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 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910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039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社会学-著作-简介-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导论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术史 李培林 渠敬东第一部分 唯物史观社会学2
一 唯物史观社会学的形成3
二 唯物史观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史研究6
三 唯物史观社会学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研究9
第二部分 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运动15
一 社会调查运动16
二 乡村建设运动与“村治派”20
三 乡村建设运动与“定县主义派”22
四 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批评和“都市救济派”24
第三部分 社会学的“中国学派”28
一 社会学“中国学派”的形成28
二 文化人类学调查30
三 社会人类学的社区研究36
第四部分 中国社会学的“学院派”44
一 社会学的“文化综合学派”45
二 社会学的“人口学派”49
三 学院派的农村社会学研究54
四 学院派的优生学研究57
第五部分 社会史研究60
一 社会史论战及古代社会史研究62
二 社会学视角的社会史研究68
三 经济和政治史研究76
简短结语82
参考文献82
第一编 唯物史观社会学李大钊与唯物史观社会学89
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93
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96
瞿秋白与唯物史观社会学102
社会学之对象及其与其他科学的关系107
李达与《社会学大纲》118
关于阶级的错误观点之辩证122
王亚南与官僚政治研究125
官僚政治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129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138
陈翰笙与经济社会调查152
中国的农村研究159
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162
薛暮桥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173
中国农村中的租佃关系179
知识分子的乡村改良运动185
冯和法与农村经济社会研究192
中国社会组织与农村社会196
马寅初与新人口论202
新人口论206
第二编 乡村建设和社会调查运动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223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232
回忆我从事的乡村建设运动250
陶孟和与中国社会调查259
北平生活费之分析266
贫穷的原因273
晏阳初与平民教育290
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293
李景汉和定县调查304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序309
吴景超与都市救济农村理论314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导言319
李树青和他的《蜕变中的中国社会》328
蜕变中的中国社会332
陈序经和他的《中国文化的出路》340
全盘西化的理由349
第三编 社会学的“中国学派”吴文藻与社会学的“中国化”365
《派克社会学论文集》导言369
费孝通的社会学道路377
中国的土地问题395
从《江村经济》到《禄村农田》398
社区分析的方法402
差序格局407
林耀华和他的《金翼》413
把种子埋入土里419
杨懋春与乡村研究426
村庄的明天429
农村中的初级和次级社会关系444
杨庆堃与中国社会中的宗教453
中国社会中的分散性和制度性宗教456
许娘光与心理人类学研究463
《祖荫下》序论467
中国的血缘,个性,及社会变迁474
张之毅与乡村工业研究487
易村手工业调查的经过和方法491
土纸作坊的组织497
田汝康与边民研究508
《芒市边民的摆》导言511
宗教和巫术516
内地女工521
史国衡与中国早期企业调查530
《昆厂劳工》导言532
昆厂的工人来源536
赵承信与社区调查545
社会调查与社区研究551
下册第四编 中国社会学的“学院派”孙本文与社会学原理575
社会学上的基本概念581
社会建设与社会指导596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目的598
吴泽霖和他的《社会约制》605
社会约制中的理喻609
许仕廉和他的《人口论纲要》611
中国人口问题615
陈达与中国劳工和人口研究625
生存竞争与成绩竞争630
《中国劳工问题》结论637
《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引言644
社会变迁的原素652
言心哲与乡村人口和社会事业研究674
中国乡村人口之分析678
柯象峰与贫困研究685
贫穷与生活程度687
中国贫穷人口之估计695
严景耀与犯罪问题研究700
《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导论和结论704
杨开道与乡村社会研究和实践718
中国农村组织概论725
潘光旦与优生学743
关于祖宗父母者750
中国伶人的阶级分布757
杨堃与民族学、神话学研究769
民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773
现代各国社会学之派别与趋势781
中国社会学发展史大纲797
第五编 社会史研究郭沫若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807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和后记812
社会发展之一般816
吕振羽与史前中国社会研究821
《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外一种)》绪论827
陶希圣与中国封建社会史研究832
中国的封建制度及其分解839
李玄伯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850
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序854
蒙思明与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860
魏晋南北朝的世族862
元代的阶级划分864
李济及其考古人类学研究867
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难题所在870
李安宅与礼仪研究874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绪论876
瞿同祖与中国法律和社会882
中国封建社会史研究887
父权891
雷海宗与中国文化研究910
人口与治乱913
林同济的文化形态史观918
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922
谢国桢与党社运动研究927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引论929
罗香林与客家研究938
客家问题的发端943
傅振伦与中国方志学研究952
方志在学术上之位置:方志之价值955
陈东原与中国妇女生活史研究959
宋代的妇女生活:宋儒对于妇女的观念961
全汉升与中国行会制度研究968
中国行会的起源970
傅衣凌和他的《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976
永安农村赔田约的研究980
严中平和他的《中国棉业之发展》993
近百年中国经济大势997
严耕望与地方行政史研究1004
郡县制度渊源论略1011
萧公权与宪政理论1016
中国政治思想之特点1019
张友渔与宪政研究1022
宪政运动的发展阶段1025
蔡元培与伦理学史研究1032
中国伦理学史的发轫1034
编后记1037
热门推荐
- 1689906.html
- 3884877.html
- 238522.html
- 3480359.html
- 144749.html
- 150790.html
- 1069639.html
- 686790.html
- 1910499.html
- 21423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0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1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3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5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6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3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0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