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节 层次分析、整体分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闻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4581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5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880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经济调节(地点: 中国) 经济调节-宏观经济(地点: 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节 层次分析、整体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导言3
第一篇 市场14
考察市场的角度15
第一章 市场客体:结构分析19
第一节 市场的核心:市场价值19
第二节 市场出清与生产条件及其组合23
第三节 市场结构的类型27
第四节 市场非出清与生产条件的组合30
第五节 目前市场的性质及其转化34
第二章 市场主体:类型分析39
第一节 卖方市场40
第二节 买方市场42
第三节 均势市场45
第四节 目前市场的基本格局48
第五节 市场类型的转换:从卖方市场到均势市场51
第六节 市场类型的转换:从畸形买方市场到均势市场54
第三章 市场机制:均衡与非均衡分析58
第一节 市场均衡及其形成前提58
第二节 非均衡的蔓延及其成因62
第三节 市场机制的运转:有序和无序67
第四节 目前市场运行的基本态势及其转化71
第五节 中国市场的基本走向74
第二篇 资产运行76
第四章 资产的增殖:增殖价值的形成与实现77
第一节 由投资向资产的转化77
第二节 增殖价值的生长机制80
第三节 折旧与净投资82
第四节 资产形成的滞后87
第五节 增殖价值与GNP90
第六节 增殖价值的实现93
第五章 增殖价值的初次分解:税收与利润97
第一节 增殖价值初次分解的意义97
第二节 增殖价值的初次分解机制100
第三节 初次分解机制的逆转:以利挤税104
第四节 初次分解机制的逆转:以税挤利108
第五节 总税率111
第六节 抬高总税率的体制因素116
第七节 评有关税负水平的争议118
第六章 增殖价值的再分解:资产收益与经营收益122
第一节 增殖价值再分解的意义122
第二节 增殖价值的再分解机制125
第三节 再分解机制与初次分解机制之间的关联性128
第四节 资产收益率130
第五节 投资与新增价值的归属--评谁拿 大头 的历史争议134
第六节 增殖价值的回归139
第三篇 收入运行143
第七章 收入归属: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145
第一节 收入及其经济意义145
第二节 收入与所有制:原始收入146
第三节 收入与分配:派生收入151
第四节 收入与市场:收入基本形成机制154
第五节 收入结构157
第六节 关于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科学界定161
第八章 收入的增长166
第一节 收入的价值基础166
第二节 劳动收入的增长机制170
第三节 市场收入与计划收入175
第四节 居民资产收入177
第五节 收入与GNP:规律性分析180
第六节 收入与GNP:周期性波动及其客观基础183
第七节 实际收入185
第一节 经济市场化与收入差别187
第九章 收入的差距187
第二节 收入差距与共同富裕190
第三节 收入差距的制约因素195
第四节 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198
第五节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201
第六节 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204
第十章 收入的分解与使用209
第一节 收入使用前的分解及其经济意义209
第二节 收入的分解机制213
第三节 消费与消费品价格水平217
第四节 储蓄与利率水平221
第五节 收入的最终使用225
第四篇 消费运行232
第十一章 消费的水平233
第一节 消费:经济运行的结果233
第二节 消费增长机制236
第三节 消费与GNP239
第四节 适度消费:消费水平的衡量标准243
第五节 超前消费与滞后消费246
第六节 小康消费水平249
第十二章 消费的结构255
第一节 消费结构对经济运行的依存性255
第二节 由消费资料性质所显示的消费结构及其演变规律258
第三节 由生活费支出所显示的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260
第四节 合理消费结构的衡量标准263
第五节 小康消费结构268
第十三章 消费启动272
第一节 消费:经济运行的前提272
第二节 消费启动的主要特点275
第三节 消费启动的过程277
第四节 消费启动的时机280
第五节 消费启动的条件285
第六节 评排斥消费启动的投资理论289
第五篇 投资运行292
第十四章 投资的规模293
第一节 投资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293
第二节 投资的增长机制296
第三节 国际经验:储蓄-增长-储蓄的循环300
第四节 投资与GNP303
第五节 国际经验:投资与GNP307
第六节 关于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310
第七节 适度生产:投资规模是否适当的衡量标准313
第八节 滞后生产与超前生产315
第十五章 投资的结构320
第一节 投资的先导作用320
第二节 投资导向:数量型投资与质量型投资323
第三节 投资导向:存量投资与增量投资327
第四节 投资导向:投资重点的选择330
第五节 合理投资结构的衡量标准334
第六节 工农业投资340
第七节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投资343
第十六章 投资启动347
第一节 投资启动及其变异347
第二节 投资启动的方式350
第三节 居民储蓄到投资的转化354
第四节 投资函数357
第五节 信贷资金市场359
第六节 证券投资在金融投资中的地位364
第七节 有价证券市场366
第十七章 投资启动向消费启动的转变372
第一节 经济衰微与投资启动372
第二节 经济复苏:投资启动向消费启动的转变375
第三节 启动机制选择的失误:不合时宜的投资 拉动 及其后果378
第四节 转变条件:压缩投资增长率及其限度382
第五节 转变条件:提高收入增长率及其限度384
下卷391
第六篇 市场总商品容量391
第十八章 社会商品需求392
第一节 社会商品需求的科学内涵392
第二节 社会商品需求的形成:引发性因素396
第三节 社会商品需求的形成:决定性因素399
第四节 目标模式:适度的社会商品需求405
第五节 膨胀的社会商品需求及其转化410
第六节 萎缩的社会商品需求及其转化416
第十九章 社会商品供给421
第一节 社会商品供给的科学内涵421
第二节 社会商品供给的形成:生产条件424
第三节 社会商品供给的形成:市场条件428
第四节 目标模式:适度的社会商品供给431
第五节 短缺的社会商品供给及其转化434
第六节 过剩的社会商品供给及其转化437
第二十章 总均衡442
第一节 总商品容量与总均衡442
第二节 总均衡的理论衡量标准446
第三节 总均衡的实现标志451
第四节 总均衡的形成及其维系纽带和主要条件456
第五节 总均衡的形成机制:部门均衡分析460
第六节 总均衡的形成机制:跨部门均衡分析463
第七节 结构均衡467
第二十一章 非总均衡473
第一节 总均衡与非总均衡473
第二节 非总均衡Ⅰ与总商品容量477
第三节 非总均衡Ⅰ与市场机制482
第四节 非总均衡Ⅱ与总商品容量485
第五节 非总均衡Ⅱ与总市场机制490
第六节 结构非均衡494
第七节 目前非总均衡态势与宏观调节499
第七篇 市场货币容量505
第二十二章 货币运行506
第一节 商品容量与货币容量506
第二节 货币运行的内涵和特点511
第三节 货币运行与商品运行514
第四节 货币运行与资金(资本)运行的联系和区别518
第五节 资金运行与商品运行523
第六节 货币运行与资金运行的摩擦Ⅰ:扩张政策分析528
第七节 货币运行与资金运行的摩擦Ⅱ:紧缩政策分析533
第八节 货币运行与宏观调节539
第二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货币需求量的分析542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辨析542
第二节 市场环境的质量:币值544
第三节 货币需求量的决定547
第四节 两种偏离551
第五节 关于货币需求量的调节式555
第二十四章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货币供给量分析563
第一节 货币供给量及其客观衡量标准563
第二节 货币供给量(M)的层次分解566
第三节 理论思考:怎样界定企业存款的性质570
第四节 理论思考:M1与M2的功能有何不同574
第五节 M层次分解的整体评价580
第六节 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标模式584
第七节 货币均衡的形成587
第八节 货币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化--对现实经验的分析589
第二十五章 资金均衡与非均衡594
第一节 资金均衡是货币均衡的基础594
第二节 财政资金与GNP598
第三节 财政资金的运行体系602
第四节 财政资金的均衡与非均衡607
第五节 信贷资金均衡的形成及其机制614
第六节 信贷资金非均衡及其转化620
第七节 信贷调节和货币调节的结合626
附录 西方货币--信贷调节体系629
第八篇 经济运行及其监测635
第二十六章 经济运行与适度调节636
第一节 经济适度增长的科学内涵636
第二节 适度增长的实质:谋求高增长或快速增长639
第三节 适度增长的生产条件642
第四节 有效益增长和无效益增长645
第五节 适度增长的市场条件649
第六节 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654
第七节 速度与比例(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657
第八节 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660
附录 关于速度与效益之间关系的数学描述664
第二十七章 经济波动与政策调节666
第一节 经济周期666
第二节 良性循环与非良性循环672
第三节 国际经验: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结合678
第四节 从扩张到紧缩: 硬着陆681
第五节 从扩张到紧缩: 软着陆688
第二十八章 经济波动的监测:通货膨胀与失业694
第一节 政策调节的两难选择694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危害696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深层次成因699
第四节 失业的危害706
第五节 失业的深层次成因708
第六节 适度增长: 双抑制 的统一712
第七节 关于 菲利普斯曲线715
第八节 中国失业的特殊性718
第九篇 对外经济运行722
第二十九章 国内经济运行与对外经济运行723
第一节 经济内向发展与外向发展723
第二节 国内经济运行与对外经济运行的关系726
第三节 国际价值理论与比较利益原理732
第四节 国际收益735
第五节 国际机遇与国家安全740
第三十章 商品进口与出口745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优先增长745
第二节 进口与出口的时机选择749
第三节 进口与出口的关系:均衡和非均衡754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国内市场757
第五节 进出口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化760
第三十一章 资金输入与输出766
第一节 初次调节与再次调节766
第二节 资金输入:产业资本(外资)769
第三节 资金输入:借贷资本(外债)775
第四节 资金输出:特殊性考察780
第五节 外汇储备与对外贸易784
第六节 资金输出与外汇储备的关系790
第七节 国际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与宏观调节793
第十篇 宏观调控方式798
第三十二章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799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性质:计划调节还是政策调节799
第二节 政策调节各目标间的摩擦与协调802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分配环节还是流通环节806
第四节 层次调节与整体调节810
第五节 宏观调控的启动机制:投资还是消费816
第六节 消费 热点 的选择820
第三十三章 从计划调节到政策调节的转变827
第一节 目前宏观调控的性质和特点827
第二节 双重调节的局限性与后果832
第三节 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着力点837
第四节 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启动机制841
结束语845
后记853
热门推荐
- 1997660.html
- 766067.html
- 3612211.html
- 531871.html
- 922176.html
- 2741378.html
- 2332725.html
- 1982407.html
- 985255.html
- 2161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9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4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4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9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5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7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3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9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