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 第2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美)Y.H.Hui主编;徐生庚,裘爱泳主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3105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0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7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卡诺拉油1
第一节 引言1
1.1 起源与分类1
1.2 历史分布3
1.3 卡诺拉发展史5
1.4 繁殖生物学7
1.5 栽培作业10
1.6 分布范围和适应性11
1.7 品种改良13
第二节 卡诺拉油的提取和加工15
2.1 从种籽中提取卡诺拉油16
2.2 卡诺拉油的加工25
2.3 碱炼和物理(蒸汽)精炼27
2.4 吸附脱色28
2.5 氢化31
2.6 酯交换34
2.7 脱蜡35
2.8 脱臭35
2.9 结晶、包装和熟化36
2.10 质量保证37
第三节 卡诺拉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9
3.1 物理性质39
3.2 化学性质44
3.3 卡诺拉油的沉淀现象58
4.1 卡诺拉油组分的营养价值60
第四节 卡诺拉油的营养特性60
4.2 卡诺拉油对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的影响62
4.3 卡诺拉油对凝血酶的影响65
4.4 婴儿配方中的卡诺拉油67
4.5 综合特性67
第五节 卡诺拉油的风味品质68
5.1 感官评定68
5.2 化学与物理特性69
5.3 卡诺拉油的风味稳定性74
5.4 氧化稳定性77
5.5 光氧化稳定性79
5.6 高温稳定性80
6.1 世界食品生产83
第六节 供应和需求状况83
6.2 价格和贸易87
6.3 生产经济学91
参考文献94
第二章 椰子油103
第一节 椰树103
1.1 地理分布103
1.2 农艺学103
1.3 培育104
1.4 品种105
第二节 果实106
2.4 皮和壳107
2.3 外种皮107
2.2 椰子汁107
2.1 果仁107
第三节 椰子干108
3.1 晒干108
3.2 直接烘干108
3.3 热风吹干109
第四节 油脂提取109
4.1 干法加工109
4.2 湿法加工111
第五节 精炼112
5.1 化学精炼112
5.2 物理精炼115
第六节 椰子油化学组成116
第七节 理化试验118
7.1 脂肪酸组成119
7.2 酸价与游离脂肪酸含量119
7.3 皂化价119
7.4 碘价120
7.5 Reichert-meissl值120
7.6 不皂化物121
7.7 过氧化值与稳定性试验121
7.8 滑点与熔点或熔程121
7.11 固脂含量与固体脂肪指数122
7.12 脂酸冻点122
7.10 色泽122
7.9 折射率122
第八节 应用123
8.1 食品123
8.2 医药和婴儿食品配方123
8.3 非食物产品123
第九节 储存124
第十节 椰子油和椰子粕市场125
10.1 世界贸易中的椰子油125
10.2 椰子粕127
10.3 价格127
参考文献128
第一节 概述130
第三章 玉米油130
第二节 玉米油的成分133
第三节 加工方法138
3.1 标准制油方法138
3.2 制油方法探索140
3.3 精炼、脱色、脱蜡和脱臭141
3.4 加工过程对去除真菌毒素和农药的作用144
3.5 加工和管理对油脂质量的影响145
3.6 包装147
3.7 毛油质量对精炼效益的影响148
第四节 性能与用途150
第五节 玉米油的营养152
5.1 概述152
5.2 脂肪酸对血液中胆固醇和心脏病的影响153
5.3 玉米油对胆固醇含量的影响155
5.4 玉米油和其它油脂对胆固醇含量的影响158
5.5 玉米油对其它慢性疾病的影响160
参考文献162
第四章 棉籽油167
第一节 棉籽:油脂工业上历史性的进步167
1.1 引言167
1.2 棉籽的成分172
1.3 影响油品质的因素176
第二节 棉籽的储存与加工及棉籽油的精炼178
2.1 棉籽的处理和储存178
2.2 棉籽的加工和油的提取180
2.3 棉籽毛油的加工186
3.1 棉籽油在世界油市场中的地位194
第三节 棉籽油市场194
3.2 美国的棉籽油生产196
3.3 美国的棉籽油消费200
3.4 棉籽油的市场与出口202
第四节 棉籽油的组成202
4.1 毛油中的非甘油酯组分202
4.2 脂肪酸的组成205
4.3 棉籽油的化学特性212
4.4 棉籽油的物理特性214
第五节 棉籽油的功能性质219
5.1 煎炸油的感官品质219
5.2 棉籽调和油的特性222
5.3 精炼油的品质224
5.4 棉籽油的应用227
第六节 棉籽油的营养评价239
6.1 膳食油脂的作用239
6.2 必需脂肪酸和前列腺素240
6.3 胆甾醇241
6.4 棉籽油中棉酚的去除242
6.5 关于残留农药的充分考虑244
6.6 棉籽油中环丙烯脂肪酸的生物活性245
参考文献246
第五章 橄榄油253
第一节 引言和历史253
第二节 统计和定义257
第三节 制油技术260
第四节 橄榄油的精炼265
第五节 饼油的精炼267
第六节 橄榄油的组成268
6.1 微量甘油酯成分(MGC)270
6.2 非甘油酯微量成分270
6.3 微量极性成分272
第七节 橄榄油的分析272
7.1 纯度鉴定272
7.2 橄榄油和橄榄饼油的差别275
7.3 初榨橄榄油和精炼橄榄油之间的差别以及油类的检定276
7.4 品质参数279
参考文献281
7.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GC/MS)281
第六章 棕榈油285
第一节 引言285
1.1 概述285
1.2 基本知识285
1.3 产量286
1.4 棕榈油贸易287
第二节 棕榈油的理化性质291
2.1 棕榈油的化学性质291
2.2 棕榈油的物理性质296
3.2 油棕树种植园303
3.1 油棕的起源303
第三节 生产过程303
2.3 棕榈油及其产品的分析方法303
3.3 棕榈油产量305
3.4 生产成本306
3.5 棕榈油及棕榈仁油的制取309
3.6 棕榈油厂布局和设计313
3.7 棕榈油厂的废水处理314
3.8 棕榈油副产品322
3.9 副产品应用324
第四节 精炼与分提327
4.1 物理精炼与化学精炼327
4.2 分提335
4.3 质量保证337
4.4 棕榈油精炼厂的污水处理340
第五节 产品用途347
5.1 食品应用347
5.2 专用油脂351
5.3 棕榈油在食品行业中的最新应用353
5.4 棕榈油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353
5.5 非食品应用354
第六节 发展潜力369
6.1 环境趋势:零排放工艺369
第七节 棕榈油的营养作用371
7.1 普通营养性质371
7.2 棕榈油对血脂的影响372
7.3 棕榈油对人类血脂的影响372
7.4 棕榈油降低胆固醇可能的机理374
7.5 棕榈油中微量成分的营养特性375
7.6 棕榈油对癌症的影响376
第八节 棕榈油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377
8.1 棕榈油产品的多样性378
8.2 技术与经济优势379
8.3 棕榈油价格的竞争性380
8.4 满足世界油脂需求381
8.5 棕榈油的需求前景382
参考文献384
第七章 花生油390
参考文献403
第一节 米糠的组成408
1.1 油的来源408
第八章 米糠油408
1.2 米糠中的酶412
1.3 米糠的稳定414
1.4 制油415
第二节 油脂精炼416
2.1 脱蜡417
2.2 脱酸417
2.3 脱色418
2.4 脱臭418
2.5 冬化418
第三节 油的组成419
第四节 营养特性420
第五节 米糠油的应用421
第六节 米糠油生产的市场经济423
结论423
参考文献424
第九章 红花油426
第一节 红花的历史426
第二节 物理和化学性质439
2.1 红花籽439
2.2 红花油442
2.3 红花粕446
第三节 加工447
3.1 制油447
3.3 人造奶油和蛋黄酱的生产449
3.2 碱炼、脱色和脱臭449
3.4 工业应用加工450
第四节 经济和销售450
4.1 红花籽452
4.2 红花油457
4.3 红花粕459
第五节 质量评估460
5.1 红花籽460
5.2 红花油462
5.3 红花粕463
第六节 储存和运输463
6.1 红花籽463
6.3 红花粕465
6.2 红花油465
第七节 特殊用途466
7.1 鸟食466
7.2 观赏植物466
7.3 食品色素466
7.4 染料466
7.5 医药品467
7.6 化妆品467
参考文献468
第十章 芝麻油474
第一节 引言474
第二节 全球生产和分布情况475
第三节 历史和起源477
第四节 植物学478
第五节 收获前的技术480
5.1 气候和土壤480
5.2 混合种植480
5.3 种植和栽培480
5.4 病虫害481
5.5 收获和脱粒482
5.6 收成482
第六节 收获后的技术--储存482
第七节 化学组成483
7.1 脂质484
7.2 蛋白质493
7.4 矿物质和维生素496
7.3 碳水化合物496
7.5 抗营养因子497
第八节 加工497
8.1 脱皮498
8.2 油的提取500
8.3 精炼503
8.4 芝麻饼粕504
8.5 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504
8.6 烘炒505
第九节 应用506
9.1 油506
9.2 芝麻籽和其它副产品507
第十节 未来的研究509
参考文献510
第一节 引言514
第二节 大豆油的成分514
第十一章 大豆油514
2.1 大豆油脂肪酸515
2.2 甘三酯结构518
2.3 不皂化物519
第三节 大豆油的物理性质520
第四节 大豆制油525
4.1 大豆的储存及预处理525
4.2 溶剂浸出527
4.3 油脂的储存531
第五节 食用油的加工531
5.2 油脂脱胶和大豆磷脂532
5.1 基本加工操作及主要食用油产品532
5.3 碱炼534
5.4 脱色540
5.5 氢化546
5.6 脱臭556
5.7 部分氢化-冬化大豆油560
5.8 起酥油和人造奶油基料的制备及配方562
第六节 大豆油质量567
6.1 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567
6.2 成品油质量的评估575
6.3 储存及处理578
6.4 不合格油的特殊加工579
6.5 大豆油规格582
第七节 大豆油食品--制备及使用586
7.1 蛋黄酱、精制色拉调味品、色拉油及人造奶油586
7.2 起酥油587
7.3 低热量涂抹脂及液体油589
7.4 大豆油在食品中的用途590
7.5 大豆油的营养价值596
7.6 大豆油的非食用用途602
第八节 发展及趋势的综述605
参考文献607
第十二章 葵花籽油624
第一节 葵花籽624
1.1 葵花:产于北美625
1.2 美国的葵花626
1.3 衰落时代627
1.4 90年代629
1.5 产品及其用途630
第二节 葵花籽油631
2.1 葵花籽油:健康油631
2.2 葵花籽毛油632
2.3 葵花籽油的贸易635
第三节 脱胶636
3.1 脱胶的目的636
3.2 脱胶工艺637
3.3 间歇式脱胶637
3.4 间歇式脱胶设备637
3.6 连续式脱胶设备638
3.5 连续式脱胶638
4.1 化学精炼(碱炼)640
4.2 碱量的计算640
第四节 中和(碱炼)640
4.3 碱量计算举例641
4.4 磷酸的使用643
4.5 磷酸在碱炼中的应用643
4.6 间歇式精炼644
4.7 连续式精炼646
4.8 其它中和工艺648
4.9 碱炼温度649
4.10 物理精炼649
4.11 预处理650
5.1 脱色的目的651
5.2 间歇式脱色651
4.12 蒸汽精炼651
第五节 脱色651
5.3 过滤机的整理652
5.4 连续式脱色653
第六节 脱蜡656
6.1 脱蜡的目的656
6.2 间歇式脱蜡656
6.3 连续式脱蜡657
6.4 使用离心机的连续式脱蜡657
6.5 使用表面活性剂脱蜡661
6.7 标样的制备662
6.6 蜡的测定662
6.9 毛油含蜡量测定663
6.8 精炼油含蜡量测定663
6.10 冷冻试验664
6.11 助滤剂664
第七节 过滤及净化设备665
7.1 板框压滤机665
7.2 过滤机的预涂666
7.3 直立罐式压力过滤机668
7.4 水平叶片过滤机668
7.6 离心过滤机669
7.7 袋式过滤器669
7.5 连续真空过滤机669
7.8 滤筒式过滤器670
第八节 脱臭671
8.1 脱臭的目的671
8.2 脱臭工段操作参数671
8.3 脱臭操作672
8.4 脱臭设备672
8.5 间歇式脱臭672
8.6 连续式脱臭673
8.7 半连续式脱臭677
8.8 脱臭油的保护和处理677
9.1 氢化的目的680
9.2 氢化工艺680
第九节 氢化680
9.3 催化氢化681
9.4 催化剂性质682
9.5 氢化选择性682
9.6 氢化条件对选择性的影响684
9.7 原料杂质对氢化的影响684
9.8 氢化设备687
9.9 铺助设备689
第十节 连续式氢化690
10.1 布斯环路反应器690
10.2 葵花籽油氢化692
10.3 氢化葵花籽油的应用695
11.2 碱炼皂脚696
第十一节 葵花籽油精炼副产品的加工和使用696
11.1 副产品加工的目的696
11.3 皂脚作为饼粕或饲料的添加剂697
11.4 皂脚脱水697
11.5 间歇方法698
11.6 连续方法698
11.7 皂脚的酸化699
11.8 脱色废白土703
11.9 脱蜡助滤剂705
11.10 连续脱蜡副产品705
11.11 白土、助滤剂及催化剂的再生707
11.12 油脂物质的工业用途707
参考文献707
热门推荐
- 1372013.html
- 3896821.html
- 2857581.html
- 3221639.html
- 1660684.html
- 1287102.html
- 1197419.html
- 2512080.html
- 3902871.html
- 1413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1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13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6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2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5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6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7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2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