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书面证言使用规则研究 程序法视野下的证据问题【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书面证言使用规则研究 程序法视野下的证据问题
  • 颜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3956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证据-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书面证言使用规则研究 程序法视野下的证据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问题意识1

二、研究背景3

三、研究范围7

四、研究方法11

第二章 我国刑事审判的难解之题:书面证言的无限制使用18

第一节 文本分析:以“刑事诉讼研究综述”(1993~2008)为研究素材18

一、设定标准19

二、选定素材20

三、问题分类和筛选23

四、初步结论25

第二节 实证研究:以刑事案卷为样本31

一、对文本分析结论的检验31

二、对刑事案卷的实证研究32

三、问题实质:书面证言无限制的使用37

第三章 为何难解:书面证言使用之成因分析39

第一节 规范书面证言措施的局限性39

一、制定目的的单一性42

二、允许使用的宽泛性43

三、实施效果的有限性48

第二节 使用书面证言的相对合理性49

一、使用书面证言的必要性49

二、使用书面证言的经济性50

三、使用书面证言的优越性50

第三节 刑事审判对书面证言的依赖性51

一、与有罪必罚的诉讼理念相契合54

二、行政化的诉讼构造的内在要求56

三、庭审程序虚置的必然结果58

四、结论:无须证人出庭的刑事审判60

第四章 对质诘问权与书面证言的可采性:美国的理论与实践63

第一节 对质诘问权的源与流66

一、对质诘问权的起源:罗马法-教会法时期66

二、对质诘问权在英美法中的产生与发展69

第二节 对质诘问权的内涵72

一、面对不利证人的权利72

二、诘问不利证人的权利74

第三节 从契合转向限制:对质诘问权与传闻证据规则之关系76

一、对质诘问权与传闻证据规则之关系76

二、对质诘问权与传闻证据规则的契合:1980年俄亥俄州诉罗伯茨案79

三、对质诘问权对传闻证据规则的限制:2004年克劳福德诉华盛顿州案85

四、通过程序保障真实:限制书面证言使用的核心理念与标准90

第四节 限制书面证言使用的制度框架:对抗式审判91

一、辨诉交易:限制书面证言使用的制度前提92

二、陪审团:排斥书面证言的事实认定者93

三、控辩主导庭审:限制书面证言使用的直接动力95

第五节 小结97

第五章 书面证言使用的宽与严:大陆法系的理论与实践99

第一节 围绕书面证言使用的两层面纱100

一、第一层面纱:直接言词原则下的严格规制100

二、第二层面纱:灵活与宽容的司法实践105

第二节 揭开面纱:还原书面证言使用的真实面貌111

一、审慎对待书面证言的证明力111

二、审前对质:书面证言使用的程序性保障113

第三节 对《欧洲人权公约》中对质诘问权的解读116

一、公正审判条款与对质诘问权116

二、对质诘问权的内涵和要求:以欧洲人权法院相关判决为中心的考察118

第四节 澄清义务与客观义务的双重保障124

一、法官的澄清义务125

二、检察官的客观义务127

第五节 小结131

第六章 意大利:艰难转型的阵痛133

第一节 书面证言命运的180度转变:1988年新《刑事诉讼法典》之理想135

第二节 一波三折:围绕书面证言的改革与抵制138

一、1992年宪法法院主导的全面倒退140

二、1997~1998年议会与宪法法院的“拉锯战”142

三、1999年修宪与2001年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正143

第三节 积案如山:改革难以承受之重145

一、清除积案:改革的直接动因145

二、并不“简易”的简易程序146

三、限制书面证言使用的负效应150

第四节 小结151

第七章 日本:精密司法的尴尬154

第一节 精密司法的尴尬:审判正当性不足154

一、融合与借鉴:精密司法的历史渊源154

二、笔录裁判:精密司法的异化156

第二节 日本式的传闻证据规则:书面证言作为传闻例外的广泛使用159

第三节 限制书面证言使用的制度缺失165

一、“检察官司法”的悖论165

二、衰弱的刑事辩护168

三、起诉书一本主义的局限170

四、证据调查程序的形式化173

第四节 2004年改革的得与失176

一、《修改刑事诉讼法等部分条文的法律》(2004年第62号法律)176

二、《关于陪审员参加刑事审判的法律》(2004年第63号法律)180

第五节 小结181

第八章 我国刑事审判中书面证言的未来:规则与制度架构185

第一节 规范书面证言的整体思路185

一、构建刑事审判的“中国模式”185

二、权责对应:警惕刑事诉讼中的“尺蠖效应”188

三、确立对质诘问权:公正审判的最低标准191

第二节 规范书面证言的具体规则193

一、原则194

二、例外195

第三节 规范书面证言的制度架构198

一、庭前程序:检察官客观义务及其制度保障199

二、庭审程序:法官澄清与照料义务及其制度保障204

第九章 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与书面证言的使用规范:实践视角209

第一节 规范书面证言使用的有利条件211

一、严格书面证言的收集程序211

二、强化证人出庭作证、压缩书面证言的使用空间215

三、规范书面证言的采信218

四、相关配套制度的改善219

第二节 不足与改进建议226

一、明确禁止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书面证言226

二、规范瑕疵书面证言的补正规则227

三、进一步压缩书面证言的使用空间228

四、细化庭审对质程序228

结语 认真对待书面证言232

附表(1~4)234

参考文献239

后记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