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分子免疫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动物分子免疫学
  • 郑世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0184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动物学-分子免疫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动物分子免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免疫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1

二、免疫学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历程4

三、分子免疫学时代的到来5

四、分子免疫学迅速发展7

五、动物分子免疫学的特点及其应用7

思考题8

参考文献9

阅读心得10

第二章 免疫系统11

第一节 免疫器官11

第二节 免疫细胞14

一、淋巴细胞15

二、髓类细胞19

第三节 免疫分子21

思考题21

参考文献21

阅读心得23

第三章 天然免疫24

第一节 天然免疫分子25

一、抗菌肽的种类和作用26

二、溶菌酶27

第二节 天然免疫细胞28

一、吞噬细胞28

二、非吞噬性先天性免疫细胞29

第三节 天然免疫细胞识别和清除病原的作用机制29

一、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概念29

二、模式识别受体的种类和结构30

三、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种类32

四、吞噬细胞识别病原产生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32

五、NF-kB信号传递途径39

六、模式识别受体的表达和调控41

第四节 模式识别分子的应用42

思考题42

参考文献43

阅读心得44

第四章 T细胞发育、成熟与活化45

第一节 胸腺45

一、胸腺基本结构与胸腺细胞45

二、胸腺是T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45

第二节 T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开拓性试验发现47

第三节 T细胞受体51

一、T细胞受体的发现51

二、TCR复合分子的结构与功能53

第四节 影响T细胞发育的重要分子55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和抗原在胸腺细胞发育与成熟中的作用55

二、转录调控因子在胸腺细胞发育与成熟中的作用57

第五节 Th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57

一、TCR-CD3复合分子识别抗原和信号转导机制57

二、调控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59

三、超抗原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60

思考题60

参考文献61

阅读心得63

第五章 B细胞发育、成熟与活化64

第一节 B细胞发育与成熟64

第二节 B细胞克隆与B细胞受体的基本结构65

第三节 B细胞受体与Ig形成的分子机制67

一、Ig可变区DNA重排68

二、轻链和重链组合69

三、体细胞超突变69

四、恒定区基因变化与抗体型别转换70

五、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组装和分泌70

第四节 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过程71

一、B细胞活化与抗原类型72

二、B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72

三、共刺激分子在B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75

四、细胞因子对B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77

五、B细胞的分化与抗体的亲和力成熟78

六、半抗原与载体效应79

第五节 B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开拓性试验发现79

思考题80

参考文献80

阅读心得82

第六章 抗原与抗体83

第一节 抗原83

一、抗原的基本特性83

二、抗原表位83

三、半抗原与完全抗原84

四、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85

第二节 抗体89

一、抗体的基本结构89

二、免疫球蛋白的种类89

三、抗体的可变区和多样性91

四、抗体分子不同区域的作用93

五、抗体的水解片段93

六、抗体的功能94

七、动物抗体演化94

八、单克隆抗体96

九、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97

十、抗体的临床应用98

第三节 抗原-抗体相互作用99

一、琼脂凝胶扩散试验99

二、红细胞凝集试验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101

三、间接血凝试验102

四、凝集抑制试验103

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04

六、荧光抗体检测105

七、放射性免疫检测技术105

八、免疫聚合酶链式反应106

九、酶联免疫斑点试验107

十、流式细胞术107

十一、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基因表达108

思考题110

参考文献111

阅读心得112

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与抗原递呈113

第一节 MHC的组成和遗传特点113

一、MHC的发现113

二、MHC的组成113

三、MHC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114

四、HLA遗传特点115

第二节 MHC分布与表达调控117

一、MHC-Ⅰ类分子的结构与分布117

二、MHC-Ⅱ类分子的结构与分布118

三、MHC-Ⅰ、MHC-Ⅱ类分子的基因排列118

四、MHC分子表达调控119

第三节 MHC在医学上的意义120

一、MHC与疾病之间的关系120

二、MHC与肿瘤的关系123

三、MHC与器官移植123

第四节 抗原加工与递呈124

一、内源性抗原递呈124

二、外源性抗原递呈124

三、交叉抗原递呈125

四、CD1分子与脂类抗原递呈125

五、抗原递呈细胞分类126

第五节 MHC与进化127

第六节 MHC与抗原递呈重要试验发现127

一、组织器官移植排斥试验127

二、小鼠B品系通过遗传选育获得A品系遗传背景但保留H-2k/k纯系特点试验128

三、试验发现T细胞活化需要抗原加工和递呈128

四、试验发现抗原加工与递呈有两个途径129

思考题130

参考文献130

阅读心得132

第八章 适应性免疫与免疫防治133

第一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133

一、体液免疫133

二、细胞免疫134

第二节 病原感染与群体免疫力136

一、感染的概念136

二、感染与后果136

三、免疫力与疾病间的关系136

第三节 疫苗与免疫防控138

一、免疫类型138

二、疫苗种类139

三、多价苗和联苗139

四、免疫途径139

五、免疫程序140

六、免疫效果监测140

七、免疫失败的因素140

八、免疫剂量与免疫效果的关系141

第四节 免疫佐剂与免疫增强剂144

一、免疫佐剂144

二、免疫增强剂144

思考题145

参考文献145

阅读心得146

第九章 免疫调控147

第一节 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147

第二节 调节性T细胞148

一、调节性T细胞概述148

二、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式151

三、调节性T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154

第三节 调节性T细胞与疾病的关系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156

一、调节性T细胞与疾病的关系156

二、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157

思考题157

参考文献157

阅读心得159

第十章 细胞因子160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特性160

一、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160

二、细胞因子的活性作用161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研究历史与涵盖范围162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与功能163

一、IL-10及相关细胞因子163

二、IL-12及相关细胞因子164

三、IL-17及相关细胞因子166

四、干扰素及相关细胞因子168

五、肿瘤坏死因子超级家族及相应的细胞受体170

六、肿瘤生长因子及相应的细胞受体174

思考题176

参考文献176

阅读心得178

第十一章 补体系统179

第一节 补体的研究历史179

第二节 补体的生物学特性179

一、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概述179

二、补体成分的产生和命名180

三、补体活化途径181

四、补体系统活化后的生物学效应183

五、补体系统的调控185

六、补体的免疫调节作用186

七、补体与疾病186

思考题187

参考文献187

阅读心得189

第十二章 超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190

第一节 超敏反应类型与作用机制190

一、Ⅰ型超敏反应191

二、Ⅱ型超敏反应194

三、Ⅲ型超敏反应196

四、Ⅳ型超敏反应197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198

一、自身免疫病的主要类型199

二、自身免疫病的原因与机制201

三、自身免疫病的治疗202

思考题203

参考文献203

阅读心得205

第十三章 黏膜免疫与免疫耐受206

第一节 肠道黏膜组织与黏膜免疫206

一、肠道共生菌对黏膜免疫有重要作用206

二、肠上皮细胞分化206

三、肠黏膜免疫208

第二节 免疫耐受的机制210

一、特异性淋巴细胞被清除211

二、不应答211

三、调节性T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211

第三节 黏膜免疫与免疫耐受平衡212

一、黏膜的抗感染免疫212

二、口服抗原免疫耐受213

思考题215

参考文献215

阅读心得217

第十四章 免疫抑制与免疫逃逸218

第一节 病原抑制免疫应答的主要方式218

一、破坏免疫细胞219

二、抑制抗原递呈219

三、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219

四、抑制免疫信号转导219

五、编码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220

六、藏匿于宿主细胞或炎性反应灶规避吞噬220

第二节 肿瘤细胞免疫逃逸220

一、病毒持续性感染引起肿瘤220

二、通过共刺激分子抑制细胞免疫应答221

三、抑制干扰素221

四、产生免疫抑制细胞因子221

五、趋化因子与免疫逃逸221

第三节 病毒持续感染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比较222

思考题223

参考文献223

阅读心得226

附录一 参与免疫信号转导的蛋白分子名词中英文对照及相应的功能227

附录二 CD抗原232

附录三 猪病免疫防治基本理论概述256

附录四 影响猪群免疫力的因素259

附录五 猪场主要疫病免疫学诊断与监测技术261

附录六 猪常见传染病免疫程序273

附录七 猪病免疫防控推荐方案275

索引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