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燃料和润滑剂【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滨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00141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汽车-燃料-基本知识;汽车-润滑剂-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燃料和润滑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石油资源与石油炼制1
1.1 石油资源1
1.1.1 我国的石油资源1
1.1.2 石油的化学组成2
1.1.3 原油的种类与分类7
1.2 石油炼制9
1.2.1 石油炼制的原理与流程9
1.2.2 原油的常减压蒸馏9
1.2.3 轻质燃料油的生产工艺13
1.2.4 润滑油生产工艺31
第二章 汽油 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45
2.1 主要性质和组成45
2.2 汽油燃烧性能49
2.2.1 爆震49
2.2.2 实验室辛烷值50
2.2.3 道路辛烷值51
2.2.4 抗爆剂53
2.2.5 辛烷值的要求值53
2.2.6 爆震以外的异常燃烧54
2.3 汽油挥发性55
2.3.1 启动性能和气阻形成倾向55
2.3.2 发动机的暖机性和加速性能55
2.3.3 发动机的磨损和运转经济性56
2.4 燃料的经济性56
2.4.1 辛烷值的影响56
2.4.2 除辛烷值以外汽油其他性能的影响57
2.5 汽油的氧化安定性58
2.5.1 储存安定性58
2.5.2 进气系统中的沉积物58
2.6.1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危害61
2.6 排气61
2.6.2 汽油性质和组成对排放的影响62
2.6.3 国内外减少汽车排气污染的措施及清洁燃料的发展趋势64
2.7 液化石油气69
2.7.1 液化石油气(LPG)的性质69
2.7.2 LPG的动力性能71
2.7.3 LPG汽车与汽油车的排放比较72
2.7.4 LPG车燃料经济性73
2.8 天然气73
2.8.1 天然气的性质73
2.8.2 天然气汽车燃料的辛烷值与动力性76
2.8.3 天然气的安全性、清净性和经济性77
2.9 醇醚混合汽油77
2.9.1 辛烷值78
2.9.3 燃料消耗和排放79
2.9.2 挥发性79
第三章 轻柴油80
3.1 主要性质及组成80
3.2 着火性能83
3.2.1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与爆震83
3.2.2 十六烷值和十六烷值指数84
3.2.3 十六烷值改进剂85
3.3 运转性、可靠性86
3.3.1 低温启动性86
3.3.2 低温流动性87
3.3.3 粘度87
3.3.4 硫含量88
3.4 安定性89
3.5 排放91
3.5.1 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物91
3.5.2 柴油性质对排放的影响92
3.5.3 排气法规93
3.6 燃料经济性95
第四章 发动机油96
4.1 发动机油作用96
4.1.1 润滑与减摩作用96
4.1.2 冷却作用97
4.1.3 密封作用98
4.1.4 清洗作用98
4.1.5 防锈和抗腐蚀作用99
4.2 发动机油分类100
4.2.1 发动机油的使用分类100
4.2.2 发动机油的粘度分类100
4.2.3 发动机油的质量分类101
4.3.1 基础油108
4.3 发动机油的组成108
4.3.2 发动机油添加剂114
4.4 发动机油的性能要求121
4.4.1 粘度和粘温性121
4.4.2 流变性和泵送性122
4.4.3 清净分散性124
4.4.4 抗氧化性能125
4.4.5 抗磨性能126
4.4.6 减磨性能126
4.5 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和换油期127
4.5.1 选用原则127
4.5.2 换油期和换油指标132
4.5.3 影响换油期的主要因素137
4.5.4 换油期的判别方法138
4.5.5 正确的换油方法139
4.6.1 汽油机油润滑140
4.6 汽油机油140
4.6.2 汽油机油的组成及性能要求143
4.6.3 汽油机油品种及评定项目150
4.7 柴油机油166
4.7.1 柴油机润滑166
4.7.2 柴油机油组成及性能要求167
4.7.3 柴油机油品种及模拟评定173
4.8 二冲程汽油机油189
4.8.1 二冲程汽油机工作及润滑方式189
4.8.2 二冲程汽油机油的组成及性能要求191
4.8.3 品种,规格及台架试验194
第五章 车辆齿轮油201
5.1 齿轮和齿轮润滑油简介201
5.1.1 齿轮201
5.1.2 齿轮润滑201
5.2.1 国外车辆齿轮油及其添加剂发展趋势202
5.2 车辆齿轮油及其添加剂发展概况202
5.2.2 国内车辆齿轮油及其添加剂现状204
5.2.3 国内车辆齿轮油及其添加剂领域的研究方向205
5.3 车辆齿轮油的分类及规格206
5.3.1 车辆齿轮油使用分类206
5.3.2 车辆齿轮油粘度分类207
5.3.3 车辆齿轮油的规格208
5.4 车辆齿轮油的组成210
5.4.1 车辆齿轮油基础油210
5.4.2 车辆齿轮油添加剂211
5.5 车辆齿轮油性质214
5.5.1 车辆齿轮油的流变性214
5.5.2 车辆齿轮油的极压抗磨性214
5.5.3 车辆齿轮油的热氧化安定性214
5.6 车辆齿轮油的应用215
5.5.7 车辆齿轮油的密封适应性215
5.6.1 车辆齿轮油的选用215
5.5.5 车辆齿轮油的抗泡性215
5.5.4 车辆齿轮油的防锈防腐性215
5.5.6 车辆齿轮油的贮存稳定性及相容性215
5.6.2 车辆齿轮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217
第六章 汽车自动传动液219
6.1 简介219
6.2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作用及性能要求219
6.2.1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作用219
6.2.2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性能要求219
6.3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分类221
6.4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规格标准222
6.4.1 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变速箱传动液Dexron规格222
6.4.2 福特汽车公司的自动变速箱传动液Mercon规格222
6.4.3 埃里逊公司重负荷传动液Allison C规格222
6.4.4 卡特皮勒(Caterpilar)公司的分动箱传动液TO规格223
6.5.1 基础油226
6.5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组成226
6.5.2 稠化剂231
6.5.3 功能添加剂232
6.6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性能评定234
6.6.1 主要理化性能评定234
6.6.2 台架评定235
6.7 汽车自动传动液的选用237
第七章 润滑脂238
7.1 润滑脂的概念238
7.1.1 脂的定义和结构概述238
7.1.2 润滑脂的组成239
7.2 脂的特征249
7.2.1 脂的流动性质249
7.2.2 脂的稠度性质及温度性质250
7.2.3 脂的润滑作用251
7.2.4 脂的优缺点252
7.3 脂的分类253
7.3.1 脂的旧分类253
7.3.2 脂的新分类254
7.4 润滑脂的制造方法简介255
7.4.1 皂基脂制造方法举例255
7.4.2 非皂基脂制造方法举例256
7.5 润滑脂的试验方法256
7.5.1 一般理化试验256
7.5.2 性能试验257
7.6 汽车用润滑脂258
7.6.1 底盘用脂258
7.6.2 轮毂轴用脂258
第八章 特种液体261
8.1 制动液261
8.1.1 概述261
8.1.2 制动液的性能要求263
8.1.3 制动液的分类和规格标准264
8.1.4 制动液组成及其作用266
8.1.5 制动液的试验方法272
8.1.6 制动液的使用274
8.2 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277
8.2.1 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产生与发展277
8.2.2 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标准和试验方法281
8.2.3 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使用中的注意事项284
第九章 金属加工润滑技术287
9.1 金属成型加工中的润滑287
9.1.1 锻压加工287
9.1.2 挤压加工288
9.1.3 棒和线材拉拔289
9.1.4 板材成型加工289
9.2 金属有屑加工润滑291
9.2.1 切削加工292
9.2.2 磨削加工294
9.3 润滑与表面质量的关系296
9.3.1 表面物理特性296
9.3.2 表面化学特性296
9.3.3 表面结构297
9.3.4 零件加工前的表面处理298
9.3.5 表面涂层处理299
9.4 金属加工润滑原理299
9.4.1 摩擦299
9.4.2 磨损301
9.4.3 润滑作用机理302
9.4.4 润滑剂物理特性的作用303
9.5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化学特性304
9.5.1 水基液体305
9.5.2 油溶性体系311
9.5.3 悬浮液、膏状物、固体润滑剂和涂层312
9.5.4 添加剂314
9.6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筛选319
9.6.1 润滑剂模拟性能试验方法319
9.6.2 润滑剂模拟台架试验320
9.7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应用技术322
9.8 金属加工润滑剂质量控制方法324
9.9 金属加工润滑剂毒性及微生物概念332
9.9.1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毒性概念333
9.9.2 切削液中的微生物概念335
9.10 润滑剂的净化、再生和排放338
9.10.1 净化处理340
9.10.2 换液、再生和循环利用343
9.10.3 排放处理346
9.11 金属成型加工润滑剂的选择346
9.11.1 锻压加工347
9.11.2 挤压348
9.11.3 棒材、管材和线材拉拔349
9.11.4 板材成型加工350
9.11.5 金属塑性加工润滑剂的调配355
9.11.6 常用的塑性加工润滑剂调配实例356
9.12 金属有屑加工润滑剂选用357
9.12.1 金属切削加工358
9.12.2 金属磨削加工359
9.12.3 常用金属有屑加工润滑剂调配技术360
第十章 淬火介质364
10.1 淬火介质的作用原理364
10.2 淬火介质类型366
10.2.1 淬火介质的分类366
10.2.2 对淬火介质的要求367
10.2.3 水淬火介质367
10.2.4 水溶性聚合物淬火介质368
10.2.5 淬火油370
10.3.2 根据淬火零件结构的特点选用376
10.3.3 淬火油的选用原则376
10.3.1 根据零件的材质和淬透性选用376
10.3 淬火介质的选用376
10.3.4 水溶性淬火介质的选用原则377
10.4 淬火介质的试验377
10.4.1 硬度试验377
10.4.2 按冷却曲线评定377
10.4.3 开裂试验378
10.4.4 变形试验378
10.4.5 热氧化安定性试验379
10.5 淬火介质的使用管理379
10.5.1 淬火介质使用中的化学变化379
10.5.2 淬火介质的管理380
10.5.3 系统的清理383
10.6 环保、安全和健康管理383
10.7 淬火介质的发展趋势384
主要参考文献387
热门推荐
- 1292361.html
- 2612435.html
- 3129059.html
- 1354304.html
- 2103033.html
- 3018944.html
- 3846531.html
- 1745175.html
- 2493906.html
- 3316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8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3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6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5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0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0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29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9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