格要素508

一、姓名权508

二、肖像权517

第三节 自由型人格要素536

一、德国536

二、中国538

第四节 尊严型人格要素551

一、名誉权552

二、隐私权575

三、一般人格权600

第五节 本章小结635

第九章 身份权益侵害中的损害635

第一节 概述635

第二节 配偶权636

一、概述636

二、德国637

三、中国640

四、评析661

第三节 亲权662

一、概述662

二、德国663

三、中国664

四、评析666

第四节 社员权667

一、概述667

二、德国668

三、中国673

四、评析681

第五节 本章小结682

第十章 出生前死亡后人格利益侵害中的损害684

第一节 概述684

第二节 胎儿利益685

一、概述685

二、德国687

三、中国697

四、评析731

第三节 死者人格利益733

一、概述733

二、德国734

三、中国738

四、评析742

第四节 本章小结744

结论747

参考文献7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