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 第2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 第2版
  • 高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7424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2

一、问题的限定2

二、为什么研究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3

第二节 研究背景8

一、自然环境8

二、政策背景10

三、社会背景12

四、法律背景14

第三节 文献回顾: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理论探索16

一、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形式的法律解读17

二、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20

三、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改革的宏观思路22

四、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重构方案29

五、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理论探索之总体评价31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框架33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33

二、研究方法34

三、本书的基本框架36

第五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37

一、研究目标37

二、研究意义38

第一章 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启示43

第一节 新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之历史回顾43

一、农民私人土地所有权时期(1949~1956年)43

二、高级社集体土地所有权时期(1956~1958年)46

三、人民公社集体土地所有权时期(1958~1982年)47

四、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时期(1982年至今)49

第二节 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变迁之成因分析51

一、主体制度的建构以完成政治任务为中心51

二、主体制度的发展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目标54

三、主体制度的规范理念以苏联法为指导56

第三节 变迁中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制度属性59

一、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形式的团体性60

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性质的公法化63

三、国家严重侵蚀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之利益66

四、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清72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75

一、结论75

二、启示75

第二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规范性文本解读80

第一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界定阐释80

一、宪法文本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界定81

二、法律文本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界定81

三、行政性法律文本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界定86

四、国家政策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界定87

第二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之现实困境88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主体的法律概念内涵模糊89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缺位92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利益虚化95

第三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制度缺失根源97

一、主体制度建构历史理性的缺乏97

二、物权法理论研究指导观念的偏差100

三、农民负担急需减轻的政治压力104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106

一、结论106

二、启示108

第三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社会实证分析113

第一节 调查方式和数据来源的说明113

一、调查方式的说明113

二、样本数据的分布说明114

第二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之运行状况分析115

一、受访农户承包地所有权之主体分析115

二、农户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认知状况117

三、农户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未来归属状况之期盼125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128

第四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价值目标与功能定位131

第一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价值目标和功能定位之关系考察131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之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131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之功能的基本内涵133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价值目标与功能定位之关系134

第二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价值目标136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价值目标之选择136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价值目标Ⅰ:平等138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价值目标Ⅱ:自由141

四、平等、自由与农民的人权实现143

第三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功能定位146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政治功能146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经济功能149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社会功能151

第四节 本章小结154

第五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改革的宏观思路155

第一节 搁置集体土地所有权思路之考察155

一、物权理论的两种思维模式之分析156

二、搁置集体土地所有权思路之可接受性考察158

三、搁置集体土地所有权思路之可行性考察163

第二节 改造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思路之考察169

一、实行农民私人土地所有权的可接受性考察169

二、实行集体土地国有化的可接受性与可行性考察175

三、实行农村土地的混合所有权之考察178

四、实行农村土地复合所有制之考察180

五、改造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考察181

第三节 本章小结184

第六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之民法构造186

第一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形式之选择186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形式之选择的基本思路186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形式的非法人团体制改造之思考188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形式的法人制改造之思考194

第二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法人形式的选择200

一、农民集体改造为股份合作社法人的依据201

二、农民集体改造为股份合作社法人的优势203

三、农民集体改造为股份合作社法人的方略207

第三节 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法人之民法构造211

一、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法人之章程211

二、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法人之意思机关(权力机关):社员大会213

三、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法人之执行机关(代表机关):理事会222

第四节 农民集体与国家、农民之间的关系227

一、农民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分析227

二、农民集体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分析229

第五节 本章小结230

第七章 农民集体之股份合作社改造对相关制度的影响233

第一节 农民集体之股份合作社改造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影响233

一、所有权的限制与所有权的权能不全234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不全的具体表现235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不全的根源237

四、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制度下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之行使分析238

第二节 农民集体之股份合作社改造对土地征收制度适用的影响240

一、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241

二、农民集体的股份合作社改造对土地征收制度之适用难题的破解243

第三节 农民集体之股份合作社改造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影响248

一、承包地调整抑或不调整:现实与理想的冲突248

二、现实与理想之冲突的根源:农民双重角色的矛盾252

三、农民集体之股份合作社改造对承包地调整的影响255

第四节 农民集体之股份合作社改造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之影响256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现状257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263

三、农民集体之股份合作社改造与妇女土地权益保护264

第五节 本章小结266

结束语268

参考文献270

致谢(代后记)281

第二版补记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