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莞市 茶山镇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东莞市 茶山镇志
  • 《东莞市茶山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 ISBN:753624366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97页
  • 文件大小:327MB
  • 文件页数:8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莞市 茶山镇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总述1

大事记7

专记61

一、茶山古村落61

二、茶山食品67

茶山之最74

第一篇 建置85

第一章 位置 区域85

第一节 地理位置85

第二节 名称由来85

第三节 立寨建城86

第四节 区域演变88

第二章 建置沿革与区划89

第一节 建置沿革89

第二节 行政区划89

第三节 行政村(社区)90

一、上元村90

二、茶山村93

三、下朗村98

四、横江村99

五、增埗村102

六、卢边村107

七、寒溪水村109

八、南社村110

九、塘角村114

十、京山村118

十一、博头村121

十二、冲美村123

十三、粟边村124

十四、刘黄村126

十五、孙屋村129

十六、超朗村130

十七、茶山圩社区134

第二篇 自然环境139

第一章 地貌 地质139

第一节 地貌139

第二节 地质139

第二章 山脉河流潮汐140

第一节 山脉140

第二节 河流 潮汐141

一、河流141

二、潮汐142

第三章 气候 物候142

第一节 气候142

一、气温142

二、降雨144

三、其他气候146

四、灾害性天气146

第二节 物候147

第四章 自然灾害148

第一节 水灾148

第二节 旱灾151

第三节 风灾152

第四节 病虫害154

第五节 地震155

第六节 其他灾害155

第五章 自然资源157

第一节 土地资源157

第二节 水资源158

第三节 动植物及其他资源158

一、动物资源158

二、植物资源159

三、其他资源160

第三篇 居民161

第一章 人口发展161

第一节 人口总量161

第二节 人口分布162

第二章 人口变动163

第一节 自然变动163

第二节 机械变动164

第三章 人口构成164

第四章 姓氏166

第一节 姓氏及其分布166

第二节 部分姓氏源流167

第五章 计划生育169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169

第二节 政策 措施171

第三节 计划生育宣传176

第四节 流动人口计生管理177

第五节 计划生育成果177

第六章 人民生活179

第一节 家庭生活179

第二节 生活用具182

第七章 寿星184

第四篇 城镇建设193

第一章 规划与管理机构193

第一节 规划193

第二节 管理机构194

第二章 基础建设195

第一节 街道195

第二节 供水 排水198

第三节 供气201

第四节 照明 绿化203

第五节 公共设施204

第三章 住宅建设206

第一节 住宅区206

第二节 物业管理207

第三节 建筑与房地产企业207

第四章 环境保护208

第一节 机构208

第二节 污染治理209

一、污染209

二、治理210

第三节 排污费征收211

第四节 环境监测212

第五篇 经济综述213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213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213

一、土地改革213

二、互助合作214

三、人民公社216

四、联产承包责任制218

五、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218

第二节 工商业经济体制改革219

第二章 经济发展220

第一节 农业经济发展220

第二节 工业经济发展221

第三节 商业经济发展222

第四节 村级经济发展224

第六篇 农业226

第一章 管理与服务机构227

第二章 生产条件229

第一节 耕地229

第二节 农机具229

第三节 肥料231

第三章 生产技术232

第一节 耕作制度233

第二节 耕作技术233

一、推广良种233

二、培育壮秧234

三、合理密植234

四、田间管理235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235

第四章 种植业236

第一节 粮食作物236

第二节 经济作物239

第五章 养殖业245

第一节 禽类饲养245

第二节 家畜饲养246

第三节 水产养殖248

第四节 养蜂250

第五节 疫病防治251

第六章 林果业251

第一节 造林植树252

第二节 水果种植253

第七篇 水利 电力256

第一章 水利256

第一节 机构256

第二节 水利工程257

一、河道257

二、山塘257

三、堤围257

四、水利设施259

第三节 水利管理261

第二章 防风 防旱 防汛262

第三章 电力263

第一节 机构263

第二节 电力设施264

第三节 供电 发电265

一、供电265

二、发电265

第四节 用电266

第八篇 工业268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269

第一节 集体工业269

第二节 民营工业272

第三节 “三来一补”工业273

第四节 “三资”工业273

第二章 工业结构278

第一节 管理机构278

第二节 产值结构278

第三章 主要工业门类279

第一节 建材工业279

第二节 食品工业281

第三节 工艺品、玩具制造业283

第四节 服装制造业286

第五节 其他工业287

第四章 工业园区289

第一节 镇办工业园区290

第二节 村办工业园区291

第九篇 商业293

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294

第一节 国营商业294

第二节 集体商业297

第三节 个体商业302

第二章 粮油购销302

第一节 管理机构302

第二节 粮油征购303

第三节 粮油供应304

第三章 生猪和禽蛋购销306

第一节 生猪购销306

第二节 禽蛋购销307

第四章 集市与市场309

第五章 服务业312

第一节 餐饮业312

第二节 其他服务业313

第十篇 交通 邮电315

第一章 交通315

第一节 机构315

第二节 陆路交通316

一、公路316

二、铁路316

三、桥梁317

四、车辆318

五、车站319

第三节 水上交通319

第四节 客货运输320

第五节 管理321

第二章 邮政323

第一节 机构323

第二节 邮政业务与服务网点324

一、邮政业务324

二、服务网点326

第三章 电信327

第一节 机构327

第二节 电信业务与服务网点328

一、电信业务328

二、服务网点330

第十一篇 财政 税务331

第一章 财政332

第一节 机构332

第二节 财政管理与财政收支333

第二章 税务334

第一节 机构334

第二节 农业税337

第三节 工商各税338

第四节 国税征管340

第五节 地税征管340

第十二篇 金融343

第一章 银行343

第一节 机构343

第二节 货币352

第三节 存款353

第四节 信贷354

第二章 证券 保险355

第一节 证券355

第二节 保险356

第十三篇 经济管理358

第一章 国土资源管理358

第一节 机构358

第二节 土地管理358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360

第一节 机构360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361

第三节 市场与广告管理362

第四节 消费投诉处理与打假363

第五节 工商团体364

第三章 统计365

第一节 普查365

第二节 统计报表366

第四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367

第一节 机构367

第二节 宣传、检查与专项整治367

第十四篇 党派群团369

第一章 中共茶山地方组织369

第一节 组织建立与发展369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370

第三节 党的基层委员会372

第四节 党支部377

第五节 纪律检查386

第六节 统一战线387

第二章 群众团体388

第一节 农民团体388

第二节 工会388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389

第四节 青少年团体394

第五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396

第十五篇 政权397

第一章 权力机构397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397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400

第三节 选举400

第二章 行政机构403

第一节 人民政府403

一、政府设置403

二、政府驻地406

第二节 村级机构406

第十六篇 政务415

第一章 人事415

第一节 干部培训415

第二节 干部管理416

第二章 劳动417

第一节 机构417

第二节 劳动管理418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421

第三章 社会保险421

第一节 机构421

第二节 各类社会保险422

第四章 民政426

第一节 机构426

第二节 社会福利427

一、扶贫427

二、老人福利427

三、福利彩票428

第三节 救济 救助429

一、救济429

二、救助431

第四节 复退军人安置433

第五节 知识青年安置433

第六节 抚恤 优待434

第七节 婚姻登记435

第八节 殡葬改革437

第五章 信访 档案438

第一节 信访438

第二节 档案438

第六章 侨务与对台工作440

第一节 华侨 港澳台同胞440

第二节 侨联团体 台商协会442

第十七篇 公安 司法445

第一章 公安445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445

第二节 户政管理449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50

第四节 打击犯罪452

第五节 消防454

第二章 审判455

第一节 机构455

第二节 案件审理455

第三章 司法456

第一节 机构456

第二节 普法教育457

第三节 法律服务458

第四节 民事纠纷调解459

第十八篇 军事461

第一章 兵役461

第一节 兵役制度461

第二节 征兵463

第二章 驻军与地方武装464

第一节 驻军464

第二节 地方武装465

第十九篇 文化472

第一章 机构与团体472

第一节 机构472

第二节 文化团体473

第二章 文化设施477

第一节 影剧院(场)477

第二节 图书馆(室)478

第三节 文化广场479

第三章 文学479

第一节 民间文学479

第二节 文学创作480

第三节 文学著作名录481

第四章 戏剧 曲艺484

第五章 音乐舞蹈485

第一节 音乐485

第二节 舞蹈486

第六章 书法 美术 摄影488

第一节 书法488

第二节 美术491

第三节 摄影492

第七章 泥塑工艺 盆景 收藏493

第一节 泥塑工艺493

第二节 盆景494

第三节 收藏498

一、文物收藏498

二、集邮499

第八章 电影 广播 电视499

第一节 电影499

第二节 广播500

第三节 电视500

第九章 报刊 图书 展览501

第一节 报刊501

第二节 图书502

第三节 展览502

第十章 名胜 古迹503

第一节 名胜503

第二节 古迹505

第十一章 遗址 祠堂 庙宇506

第一节 遗址506

第二节 祠堂507

第三节 庙宇512

第十二章 古墓 南社古建筑514

第一节 古墓514

第二节 南社古建筑515

第二十篇 教育 科技617

第一章 教育617

第一节 私学618

第二节 幼儿教育618

第三节 小学教育620

第四节 中学教育623

第五节 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624

一、成人教育624

二、职业技术教育626

第六节 管理机构627

第七节 学校管理与教学628

一、学校管理628

二、教学628

第八节 学生思想教育631

第九节 教师632

一、教师任用632

二、教师待遇633

三、师资培训634

第十节 教育经费 校舍及设备636

第十一节 奖教奖学与助学638

第二章 科技660

第一节 机构与团体660

第二节 科学种田661

第三节 科技企业与科技创新662

第四节 科学普及活动664

第五节 科研成果665

第二十一篇 卫生 体育666

第一章 卫生666

第一节 医疗机构666

第二节 医疗技术672

第三节 医疗制度673

一、合作医疗673

二、公费医疗673

三、医疗保险674

第四节 妇幼保健674

第五节 防疫与传染病预防675

一、防疫675

二、传染病防治675

第六节 药店 药品676

第七节 公共卫生677

第二章 体育679

第一节 体育团体679

第二节 体育运动679

第三节 体育竞赛680

第四节 体育设施682

第二十二篇 民俗 宗教 方言683

第一章 民俗683

第一节 婚嫁喜庆习俗683

一、婚嫁683

二、喜庆684

第二节 节日习俗685

一、传统节日685

二、纪念日687

三、其他节日688

第三节 生活习俗689

一、农689

二、食689

三、住690

四、行691

五、其他691

第四节 茶园游会693

第五节 殡葬习俗693

第六节 陋习694

第七节 社会新风696

第二章 宗教701

第一节 佛教701

第二节 道教702

第三节 基督教702

第三章 方言702

第一节 语音特点702

第二节 方言词汇703

第三节 称谓708

第四节 谚语 歇后语709

第二十三篇 人物710

第一章 人物传710

第二章 革命烈士731

第三章 人物简介733

第四章 2008年茶山镇党、政领导简介741

第五章 人物录747

第六章 清代及以前文衔、武进士(武举)、封荫、仕宦录750

图表索引771

附录779

一、地方逸事779

二、历史事考780

三、茶山史话(选录)781

四、乡规民约793

后记7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