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三代新儒家的儒学诠释与创新 以成中英、杜维明、刘述先、蔡仁厚为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奚刘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912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新儒家-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第三代新儒家的儒学诠释与创新 以成中英、杜维明、刘述先、蔡仁厚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相关概念的解析1
二“第三代新儒家”与成中英、杜维明、刘述先、蔡仁厚简介7
第一章传统儒学研究24
第一节“内在超越”与儒学的宗教性24
一 成中英:儒学的“终极与整体实在”27
二 杜维明:内在超越与“掘井及泉”32
三 刘述先:内在超越的“两行之理”37
四 蔡仁厚:“摄人文于宗教”的儒学42
第二节 儒家心性之学的阐释与发展48
一 成中英:作为道德哲学之基的儒家心性之学49
二 杜维明:宗教与哲学交汇处的儒家心性之学52
三 刘述先:儒家心性之学的梳理与评价58
四 蔡仁厚:心性学——儒家哲学的根基63
第三节 儒家道德与德性修养70
一 成中英:目的论与责任论相统一的儒家道德70
二 杜维明:仁与修身74
三 刘述先:仁与生生79
四 蔡仁厚:儒家的内圣成德之学84
第四节 儒家认知之学88
一 成中英:道德—知识论88
二 杜维明:“体知”一对儒家德性之知的创造性阐释93
三 刘述先:“良知”与“见闻之知”98
四 蔡仁厚:儒家“摄知于德”与知性之凸显101
第五节 小结104
一“即儒学即宗教”105
二 心性学地位的肯认与发扬107
三 儒家道德理想的强调108
四 儒学知识论的凸显110
第二章 现代新儒家研究113
第一节“新儒家”概念与人物的划分113
一 成中英:知识理性与价值理想区分基础上的新儒家114
二 杜维明:儒学的第三期发展与现代新儒家118
三 刘述先:广义的“新儒家”与“三代四群”说122
四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开展与人文关怀126
第二节 当代新儒家人格研究与思想省察130
一 成中英:熊十力、方东美、牟宗三研究130
二 杜维明:熊十力、徐复观、唐君毅研究136
三 刘述先:熊十力、方东美、牟宗三、唐君毅研究145
四 蔡仁厚: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研究153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的功过得失探讨159
一 成中英:具文化忧患意识的新儒家的贡献及不足159
二 杜维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人文精神之重建162
三 刘述先:新儒家的定位与省察167
四 蔡仁厚:现代新儒家的五大功绩171
第四节 小结175
一“只识师门,不识门户”——对门户、道统说的反思175
二 当代新儒家人物研究的推进178
三 功过探讨的准确性与客观性180
第三章 传统反思与儒学现代化183
第一节 传统儒学弊端反思184
一 成中英:中国文化的内耗与涣散185
二 杜维明:政治化儒家与五四反思189
三 刘述先:传统文化限制的暴露与儒学的“三分法”192
四 蔡仁厚:儒学的“通盘文化大反省”197
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202
一 成中英:集“宇宙学、生态学、伦理学”于一体的儒学202
二 杜维明:儒学是“哲学的人学”207
三 刘述先:儒家真精神的现代意义211
四 蔡仁厚:儒学的“八大旨趣”、“四大价值”与“四大贡献”215
第三节 儒学能否开出民主与科学220
一 成中英:作为西方人权思想根源的儒学与人文主义的特征221
二 杜维明:儒家传统与启蒙精神的“对接”224
三 刘述先:“曲通”以成民主和科学229
四 蔡仁厚:“良知自我坎陷”的发挥233
第四节 儒学传统的现代转化237
一 成中英:儒学与现代性的整合237
二 杜维明:多元现代性与儒学的转变240
三 刘述先:传统·现代·后现代245
四 蔡仁厚:儒学现代化的“两大纲领”、“三个层次”249
第五节 小结252
一 现代性观照下批判意识的凸显252
二 对当代新儒家“新外王”的扩充254
三 探源与重构:儒学价值的现代调适256
第四章 中西会通与儒学世界化259
第一节 第三代新儒家与西方文化260
一 成中英:西方哲学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260
二 杜维明:对西学的吸收与排拒265
三 刘述先:中西比较哲学的开展与文化哲学270
第二节 文明对话274
一 成中英:文明对话与本体诠释学275
二 杜维明:新轴心时代的“文明对话”280
三 刘述先:儒学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对话284
四 蔡仁厚:宗教会通之“六大焦点”288
第三节 儒学世界化的开展292
一 成中英:儒家德性伦理的整体化与儒学世界化292
二 杜维明:“文化中国”与知识分子的责任296
三 刘述先:“理一分殊”与世界伦理301
四 蔡仁厚:中国哲学的普遍性与其世界化304
第四节 小结307
一 融摄西学、多向建树的趋势308
二 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儒学地位确认的转变310
三 充分的对话意识311
第五章 结语314
一 成中英、杜维明、刘述先、蔡仁厚新儒学思想特色314
二 第三代新儒家的学思路向320
三 第三代新儒家的儒学诠释与创新评价325
主要参考文献332
后记343
热门推荐
- 1824780.html
- 159643.html
- 246208.html
- 2515969.html
- 3158901.html
- 1290429.html
- 1845926.html
- 3726358.html
- 2936944.html
- 3240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6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4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8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1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7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1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9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4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