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 张郭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冯治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228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农村-现代化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 张郭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探索道路 增加资本 富裕农民1
一 社会实践与理论创新呼唤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2
研究2
1.社会实践呼唤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研究2
2.农村现代化是以农民富裕化与现代化为本,增加农民致富资本的过程8
3.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基础薄弱在于资料搜集与处理的难度较大13
4.中国农村现代化调研基地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普遍性、方向性16
5.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问题复杂,理论难点较多32
创新34
6.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要进行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34
二 研究农村现代化道路要确立“农民致富资本”42
的新概念42
1.“农民致富资本”应包括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资本42
2.农民的致富资本和农村现代化可以相互循环转化43
促进43
3.“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是能用于价值增殖的经济量44
4.“农民致富的文化资本”即农民致富的人力资本45
5.“农民致富的政治资本”即农民致富的政治保证力量46
6.“农民致富的社会资本”是其通过交往而形成的群体人力资本48
致富资本最少50
1.农民致富资本最少,造成农民最苦农村现代化最难50
三 农民最苦农村现代化最难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50
2.中国农民致富资本最少的形成过程渊源久远51
3.农民致富资本最少和农业文明的特殊性拖延了中国55
现代化进程55
4.近代中国农民最苦致富资本最少,农村成了现代化的“弃儿”59
5.改革开放前农民苦农村现代化进展慢,苦在慢在“左”的政治与政策使农民的致富资本事实上“空洞化”64
四 中国应走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致富资本的72
农村现代化道路72
1.改革开放后农民致富资本增多变富的实践证明中国72
应走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致富资本的农村现代72
化道路72
2.农民致富资本依然较少与较穷的现实要求中国走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致富资本的农村现代化道路81
3.解决“三农”问题要求中国走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致富资本的农村现代化道路87
4.现代化建设大局要求中国走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致富资本的农村现代化道路88
5.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致富资本的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概括97
第一篇 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与社会资本,103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现代化103
第一章 农民商人化是增加“农民致富资本”,促进农村现代化的捷径103
一 农民商人化是“增加农民致富资本”,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捷径104
1.农民商人用智慧和市场能力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104
2.农民商人成功的奥秘是运用了商业与市场的力量105
3.农民商人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使”106
1.历史沿革107
二 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概况107
2.自然人文地理108
三 “商人经济,富民强镇”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选择110
1.“商人经济,富民强镇”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10
2.“商人经济,富民强镇”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111
四 培养和扶持农民变商人的有效路径113
1.培养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市场与经商能力的有效路径113
2.鼓励、引导和扶持农民转换成商人角色的有效路径115
3.“先商”带“后商”,同奔富裕路117
增加了“农民致富资本”121
1.农民商人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121
五 走“商人经济,富民强镇”农村现代化道路,121
2.农民商人带动了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123
3.农民商人带来了城镇快速繁荣124
4.农民商人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125
5.农民商人带动农民确立了“经商光荣,经商致富”等新观念125
6.农民商人带动了农村社会全面进步127
六 “商人经济,富民强镇”农村现代化道路的启示127
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的本质是商人人力资本的发展和竞争127
2.完成农民→商人→实业家角色的转换是经济欠发达区域农民快速增收致富的捷径128
3.完成农民→商人→实业家角色的转换是经济欠发达区域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捷径130
4.中国要确立“以商富民强国”的理念131
1.工农差别实质上是产业差别,穷农民要变成富农民,必须要掌握工业资本,增加致富资本133
农民富裕化农村现代化的捷径是民营工业化133
第二章 民营工业化是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133
一 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推进133
资本”,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捷径133
2.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推进农民富裕化农村现代化的捷径是民营工业化136
二 农村工业化的艰难启动141
1.牛棚起家,艰难崛起的江苏凯华集团的前身——141
刘东玻璃厂141
2.刘东玻璃厂带动了工业经济的兴起146
三 与时俱进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147
1.“怎么办?”发展要有新思路147
2.改革要身子正、敢碰硬152
3.改革要有新创造154
4.改革的本质是深化是发展157
5.转换政府职能,创立政府与企业“四管四不管”的关系161
四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制度与路径创新162
1.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162
2.“九个一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制度创新164
3.“五着联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路径创新167
五 提高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制度创新174
1.解放思想,组织实施科技“四大工程”174
2.内培与外引结合,构筑了人才集聚高地175
3.挂靠与创办并举,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177
4.开发与市场同步,塑造了市场竞争优势178
5.营造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证179
六 营造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制度创新181
1.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捷径是大力营造民营企业家队伍181
2.营造了创业光荣、做企业家自豪的社会风尚182
3.创造了让民营企业家安心创业、安居乐业的社会183
环境183
4.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要求,塑造民营企业家184
5.建立了有为有位的制度,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184
1.泰州市委发文要求在全市学习推广戴南、张郭两镇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经验185
七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经验的学习推广185
2.泰州市委在全市学习推广戴南、张郭两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经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187
第三章 农村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193
社会资本”,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捷径193
一 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社会资本”,推194
进农民富裕化农村现代化的捷径是农村城镇化194
1.农村城镇化的含义与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194
2.农村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资本”,推进农民富裕化农村现代化的载体195
3.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标志197
4.统筹城乡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198
化的基础和前提201
1.以科学规划,创造传世佳作201
二 科学规划是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城镇201
2.城镇规划编制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202
3.城镇和中心村规划的编制203
4.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特色206
三 民营化市场化造城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207
捷径207
1.农村城镇化、现代化要运用民营化市场化的机制和力量207
2.努力形成民营化市场化造城的共识209
3.广泛宣传,加大民营化市场化造城力度210
4.以民为本,科学确定民营化市场化造城的项目211
5.民营化市场化打造绿色社区、“精美人居”213
6.彻底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让人民群众享受城镇文明生活214
四 民营化市场化建设科技园区215
1.加快城镇园区建设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15
2.科学规划,建设“国家级乡镇企业科技园区”216
3.强化领导,规范运作217
4.“边建园区边招商,边做环境边办厂”218
五 用信息化带动农村城镇化现代化219
1.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资本”,实现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捷径219
2.发展公用信息平台,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220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是增加“农民致富的222
经济资本”的捷径222
一 中国农业既要现代化,更要国际化222
1.世界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三种类型223
二 世界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与经验教训223
2.中国要探索符合国情、面向世界的农业现代化国际化新道路224
三 以农业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225
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225
1.农业现代化要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产业化支撑225
2.农民商人+市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227
3.农民商人+经纪人+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227
4.农民商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228
模式228
5.农业产业化关键是培养“农型企业家”230
1.培植特色农业规模生产基地,带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231
化,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231
四 以市场化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带动农业现代231
2.放大水利社会效益,发展圩堤林业经济,带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232
3.明晰林业产权,启动林业产业化234
4.中国应把以劳动力资源换自然资源作为农业产业236
结构调整的思路236
五 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国际化,增强农业236
国际竞争力236
六 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国际化,增强237
农业国际竞争力237
1.加快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237
3.加快了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238
2.加快了农畜产品质量法规体系建设238
七 中国农业要走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新道路239
第五章 农村现代化要走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致富241
资本”的道路241
一 农村现代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241
致富资本”的道路241
1.巨大的人口压力要求农村现代化必须走可持续241
发展,增加“农民致富资本”的道路241
2.生存资源稀缺,呈单向递减趋势,形成了刚性约束242
3.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243
规划245
2.深化宣传教育,创新生育文化245
1.把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245
二 计划生育率达百分之百的制度创新245
3.依靠社会力量,实行齐抓共管246
4.明确目标责任,严格责任考核248
5.抓好阵地建设,实施优质服务248
6.强化法律意识,严格依法行政249
7.成效显著,计划生育率达百分之百250
三 保护土地资源的制度创新250
1.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制定耕地保护制度250
2.造地与用地相结合的制度创新251
3.保护土地资源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制度创新252
四 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张郭的制度创新253
1.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张郭的指导思想253
2.加强保护环境的宣传和法制教育254
3.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254
4.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55
5.建设绿色张郭,成就显著255
思想的基础与前提259
一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259
资本”259
第六章 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增加“农民致富的文化259
促进农村文化现代化259
第二篇 增加农民致富的文化资本,259
二 统筹城乡发展要以增加“农民致富的文化资本”为先261
三 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为提高农民人力资本263
奠定坚实的基础263
1.制定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规划263
2.加大投入,实现教育设施的现代化264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育思想的现代化266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内容的现代化267
致富的文化资本”269
1.建设成人教育阵地,增加“农民致富的文化资本”269
四 构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网络,增加“农民269
2.建设农民教育网络,增加“农民致富的文化资本”271
3.充分利用城市教育资源,增加“农民致富的文化资本”272
第七章 建设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增加“农民致富的274
文化资本”274
一 农村现代化要经济社会与文明文化协调发展,274
才能增加“农民致富的文化资本”274
二 建设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要制定规划与计划,276
明确指导思想276
三 建设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要完善机制,长效277
管理,塑造文明文化新特色277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五大社会新风尚278
2.开展“五学”活动,培育“四有”现代新型农民278
四 建设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要重点突破,创新278
实践,激发活力278
3.建设新张郭,全力实施农村现代化工程,增加“农民致富资本”279
五 建设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要与城镇管理相280
结合,追求文明文化形象出新280
1.建设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要与城镇管理相结合280
2.内强素质与严格责任考核相结合,城镇管理队伍281
文明形象出新281
3.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城镇居民文明形象出新284
4.市场化与物业化管理相结合,提高城镇管理与文明的水平285
文明”的结合点286
六 增加“农民致富资本”要找准建设农村“三大286
第三篇 增加农民致富的政治资本,291
促进农村政治现代化291
第八章 建设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社会,要创新农村党291
组织运行机制,增加“农民致富的政治资本”291
一 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是实现农村292
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92
二 建设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社会,要加强对农村293
党组织运行机制的研究293
1.农村党组织要成为人才的熔炉和摇篮294
2.农村党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294
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社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和294
思想保证294
三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运行机制,为建设农村294
3.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学习计划与制度,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97
4.建设永久性的学习培训阵地,保证党员学习持续化、规范化301
5.建设现代化的党员学习阵地,提高学习效率302
6.营造“学习型社会”的氛围,带动“学习型社会”的创建304
7.学他人之长,创张郭之新306
8.学习的目的是唯实创新发展思路与目标,促进发展308
小康与现代化社会提供组织保证310
1.创新党委班子运行机制,健全制度是根本310
四 创新“堡垒”建设运行机制,为建设农村全面310
2.创新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是培养青年干部的有效途径312
3.创新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镇干部的机制是加强乡镇党政班子建设的有效途径315
4.创新党风廉政建设运行机制是增强农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317
5.建设农村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社会,班子要稳定坚强、团结协调320
6.建设农村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社会,班子要廉政为民322
五 创新农村党组织执政为民运行机制,实现共同328
富裕,夯实执政的群众基础328
1.农村党组织要执政勤政为民,带民共富328
2.建设江北苏杭,打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带民共富329
3.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多办实事,带民共富329
4.大力发展“百姓经济”,带民共富331
5.党员干部“双带一促”,带民共富332
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扶贫机制,落实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帮民共富334
7.创新跨区域的智力、人才帮带的共同富裕机制336
六 创新党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政治运行机制,推进339
农村政治现代化进程339
1.建设农村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社会,要“三大文明”339
协调发展339
2.创新村民直选村民委员会成员机制,确保了农民的民主选举权利340
3.创新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推进村级议事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342
4.建章立制,推进农村政治现代化进程343
5.建立健全法律服务网络,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344
企业党建运行机制348
第九章 建设农村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社会,要创新私营348
党建工作349
1.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是建设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社会的“需要”349
一 建设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社会,要加强私营企业349
2.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要确立新思路351
二 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要创新党组织组建352
模式与用人机制352
1.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要建好“核心”,促进352
“中心”352
2.因企制宜,同步合理建立私营企业党组织352
3.从实际出发,选好配强私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353
1.创设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四好”目标354
三 创设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四好”目标,及处理354
党企关系的“三分三合法”354
2.创造正确处理党企关系的“三分三合法”355
四 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要建设好私营企业356
党员队伍356
1.超前大胆发展优秀私营企业主入党,充分放大业主入党的积极效应356
2.党员发展工作前移,建立了量足质优的入党积极360
分子队伍360
3.严格程序,严格把关,慎重考察党员发展对象360
4.发展私营企业人员入党,既要积极又要慎重361
1.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要针对私营企业特点进行制度创新363
五 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私营企业363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63
2.以开展“岗位主题创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364
3.以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为载体,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364
六 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要正确认识的三个365
问题365
1.私营企业建党和党建工作都亟须加强365
2.不要再争论私营企业员工和业主能否入党,业主366
党员能否担任党内职务的问题366
3.抓私营企业建党与党建工作要理直气壮366
考核机制和报酬制度368
第十章 建设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社会,要创新镇村干部368
一 建设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社会,镇村干部要由369
“食之者”变为“生之者”369
二 创新“双重考核、联绩奖惩”考核制度,形成了372
镇村干部争相为民创造财富的机制372
1.创新镇村干部考核与报酬制度势在必行372
2.镇村干部考核与报酬制度的四大创新373
三 创造镇村干部“年薪制”,进一步强化了镇村375
干部争相为民创造财富的机制375
1.在探索中决定实施镇村干部“年薪制”375
3.实施镇村干部“年薪制”的内容377
2.实施镇村干部“年薪制”的原则377
4.实施镇村干部“年薪制”的具体操作办法380
5.实施镇村干部“年薪制”的考核381
四 实施干部“年薪制”,形成了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干部身先士卒,为民造福的四大机制382
1.形成了按市场经济原则定价干部工资,工资与绩效、压力与动力相统一的机制382
2.形成了干部指挥与实干、布置与落实相统一的机制383
3.形成了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干部身先士卒,为民造福的机制386
4.形成了干部进与出、升与降均以能否为民造福为388
标准的机制388
化与农村现代化的规律389
第十一章 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资本,推进农民富裕389
一 要在农村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统筹390
城乡增加农民致富资本,加快农民富裕化与390
农村现代化进程390
二 要加快农民富裕化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391
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391
1.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仍然较少的现实要求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391
2.只有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才能加快农民富裕化与农村现代化进程394
3.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要求城乡居民地位平等394
4.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要求拆除横在395
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城墙”395
5.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要求轻徭薄赋,让农民休养生息397
6.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经济资本要求取消“农民四税”及其他收费,藏富于民399
三 要加快农民富裕化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401
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文化资本401
1.由文化资本凝聚成的人力资本与收入水平是正相关401
关系401
2.农民太多、耕地太少的硬约束要求中国农村现代化必须遵循人力资本优先投资的规律403
3.农民致富的文化资本仍然太少的现实要求中国农村现代化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文化资本的规律406
四 要加快农民富裕化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409
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政治资本409
1.建设农村小康与现代化社会,关键靠党409
2.党员干部素质低的要先行创建“学习型农村基层411
党组织”及运行机制411
3.党组织力量薄弱的要先行创建“坚强的持续发展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及运行机制412
4.经济基础薄弱的要先行创建“艰苦奋斗共同富裕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及运行机制414
5.流动党员多的要创建“流动型基层党组织”及运行机制415
五 要加快农民富裕化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415
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社会资本415
1.农民社会资本短缺的现实要求统筹城乡增加农民415
致富的社会资本415
2.统筹城乡增加农民致富的社会资本,加快农民富裕化与农村现代化进程418
附录422
一 张郭镇大事记422
二 参考文献441
跋448
热门推荐
- 833562.html
- 3608410.html
- 734263.html
- 3648797.html
- 1809006.html
- 2024468.html
- 833118.html
- 1495845.html
- 1523365.html
- 3447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4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7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9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9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0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4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4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