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上 修订本【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郑德荣,朱阳主编;孙友葵,郭水钧,任永祥,宋春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11091·63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上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一九一九年五月--一九二三年五月)1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1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1
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3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3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5
三 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6
〔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6
〔初期工人运动〕7
第二节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9
一 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9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9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0
二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2
〔五四运动〕12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1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1
一 共产主义组织的出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1
〔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21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6
二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29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9
〔全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31
本章小结35
注释36
第二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九二三年六月--一九二七年七月)40
第一节 党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而斗争40
一 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40
二 国共合作的建立,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44
〔国共合作的建立〕44
〔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46
第二节 党为促进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而斗争48
一 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48
二 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52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52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北方人民的革命斗争〕55
三 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党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58
〔党反对国民党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58
〔蒋介石新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陈独秀的妥协退让〕62
〔党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65
第三节 党为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而斗争68
一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群众运动的迅猛发展68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68
〔工农群众运动的迅猛发展〕74
二 农民问题上的尖锐斗争78
〔农民问题上的激烈斗争。党的特别会议〕78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81
第四节 党为反对蒋介石的叛变和反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而斗争85
一 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内部斗争的激化85
〔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85
〔统一战线内部斗争的激化〕87
二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89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89
〔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94
三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对革命的危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96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对革命的危害〕96
〔“七·一五“汪精卫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100
本章小结101
注释103
第三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九二七年八月--一九三七年七月)107
第一节 党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而斗争107
一 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内政治状况107
〔国民党新军阀反动统治的建立及其对内对外政策〕107
〔中国革命的低潮〕112
二 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13
〔南昌起义〕113
〔“八七”会议〕115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16
〔广州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120
三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22
〔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路线的被克服〕122
〔陈独秀取消主义的破产〕124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25
四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127
第二节 党为巩固发展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而斗争129
一 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古田会议129
二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133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133
〔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137
三 党在白区工作的恢复,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出现及其被克服,王明“左”倾路线的形成140
〔党在白区工作的恢复〕140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出现及其被克服〕142
〔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形成〕145
四 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148
〔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48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150
第三节 党为反对王明“左”倾路线和夺取长征的胜利而斗争153
一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王明“左”倾路线的发展153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153
〔王明“左”倾路线的发展〕157
二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的建设158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58
〔查田运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160
三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与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165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与长征的开始〕165
〔遵义会议〕168
五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和东北抗联的斗争。文化战线上的“围剿”与反“围剿”176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76
〔东北抗联的英勇斗争〕177
〔文化“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178
第四节 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82
一 华北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82
〔华北事变和国民党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182
〔党的“八一宣言”和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84
二 瓦窑堡会议187
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0
〔红军东征及回师。党逼蒋抗日的方针的确定〕190
〔西安事变和党关于和平解决的正确方针〕191
国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195
本章小结200
注释202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四五年八月)212
第一节 党为实现全面抗战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而斗争212
一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两条不同的抗战指导路线212
〔抗日战争爆发时的国际形势〕2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和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出现〕214
〔党的洛川会议〕217
二 日本侵略军的大举进攻。两个战场的出现219
〔日本侵略军的大举进攻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败〕219
〔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222
三 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229
四 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反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斗争234
〔民族投降主义和阶级投降主义倾向的出现〕234
〔王明新投降主义路线的主要错误〕237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240
第二节 党为坚持团结抗战和反对国民党投降反共逆流而斗争243
一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粉碎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斗争243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国际形势和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243
〔汪精卫集团投敌卖国与伪“国民政府”的建立〕245
〔粉碎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斗争〕246
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247
三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百团大战。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被击退253
〔党关于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253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百团大战〕255
〔皖南事变和击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斗争〕261
第三节 党为坚持抗战和巩固解放区而斗争266
一 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局面。党战胜困难和巩固解放区的各项政策266
〔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局面〕266
〔巩固解放区的各项政策〕268
二 党的整风运动271
三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280
〔党关于解放区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280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281
四 解放区军民粉碎日寇猖狂进攻的英勇斗争和敌占区人民的反抗斗争282
〔解放区军民粉碎日寇残酷“扫荡”的英勇斗争〕282
〔日寇对沧陷区的残暴统治与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285
第四节 党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而斗争288
一 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的被制止28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转折和解放区军民局部反攻的开始〕288
〔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290
二 国民党统治的深刻危机和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292
〔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与腐败〕292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294
〔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297
三 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99
〔党的第七次全国大表大会的召开〕299
〔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304
本章小结306
注释309
第五章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九四五年八月--一九四九年十月)318
第一节 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和准备自卫战争而斗争318
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方针318
〔抗日战争胜利时的国际国内形势〕318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发表〕321
〔反对美蒋篡夺抗战胜利果实的斗争〕324
二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327
〔重庆谈判和蒋介石军事进攻的被粉碎〕327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国民党反动派对政协决议的破坏〕332
三 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党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337
〔东北根据地的建立〕337
〔党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339
第二节 党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而斗争341
一 全面内战的爆发。党关于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指示341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341
〔党关于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指示〕342
〔国民党对解放区全面进攻的被粉碎〕346
〔国民党对解放区重点进攻的被粉碎〕348
〔解放区人民的对敌斗争〕351
三 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353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353
〔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358
第三节 党为转入战略进攻和解放全中国而斗争362
一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整军运动362
〔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进攻〕362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普遍展开和整党整军运动〕367
二 党中央十二月会议的召开。党关于“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行动纲领371
三 党关于实行正确政策和加强纪律性的指示。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胜利发展376
〔党关于实行正确政策和加强纪律性的指示〕376
〔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胜利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进一步高涨〕381
第四节 党为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和建立新中国而斗争385
一 伟大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党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385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385
〔党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和国民党反动派“和平攻势”的破产〕392
二 党在七届二中全会395
三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00
〔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400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40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06
本章小结409
注释412
附表417
热门推荐
- 246784.html
- 719920.html
- 2180252.html
- 2120327.html
- 3439098.html
- 1119886.html
- 3324175.html
- 218358.html
- 729151.html
- 1072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7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1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5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3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6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9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1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3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0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