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法理学 1895-1949【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程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8747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法理学-研究-中国-1895~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法理学 1895-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的动机1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层面6
第三节 研究的架构10
第一章 晚清汉译日本《法学通论》教科书研究初步16
第一节《法学通论》教科书书目汇表及版本略考16
一、书目汇表16
二、著作提要及版式略考21
三、《法学通论》与近代法学知识的导入主体32
第二节 晚清汉译《法学通论》教科书出版高峰之原因分析39
一、与清末“法政诸学”的互动40
二、与晚清推行“新政”的关联47
三、结论50
第二章 王国维翻译的《法学通论》及其关联影响52
第一节 王国维的翻译实践与《法学通论》之时评53
一、王国维早期的日文翻译实践54
二、王国维译《法学通论》及清末时人的论评58
第二节 王国维翻译的《法学通论》在内容上的特色59
一、博引欧美各名家之说,探究法学理论诸问题60
二、以进化史观为指导,强调法律家于社会上之势力60
三、不为欧美众家之说所囿,而能自为中肯之论断62
四、注重立法理论与法律解释65
五、强调法律与道德的进步发展66
第三节 日译法学名词在中国初期引入69
一、建构“法律”概念群的关联及其说明69
二、建构“权利”概念群的关联及其说明76
三、结论85
第三章 思想脉络的考察:梅谦次郎与孟森88
第一节 梅谦次郎与近代中国89
一、法政知识中的日本因素90
二、“思想资源”与“想象空间”95
第二节 思想脉络的考察和多重维度的影响97
一、梅谦次郎《法学通论》中译本的综述98
二、梅谦次郎《法学通论》教科书影响的多重维度104
第三节 梅谦次郎与孟森106
一、孟森法学的思想来源107
二、孟森《新编法学通论》所关切的中国问题110
三、结论118
第四章 汉译《法学通论》教科书与中国“法学近代化”120
第一节 近代中日法律名词交流研究120
一、从“翻译”的定义到“法律”定义的翻译121
二、李大钊对一个法律名词的辨识及其方法意义124
三、西方“法律”概念传入中国之研究述要127
四、从“双语字典”到“日语借词”136
第二节 法学学科术语的流变140
一、法学通论与法学、法律学、法理学、法律哲学140
二、法学与其他学科之关系151
第三节 西方法学流派的初期引介154
一、自然法学派之法律思想的早期译介154
二、分析法学派之法律思想的早期流传与译介157
三、历史法学派之法律思想的早期流传与译介159
四、结论160
第五章 中国近代法理学的初步成长(1912—1928)162
第一节 概说:以民国初期的《法学通论》教科书为中心163
第二节 法律教育的实像:以法学家夏勤与朝阳大学为中心169
一、撰述朝大讲义,慎重选聘教师,鼓励学生参加法科讲义疏注170
二、“法治阶梯”:对夏勤《法学通论》的文本分析177
三、两个“夏勤”188
第三节 向近代法理学“嬗变”的媒介190
一、“能普及法学知识于国民”:王觐与他的《法学通论》191
二、“初习法学的唯一读本”:白鹏飞与他的《法学通论》198
第六章 中国近代法理学的形成发展(1928—1938)207
第一节 概说:以南京时期的《法学通论》教科书为中心208
第二节 中国法理学的“近代性”与《法学通论》的表现形态214
一、中国法理学的“近代性”215
二、《法学通论》的表现形态与“三民主义”话语的进入220
三、《法学通论》与考试类用书228
第三节 近代法理学的“嬗变”:以丘汉平的《法学通论》为中心233
一、学科创制过程中的思想与学术234
二、丘汉平《法学通论》的学术思想特征237
第七章 中国近代法理学的“批判”与“自觉”(1938—1949)244
第一节 概说:以枪炮年代的《法学通论》教科书为中心244
第二节 跨越法学的批判:法学理论的本土化表达251
一、蔡枢衡的学术贡献:发现中国法学幼稚252
二、对近四十年来中国法律及其意识的批判254
三、中国法应有之面目和精神258
四、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260
第三节“横的了解”和“纵的领悟”:以梅仲协《法律论》(一名《法理学大纲》)为中心270
一、法律观与学脉渊源272
二、法治的理论基础与本诸人类理性而产生的法律274
三、法律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关系278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知识论述”280
一、“科学的法律观”及其中国法律、法学与中国社会的关系282
二、客观论理学的方法及其对各派法理学的批判290
三、“法律是附丽于国家而存在的”295
四、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知识论述”在法律本质上的表达297
五、结论299
参考书目303
后记308
热门推荐
- 2926039.html
- 3834806.html
- 3805724.html
- 3131355.html
- 2982026.html
- 3113741.html
- 1368853.html
- 2157203.html
- 2707009.html
- 2448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4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2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5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5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8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1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7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6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3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