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手册 第1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手册 第1卷
  • 郭鉴矩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 ISBN:788413232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手册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3

一、《企业法》规定的责任3

目录3

第一卷3

第一篇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必要条件之一——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第一章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3

三、劳动保护法规规定的责任4

二、《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规定的责任4

一、厂长(经理)的职责5

第二节 企业管理人员职责5

三、安全专职机构的职责6

二、总工程师为首的各级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6

四、各职能机构的职责7

六、工段长和班组长的职责11

五、车间主任的职责11

八、生产工人的职责12

七、班组安全员的职责12

一、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13

第一节 安全管理制度13

第二章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运行机制13

二、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14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首要的是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5

一、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7

第二节 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生产责任制17

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运行机制21

三、如何建立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23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内容25

一、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25

第三章 企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25

第一节 经济、生产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5

二、车间(坑、区、工地)、班组负责人的职责27

一、企业领导的安全职责27

第二节 企业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7

三、有关科室的主要安全职责28

一、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概念34

第一节 安全目标管理概述34

第四章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34

二、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意义和要求35

一、目标值的确定37

第二节 安全目标管理内容37

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措施及时间安排38

一、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40

第三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40

二、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41

第四节 安全生产过程检查42

三、安全技术措施的经费42

二、安全检查的方法43

一、安全检查的内容43

一、总体要求44

第五节 安全检查一般形式44

二、生产工艺46

三、机械设备47

四、操作管理53

五、防灾设施54

一、安全宣传教育的概念和意义55

第一节 安全宣传教育概述55

第五章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55

二、安全宣传教育体制56

二、安全科学技术知识教育57

一、思想教育57

第二节 安全教育基本内容57

一、安全教育的类型58

第三节 安全教育基本形式58

三、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59

二、干部的安全教育59

一、宣传画、电影和幻灯61

第四节 安全教育方式方法61

四、展览及安全出版物62

三、安全竞赛及安全活动62

二、报告、讲课和座谈62

五、充分发挥劳动保护教育中心和教育室的作用63

二、计划、财政、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职责64

一、人民政府的职责64

第六章 安全劳动保护职责64

第一节 政府经济部门职责64

一、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机构的职责65

第二节 劳动管理部门职责65

二、矿山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66

第三节 产业经济部门职责67

三、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67

一、工会劳动保护的意义68

第四节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68

二、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的任务69

三、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构70

二、安全技术71

一、安全生产管理71

第七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71

第一节 安全生产及其技术71

第二节 影响安全因素确定72

二、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方法73

一、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73

第三节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73

二、如何防火74

一、如何防爆74

第四节 安全技术必备知识74

一、安全检查的内容75

第五节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75

三、如何预防触电75

一、职工伤亡的范围76

第六节 生产事故处理规范76

二、安全检查的形式76

三、自我安全检查要点76

四、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77

三、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77

二、伤亡事故的分类77

第二节 安全机构及其职责78

第一节 安全生产总体要求78

第八章 安全生产制度范例78

第四节 设备场所相关设施80

第三节 安全教育及其培训80

第五节 职业危害及其防护82

第七节 安全奖励及其处罚83

第六节 安全检查及其整改83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87

第一节 安全管理行为要求87

第九章 安全生产行为规范87

二、开展安全教育88

三、安全生产教育的形式和方法89

四、事故分类90

五、伤害分析91

六、工伤事故计算分析92

七、工伤事故调查处理93

八、文明生产96

第二节 安全管理行为规范97

一、安全主管自身行为规范98

二、安全消防人员的行为规范99

三、车间安全监察人员行为规范101

五、车间安全培训人员行为规范102

四、车间电气监察人员行为规范102

六、车间环境治理人员行为规范103

七、车间消防管理人员行为规范104

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05

附:安全生产责任制典型范例及相关法律法规10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部关于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意见的通知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法律责任的释义140

一、我国的劳动保护概念167

第一节 加强劳动保护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167

第二篇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必要条件之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167

第一章 我国的劳动保护制度167

二、开展劳动保护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168

三、开展劳动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170

四、开展劳动保护工作的任务和方法171

一、我国劳动保护的法制建设173

第二节 劳动保护的法制建设173

二、我国劳动保护的立法体系176

三、我国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77

四、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化工作的开展186

五、劳动保护立法的原则189

一、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192

第三节 劳动保护有法可依192

二、对女职工、未成年人的劳动保护200

三、劳动保护资金制度208

四、建设工程项目的劳动保护措施215

二、劳动保护管理的内容和管理思想220

一、我国劳动保护管理体制和制度220

第二章 我国劳动保护管理制度220

第一节 我国劳动保护管理体制与管理思想220

三、劳动保护管理的基本原理221

二、国家劳动保护监察的必要性225

一、国家劳动保护监察的性质225

第二节 国家劳动保护监察的性质和任务225

四、劳动保护监察机构的职权和程序227

三、国家劳动保护监察的对象、任务和依据227

五、劳动保护监察过程的性质和特点231

一、企业设置安全管理部门的必要性235

第三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劳动保护)部门235

二、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236

三、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与班组安全员的关系237

四、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干部和班组安全员的职责238

二、工会在劳动保护监督方面的作用与职责239

一、群众劳动保护监督的必要性239

第四节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性质和任务239

三、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的职责243

一、我国的劳动保护工作的五大系统244

第五节 劳动保护其他主要工作系统244

二、卫生检测检验系统245

三、情报信息系统246

五、科研系统247

四、宣传教育系统247

第一节 眼睛和面部防护249

第三章 劳动保护与个人防护249

二、特殊危害的防护250

一、眼睛和面部防护用品的基本类型250

一、防护种类253

第二节 脚和腿部防护253

一、头部损伤255

第三节 头部防护255

二、使用与保养255

二、安全头盔256

三、性能检验257

四、安全头盔的选择258

第四节 听力防护260

一、听力防护器(护耳器)260

二、最后防线261

三、分级系统及使用方法261

四、长法与NRR的比较264

五、试验资料的可靠性264

六、实验室内部和各实验室之间的差异265

七、选择防护的重点265

八、封闭效应266

九、交流效应266

十、护耳器的使用266

第五节 防护服269

一、危害269

二、化学性危害270

三、屏障的化学阻抗性271

五、生物性危害272

六、防护类型272

四、物理性危害272

七、批准、证明和标准274

八、个别性能和要求275

九、教育和培训275

十、维护276

十一、使用和滥用277

一、呼吸危害278

二、呼吸器的类型278

第六节 呼吸防护278

三、呼吸防护计划280

五、面部毛发(胡须)283

六、眼镜和其他防护设备283

四、影响呼吸器计划的问题283

七、对选择呼吸器的建议步骤284

八、危害测定的步骤285

九、对暴露的估算285

十、特殊呼吸器的选择步骤286

十一、适合性检验的建议程序289

第一节 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与应用原则290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290

第四章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290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类别291

三、劳动防护用品的应用原则292

一、坠落物的冲击对人体的伤害293

二、安全帽293

第二节 防冲击用品的选择与使用293

三、各种安全帽296

四、防冲击眼护具302

五、防砸鞋、竹板护腿和防砸背心305

第三节 防坠落用品的选择与使用307

一、安全带307

二、安全绳315

三、安全网316

第四节 防酸碱用品的选择与使用318

一、酸碱的危害及其防护319

二、碱的性质及其危害320

三、耐酸碱橡胶制品322

四、塑料耐酸碱制品327

五、各种纤维织物耐酸工作服329

第五节 防油用品的选择与使用333

一、油对人体的影响333

二、耐油橡胶制品334

三、其他耐油制品335

第六节 防尘用品的选择与使用337

一、生产性粉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337

二、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及其国家标准339

三、过滤材料340

四、复式防尘口罩341

五、简易式防尘口罩346

六、防尘面罩、头盔及送风口罩348

七、长管面具350

八、身体防尘用品352

第七节 防毒用品的选择与使用353

一、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354

二、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性能和技术要求360

三、隔离式呼吸器具和面罩363

四、防毒服装370

五、皮肤防护剂371

第八节 防电用品的选择与使用372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原理372

二、绝缘手套374

三、绝缘靴鞋375

四、绝缘胶板377

五、等电位均压服378

六、防静电服装379

七、防电报警安全帽381

第九节 防噪声用品的选择与使用382

一、噪声的概念及危害382

二、工业企业噪声的卫生标准385

三、噪声的防护385

第十节 防高温辐射用品的选择与使用386

一、高温作业及其对人体的危害386

二、高温防护服装387

三、焊接护目镜和面罩393

四、炉窑护目镜和面罩398

第十一节 防放射、辐射、激光用品的选择与使用401

一、防放射用品401

二、防微波辐射用品410

三、防激光用品413

附:典型案例及相关法律425

案例一 10余吨剧毒氰化钠泄入丹江425

第二卷425

案例二 河北苯中毒致死案426

案例三 杭州某工地发生支模架和正在浇筑的房屋板坍塌事故案426

案例四 厦门市某栋村民自建仓库坍塌事故案428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29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释义441

第三篇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必要条件之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543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安全许可达标的基础543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与实现543

一、安全生产的目标和目标管理543

二、安全生产目标的制订545

三、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方法546

四、实现安全目标的安全保证体系546

第二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要求548

一、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职责548

二、安全生产资金的保证要求549

三、安全生产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要求549

四、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要求550

五、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要求550

六、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化学危险品的安全要求551

第三节 企业安全组织管理保障体系552

七、对企业应急救援措施的要求552

一、企业安全组织管理的内容及要求553

二、企业专职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与主要任务554

三、企业安全生产群众管理的形式556

二、未履行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任558

一、没有必需的资金投入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任558

三、对生产安全事故谎报、拖延不报或逃匿的责任558

第一节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558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558

一、对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不符合条件的559

二、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措施的559

第二节 生产经营单位、主管人员、直接人员的法律责任559

三、未经批准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560

四、生产经营危险品、危险作业未按规定进行的560

七、建筑物未按规定进行的561

六、两个以上单位同一作业区域内未按规定签订协议的561

八、与从业人员订立不平等协议的561

五、对出租给不具备条件的单位或个人的处罚561

九、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562

第一节 厂长(经理)的职责563

一、企业领导人应对企业安全管理全面负责563

第三章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563

二、企业领导人的主要职责566

第二节 厂级、车间、班组的重点职责568

第三节 企业领导人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569

一、重在实践569

二、企业领导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571

一、抓好宣传教育工作574

二、重视安全生产思想教育574

第四节 抓好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574

三、企业领导应重视抓好三级安全教育575

四、开展好“安全月”、“安全周”教育活动576

五、认真实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577

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581

附:典型案例及点评583

案例 南丹特大透水事故583

第一节 主要危险品和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89

第一章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89

一、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589

第四篇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必要条件之四——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589

二、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90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91

四、重大危险源、化学危险品安全生产经营制度596

第二节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化学危险品的安全要求597

第三节 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化学危险品安全生产经营制度598

附:相关法律60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60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释义616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730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742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747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754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761

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769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774

第一节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和作用791

第一章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791

第五篇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必要条件之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791

一、安全生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792

二、企业安全生产的教育内容793

一、安全生产教育的特点794

第二节 各种形式的企业安全生产教育794

二、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形式795

一、安全文化的定义与产生原因801

第三节 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801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806

三、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807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职工安全素养809

一、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及体现形式812

第四节 完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812

二、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815

三、改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816

一、安全教育的种类和内容818

第一节 安全生产教育的种类和内容818

第二章 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培训818

二、干部安全生产教育821

三、工人安全生产教育823

一、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方法828

第二节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方法828

二、安全思想素质教育方法831

三、安全生产知识技能教育方法833

一、厂长经理抓好自身的安全生产教育837

第三节 注意安全教育效果837

二、用现代科学指导安全教育840

三、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创建自己的安全教育体系843

案例一 山西运城富源煤矿特大透水瓦斯事故844

附:典型案例及点评844

案例二 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流沙涌入引起隧道受损地面沉降事故案845

一、社会发展要求建立起工伤保险社会保障制度849

第一节 我国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849

第六篇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必要条件之六——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49

第一章 从业人员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障849

二、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及目标853

三、《工伤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858

四、工伤认定的政策和操作办法863

一、企业责任具有法律强制性870

第二节 企业的工伤保险责任870

二、《保险条例》对企业责任的具体规定871

三、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873

一、正确认识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权利与义务关系875

第三节 职工的工伤保险权利和义务875

二、职工的工伤预防和工伤保险权利876

三、职工的工伤预防和工伤保险义务877

一、国际公约的规定和劳工专家意见878

第四节 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878

四、加强立法和监督,落实劳动者权利与义务878

二、我国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和机制879

四、目前的主要情况和问题881

三、现行我国工伤保险对于职业康复规定881

一、机关工作人员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和管理体制883

第五节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伤保险制度883

二、现行机关工作人员工伤保险政策884

三、机关工作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必须改革886

一、征缴的主体范围887

第一节 工伤保险费征缴的范围和程序887

第二章 工伤保险费的征缴与管理887

二、工伤保险费的征缴程序和方法888

二、工伤保险变更登记的规定与办理方法890

一、工伤保险登记规定与办理方法890

第二节 工伤保险的登记管理制度890

三、工伤保险注销登记的规定与办理方法891

一、缴费的时限和办法892

第三节 工伤保险费的申请缴纳892

四、工伤保险登记证件的管理使用892

三、缴费要求893

二、缴纳方式893

二、对违反规定的处罚894

一、对缴费情况的监督检查894

第四节 缴纳费的监督检查和罚则894

二、工伤保险基金的特征896

一、工伤保险基金的构成896

第三章 工伤保险基金的统筹与管理896

第一节 工伤保险基金概述896

一、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897

第二节 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和调整897

一、工伤保险基金的统筹898

第三节 工伤保险基金的统筹、支付898

二、工伤保险费率的调整898

二、工伤保险基金的专用账户的管理899

三、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900

四、工伤保险基金的储备金901

一、可认定工伤的情形903

第一节 工伤、视同工伤、非工伤903

第三卷903

第四章 工伤认定的条件规定和操作要求903

二、视同工伤的情形906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主体、时限908

第二节 工伤认定的操作908

三、非工伤的情形908

二、工伤认定的部门909

三、工伤认定的申请和受理910

二、对工伤认定争议的举证责任911

一、对事故的调整核实911

第三节 工伤事故的核实和认定911

三、工伤事故认定的时限和回避规定912

一、劳动鉴定的作用和政策依据913

第一节 劳动能力鉴定规定和工伤评残标准913

第五章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和鉴定办法913

二、工伤评残标准的制定914

三、评残标准简介915

一、劳动能力鉴定的实施916

第二节 劳动能力鉴定实施办法916

二、其他问题917

一、工伤赔偿国际公约和有关原则919

第一节 工伤保险待遇和标准919

第六章 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和政策919

二、改革前工伤待遇的情况和问题920

三、《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标准和实施922

四、新旧待遇关系问题924

一、关于计发工伤待遇的工资基数问题925

第二节 处理工伤保险待遇的政策925

三、关于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关系926

二、关于伤残抚恤金与基本养老金的关系926

四、关于出国工作的工伤待遇问题927

五、其他有关人员工伤待遇政策928

一、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负责征收工伤保险费929

第一节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职责929

第七章 工伤保险的监督与管理929

二、核查用人单位的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并负责保存用人单位缴费和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情况的记录930

三、进行工伤保险的调查、统计931

四、按照规定管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932

一、服务部门的选择及服务协议的签定933

第二节 服务部门与经费结算管理933

五、按照规定核定工伤保险待遇933

六、为工伤职工或者其他直系亲属免费提供咨询服务933

二、费用的使用核查和结算935

一、行政和审计监督936

第三节 工伤保险基金的监督936

三、工会组织的监督937

二、社会的监督937

二、工伤保险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938

一、工伤待遇争议的解决938

第四节 工伤保险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938

二、工伤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适用范围及处理方式940

一、工伤保险行政争议的定义940

第八章 工伤保险行政争议处理940

第一节 工伤保险行政争议概述940

一、提起申请复议的情形941

第二节 工伤保险行政争议的情形及程序941

二、申请和办理行政复议的程序942

一、工伤保险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943

第三节 工伤保险行政复议的受理和处理943

二、对行政复议案件处理的相关规定944

一、行政复议决定书及其事项945

第四节 工伤保险行政复议决定及执行945

二、对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与行政诉讼946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的责任947

三、经办机构人员违法的责任947

第九章 违反工伤保险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947

一、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法律责任947

二、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违法的责任947

五、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个人违法的责任948

附录一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国家标准949

附录A 判定基准的补充965

附录B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968

附录C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996

工伤保险条例1002

附录二 相关法律1002

《工伤保险条例》释义1013

第七篇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必要条件之七——必须采取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089

第一章 职业病的预防与防护1089

第一节 神经毒性的预防1089

一、毒性测试1089

二、工程技术控制1090

三、个人防护用具1090

四、行政管理1090

五、工人享有知道的权利1090

六、工人的健康监护1090

七、慢性中毒的早期预防1091

八、早期慢性中毒的诊断1092

第二节 职业性肺病的预防1093

一、职业性肺病预防概述1093

二、职业性肺病的预防技术措施1094

三、就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1095

四、制订卫生标准1098

五、患者的管理1099

第三节 职业性癌症的预防1100

一、对职业危害进行监督和筛选1101

二、环境控制和个人防护1103

第四节 职业性眼面部损伤预防1104

一、对红外线、紫外线辐射的防护1104

二、对电磁辐射的防护1113

三、对激光的防护1116

四、对电离辐射的防护1122

五、对化学物质和粉尘的防护1124

六、对机械性损伤的防护1127

七、对高温高热的防护1132

第五节 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1133

第二章 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1140

第一节 眼睛和面部防护1140

第二节 脚和腿部防护1144

一、防护种类1144

二、使用与保养1145

第三节 头部防护1146

一、头部损伤1146

二、安全头盔1147

三、性能检验1147

四、安全头盔的选择1148

第四节 听力防护1151

一、听力防护器(扩耳器)1151

二、最后防线1152

三、分级系统及使用方法1152

六、实验室内部和各实验室之间的差异1155

五、试验资料的可靠性1155

七、选择防护的重点1155

四、长法与NRR的比较1155

八、封闭效应1156

九、交流效应1157

十、护耳器的使用1157

十一、最好的听力保护器(护耳器)1159

一、危害1160

二、化学性危害1160

第五节 防护服1160

三、屏障的化学阻抗性1161

四、物理性危害1162

五、生物性危害1163

六、防护类型1163

七、批准、证明和标准1165

八、个别性能和要求1165

九、教育和培训1166

十、维护1166

十一、使用和滥用1167

第六节 呼吸防护1168

一、呼吸危害1168

二、呼吸器的类型1169

三、呼吸防护计划1170

四、影响呼吸器计划的问题1173

五、面部毛发(胡须)1173

六、眼镜和其他防护设备1174

七、对选择呼吸器的建议步骤1174

八、危害测定的步骤1175

九、对暴露的估算1176

十、特殊呼吸器的选择步骤1176

十一、适合性检验的建议程序1179

十二、适合性检验的程序1179

第三章 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1181

第一节 职业病监测1181

职业卫生监测的功能1182

确认职业病的难点1182

职业病监测资料来源的方式1183

利用生命统计和其他一般卫生数1190

结论1194

第二节 职业危害监测1194

危害监测的目的1196

危害监测实例1196

结论1198

第三节 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监测方法1198

发展中国家监测中的问题1199

职业安全卫生监测的内容1199

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方法1199

适合发展中国家有企业安全卫生监测方法1200

第四节 职业损伤和职业病分类系统的制定与应用1203

背景1203

结论1203

分类系统1204

第四章 职业卫生、危险识别及环境评价1211

第一节 职业卫生学与职业卫生的实施1212

一、概念与定义1213

二、职业卫生实践1220

三、职业卫生、危险性评价与其管理之间的联系1222

四、职业卫生项目和服务1228

五、职业卫生工作者道德的国际准则1234

第二节 危害因素的识别1237

一、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类1239

第三节 作业环境评价1241

一、危害的监测及监测方法1241

二、化学物质、生物因素和物理因素1241

二、医学监护1242

三、环境和生物监测1242

四、接触途径1243

五、初访调查1244

六、室内空气质量调查1245

七、采样和测量方案1250

八、测量技术1257

第四节 对危害控制的措施和方法1259

第五节 接触评价和职业接触限值1262

一、接触监测和剂量预测1263

二、接触的生物监测与生物标志物1265

三、时间窗分析1266

四、职业接触限值1267

附:相关法律127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27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释1291

第四卷1355

第八篇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必要条件之八——依法进行安全评价1355

第一章 安全评价概述1355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概念1355

一、安全评价的概念1355

二、安全评价的分类1356

三、安全评价的程序1359

四、安全评价的意义与作用1359

第二节 安全评价方法1362

一、安全检查和安全表分析法1362

二、专家评议法1364

三、预先危险性分析1364

四、事故树分析法1365

五、事件树分析1365

第三节 安全评价技术文件的编写1367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编写1367

二、安全验收评价技术文件1368

三、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1369

四、专项安全评价报告1370

第一节 矿山作业安全检查1372

一、矿山安全特殊性1372

第二章 矿山安全评价1372

二、煤矿井卞作业安全常识1383

三、矿山伤亡事故的特点和规律1404

第二节 全矿井安全预先评估1406

一、全矿井安全预评价的项目及其危险程度的确定原则1406

二、各项目的预评价因子及计算1407

三、安全(危险)程度预评价等级的划分1411

一、系统的主要功能1412

二、系统主要文件1412

第三节 全矿井安全预评价系统的使用说明1412

三、操作使用说明1413

第四节 矿井局部地区安全预评估1417

一、采煤工作面危险性预先评价1417

第五节 矿井局部地区安全预评价系统的使用说明1419

一、系统的主要功能1419

二、掘进工作面危险性预评价1419

二、系统主要文件1420

三、操作说明1420

四、举例说明1423

一、建筑施工特点1424

第一节 建筑工程安全概论1424

二、施工组织设计1424

第三章 建筑工程安全评价1424

三、起重、吊装、拖运安全检查1426

四、安全技术1427

五、起重机械安全检查1429

六、地锚、桅杆、井架安全检查1434

七、建筑事故的原因与状况1436

第二节 建筑工程安全预评价1450

一、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中的运用1450

二、建筑施工企业危害辨识及控制方法1453

三、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1457

第三节 建筑工程安全评价的特点1461

第四节 建筑工程安全现状评价1464

第五节 高层建筑消防的管理1470

一、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规则1470

二、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1474

第一节 电力企业安全的概念1481

一、电气安全的基本要素1481

第四章 电力企业安全评价1481

二、电气装置安全1484

三、电气操作安全1491

四、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触电事故的规律1495

五、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及其关系1498

六、施工用电事故的规律1501

第二节 电力安全评价1505

一、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总则1505

二、评价内容1507

三、自评价1507

四、专家评价1508

五、分析与评估1509

六、整改1509

第一节 石化企业安全检查1511

一、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1511

第五章 石化企业安全评价1511

二、化学危险物品的分类和性质1512

三、化学危险物品的储存与运输安全1516

四、石油、汽油贮存与安全1517

五、化工事故的现状与规律1522

六、化工事故的原因分析1525

第二节 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1537

一、检查表式综合评价法1538

二、高压气体设施安全评价1541

三、火炸药生产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1545

第三节 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1547

一、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化与我国职业安全卫生1559

第一节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及其认证1559

第六章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安全评价1559

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与ISO14001和ISO90011564

三、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步骤1568

四、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运行程序1573

一、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程序1579

第二节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审核认证制度1579

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外部审核认证1584

案例一 河北苯中毒致死案1608

附:典型案例及点评1608

案例三 某工程起重葫芦带电造成工人触电身亡事故案1609

案例二 某工程土方坍塌事故案1609

案例四 某工程拆卸工拆卸废钢筋时不慎碰到高压线触电身亡事故案1610

案例五 某炼油厂延迟焦化履行工程吊机倒塌事故案1611

案例六 某大学新校区屋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支模架坍塌事故案1612

案例七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不当导致行人掉入水沟事故案1613

一、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1619

第一节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和抢救1619

第九篇 安全生产许可达标必要条件之九——对安全事故、重大危险源应有应急预案1619

第一章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1619

二、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1621

三、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1622

第二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623

二、机构职责1625

一、目的适应范围1625

第三节 应急监测程序1625

三、工作程序1626

第一节 井下避灾、抢救、自救和互救1633

第二章 矿山事故的救援1633

一、现场急救措施1640

第二节 创伤急救1640

二、急救包扎方法1644

三、伤员运送1646

第一节 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1652

第三章 交通运输应急救援方案1652

第二节 地铁防爆防火防疫的应急救援1661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级重大事故:1663

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1663

第四章 工程建设事故救援规则1663

第一节 重大事故分类1663

一、具备下列条例之一者为一级重大事故:1663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重大事故:1663

第二节 重大事故的报告和现场保护1664

二、核事故及防范1665

一、什么是核事故1665

第五章 电力行业应急救援方案1665

第一节 核事故应急措施1665

第二节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1666

第一节 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1677

第一章 各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1677

第十篇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1677

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职责1678

第二节 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及监督检查人员职责1678

二、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职责1679

第三节 工会和其他组织安全生产监督职责1680

四、上报事故、到现场组织抢救的义务1681

三、建立和受理举报制度的义务1681

第四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义务1681

一、免费服务的义务1681

二、出示证件和保密义务1681

第五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人员的法律责任1682

六、对事故统计分析和公布的义务1682

五、被监督和承担监督职责的义务1682

一、演变的历史过程1684

第一节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的演变1684

第二章 我国的安全生产监察体制1684

二、管理体制的改变有利于督察1686

一、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职责1688

第二节 我国现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1688

二、卫生部职业卫生监察职责1690

三、国家煤矿监察局的职责1692

一、国家安全生产监察1695

第一节 我国安全生产监察体系及其性质1695

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察和安全生产检查1695

二、国家安全生产监察的作用1696

三、我国安全生产监察性质及权限1697

五、监察机构的任务与监察人员的权限1698

四、以监察系统为核心的五大工作系统1698

二、安全生产监察员的职责1699

一、安全生产监察机构的职权1699

第二节 我国安全生产监察机构的职责及监察员的职责1699

一、安全生产监察的内容1700

第三节 安全生产监察的内容与程序1700

二、安全生产监察程序1701

三、安全生产监察手段1702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任务和内容1703

第四节 安全生产检查的任务、内容和方法1703

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方法1705

三、关于违章指挥与违章作业界限的划分1707

四、企业整顿检查验收的安全要求和评议办法1709

一、劳动安全卫生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1710

第五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制度1710

三、劳动安全卫生的群众监督机制1711

二、劳动安全卫生的行业管理1711

五、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及其职责1712

四、工会对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权利1712

六、企业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的职能1714

七、各级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的职权1715

一、矿山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及职责1718

第一节 矿山安全生产监察机构1718

第四章 矿山的安全生产监察1718

二、矿山安全生产监察员1719

三、行使监察职权的原则1720

二、矿山安全生产监察的性质1721

一、矿山安全生产监察的目的1721

第二节 矿山安全生产监察的性质和任务1721

四、矿山安全生产监察的依据1722

三、矿山安全生产监察的任务1722

第三节 矿山安全生产的特殊性1723

一、矿山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和艰巨性1724

二、矿山伤亡事故1725

四、矿山事故规律1726

三、矿山伤亡事故的特点1726

二、监察矿长安全资格认证和作业人员培训1727

一、监察矿山安全生产法规的执行1727

第四节 矿山安全生产监察1727

三、对工程建设项目安全卫生设施的监察1728

四、对矿山事故预防措施的监察1729

五、对工业卫生和职工健康管理的监察1732

一、矿山安全管理体制的变化1733

第五节 煤矿安全监察与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1733

二、煤矿安全监察制度1734

三、煤炭生产许可证制度1737

四、非煤矿山企业基本安全生产条件认可证制度1739

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1745

一、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1745

第十一篇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1745

第一章 安全生产与安全生产责任制1745

第一节 企业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1745

三、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1746

四、安全生产责任制首要的是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747

一、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750

第二节 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生产责任制1750

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运行机制1754

三、建立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关键1756

一、经济、生产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757

第三节 企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1757

二、企业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758

一、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主要任务1765

第一节 学习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765

第二章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职责任务1765

二、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化认证工作1766

三、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原则及主要步骤1767

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769

一、厂长(经理)实现对企业安全职业卫生全面负责1771

第二节 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1771

二、厂长(经理)应做好的主要工作1774

四、副厂长(副经理)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责任制中的基本职责1776

三、厂长(经理)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责任制中的基本职责1776

五、总工程师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责任制中的基本职责1777

第三节 厂级、车间、班组的重点职责1778

一、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1779

第四节 职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建立和落实1779

二、企业领导应建立并落实安全检查制度1781

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1784

第五节 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力度1784

二、企业领导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1786

第六节 确保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的落实1788

一、抓好宣传教育工作1790

第七节 抓好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1790

二、重视安全生产思想教育1791

三、企业领导应重视抓好三级安全教育1792

四、开展好“安全月”、“安全周”教育活动1793

五、认真实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1794

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1797

第八节 工会对劳动保护工作的积极作用1799

第三章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1801

第一节 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1801

一、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有关部门正职的责任及追究1801

二、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机构正职负责人的责任及追究1803

三、对特大事故的其他责任追究1803

四、特大事故的标准和含义1803

第二节 重大责任事故的责任追究1805

第三节 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究1807

一、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人员责任追究1807

二、地方政府的职责及责任追究1807

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及主管人员、直接人员的责任追究1808

四、对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机构的责任追究1810

附:安全生产责任制典型范例及相关法律1811

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811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1829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1833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837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1839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节选)18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