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川通史 卷7 民国【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贾大泉,陈世松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8058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94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717页
- 主题词:四川省-地方史-先秦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四川通史 卷7 民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民国初年的四川政局1
第一节 民国四川新政权的建立及其改革措施1
一、成渝军政府合并与四川政令军令统一1
二、民国初年的川政改革与社会变迁7
第二节 捍卫共和民主的斗争13
一、尹昌衡西征平叛与胡景伊攫取四川政权13
二、四川的二次革命17
三、四川的护国战争20
四、四川的护法战争23
第二章 从军阀割据到川政统一26
第一节 防区制的形成26
一、防区制的形成及特点26
二、防区制形成的原因29
第二节 四川的军阀战争和自治运动30
一、四川军阀战争的类型30
二、军阀战争中的川省自治运动37
第三节 蒋介石势力入川与川政统一40
一、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内和四川局势的变化40
二、参谋团入川与川政的统42
三、川政统一后四川社会秩序的好转51
四、刘湘政治立场的转变55
第三章 抗战前中共在川革命活动57
第一节 中共四川党组织的建立及早期革命活动57
一、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和中共四川党组织的建立57
二、国共合作领导的革命运动59
三、国共分裂后,中共四川党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66
第二节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68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68
二、红军反军阀围剿,根据地与红军大发展69
三、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兴衰73
四、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根据地78
五、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80
第三节 四川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84
一、四川人民对红军长征的贡献84
二、红军长征过四川的革命影响89
第四章 四川——抗日复兴的中心基地92
第一节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93
一、迁都重庆的原因93
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95
三、民生公司在迁都重庆中的贡献97
第二节 四川成为抗日复兴的中心基地99
一、蒋介石兼理川政,四川成为抗日复兴基地的政治中心99
二、沦陷区工矿企业迁川,四川成为抗日复兴基地的经济中心101
三、经济飞跃发展,四川成为抗日复兴基地的财政金融中心103
四、文化机构和大专院校迁川,四川成为抗日复兴基地的文化中心104
第三节 复兴基地的伟大历史作用105
一、复兴基地保证了抗战的胜利105
二、复兴基地有力地支援了远东战场的反日战争105
三、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收复国土108
第五章 抵抗日机轰炸的特殊战场109
第一节 日机对四川的轰炸110
一、日机轰炸四川的地区110
二、日机对重庆、成都和重要城市的轰炸116
三、大轰炸激起四川人民的抗日义愤123
第二节 抵抗空袭的措施126
一、成立防空司令部126
二、成立防护团127
三、疏散人口127
四、加强防空建设129
第三节 对日空战137
一、抗战前期的对日空战137
二、抗战后期对日机的反攻战141
第六章 抗战时期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145
第一节 南方局的成立146
一、国共合作的建立146
二、南方局的成立146
第二节 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148
一、反对汪精卫叛国降日148
二、反对蒋介石反共、分裂抗日统一战线150
三、巩固抗日民族复兴基地,发动和组织群众支援抗战154
第三节 团结抗日爱国、民主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57
一、团结国民党内抗日爱国、民主力量157
二、团结中间党派158
三、团结四川地方实力派160
四、团结知识分子162
五、团结民族资本家163
第四节 促进民主党派的成立,推动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164
一、促进民主党派的成立164
二、推动民主运动的发展167
第五节 中共在重庆登上国际外交舞台170
一、成立外事机构,加强国际联系170
二、加强对美外交,争取建立友好关系173
第六节 巩固和发展四川党组织177
一、巩固和发展四川党组织177
二、健全地下党秘密工作的策略方针179
第七章 四川对抗日战争的贡献182
第一节 川军出川抗战182
一、救亡运动的高涨与川军的觉醒182
二、川军出川抗日185
第二节 四川对抗战的支援和贡献198
一、抗战的兵源、财源、粮食和物资基地198
二、欢迎工矿学校内迁、安置入川同胞204
第三节 抗战丰碑,永垂史册209
第八章 内战爆发和国民政府在四川统治的终结214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214
一、全国人民欢呼胜利,盼望和平民主建国214
二、国共两党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215
第二节 重庆谈判及其破裂217
一、重庆谈判和停战协定的签订217
二、政治协商会议召开219
三、四川人民争取民主和平的斗争221
四、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内战爆发223
五、国民党政权危机加深225
第三节 国民党政权在四川统治的终结227
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对四川的统治措施227
二、四川经济破落,人民极端困苦228
三、四川第二反蒋战场的开辟230
四、解放军进军四川和蒋介石再次迁都四川梦想的破灭236
五、刘、邓、潘起义,蒋介石飞逃台湾238
第九章 民国四川政治、司法和军事制度240
第一节 四川的行政区划240
第二节 四川的议会制度243
一、省级议会制度243
二、县级议会制度247
三、基层议会248
第三节 四川的行政机构和官制的变化249
一、省级行政机构及官制249
二、县级行政机构252
三、基层行政机构252
第四节 四川的司法制度及机构254
一、四川的审判制度及机关254
二、检察制度与律师制度257
第五节 四川的警察制度与机构259
第六节 四川地方军事机构、武装组织与兵役制度261
一、四川地方军事机构和部队261
二、四川的地方武装262
三、四川的兵役制度和机构264
第十章 西康建省与治康措施267
第一节 西康省的建立268
一、西康建省缘起268
二、刘文辉主持筹建西康省269
三、西康建省及其意义274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治康措施277
一、刘文辉治理西康的方针政策277
二、西康省的政权机构及重要政治组织281
三、西康的经济开发285
四、西康的文教建设290
第十一章 民国时期四川少数民族297
第一节 民国四川少数民族概述297
一、四川少数民族的构成与分布297
二、四川各少数民族状况299
第二节 民国时期对四川少数民族的治理318
一、民国时期民族观念的新变化318
二、民国时期对西康藏区的治理322
三、民国时期对川西北藏羌地区的治理325
四、民国时期对川西南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328
第三节 有关“川藏纠纷”与“康人治康”重大事件333
一、“类乌齐事件”与“大白事件”333
二、格桑泽仁与“巴安事变”337
三、“诺那事变”与红军对诺那的统战工作340
四、甘孜“班辕事变”342
第十二章 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变化与曲折发展345
第一节 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开始解体345
一、洋纱开始取代土纱,农户转向加工织造345
二、城乡场镇市场的发展与农副产品流通领域的扩大347
三、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进程349
第二节 土地关系的变化与农村生存危机354
一、政局变化导致地权转移354
二、租佃关系的重要变化358
三、农村高利贷的猖獗362
第三节 农、林、畜牧改进与科研机构364
一、中央系统的农、林、畜牧改进与科研机构364
二、省属系统的农、林、蚕桑、畜牧改进与科研机构367
第四节 抗战前后国民政府对四川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370
一、减租退押政策的实施370
二、合作金库的建立370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371
四、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373
第五节 农田水利建设374
一、都江堰灌区的岁修与改建374
二、抗战时期,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工程376
三、1946~1949年,再度兴修四川农田水利工程377
第十三章 四川工业的近代化进程379
第一节 抗战以前四川工业的发展380
一、军阀混战中艰难跋涉的四川工业380
二、抗战前四川工业的基本状况381
三、四川军阀的投资活动386
四、国家垄断资本的投资活动390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四川工业的快速发展391
一、四川工业的发展机遇391
二、四川工业的迅猛发展396
三、国家垄断资本对民营企业的蚕食鲸吞400
四、抗战后期四川工业发展的衰退401
第三节 抗战结束后四川工业的衰退404
一、内迁工厂复员与四川工业的衰退404
二、恶性通货膨胀对四川工业的致命打击404
三、战后美货对四川工业品市场的冲击405
四、四川工业的全面崩溃407
第十四章 四川商业、外贸的发展408
第一节四川商业的发展408
一、重庆城市新式商业408
二、民国时期成都的商业416
第二节 四川对外贸易的发展422
一、进出口贸易概况422
二、进出口贸易机构及其购销活动423
三、进出口贸易中的土货市场425
四、洋行、外商公司与买办428
第十五章 四川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的改善431
第一节 公路交通431
一、省内公路431
二、省际公路的建设434
第二节 水路运输438
一、木船运输438
二、川江轮船航运业442
第三节 铁路与航空交通建设446
一、成渝铁路建设446
二、航空运输线的开辟448
第四节 战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449
第五节 通信设施建设(邮政、电信)450
一、邮政管理与邮政事务的发展450
二、电信机构与电信业务的发展453
第十六章 四川财政与金融457
第一节 抗战以前四川财政收支情况458
一、抗战以前的财政收入458
二、抗战以前的财政支出463
第二节 抗战以后四川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465
一、抗战以后四川的财政收入465
二、抗战以后四川的财政支出472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四川金融状况473
一、抗战以前的四川金融状况473
二、抗战以后的四川金融状况486
第十七章 四川人口的消长与天灾、饥荒和瘟疫493
第一节 四川的人口状况493
一、抗战以前,四川人口的缓慢增长493
二、抗战以后,重庆市和四川地区的人口波动497
第二节 天灾、饥荒和瘟疫对人口的影响502
一、天灾502
二、人祸512
三、瘟疫515
第十八章 多元社会思潮的激荡518
第一节 多元社会思潮的滥觞518
一、民主共和思潮深入人心518
二、反传统思潮下的逆流521
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高潮迭起528
四、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534
第二节 多元学术思潮的交融539
一、郭沫若的中西文化互释539
二、兼收并蓄学术思想的传播542
第十九章 史学与方志544
第一节 四川史学的更新544
一、由经入史的杰出学者蒙文通544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郭沫若548
三、风格各异的蜀中史家550
四、四川史学风气的巨变553
五、华西史学的特点及贡献557
第二节 四川方志的编修559
一、重修《四川通志》艰难搁浅560
二、县志编修高潮迭起561
三、探索创新的力作566
第二十章 文学与艺术569
第一节 文学569
一、小说569
二、诗歌575
三、散文582
四、战时文学创作的繁盛587
第二节 艺术590
一、戏剧590
二、音乐597
三、电影599
四、美术600
五、建筑605
第二十一章 教育与文化事业608
第一节 教育事业608
一、抗战前四川教育概况608
二、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四川613
三、抗战时期四川教育大发展概况618
四、著名的教育家624
第二节 新闻报刊业628
一、新闻报刊628
二、图书出版632
第三节 公共文化事业634
一、图书馆634
二、博物馆636
三、学术社团机构638
四、城市公园640
第二十二章 宗教644
第一节 道教644
一、民国四川道教一般状况644
二、青城山常道观主持彭椿仙647
三、道教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647
第二节 佛教649
一、四川省佛教总会的成立649
二、重庆成为大后方佛教的中心650
三、太虚法师与汉藏教理院651
四、康区藏传佛教653
第三节 伊斯兰教654
第四节 天主教656
一、抗战前天主教“中国化”措施656
二、抗战时和抗战后的四川天主教657
第五节 基督教658
一、民国初期基督教在川情况658
二、四川基督教自立运动658
三、抗战中的四川基督教660
第二十三章 社会风尚与民俗文化662
第一节 社会风尚的变迁662
一、社会风尚变迁的过程662
二、社会风尚变迁的特点666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变迁670
一、衣冠服饰习俗的变迁670
二、婚姻生活习俗的变迁677
三、文化娱乐习俗的变迁681
大事年表689
后记694
热门推荐
- 1715760.html
- 3309102.html
- 391795.html
- 2760378.html
- 1599672.html
- 954469.html
- 3049045.html
- 209060.html
- 96086.html
- 1944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6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8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5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6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3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1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7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5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1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