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资本嵌入与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问题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资本嵌入与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问题研究
  • 关鑫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6197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186页
  • 主题词:上市公司-股权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资本嵌入与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中国公司治理的演进历程1

一、公司治理演进的两条主线2

二、中国公司治理演进的四个阶段6

第二节 核心问题的提出12

一、终极股东控制与剥夺问题业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12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14

三、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15

四、研究的意义18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19

一、基本研究框架19

二、研究方法22

第四节 主要创新之处23

一、首次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透视终极股东控制与剥夺问题23

二、对终极股东控制权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23

三、形成一个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24

四、修正和完善了传统研究范式的局限和不足24

第二章 “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下终极股东控制与剥夺问题研究综述25

第一节 基于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的基本分析框架研究26

一、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衡量与偏离26

二、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的经济后果27

第二节 终极股东类型及其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研究28

一、终极股东类型及其跨地区比较28

二、终极股东的属性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32

第三节 终极股东控制结构与剥夺方式及剥夺后果研究33

一、终极股东控制结构33

二、终极股东剥夺方式37

三、终极股东剥夺行为的经济后果38

第四节 控制权转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40

第五节 “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的局限40

第三章 “社会资本控制链”分析范式的理论框架45

第一节 社会资本概述45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45

二、社会资本的基本类型48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作用50

一、个人社会资本的基本作用50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基本作用51

第三节 “社会资本控制链”分析范式的系统诠释58

一、何谓“社会资本控制链”58

二、“社会资本控制链”分析范式59

第四章 终极股东的控制机理62

第一节 终极股东控制权概念及内涵的重新阐释62

一、终极股东对股东大会的剩余控制权63

二、终极股东对董事会的决策控制权64

三、终极股东对经理层的经营控制权65

第二节 终极股东“社会资本控制链”的构造及类型66

一、社会资本控制链的构造模型66

二、终极股东控制上市的元类型68

三、终极股东控制上市的一般类型69

四、终极股东控制上市的特殊类型70

第三节 终极股东控制权的动态演变71

第五章 股东间合作机制对终极控制权的影响74

第一节 股东间合作机制的构建基础74

一、股东间构建合作机制的经济基础75

二、股东间构建合作机制的制度基础76

三、股东间构建合作机制的情感与行为基础77

第二节 股东间合作模型的构造80

一、股东间合作模型80

二、股东间合作模型的修正81

第三节 股东间合作机制的设计82

一、决策效率导向型的股东间合作机制82

二、短期经济利益导向型的股东间合作机制83

三、长期经济利益导向型的股东间合作机制84

第四节 不同股权结构下股东间合作机制85

一、“一股独大”结构下的股东间合作机制86

二、“二元平衡”结构下的股东间合作机制87

三、“三足鼎立”结构下的股东间合作机制88

四、不同股权结构下股东间合作机制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89

第五节 国美电器案例分析91

一、黄光裕与陈晓间的合作机制91

二、陈晓与贝恩资本间的合作机制92

三、黄光裕家族与贝恩资本间的合作机制93

第六章 “双重”控制链下终极股东的剥夺机理96

第一节 终极股东的剥夺动因96

一、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控制权私利97

二、真实控制度与股权控制度的偏离——控制权溢价98

第二节 终极股东的剥夺路径100

一、“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下的剥夺路径100

二、“社会资本控制链”分析范式下的剥夺路径103

第三节 终极股东的剥夺过程104

一、终极股东剥夺行为的逻辑起点104

二、终极股东剥夺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105

三、终极股东的剥夺行为107

四、终极股东的“二次剥夺”行为分析107

第四节 终极股东的显性剥夺与隐性剥夺108

一、终极股东的显性剥夺108

二、终极股东的隐性剥夺109

三、“社会资本控制链”下的隐性剥夺行为109

第七章 终极股东社会资本控制链的实证分析112

第一节 研究设计112

一、问卷设计112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113

第二节 数据分析方法114

一、信度检验114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114

三、因子分析114

第三节 操作性变量的界定与衡量114

一、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115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115

三、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116

第四节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117

一、信度分析117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119

三、因子分析121

四、数据整体分析127

第八章 终极股东控制与剥夺案例研究131

第一节 草原兴发公司简介131

第二节 理论假说132

一、“终极股东剥夺动因”假说132

二、“双重隐形控制链”假说133

第三节 终极股东“双隐形控制链”的构建134

一、终极股东“股权控制链”的重构134

二、终极股东“社会资本控制链”的构建137

第四节 终极股东的剥夺行为分析及其后果分析140

一、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40

二、低价股权受让141

三、高价购买资产或土地141

四、借款担保142

五、无效投资142

六、剥夺行为给草原兴发带来的“恶果”143

第五节 理论思考与讨论144

一、终极股东的真实控制度:被放大,还是被缩小144

二、终极股东的控制方式:显性还是隐蔽?单一还是多样144

三、终极股东的隧道挖掘:剥夺方式的隐蔽,还是剥夺路径的隐蔽145

四、从“内部人控制”到“控制内部人”:是制度的路径依赖,还是利益集团寻租146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149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149

一、对上市公司终极股东及其控制权进行追寻的逻辑起点是大股东的社会网络连带149

二、终极股东控制类型及其动态变化的新阐释150

三、终极股东控制权的获取是分别通过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剩余控制权、决策控制权和经营控制权的攫取实现的150

四、上市公司终极股东剥夺行为的根本动因是被控制权溢价放大的控制权私利151

五、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股东普遍存在动用社会资本控制链来获取并强化终极控制的现象151

六、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股东存在利用“双重”隐形控制链对上市公司进行剥夺的现象152

第二节 政策建议152

一、完善中小股东诉权制度153

二、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153

三、仔细甄别股东间合作机制,积极引导,相机治理153

四、加大终极股东违规惩处力度,提高违规成本154

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155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155

一、研究的局限性155

二、后续研究展望156

附录 上市公司终极股东社会资本控制链概况调查问卷157

参考文献1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