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生态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合平,刘云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2882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生态学1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危机1
二、生态学3
三、生态学与环境问题5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9
一、环境生态学的概念9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0
第三节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10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3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13
第二章 生态系统13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4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16
一、物种多样性16
二、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16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7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20
一、水体生态系统20
二、湿地生态系统25
三、陆地生态系统28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5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35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1
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47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平衡49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49
二、生态平衡的标志50
三、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51
四、生态学的一般规律53
五、生态平衡的保持56
第三章 非生物环境58
第一节 环境的分类58
一、环境的组成要素59
二、环境的类型61
三、环境的基本特性64
第二节 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功能66
一、太阳辐射66
二、温度因子72
三、水分因子76
四、土壤因子84
五、大气因子87
六、地形因子90
第三节 环境因子的作用规律94
一、环境因子的限制作用94
三、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96
二、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96
四、环境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97
第四章 生物种群和群落99
第一节 生物种群99
一、种群和种群生物学99
二、种群的年龄结构100
三、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增长101
四、种群调节106
第二节 生物群落108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08
二、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110
三、生物群落中种间相互关系115
四、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120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125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125
二、生物多样性的测度126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127
第五章 生态破坏与恢复131
第一节 人为干扰与生态破坏131
一、古文明与环境131
二、不合理的开发与环境132
三、城市化与环境133
第二节 生态破坏的特征与危害133
一、水土流失的危害134
二、生物多样性锐减135
三、土地沙漠化的危害135
四、湿地景观消失136
第三节 生态破坏的恢复对策136
一、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37
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目标、原则与操作程序138
三、生态恢复的植物恢复技术140
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恢复141
第四节 自然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143
一、自然保护143
二、自然保护区146
第六章 区域性环境污染150
第一节 环境污染的特征与类型150
一、环境污染物的特征150
二、大气污染150
三、水体污染153
四、海洋污染156
五、土壤污染157
六、固体废弃物污染158
七、噪声污染159
第二节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61
一、对植物的影响161
三、对人的影响163
二、对动物的影响163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生态治理164
一、大气污染的生态治理165
二、水污染的生态治理167
第七章 全球性环境问题及生态学对策177
第一节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177
一、温室效应及其变化趋势177
二、森林与温室气体181
三、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183
一、生物多样性锐减185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185
四、森林与防止气候变化185
二、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189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和建议189
第三节 臭氧层破坏193
一、臭氧层破坏现象的发现及其现状193
二、臭氧层破坏的原因194
三、臭氧层破坏的危害196
四、解决臭氧层破坏问题的技术性措施199
第四节 酸雨202
一、酸雨及其分布202
二、酸雨的形成机理204
三、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205
四、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06
五、酸雨的防治208
第八章 生态监测211
第一节 空气污染的生态监测211
一、空气污染的生态监测原理211
二、空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211
三、空气污染的植物监测212
第二节 水污染生态监测219
一、水污染的生物监测219
二、河流污染的生物学评价219
三、水体营养化的评价223
四、废水生物处理的生物监测与评价227
第三节 土壤污染的生态监测230
一、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30
二、土壤生化指标232
三、测定土壤酶活性233
四、土壤环境容量235
第九章 生态规划238
第一节 生态规划的意义和作用238
一、生态规划的定义238
二、生态规划的目的238
一、制定生态规划的原则239
第二节 制定生态规划的原则和程序239
四、生态规划的作用239
三、生态规划的意义239
二、制定生态规划的程序243
第三节 生态规划的类型和内容243
一、卫生防护林带243
二、道路绿化245
三、工厂区防污绿化246
四、城市污水处理规划248
第十章 生态工程原理与方法250
第一节 生态工程的概念和意义250
一、生态工程的定义250
二、生态工程的特征251
三、生态工程的产生和发展252
四、生态工程的意义和作用254
第二节 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256
一、生态学理论256
二、社会经济学原理258
三、系统工程理论259
第三节 生态工程的类型259
一、治污生态工程260
二、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262
三、农业生态工程266
四、林业生态工程268
第四节 生态工程的设计270
一、生态工程的设计原则271
二、生态工程的设计方法274
第十一章 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277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277
一、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277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278
三、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279
四、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程序282
五、环境质量的生态学评价284
一、评价环境质量的生态学指标287
二、生境指标287
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生态学方法287
三、种群或群落指标291
四、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指标298
第三节 环境质量现状的生态评价299
一、环境质量现状的生态评价基准与标准299
二、环境质量现状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301
三、环境质量现状的生态评价内容302
四、环境质量现状的生态评价实例304
第四节 环境影响的生态评价311
一、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影响的生态评价311
二、环境质量影响的生态评价方法313
三、环境影响的生态评价内容与程序319
参考文献327
热门推荐
- 1464251.html
- 3735245.html
- 1913702.html
- 857617.html
- 3812591.html
- 3670790.html
- 141869.html
- 1728617.html
- 3643152.html
- 1461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9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8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2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5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1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1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1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5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5521.html