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工程学引论 新世纪造车和用车之道【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柳献初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4051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汽车工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工程学引论 新世纪造车和用车之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子——大哉汽车1
第一章 改变世界的机器3
1.1 远古之梦3
1.2 “无马马车”时代的来临5
1.3 改变世界的机器9
1.3.1 时空“魔方”9
1.3.2 “打开的潘多拉魔盒”14
1.4 毁誉纷纭任评说17
第二章 汽车工程学释义21
2.1 人类合作的巨著21
2.2 创建一门关于汽车的集大成学科24
2.2.1 技术万能吗24
2.2.2 汽车可持续发展研究模型26
2.2.3 时代呼唤汽车工程学诞生27
2.3 汽车工程学释义28
2.3.1 “工程”新义28
2.3.2 科学—工程二元论30
2.3.3 “工业”与“产业”辨义32
2.3.4 汽车工程学释义33
2.3.5 物理·人理·事理·哲理33
2.4 汽车工程学的研究对象34
2.4.1 人类系统34
2.4.2 汽车系统34
2.4.3 支持系统35
2.4.4 社会系统35
2.4.5 自然系统35
2.5 汽车工程学的理论构架36
2.6 从汽车工程到汽车工程学38
第三章 汽车工程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3.1 从还原论到复杂性科学42
3.1.1 还原论的困惑42
3.1.2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43
3.2 汽车工程学的方法论45
3.3 汽车工程学的研究方法48
3.3.1 融贯的综合研究48
3.3.2 案例研究50
3.3.3 历史研究51
3.3.4 作品评析57
3.3.5 大统计59
3.3.6 从定性到定量的螺旋式上升60
第四章 汽车科技论62
4.1 现代科学技术的大融合62
4.2 汽车文明的3个发展时期和汽车的3种技术形态63
4.2.1 初级发展期的汽车技术63
4.2.2 现代发展期的汽车技术66
4.2.3 后现代发展期的汽车技术和后汽车69
4.3 汽车安全工程74
4.3.1 道路交通事故的界定74
4.3.2 道路交通伤害——全球严峻的公共安全挑战75
4.3.3 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78
4.3.4 人与汽车安全86
4.3.5 汽车的安全性能101
4.3.6 公路安全护栏116
4.3.7 道路交通伤害的救治与康复118
4.3.8 机动车阻挡装置119
4.4 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和控制污染的技术120
4.4.1 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120
4.4.2 汽车的排放控制技术127
4.4.3 汽车的噪声控制技术148
4.5 汽车节能技术和汽车新能源151
4.5.1 充分认识汽车节能和开发汽车新能源的重大意义152
4.5.2 汽车节能技术154
4.5.3 汽车新能源156
4.5.4 多元能源:汽车迎接后化石能源时代的到来187
4.5.5 节约:必须开发的第二能源197
4.6 汽车新材料199
4.6.1 高强度新材料200
4.6.2 轻质新材料201
4.6.3 材料改性203
4.6.4 智能材料205
4.6.5 新材辈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06
4.7 汽车智能化206
4.7.1 汽车的智能控制和服务功能206
4.7.2 汽车的集成控制210
4.8 汽车再制造工程211
4.8.1 再制造工程的定义、迅速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前景211
4.8.2 中国不能没有汽车再制造工程214
4.8.3 再制造工程的内涵215
4.8.4 再制造的比较特色217
4.8.5 建立社会化的再制造工程体系218
第五章 汽车伦理论222
5.1 不该遗忘的伦理域222
5.2 科学技术与道德互动226
5.3 道德:公共管理的思想依托227
5.4 发展:汽车伦理研究的主旨228
5.5 汽车伦理研究的目的和理论构架228
5.6 人道主义:汽车伦理原则之首230
5.6.1 人道主义的渊源和现代思潮230
5.6.2 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231
5.7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235
5.7.1 人类与自然:从同一走向对抗再回归同一236
5.7.2 人类中心论与生态中心论237
5.7.3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与汽车伦理的奠基石238
5.8 汽车伦理的代际关怀241
5.9 汽车商业伦理243
5.10 汽车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245
5.11 期待中国汽车伦理研究发端248
第六章 汽车公共管理论251
6.1 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251
6.2 汽车的公共管理253
6.3 汽车公共管理的分期258
6.4 汽车公共管理任重而道远260
6.5 汽车公共管理的研究主题261
6.6 各国汽车公共管理规则面面观271
6.6.1 欧洲的汽车公共管理规则272
6.6.2 美国的汽车公共管理规则280
6.6.3 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287
6.6.4 汽车技术法规的全球化趋势287
6.7 中国的汽车公共管理289
6.7.1 中国汽车公共管理的历史回顾289
6.7.2 中国的法律体系294
6.7.3 中国的汽车公共标准体系300
6.8 中国汽车公共管理的典型案例:运货车治限治超大博弈314
6.8.1 超载:社会难承之重314
6.8.2 大博弈:运货车治限治超315
6.8.3 超限超载探源321
6.8.4 治限治超教给我们什么323
第七章 探索发展中的大国发展汽车产业之路7.1 救亡图存,奋起抗争326
7.1.1 中国自造汽车的发端327
7.1.2 开发代用燃料汽车和代用燃料的努力329
7.2 抗战胜利后建立民族汽车工业的努力330
7.3 突破樊篱:发展时期的中国汽车产业330
7.3.1 发展时期的中国汽车产业330
7.3.2 突破体制的樊篱333
7.3.3 突破技术差距的樊篱338
7.3.4 突破自主开发无可作为论的樊篱——汽车自主开发之争345
7.4 中国的汽车知识启蒙和学术成果349
7.5 敢问路在何方350
7.5.1 中国汽车产业为什么必须走自主开发之路351
7.5.2 政府应该依据什么原则扶持自主开发355
7.5.3 中外合资·引进技术·自主开发357
7.5.4 后化石燃料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机遇与挑战358
7.5.5 中国汽车产业崛起之路在于“另类思维”361
7.5.6 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突破口很可能是集成创新364
7.5.7 中国汽车产业,鼓起你的信心来365
参考文献369
附录369
附录1 伤残调整寿命年和潜在寿命损失年369
附录2 2004年全球疾病负担370
附录3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工程师伦理章程370
附录4 人类陆地交通机动化进程(公元前3000—2009.10)370
附录5 本书出现的英文缩略词375
热门推荐
- 2070751.html
- 363634.html
- 2705657.html
- 1273575.html
- 1900261.html
- 2740253.html
- 3210218.html
- 1534666.html
- 3677961.html
- 1410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9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9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7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1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1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8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8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6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