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文学与文献考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韩高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2451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研究-先秦时代;古籍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先秦文学与文献考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从马家窑彩陶看女娲神话的起源1
一、女娲神话源于西北地区1
二、“水涡”与“女娲”的关联3
三、彩陶蛙纹与女娲5
《山海经》“西王母”之神相、族属及其他9
一、西王母“戴勝”旧说正误9
二、“戴勝”为佩戴面具11
三、“戴勝”为禓祭之需13
“夸父逐日”的仪式结构与文化内涵17
一、“入日”即甲骨文“入日”仪式17
二、“杖”“邓林”即测日影之“标尺”19
三、夸父逐日为早期商民族神话21
《山海经》称“经”考论23
一、《山海经》之“经”非“推步”24
二、《山海经》书名本意非“山海之经纪”25
三、《山海经》称“经”的两个取向26
《尚书·尧典》研究30
一、《尧典》的叙事性质30
二、《尧典》编者为孔子32
三、《尧典》的史传特征35
《尚书·禹贡》“九州”篇的时代及其性质——一篇史地文献的文学解读39
一、今本《禹贡》的结构特点与各部分的编成时间39
二、《禹贡》“九州”篇的颂诗性质44
三、《禹贡》“九州”篇的九段体结构46
四、周代诵“地志”制度与《禹贡》的口传性质47
由清华简《尹至》等看《商书·汤誓》的年代51
《周易》断占辞思维方式的原创性——兼谈早期儒、道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57
一、断占辞的重要性57
二、“二分”思维58
三、折中思维60
四、变化思维与忧患意识61
《周易》卦爻辞所见商代贞人考65
一、“贞”字旧注之误与相关问题65
二、“×贞吉(凶)”句式及“贞”前一词的性质67
三、“利×(之)贞”句式及“×”的性质69
四、卦爻辞贞人考略71
五、贞人“蔑”“安”“居”的时代74
六、《周易》“永”“旅”“大”并非西周金文中的同名人物77
七、《周易》“永”“旅”“大”为商代贞人81
八、小结85
《周易》“分经”体例考论87
一、“上下分经”体例略考87
二、“上下分经”背离了《周易》的原创89
三、一点启示93
先秦时期文化多样性观念的自觉之路95
一、考古所见部族时期多元文化格局95
二、夏商西周多元文化格局98
三、春秋多元文化格局100
四、战国诸子争鸣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102
“中华文学”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及其文化基础105
一、“中华文学”概念最切合古代文学的“多元一体”特征105
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学”形成于春秋107
三、“中华文学”形成的基础是春秋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出现108
论先秦文学文献的形态特征110
一、口述文学文献110
二、书面文学文献115
三、图像、实物形态的文学文献117
春秋卿大夫的文献整理及其文化意义——从元典生成看民族精神的确立121
一、春秋文献整理的特点与动因121
二、编辑“前言”“故语”等口述文献而成《志》124
三、诗关政教的传统与《诗》文本的结集127
四、“礼”的实践与《礼》文的整理、编撰130
“文类”视阈下的先秦预言及其文学意义134
一、先秦预言的“文类合法性”及其文体特征135
二、先秦预言的文学意义143
三、结语150
先秦文章文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52
一、用“裁篇别出之法”进行“还原式”文献整理153
二、重估先秦文章文体的整体发展水平156
三、“口语文本”是先秦文章的主要存在形态158
四、礼乐制度是先秦文章的生成语境161
五、先秦文章“官守”向“私著”的转型163
六、小结165
论“诗骚传统”167
一、“诗骚传统”的形成168
二、“诗骚传统”的意义构成171
三、“诗骚传统”的当下意义176
《穆天子传》所见“前丝绸之路”文化与文学传播181
一、周穆王之前的东、西文化交通181
二、穆王西游的现实可能性183
三、穆王西游有关文献的可靠性184
四、来自考古学的证据186
五、穆王西游中的礼仪与文学传播189
六、结语192
读《左传》札记194
一、春秋郑之地域文化及特征194
二、春秋请谥制度198
三、君子论“恕”道199
四、春秋秦人之历史、文化、宗教管窥200
五、春秋晋国的士大夫及其文化203
六、卫大夫石碏论“六逆”“六顺”211
七、楚人侵南申及其意义212
八、春秋宋国君位传承制度考213
九、早期墨学考214
十、春秋时期的邾国214
十一、春秋时万舞展演考215
十二、东周天子行政多借鲁、晋二国216
十三、《周书·籴匡》考216
十四、春秋命名礼小考217
十五、临食而叹:先秦饮食禁忌小考217
十六、曹柯之盟218
十七、内史过与《明神之志》219
十八、鲁国大史克及其文章220
十九、《周礼·夏官·圉师》考221
二十、“礼器转移”:春秋文献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222
二十一、春秋《易》学及其人文特点223
二十二、春秋筮占的人文取向227
《春秋》“鲁隐公矢鱼于棠”发微230
子产年谱235
关于子产的几个问题274
一、子产的生年274
二、子产之师王子伯骈276
三、子产“作书”以理政277
四、子产“有辞”以经世280
五、子产与邓析论治术281
六、《郑风》为何不载诵子产之诗283
《秦风》秦人居陇诗篇考论286
一、秦人崛起与《秦风》入《诗》286
二、秦襄公始封与《车邻》等诗主旨289
三、秦大夫作《终南》美秦襄公291
四、秦襄公伐戎与《小戎》292
五、《车邻》等诗反映的秦文化293
清华简《楚居》所见“求女”发微——兼及《汉广》《蒹葭》《离骚》的“求女”主题296
一、《楚居》“求女”为抢婚296
二、由“求女”到“邂逅”299
三、“求女”记忆在《离骚》中的重现301
论上博简《李颂》的作时306
《九歌》文体新论309
一、《九歌》文体的继承与创新309
二、《九歌》的文体性质:“混合性艺术”310
三、《九歌》包含的文体类型及其影响313
先秦卜居习俗对《离骚》构思的影响316
一、先秦卜居习俗及其演变316
二、《离骚》对卜居习俗的艺术化319
三、从《卜居》《渔父》看卜居仪式对《离骚》构思的影响322
《论语·为政》“子奚不为政”章疏证——兼谈孔门孝道内涵的多重性及其演变325
一、句读正误325
二、“孝”义发微326
三、《论语》中“孝”的三重内涵328
四、“孝”道的系统化329
《论语·先进》“陈蔡章”考辨333
一、古本《论语》“陈蔡章”发微333
二、“两章”说不可信336
三、产生误解的根源338
后记341
热门推荐
- 779526.html
- 2834527.html
- 3036887.html
- 3413898.html
- 254100.html
- 2158490.html
- 1620083.html
- 3850281.html
- 3879388.html
- 187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1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5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7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7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4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8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0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4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1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