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的一元论原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经济学的一元论原理
  • 邓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5004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经济学-一元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学的一元论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1.关于经济学的传统认识1

2.价值哲学3

3.科学的边界5

4.经济学的边界6

5.价值学与经济学9

6.经济学与管理学11

第二节 经济学的几个基本原理12

1.劳动的稀缺性原理12

2.效率原理14

3.机会成本原理16

4.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原理18

5.分配不均等原理19

6.经济增长原理21

第三节 经济现象的观察方法23

1.行为视角23

2.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24

3.价值结构视角25

4.统计观察方法27

5.模型方法29

第四节 应用案例30

1.经济学的两个“怪现象”30

2.人们有时候为什么会投币决策32

3.为什么“乱市”要用重典33

4.经济学为什么不能在实验室做实验35

第二章 一元论方法37

第一节 科学理论与科学模型37

1.信息的无穷性37

2.真理的唯一性40

3.科学研究的效率法则43

4.科学事实与科学假设46

5.科学模型的完备性49

第二节 一元二分模型52

1.一元二分模型的基本理念52

2.二元模型与一元二分模型53

3.一元二分模型的数学意义56

第三节 一元论模型的普适性59

1.哲学的一元论和二元论59

2.一元二分法的自然规律性61

3.经济学的一些尝试62

4.效用目标与利润目标的同一性关系65

第四节 科学理论的几个诠释67

1.科学研究与科学理论67

2.科学理论的系统属性69

3.决定论与概率论71

4.一元论与可知论73

第五节 应用案例74

1.因果关系为什么不能证明74

2.合成谬误与后此谬误76

3.为什么同一个问题经济学家会给出不同答案77

4.阴阳模型的不完备性79

5.曼昆的经济学原理80

第三章 价值现象的基本观察83

第一节 价值概念的基本认识83

1.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83

2.价值流量与价值存量84

3.个别价值与一般价值85

4.价值与价格86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87

1.使用价值二源论87

2.价值第一定律88

3.劳动的交换价值90

4.一般产品的市场价格92

5.价值决定与价值波动94

第三节 效用论95

1.效用的心理学基础95

2.效用论的基本意义和缺陷97

3.个别效用、一般效用与一价定律100

4.商品篮子与商品结构101

第四节 价值参照系104

1.价值参照物的选择104

2.个人机会成本与市场机会成本107

3.产品的机会成本与劳动的机会成本109

4.成本与机会成本111

5.机会成本与边际成本112

第五节 应用案例115

1.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115

2.边际效用递减论117

3.GDP统计的增加值方法118

4.马太效应119

5.成本价值论120

第四章 产权价值论122

第一节 生产关系与经济制度122

1.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122

2.劳动者的个人权利126

3.制度与生产关系127

4.劳动者的公共权利129

5.市场准入制度130

第二节 经济产权132

1.产权的法律意义和经济意义132

2.产权的形式134

3.产权的分配136

4.产权的交换138

5.资本的产权与劳动的产权141

6.公民权的经济意义142

第三节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关系143

1.公有与私有的同一性143

2.公有产权的代理制145

3.产权制度与市场价格的一般关系146

4.政府的产权148

5.国有企业的产权150

第四节 应用案例152

1.中国的房价问题——基于产权流量的观察152

2.小产权房的产权问题154

3.寻租现象155

4.谁的普陀山156

5.里昂惕夫悖论的产权论解释156

第五章 价值关系的市场观察159

第一节 市场行为的基本观察159

1.生产、流通与交换159

2.理性人、经济人与社会人161

3.经济行为的目标163

4.关于决策的两个基本原理165

第二节 市场性质的基本观察168

1.市场的定义168

2.市场的竞争性169

3.私人决策市场与公共决策市场172

4.有形产权市场与虚拟产权市场174

5.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174

第三节 生产者博弈176

1.博弈的效率原理176

2.生产者均衡180

3.劳动的分工182

4.协同现象183

5.一价定律185

第四节 关于市场模型的几个基本问题186

1.不可逆过程186

2.供求的相对性188

3.分工与技术的作用191

4.价值决定与价值波动192

5.一般均衡与动态均衡195

第五节 应用案例198

1.供求模型为什么不好用198

2.“丰收悖论”的产权分析模型200

3.拇指法则的理论基础201

4.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203

5.中国股市怎样才能成熟204

第六章 不同视角的价值观察207

第一节 价值结构207

1.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207

2.资本的报酬与劳动的报酬208

3.价值的分配结构210

第二节 价值的宏观观察213

1.总产出213

2.微观储蓄与宏观储蓄214

3.总消费与总投资215

4.政府购买217

第三节 价值流量的总体观察218

1.总收入与总产出的关系218

2.总信贷流量方程220

3.总利率223

4.急动导224

第四节 贸易的价值观察225

1.贸易的基本性质225

2.生产者之间的贸易227

3.贸易引力模型229

4.对外贸易依存度231

5.经济增长与贸易增长的关系233

6.生产者利润与国家利润235

第五节 应用案例236

1.凯恩斯投资乘数谬误236

2.总信贷方程的检验238

3.中国远洋巨亏的客观原因239

4.人民币升值为什么不能改变中美贸易不平衡240

第七章 资本的价值245

第一节 资本与财富245

1.资本的总量245

2.投资的计量247

3.资本的贡献与折旧249

第二节 资本的利息250

1.利息的性质250

2.宏观利息与微观利息252

3.价值第二定律254

4.价值第二定律的检验255

第三节 资本的现值256

1.资本现值的简易估算方法256

2.利息的流体动力学意义258

3.资本价值的危机260

第四节 资本价值的总体观察263

1.资本报酬与劳动报酬的关系263

2.分配制度对资本价值的影响265

3.资本报酬的分配机制267

第五节 应用案例268

1.中国房价的支出结构观察268

2.中国是投资拉动型经济吗271

3.资产泡沫解析273

4.金融危机是谁造成的?274

5.负利率现象276

第八章 货币的价值278

第一节 货币的基本属性278

1.关于货币的基本性质278

2.货币的发行281

3.货币的形式283

4.货币的产权284

5.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287

第二节 货币量与货币价值289

1.通货膨胀289

2.理想实验1291

3.一元论货币数量方程293

4.开放系统的货币数量模型296

5.短期通货膨胀297

6.货币量调控政策299

第三节 利率与货币价值302

1.凯恩斯-费雪矛盾302

2.理想实验2304

3.纸利率与物利率305

4.纸利率与货币的价值变动307

5.利率政策309

6.总利息的分配310

第四节 观察货币政策效果的其他考虑311

1.通货膨胀的观察视角311

2.货币量政策与利率政策的关系312

3.法定准备金政策313

4.开放系统的货币政策效果314

第五节 应用案例317

1.滞胀317

2.短命的通货膨胀补贴319

3.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为什么没有引发严重的通胀320

4.人民币汇率能不能立即市场化321

第九章 社会效率的调节325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325

1.公平的概念325

2.效率的意义327

3.公平与效率的同一性328

4.分配状况的变化规律330

第二节 市场的自组织332

1.自组织概念332

2.科斯定理补遗334

3.产权分配的博弈335

4.市场失灵337

5.市场无过错原理339

第三节 公共产权的运用341

1.政府的性质341

2.专家经济与市场效率343

3.经济政策的公共性和公平性345

4.微观政策效果的零和原理348

5.政策的稳定性与市场效率350

第四节 财政政策352

1.税收的一般意义352

2.政府税收与政府债券的同一性353

3.单一税制的启示354

4.利率政策的产权意义356

5.“流动性陷阱”与全球政策日本化358

第五节 应用案例360

1.中国的开发区为什么比较成功360

2.为什么要求公务员的收入和财产应当公开361

3.房产税的影响预期362

4.中国台湾的公民消费券与美国对银行的救助364

5.改革开放改什么366

第十章 一元论原理的补充诠释368

1.哲学与科学的一元性368

2.总体的一元论与个体的一元论370

3.物质与精神的关系372

4.模型中的参照系373

5.托勒密体系与牛顿体系的哲学距离377

6.经济产权概念的学科地位379

7.热寂说的合成谬误380

8.暗物质的刘绍光解383

9.洛伦兹-爱因斯坦风车384

10.我们的未来——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3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