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关心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公关心理学
  • 张云著(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08367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关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绪 论1

第一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一、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心理学1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3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特征和特点4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7

五、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相关学科10

第二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3

一、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13

二、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15

三、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17

四、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19

第三节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21

一、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21

二、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22

三、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24

四、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25

第四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方法26

一、沿用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26

二、引进相关学科研究的有效方法29

三、吸收现代方法论研究的科学成果33

四、在研究实践中努力创造新方法35

一、什么是公众心理特征37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37

第一节公众心理特征概述37

二、公众心理特征的结构39

三、研究公众心理特征的意义41

第二节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43

一、个性及其与个体的关系43

二、个体在能力上的特征44

三、个体在气质上的特征46

四、个体在性格上的特征47

五、个体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48

第三节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49

一、不同性别者的心理特征49

二、不同年龄者的心理特征53

三、不同职业者的心理特征55

四、不同文化者的心理特征57

五、角色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58

第四节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59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59

二、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61

三、群体领袖的心理特征63

四、群体、群体领袖和公共关系66

第三章公众的心理倾向67

第一节公众的兴趣倾向67

一、兴趣的一般含义67

二、兴趣的主要类别68

三、兴趣的个别差异70

四、公众兴趣和公共关系71

第二节公众的需要倾向72

一、什么是需要72

二、需要的类别75

三、需要的层次77

四、公众需要和公共关系79

第三节公众的价值观倾向81

一、价值和价值观81

二、价值评价体系83

三、价值取向类型85

四、价值观和公共关系88

第四节公众的自我倾向89

一、自我的含义和特点89

二、自我的构成和境界91

三、自我的分化和统一93

四、自我倾向和公共关系94

第五节公众的决策倾向96

一、决策和决定96

二、公众决策的类型97

三、公众决策的过程98

四、决策倾向和公共关系101

第一节心理定势概述103

一、什么是心理定势103

第四章公众的心理定势103

二、心理定势的特点105

三、心理定势的类别107

四、心理定势的作用108

第二节微观心理定势110

一、首次效应110

二、晕轮效应112

三、经验效应114

四、移情效应115

第三节宏观心理定势117

一、社会刻板印象118

二、地域文化心理121

三、民族文化心理123

四、社会意识形态126

第四节流行心理定势129

一、时尚表现的心理定势129

二、流言表现的心理定势131

三、骚乱表现的心理定势134

第五章对公众心理的认知138

第一节对公众个体心理的认知138

一、认知公众个体心理的途径138

二、从外部特征判别公众心理141

三、从言语、动作了解公众心理145

第二节对公众群体心理的认知149

一、对内部公众心理的认知149

二、对社区公众心理的认知152

三、对媒介公众心理的认知154

四、对政府公众心理的认知156

五、对购买公众心理的认知159

第三节对公众心理变化的认知161

一、宏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161

二、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163

三、舆论导向引起的心理变化164

四、思想教育引起的心理变化166

五、主体行为引起的心理变化167

第四节克服认知公众心理的障碍168

一、影响认知的对象因素168

三、影响认知的情境因素171

三、影响认知的主观因素173

四、克服认知过程中的障碍174

第六章 和公众心理的沟通177

第一节 和公众的信息沟通177

一、信息沟通的含义178

二、信息沟通的模式179

三、信息沟通的内容181

四、信息沟通的网络183

第二节和公众的意见沟通185

一、意见沟通的界定185

二、意见沟通的功能186

三、公众意见的类别188

四、意见沟通的过程191

第三节和公众的感情沟通195

一、公众的情绪和情感195

二、公众情绪的体察197

三、公众情感的满足201

四、对感情投资的评价204

第四节和特殊公众的沟通207

一、和身心异常者的沟通207

二、和品质不良者的沟通210

三、和受挫折者的沟通213

四、和性骚扰者的沟通216

第一节劝导方法的运用219

第七章对公众心理的影响219

一、流泻式劝导220

二、冲击式劝导221

三、浸润式劝导224

四、逆行式劝导226

五、劝导方法的比较228

第二节 暗示方法的运用229

一、暗示的功效230

二、暗示的类型234

三、暗示的条件238

四、暗示的技巧240

第三节 感染方法的运用244

一、感染的一般概念245

二、感染的作用机制247

三、感染的表现形式249

四、增强感染的力量251

第四节诱引方法的运用254

一、诱引的心理学含义254

二、兴趣方面的诱引255

三、需要方面的诱引259

四、其他方面的诱引266

第八章组织的社会形象268

第一节组织形象概述268

一、什么是组织形象269

二、组织形象的特点270

三、组织形象的构成272

四、塑造组织形象的意义276

第二节组织形象和公众印象278

一、印象和形象的关系278

二、印象形成的过程280

三、印象形成的途径285

四、巩固和加深公众印象288

第三节 组织形象和公众态度290

一、态度的含义和特点290

二、态度的类别和功能293

三、态度和组织形象的关系295

四、强化态度和转变态度297

一、公众舆论的概念301

第四节 组织形象和公众舆论301

二、公众舆论的威力304

三、公众舆论的知晓307

四、制造舆论和引导舆论309

第九章组织的心理氛围312

第一节 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312

一、集体具有的特征312

二、集体对个体的影响314

三、集体意识的形成318

四、集体的集体意识320

第二节 组织成员的主人意识323

一、主人意识和主人地位323

二、主人意识的人性归因326

三、主人意识的自我归因328

四、强化集体的主人意识329

第三节 组织成员的公众意识332

一、什么是公众意识332

二、公众意识的表现334

三、公众意识的培养335

四、公众意识的普及340

第四节组织心理氛围的测量342

一、自我测量和外来测量342

二、测量心理氛围的原则344

三、测量心理氛围的方法346

四、量表的设计与统计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