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工常用公式速查手册【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电工常用公式速查手册
  • 孙余凯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1232898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电工-公式-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工常用公式速查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工学常用基本计算公式1

1.1 电工常数基本计算公式1

1.1.1 常见介质的介电系数计算公式1

1.1.2 常见介质的磁导系数计算公式2

1.1.3 导体的霍尔系数计算公式3

1.1.4 电子伏特计算公式4

1.2 电工学基本定律计算公式4

1.2.1 欧姆定律计算公式4

1.2.2 全电路欧姆定律计算公式5

1.2.3 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公式5

1.3 电阻类计算公式8

1.3.1 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及材料性质间的计算公式8

1.3.2 电阻与温度计算公式8

1.3.3 电导和电导率的计算公式9

1.4 阻抗计算公式9

1.4.1 阻抗的串联连接方式计算公式9

1.4.2 阻抗的并联连接方式计算公式9

1.4.3 阻抗的三角形连接方式变换成星形连接计算公式9

1.4.4 阻抗的星形连接方式变换成三角形连接计算公式10

1.5 电感类计算公式11

1.5.1 自感电动势计算公式11

1.5.2 电感串联总电感量计算公式11

1.5.3 电感并联总电感量计算公式11

1.5.4 有互感的电感串联总电感量计算方法12

1.5.5 有互感的电感并联总电感量计算方法13

1.5.6 线圈与导线电感的计算公式13

1.5.7 线圈自感的计算公式18

1.6 电容常用计算公式20

1.6.1 电容电量的计算公式21

1.6.2 电容电场强度计算公式21

1.6.3 平板电容器的电容量计算公式22

1.6.4 两平行导线段的电容量计算公式22

1.6.5 圆管形电容的电容量计算公式23

1.6.6 圆柱形电容或单芯电缆电容的电容量计算公式23

1.6.7 卷绕型电容器的电容量计算公式24

1.6.8 同轴圆柱电容器串联时的电容量计算公式24

1.6.9 同轴圆柱电容器并联时的电容量计算公式25

1.6.10 球形电容器电容量计算公式25

1.6.11 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时的电容量计算公式26

1.6.12 平行板电容器并联时的电容量计算公式26

1.7 半导体的电导率计算公式27

1.7.1 本征半导体的电导率计算公式27

1.7.2 P型与N型半导体的电导率计算公式27

1.8 电池计算公式28

1.8.1 电池串联计算公式28

1.8.2 电池的并联计算公式28

1.9 简单交流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9

1.9.1 交流电路周期计算公式29

1.9.2 交流电路频率计算公式30

1.9.3 交流电路角频率计算公式30

1.9.4 正弦交流电电流瞬时值计算公式30

1.9.5 正弦交流电电压瞬时值计算公式30

1.9.6 正弦交流电电动势瞬时值计算公式31

1.9.7 正弦交流电电流最大值计算公式31

1.9.8 正弦交流电电压最大值计算公式31

1.9.9 正弦交流电电动势最大值计算公式31

1.9.10 正弦交流电流有效值计算公式32

1.9.11 正弦交流电压有效值计算公式32

1.9.12 正弦交流电动势有效值计算公式32

1.9.13 正弦交流电阻抗计算公式32

1.9.14 交流电感抗计算公式33

1.9.15 交流电容抗计算公式33

1.9.16 电阻与电感并联的阻抗计算公式33

1.9.17 电阻与电容并联的阻抗计算公式33

1.9.18 电阻与电感串联的阻抗计算公式34

1.9.19 电阻与电容串联的阻抗计算公式34

1.9.20 电阻、电感、电容三者并联的阻抗计算公式34

1.9.21 电阻、电感、电容三者串联的阻抗计算公式35

1.9.22 交流电路相电压计算公式35

1.9.23 交流电路相电流计算公式36

1.9.24 交流电路线电压计算公式36

1.9.25 交流电路线电流计算公式37

1.10 交流电路功率的计算公式37

1.10.1 交流电路功率因数计算公式37

1.10.2 交流电路视在功率计算公式37

1.10.3 交流电路无功功率计算公式38

1.10.4 交流电路有功功率计算公式38

1.10.5 功率三角形功率的计算公式39

1.11 复杂电路常用计算公式39

1.11.1 支路电流计算方法与公式39

1.11.2 回路电流计算方法与公式41

1.11.3 节点电压计算方法与公式44

1.11.4 戴维南定理计算方法与公式46

1.11.5 叠加原理计算方法与公式49

1.12 电场与磁场常用计算公式51

1.12.1 静电场的库仑定律计算公式51

1.12.2 静电场的强度计算公式52

1.12.3 点电荷的场强计算公式52

1.12.4 半径为a的导体球的场强计算公式52

1.12.5 无限大导电板外的电场计算公式53

1.12.6 两块无限大平行导电板的电场计算公式53

1.12.7 无限长导线的电场计算公式53

1.12.8 无限长同轴线的电场计算公式54

1.12.9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计算公式54

1.12.10 磁路及其欧姆定律计算公式55

1.12.11 电磁力计算公式56

1.12.12 磁感应电动势计算公式56

1.12.13 自感与互感计算公式57

1.12.14 磁滞损失、涡流损失、电介质损耗计算公式58

第2章 变配电系统常用计算公式61

2.1 变配电交流线路电压损失率计算公式61

2.1.1 变配电交流线路电压损失率的计算公式61

2.1.2 变配电交流线路电压合格率的计算公式62

2.1.3 变配电交流线路电压波动幅度的计算公式62

2.1.4 变配电交流线路电力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公式67

2.2 变配电系统电力线路功率损耗方面的计算公式74

2.2.1 变配电系统电力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公式74

2.2.2 变配电系统电力线路的无功功率损耗公式74

2.2.3 电力线路电能损耗的计算公式75

2.2.4 电力线路线损率的计算公式75

2.3 变配电系统负荷方面计算公式75

2.3.1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计算公式76

2.3.2 用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计算工厂年电能需要量计算公式76

2.3.3 用年平均负荷计算工厂年电能需要量计算公式76

2.3.4 日平均负荷的计算公式77

2.3.5 用单位产品耗电量确定工厂年电能需要量计算公式77

2.3.6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计算公式78

2.3.7 负荷率的计算公式78

2.4 民用住宅电气负荷计算公式79

2.4.1 用单位建筑面积法计算民用住宅电气负荷计算公式79

2.4.2 采用用户基准法计算民用住宅电气负荷计算公式79

2.5 变配电系统计算与安装容量计算公式80

2.5.1 变配电系统计算容量计算公式80

2.5.2 用需要系数确定计算容量的计算公式81

2.5.3 变配电系统安装容量的计算公式81

2.6 节约电量方面常用计算公式93

2.6.1 用电单耗同期对比法计算公式93

2.6.2 用电定额对比法计算公式93

2.6.3 单项措施节电效果计算公式93

2.6.4 劳动生产率提高时计算公式93

2.6.5 用电设备容量减少时计算公式93

2.6.6 同期产值单位耗电计算公式93

2.7 变配电系统电杆方面计算公式94

2.7.1 针式绝缘子电杆长度的计算方法94

2.7.2 悬式绝缘子电杆长度的计算方法94

2.7.3 耐张杆杆长的计算方法95

2.8 选择变配电站电气设备时的计算公式95

2.8.1 额定电压选择计算公式95

2.8.2 额定电流选择计算公式95

2.8.3 电气设备动力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检验计算公式97

2.8.4 变配电系统用电设备的利用率计算公式99

第3章 电力变压器常用计算公式100

3.1 变压器基本计算公式100

3.1.1 单相变压器容量S的计算公式100

3.1.2 三相变压器的容量S计算公式100

3.1.3 电力变压器的容量选择计算公式100

3.1.4 变压器电压比计算公式101

3.1.5 变压器变流计算公式102

3.1.6 变压器阻抗变换计算公式102

3.1.7 变压器的利用率计算公式102

3.1.8 变压器利用率百分数计算公式102

3.1.9 变压器相、线电流和相、线电压的计算公式103

3.1.10 变压器效率计算公式104

3.1.11 变压器绕组匝数比计算公式106

3.1.12 变压器等效电阻计算公式106

3.1.13 变压器等效漏电抗计算公式107

3.1.14 变压器电压变动率计算公式107

3.2 变压器绕组电动势与额定电流计算公式108

3.2.1 变压器的空载运行自感电动势有效值计算公式108

3.2.2 变压器的额定电流I1N和I2N计算公式109

3.3 采用单相电源测量Y/△变压器变压比的方法与计算公式110

3.3.1 Y/△变压器变压比测量计算方法110

3.3.2 测量与计算Y/△变压器变压比应注意的问题111

3.4 配电变压器短路与保护计算公式112

3.4.1 配电变压器短路电压计算公式112

3.4.2 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公式112

3.5 变压器铁心每伏匝数确定计算方法114

3.5.1 测电压计算法确认变压器铁心每伏匝数115

3.5.2 调电流测压计算法确认变压器铁心每伏匝数115

3.6 常用电力变压器设计计算公式116

3.6.1 电源变压器铁心截面积与功率计算公式116

3.6.2 电源变压器绕组计算公式117

3.6.3 电源变压器设计计算举例118

3.6.4 变压器电压改变后的计算公式119

3.7 单相小型电源变压器的简单设计计算公式120

3.7.1 单相小型电源变压器简单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120

3.7.2 单相小型电源变压器的简单设计计算实例121

第4章 电气照明系统常用计算公式123

4.1 照明系统基础知识常用计算公式123

4.1.1 照明系统发光强度计算公式123

4.1.2 照明系统照度计算公式123

4.1.3 照明系统照明亮度计算公式124

4.1.4 照明系统照明光效计算公式125

4.2 电气照明线路的设计与计算公式126

4.2.1 支线、干线的计算公式126

4.2.2 照明配电线路负荷计算公式126

4.2.3 照明配电线路光源容量与线路电流计算公式127

4.2.4 用单位建筑面积法估算照明设备的容量计算公式129

4.3 常用照明灯具布置及效率计算公式130

4.3.1 均匀照明的灯具布置方式计算公式130

4.3.2 灯具两侧布置方式平均照度计算公式132

4.3.3 灯具效率η计算公式132

4.4 照明设备常用计算公式133

4.4.1 镇流器设计时的计算方法133

4.4.2 镇流器设计计算举例136

4.4.3 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灯市电直接供电计算公式137

第5章 电动机常用计算公式141

5.1 交流电动机常用计算公式141

5.1.1 电动机的效率计算公式141

5.1.2 电动机额定转矩计算公式141

5.1.3 三相绕线型感应式电动机转矩计算公式143

5.1.4 三相绕线型感应式电动机调速计算公式143

5.1.5 三相绕线型感应式电动机二次功率因数计算公式143

5.1.6 三相绕线型感应式电动机二次电流计算公式144

5.1.7 三相异步电动机输入功率的计算公式144

5.1.8 三相异步电动机非额定电压下输出功率计算公式144

5.1.9 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直流电压和电流的计算公式145

5.1.10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速的计算公式145

5.1.11 异步电动机额定电流的计算公式146

5.1.12 异步电动机转差率的计算公式147

5.1.13 转差率为S时,转子感应电动势计算公式148

5.1.14 转差率为S时,转子电流频率的计算公式149

5.1.15 重绕电动机绕组后额定功率的计算公式149

5.1.16 重绕电动机绕组后相电流的计算公式150

5.1.17 电动机绝缘电阻的计算公式150

5.1.18 电动机在不同温度下功率的计算公式151

5.2 拖动系统交流电动机常用基本计算公式154

5.2.1 提升用电动机功率计算公式154

5.2.2 横行电动机功率计算公式155

5.2.3 行走电动机功率计算公式155

5.2.4 斜面卷扬电动机功率计算公式156

5.2.5 电梯电动机功率计算公式156

5.2.6 行车设计计算举例157

5.2.7 额定功率与马力的计算公式158

5.3 直流电动机常用计算公式158

5.3.1 并励式直流电动机转速的计算公式158

5.3.2 直流电动机转速与感应电动势计算公式158

5.3.3 直流电动机转矩计算公式159

5.3.4 并励式直流电动机转速的计算公式160

5.3.5 直流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计算公式160

5.3.6 直流电动机转速变动率计算公式160

5.3.7 直流电动机电压变动率计算公式161

5.3.8 判断直流伺服电动机是否退磁计算公式161

5.4 同步电动机常用计算公式162

5.4.1 同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计算公式162

5.4.2 同步电动机的感应电动势计算公式163

5.4.3 同步电动机的同步阻抗计算公式163

5.4.4 同步电动机的百分率同步阻抗计算公式163

5.4.5 同步电动机的短路比计算公式163

5.4.6 同步电动机计算举例164

5.4.7 同步发动机的速度整定率计算公式164

5.5 柴油机与水泵常用计算公式165

5.5.1 柴油机配套功率计算公式165

5.5.2 水泵配套电动机的选择计算公式165

第6章 低压与高压电器常用计算公式172

6.1 低压电器常用计算公式172

6.1.1 低压电器功率过载倍数和电流过载倍数的计算公式172

6.1.2 接触器容量等级选择常用计算公式172

6.1.3 继电器触点消火花电路设计与计算公式173

6.1.4 热继电器型号规格选择计算公式176

6.1.5 热继电器元件编号和额定电流选择计算公式176

6.1.6 热继电器返回时间确定计算公式176

6.1.7 直流电磁铁吸引力计算公式177

6.1.8 单台电动机个别补偿容量的计算公式177

6.1.9 低压电器功率过载倍数和电流过载倍数计算公式178

6.1.10 电动机回路熔断器、熔丝的选择计算方法178

6.1.11 断路器瞬时整定电流计算公式179

6.1.12 配电用断路器的计算方法180

6.1.13 用于导线保护断路器的选用与计算方法181

6.2 高压电器常用计算公式182

6.2.1 电容器组零序电压保护装置保护整定值的计算公式182

6.2.2 电容器组零序电流保护装置保护整定值的计算公式182

6.2.3 电容器组相间过电流保护装置保护整定值计算公式183

6.2.4 电容器组相间失压保护装置保护整定值计算公式183

6.2.5 限制电力电容器的浪涌电流计算公式183

6.2.6 电容器保护熔断器的选择计算方法185

6.2.7 高压熔断器熔丝电流的选择计算公式185

6.2.8 电容器补偿容量的计算公式186

6.2.9 移相电容器有功功率损耗的计算公式187

6.2.10 移相电容器放电时间计算公式187

6.2.11 电力电容器安装容量计算公式188

6.2.12 采用电容器调整系统末端电压时电容器容量的选择计算公式190

6.2.13 电力电容器电容量的测量计算公式191

第7章 电工仪表常用计算公式193

7.1 电工仪表基本计算公式193

7.1.1 电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计算公式193

7.1.2 电工仪表精度等级的百分数计算公式194

7.2 电流与电压表测量常用计算公式195

7.2.1 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分流电阻的计算公式195

7.2.2 用电流、电压表读数计算瞬间负荷计算公式196

7.3 功率因数测量计算公式197

7.3.1 用有功与无功电能表读数计算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公式197

7.3.2 采用无功电能表/有功电能表计算功率因数计算公式197

7.3.3 用功率表与电压、电流读数计算功率因数计算公式198

7.3.4 用电压、电流与功率表读数计算功率因数计算公式199

7.3.5 万用表测量和计算功率因数和有功功率计算公式199

7.4 电能表与其他常用计算公式201

7.4.1 电能表实用倍率的计算公式201

7.4.2 电能表起动功率计算公式202

7.4.3 日耗电量的计算公式202

7.4.4 电位差计测量直流电流时电流的计算公式203

7.4.5 用秒表数计算瞬间负荷计算公式203

第8章 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05

8.1 电阻类计算公式205

8.1.1 电阻串联总电阻计算公式205

8.1.2 电阻并联总电阻计算公式205

8.1.3 电阻混联计算公式205

8.1.4 电阻星形连接化为三角形连接计算公式206

8.1.5 电阻三角形连接化为星形连接的计算公式206

8.1.6 电阻器串联时最大安全电压计算公式206

8.1.7 热敏电阻的阻值计算公式210

8.1.8 压敏电阻器的选择方法计算公式210

8.1.9 水泥电阻器功率计算公式211

8.2 电容器类计算公式211

8.2.1 电容串联总容量计算公式211

8.2.2 电容并联总容量计算公式212

8.2.3 电容星形连接化为三角形连接的计算公式212

8.2.4 电容三角形连接化为星形连接的计算公式212

8.2.5 电容器串联时的最大安全电压计算公式212

8.3 二极管常用计算公式216

8.3.1 稳压二极管稳压值的计算公式216

8.3.2 稳压二极管最大耗散功率PM计算公式216

8.3.3 稳压二极管动态电阻Rz计算公式216

8.3.4 发光二极管串联电阻的计算公式217

8.4 双极型晶体管常用计算公式217

8.4.1 共发射极直流放大系数计算公式217

8.4.2 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计算公式218

8.4.3 晶体三极管的输入电阻计算公式218

8.4.4 晶体三极管的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计算公式218

8.4.5 晶体三极管的α和β之间关系的计算公式218

8.5 单极型晶体管常用计算公式219

8.5.1 场效应晶体管最大漏极耗散功率PDM计算公式219

8.5.2 场效应晶体管低频跨导gm计算公式219

8.5.3 场效应晶体管输出电阻RD计算公式219

8.6 单结晶体管常用计算公式220

8.6.1 单结晶体管两基极间的电阻值计算公式220

8.6.2 单结晶体管分压比计算公式221

8.7 光耦合器常用计算公式221

8.7.1 光耦合器电流传输比检测计算公式221

8.7.2 数字式万用表测量光耦合器电流传输比计算公式222

8.8 晶闸管选择与集成霍尔传感器常用计算公式224

8.8.1 晶闸管额定电压URRM选择计算公式224

8.8.2 晶闸管额定电流IT(AV)选择计算公式225

8.8.3 集成霍尔传感器的检测计算公式226

第9章 整流滤波与开关电源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28

9.1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计算公式228

9.1.1 半波整流电路整流电压的平均值计算公式228

9.1.2 半波整流电路负载电流的平均值计算公式229

9.1.3 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两端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计算公式229

9.2 全波整流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29

9.2.1 全波整流电路整流电压的平均值计算公式230

9.2.2 全波整流电路负载中的直流电流计算公式230

9.2.3 全波整流电路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计算公式230

9.2.4 全波整流电路每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计算公式231

9.3 桥式整流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31

9.3.1 桥式整流电路整流电压和整流电流计算公式231

9.3.2 桥式整流电路每个二极管中流过的平均电流计算公式232

9.3.3 桥式整流电路每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计算公式232

9.3.4 桥式整流电路计算举例232

9.4 晶闸管整流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33

9.4.1 晶闸管整流电路输出电压脉动系数S计算公式233

9.4.2 晶闸管单相整流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33

9.4.3 晶闸管三相半波和半控桥整流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37

9.4.4 晶闸管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37

9.5 滤波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43

9.5.1 电容滤波纹波因数计算公式243

9.5.2 电感电容滤波电路纹波因数计算公式243

9.5.3 单电感型滤波电路负载上输出的平均电压计算公式244

9.5.4 单电感型滤波电路纹波因数计算公式244

9.5.5 π形LC滤波电路纹波因数计算公式244

9.5.6 有源滤波电路计算公式245

9.6 基本稳压电源特性常用计算公式246

9.6.1 稳压电源电压调整率计算公式246

9.6.2 稳压电源电流调整率计算公式246

9.6.3 稳压电源内阻计算公式246

9.6.4 稳压电源温度系数计算公式246

9.7 集成电路线性稳压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47

9.7.1 上调式稳压电路计算公式247

9.7.2 恒流源电路计算公式248

9.7.3 可调稳压电路计算公式248

9.7.4 恒流、恒压充电电路计算公式249

9.7.5 输出电流可限制的可调稳压电路计算公式251

9.8 开关稳压电源滤波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54

9.8.1 开关稳压电源二次输出电路滤波电感的选择计算公式254

9.8.2 开关稳压电源二次输出电路滤波电容的选择计算公式254

9.9 开关稳压电源使用的开关变压器绕组参数计算公式255

9.9.1 开关变压器二次绕组常见结构255

9.9.2 开关管导通时一次绕组电感量计算公式257

9.9.3 磁心中存储的能量计算公式258

9.9.4 变压器最大输出功率计算公式258

9.9.5 磁心气隙的选择方法计算公式258

9.9.6 一次绕组圈数N1计算公式258

9.9.7 二次绕组圈数N2计算公式259

9.10 开关稳压电源启动与供电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59

9.10.1 分流式启动与供电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59

9.10.2 电阻分压式启动与供电电路计算公式261

9.10.3 限流式启动与供电应用电路计算公式262

9.10.4 过电流关断式启动与供电应用电路计算公式263

9.11 开关稳压电源尖峰脉冲抑制保护常用计算公式265

9.11.1 尖峰脉冲抑制保护典型应用电路265

9.11.2 电容C值的选择计算公式265

9.11.3 二极管VD1的选择计算公式266

9.12 开关稳压电源过电压保护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67

9.12.1 齐纳二极管过电压限制应用电路计算公式267

9.12.2 专用集成电路过电压保护应用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67

9.13 开关稳压电源功率开关管驱动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69

9.13.1 普通场效应功率开关管驱动应用电路计算公式269

9.13.2 准“图腾柱”功率开关驱动应用电路计算公式270

9.13.3 变压器耦合功率开关驱动应用电路计算公式272

9.14 开关稳压电源输出反馈电路计算公式273

9.14.1 无隔离单输出反馈电路计算公式273

9.14.2 无隔离多输出反馈应用电路计算公式274

9.14.3 隔离反馈电路计算公式276

9.15 开关稳压电源过电流保护电路计算公式279

9.15.1 单管过电流保护应用电路计算公式279

9.15.2 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过电流保护应用电路280

9.16 开关稳压电源输出开路过电压保护电路计算公式281

9.16.1 输出开路过电压保护电路计算公式281

9.16.2 输出过电压多路保护电路计算公式282

9.17 开关稳压电源欠电压保护电路与电源同步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83

9.17.1 开关稳压电源欠电压保护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83

9.17.2 电源同步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85

第10章 放大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87

10.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常用计算公式287

10.1.1 晶体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计算公式287

10.1.2 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计算公式289

10.1.3 晶体管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i计算公式291

10.1.4 晶体管放大电路输出电阻ro计算公式292

10.1.5 晶体管放大电路放大倍数计算公式292

10.1.6 晶体三极管分压式稳定工作点偏置电路计算公式294

10.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计算公式295

10.2.1 场效应管共漏极组态放大电路计算公式295

10.2.2 场效应管共栅极组态放大电路速查速算数据资料297

10.2.3 场效应管共源极组态放大电路计算公式298

10.2.4 场效应管分压式偏置电路计算公式299

10.3 运算放大集成电路放大电路计算公式300

10.3.1 集成运放反相交流放大电路计算公式300

10.3.2 集成运放同相交流放大电路计算公式302

10.3.3 集成运放差分比例放大电路计算公式303

10.3.4 集成运放减法运算放大电路计算公式304

10.3.5 改进的集成运放减法运算放大电路计算公式305

10.3.6 集成运放对数运算放大电路计算公式306

10.3.7 集成运放反对数运算放大电路计算公式308

第11章 触发、振荡与其他电子电路常用计算公式309

11.1 晶体三极管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09

11.1.1 RC移相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09

11.1.2 RC电桥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10

11.1.3 变压器反馈LC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11

11.1.4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13

11.1.5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14

11.1.6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15

11.1.7 集—基耦合无稳态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16

11.2 单结晶体管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17

11.2.1 单结晶体管振荡电路振荡频率计算公式317

11.2.2 单结晶体管振荡电路元器件选择计算公式318

11.3 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19

11.3.1 运算放大器文氏桥式振荡器电路计算公式319

11.3.2 运算放大器RC相移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20

11.4 时基集成电路组成的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22

11.4.1 时基集成电路组成的无稳态多谐振荡电路速查速算数据资料322

11.4.2 时基集成电路组成的压控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23

11.5 数字集成电路构成的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25

11.5.1 数字与非门式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25

11.5.2 数字非门式多谐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26

11.5.3 数字或非门式多谐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27

11.5.4 数字计数器振荡电路计算公式327

11.6 单稳触发电路计算公式330

11.6.1 分立元件微分型单稳触发电路计算公式330

11.6.2 时基集成电路式单稳触发电路计算公式331

11.6.3 数字与非门集成电路式单稳触发电路计算公式333

11.6.4 数字或非门集成电路式单稳触发电路计算公式333

11.6.5 数字触发集成电路式单稳触发电路计算公式335

11.7 数字集成块定时电路计算公式337

11.7.1 可编程序振荡器—计时器集成电路CD4541定时电路计算公式337

11.7.2 数字集成电路CC4060B组成的定时电路计算公式340

11.8 滤波电路常用计算公式343

11.8.1 运算放大器式低通滤波电路计算公式343

11.8.2 运算放大器式高通滤波电路计算公式344

11.8.3 运算放大器式带通滤波电路计算公式345

第12章 电工材料与工具常用计算公式348

12.1 配电线路导线或电缆电阻、电抗计算公式348

12.1.1 每1000m长导线或电缆的交流电阻计算公式348

12.1.2 导线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349

12.1.3 铜导线与铝导线互换时的计算公式350

12.1.4 导线线号与截面积之间的计算公式350

12.1.5 铜线每米电阻值计算公式352

12.2 电焊机常用计算公式355

12.2.1 弧焊变压器的结构与计算公式355

12.2.2 弧焊变压器设计计算举例358

第13章 变频器常用计算公式361

13.1 选择变频器所需要的常用参数计算公式361

13.1.1 变频器效率的计算公式361

13.1.2 变频器频率调节比的计算公式361

13.1.3 变频器电压调节比的计算公式362

13.1.4 选用变频器时额定电流的计算公式362

13.1.5 选用变频器时额定容量P的计算公式362

13.1.6 变频器输出容量SN(kV·A)的计算公式362

13.1.7 交流变频空调器的转速计算公式363

13.1.8 直流变频空调器调速计算公式363

13.1.9 选用变频器计算举例364

13.2 变频器拖动系统常用折算计算公式365

13.2.1 选择变频器的拖动系统时转速折算计算公式365

13.2.2 选择变频器的拖动系统时转矩折算计算公式365

13.2.3 选择变频器的拖动系统时飞轮力矩折算计算公式366

13.3 选用变频器配电柜与换气装置常用计算公式366

13.3.1 选择确定安装变频器配电柜尺寸计算公式366

13.3.2 选择变频器换气装置常用计算公式367

13.4 变频器制动装置常用计算公式368

13.4.1 变频器制动转矩计算公式368

13.4.2 变频器制动单元最大电流计算公式368

13.4.3 变频器制动电阻值计算公式369

13.4.4 采用经验的方法确定变频器使用的制动电阻的阻值计算公式369

13.4.5 变频器制动电阻功率计算公式369

13.5 变频器电抗器方面常用计算公式370

13.5.1 变频器输入与输出保护电路是否需要设置输入电抗器计算公式370

13.5.2 变频器输入与输出保护电路中输入电抗器电压降计算公式371

13.5.3 单相变频器输入电抗器额定电流计算公式372

13.5.4 三相变频器输入电抗器额定电流计算公式372

13.5.5 变频器输入电抗器电感量计算公式372

13.6 变频器电动机负载常用计算公式373

13.6.1 变频调速系统电动机输出功率计算公式373

13.6.2 变频调速系统电动机电磁功率计算公式373

13.6.3 变频调速系统电动机转差功率计算公式374

13.6.4 变频器转矩波动较大负载选择配套变频器计算公式374

13.6.5 变频调速系统带制动器电动机制动能量计算公式375

13.6.6 变频调速系统电动机驱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比计算公式376

13.7 变频器安装与接线方面常用计算公式376

13.7.1 有振动场所安装变频器常用计算公式376

13.7.2 变频器主电路输出线电阻值是否满足要求计算公式377

13.7.3 变频器电线电阻值计算举例377

13.8 变频器节能方面常用计算公式378

13.8.1 变频器调速系统二次方律负载节能效果计算公式378

13.8.2 变频器节能计算举例378

13.9 变频器测量方面常用计算公式379

13.9.1 变频器功率因数测量常用计算公式379

13.9.2 电磁式电压表测量变频器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379

13.10 变频器各种电量参数的计算方法380

13.10.1 变频器额定运转时的波形因数计算方法380

13.10.2 主电路变频器额定运转时的波顶因数计算公式380

13.10.3 变频器额定运转时输入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381

13.10.4 变频器各部分功率的计算公式381

13.11 变频器频率下降后各部分功率的计算公式383

13.11.1 变频器的频率下降后,电动机输出功率计算公式383

13.11.2 变频器的频率下降后,其他各部分功率计算公式383

13.12 变频器的频率下降后各部分电流的计算公式384

13.12.1 变频器的频率下降后,电动机电流计算公式384

13.12.2 变频器的频率下降后,直流回路电流计算公式385

13.12.3 变频器的频率下降后,变频器输入侧输入电流计算公式385

13.13 变频器常用元器件计算公式385

13.13.1 变频器使用的电力晶体管CTR放大状态计算公式385

13.13.2 变频器使用的电力晶体管CTR截止状态计算公式386

13.13.3 变频器使用的电力晶体管CTR饱和导通状态计算公式386

第14章 电加热元件及设备常用计算公式388

14.1 物质的热性质常用计算公式388

14.1.1 物质吸收热量计算公式388

14.1.2 物质状态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1计算公式392

14.1.3 物质在有状态变化时所含总热量计算公式393

14.2 热的平衡及交换常用计算公式396

14.2.1 传热量常用计算公式396

14.2.2 热流密度常用计算公式397

14.2.3 热阻常用计算公式397

14.2.4 总面积的导热热阻计算公式397

14.2.5 导热系数计算公式397

14.2.6 对流放热计算公式398

14.2.7 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公式399

14.3 热的辐射常用计算公式401

14.3.1 热辐射四次方定律计算公式401

14.3.2 绝对温度辐射量计算公式402

14.3.3 物体黑度计算公式402

14.3.4 固体表面间辐射换热的计算公式404

14.3.5 两个固体表面间辐射换热的简单计算公式405

14.3.6 辐射交换的热流计算公式407

14.4 角系数和系统黑度计算公式408

14.4.1 两平面平行的平板,其尺寸远大于其间的距离h时的角系数计算公式408

14.4.2 两平面平行的平板,其尺寸远大于其间的距离h时的系统黑度ε12计算公式408

14.4.3 两平面平行的平板,其宽度(垂直于纸面的尺寸)远大于其间的距离h时的系统角系数计算公式409

14.4.4 两平面平行的平板,其宽度(垂直于纸面的尺寸)大于其间距离h时的系统黑度ε12计算公式410

14.4.5 两块平行且尺寸相同的矩形角系数计算公式410

14.4.6 两块平行且尺寸相同的矩形系统黑度ε12计算公式410

14.4.7 两块互相垂直且有共同边b的矩形角系数计算公式410

14.4.8 两块互相垂直并有共同边b的矩形其黑度ε12计算公式411

14.4.9 两个直径相同的平行圆柱角系数计算公式411

14.4.10 两个直径相同的平行圆柱黑度ε12计算公式412

14.5 电与热的能量转换计算公式412

14.5.1 电热当量计算公式413

14.5.2 电热量Q计算公式413

14.5.3 电热电器所需的功率计算公式414

14.5.4 电热欧姆定律计算公式414

14.5.5 电热的功率因数计算公式414

14.6 焦耳—楞次定律公式415

14.6.1 电功的计算公式415

14.6.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416

14.6.3 热功当量计算公式417

14.6.4 热功率计算公式417

14.7 辐射热交换式电热元件计算公式418

14.7.1 每个电热元件功率Pi的计算公式418

14.7.2 正常工作温度下,电热元件材料的电阻率ρi计算公式418

14.7.3 电热元件截面积尺寸的计算方法418

14.7.4 电热元件材料截面的计算方法425

14.7.5 每一电热元件在正常工作温度时电阻值Ri计算公式425

14.7.6 每一电热元件长度l计算公式425

14.7.7 实际表面负荷W计算公式425

14.7.8 每组电热元件的总长度L计算公式425

14.8 硅碳电热元件选择计算公式425

14.8.1 每根硅碳棒功率P的计算公式426

14.8.2 硅碳棒直径d的计算公式426

14.8.3 硅碳棒工作电源的计算公式426

14.9 硅碳电热元件表面负荷值的计算公式426

14.9.1 硅碳电热元件表面负荷Pbm计算公式427

14.9.2 硅碳元件所需数量的计算方法427

14.10 硅钼棒电热元件的选择方法计算公式431

14.10.1 每支硅钼棒电热元件热端功率P的计算公式431

14.10.2 硅钼棒电热元件热端电阻rR计算公式432

14.10.3 硅钼棒电热元件冷端电阻rL计算公式432

14.10.4 每支硅钼棒电热元件总电阻r计算公式432

14.10.5 硅钼棒电热元件热端电压UR计算公式432

14.10.6 硅钼棒电热元件冷端电压UL计算公式432

14.10.7 每支硅钼棒电热元件总电压U计算公式432

14.10.8 硅钼棒电热元件热端功率PR计算公式432

14.10.9 硅钼棒电热元件冷端功率PL计算公式432

14.10.10 每支硅钼棒电热元件总功率P计算公式432

14.10.11 硅钼棒电热元件的个数计算432

14.11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加热器计算公式433

14.11.1 PTC加热器消耗功率的计算公式433

14.11.2 PTC加热器放热系数D的计算公式433

14.12 陶瓷包覆式电热元件计算公式435

14.12.1 陶瓷包覆式电热元件圆形电热丝直径的计算公式435

14.12.2 陶瓷包覆式电热元件扁形电热丝的计算公式435

14.13 电热板电热元件计算公式436

14.13.1 电热板螺旋形电热丝直径的计算公式436

14.13.2 电热板螺旋形电热丝长度L的计算公式436

第15章 电工安全类常用计算公式437

15.1 各种垂直埋设接地体接地电阻常用计算公式437

15.1.1 各种垂直埋设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公式437

15.1.2 各种水平埋设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公式437

15.1.3 各种环形回路水平埋设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公式439

15.1.4 n根钢管或钢棒的总电阻计算公式439

15.2 各种水平埋设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公式443

15.2.1 扁钢水平埋设接地体接地电阻Rs的计算公式443

15.2.2 圆钢水平埋设接地体接地电阻Rs计算公式443

15.3 各种环形回路水平埋设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公式443

15.3.1 扁钢接地电阻Rs计算公式443

15.3.2 圆钢接地电阻Rs计算公式443

15.4 电力线路及电力设备保护用接地电阻计算公式444

15.4.1 中性点接地网络装置流入大地的接地短路电流计算公式444

15.4.2 中性点不接地网络流入大地的接地短路电流计算公式444

15.5 接点引线和接地母线最小截面积计算公式447

15.5.1 接点引线和接地母线最小截面积计算公式447

15.5.2 变电站、发电厂使用的携带型接地线截面的选择计算公式448

15.6 保护接零常用计算公式449

15.6.1 保护接零是否合格校验计算公式449

15.6.2 易燃、易爆场所接地或接零计算公式450

15.7 接地电阻、相线和零线回路阻抗测量方面的计算公式451

15.7.1 接地电阻测量计算公式451

15.7.2 带电测量计算相线和零线回路阻抗测量计算公式452

15.7.3 负载停电测量相线和零线回路阻抗的计算公式454

15.8 安全保护常用计算公式455

15.8.1 泄漏电流保护器计算公式455

15.8.2 接地故障自动切除保护的整个系统额定电流(简称整定电流)的计算公式456

15.8.3 避雷针保护常用计算公式458

参考文献4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